2013人教版八年級下歷史複習提綱
題目:
2013人教版八年級下歷史複習提綱
我們用的是2013版新教材,第一課學的是第五單元 延綿不絕的中華文明三,農耕文明繁盛與近代前夜的危機.我們周五就要期中考試了,書上摘記沒做全,急,
解答:
你們的教科書是不是歷史與社會?是的就是這些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第五單元 工業文明的來臨
第一課 工商業的興起
一、工廠從這裡發展而來
1、手工工場最早出現在14世紀的義大利
2、中國手工工場出現在明清時期
3、手工工場的特點:
(1) 出現了僱傭勞動,工場主不再親自參加生產
(2) 工人多,分工合作
(3) 生產規模大,產量高
4、手工工場的發展和社會影響:
(1) 改善了人們的生活
(2) 促進了商業貿易的發展
(3) 促進了社會階級、社會結構的變化
二、商人的地位變了
1、商人地位的變化
(1) 身份的變化:他們既是手工工場主,又是商人
(2) 經濟地位的變化:經濟實力超過了王公貴族
(3) 政治地位的變化:商人可以擔任市長
2、新誕生的社會階層
手工工場主——早期資本家
僱傭工人——工人階級的前身
3、沒落的階層——貴族
第二課 衝破思想的牢籠
一、文藝復興運動
1、文藝復興運動興起於14世紀的義大利,通過文藝創作,宣傳人文精神
2、主要代表
(1) 達.芬奇:義大利藝術家,文藝復興時期最完美的代表,代表作品:《蒙娜麗莎》 《最後的晚餐》
(2) 莎士比亞:英國劇作家,代表作品《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雷特》
(3) 但丁:義大利作家,代表作品《神曲》
4、人文精神——以人爲本,將人尊奉爲世界的中心
三、歐洲的宗教改革
1、贖罪券——羅馬天主教會爲聚斂錢財而兜售
2、 「教皇的奶牛」——德國
3、宗教改革:
德國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拉開了宗教改革序幕,主張:宗教信仰人人平等
4、宗教改革使歐洲各國擺脫了羅馬教會的控制,走上了獨立發展的道路.
四、近代科學的誕生
1、英國科學家培根——「知識就是力量」
2、波蘭科學家哥白尼創立「日心說」,被譽爲「科學革命的開端」.
3、義大利科學家布魯諾——宇宙無限,沒有中心
4、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被稱爲「近代科學之父」,「天空中的哥倫布」
5、英國科學家牛頓——萬有引力定律
五、啓蒙運動 17、18世紀法國
1、宗旨:宣揚自由、平等、民主,反對宗教愚昧和封建專制,張揚理性的力量.
2、主要代表
(1)伏爾泰法國思想家、啓蒙運動的旗手,提倡天賦人權、自由平等
(2)羅梭法國啓蒙運動的傑出代表,提倡人民主權思想
(3)法國的《百科全書》派宣揚科學和理性,反對迷信和專制
第三課 世界開始走向整體
一、新航路的開闢
1、新航路開闢的原因
(1)歐洲工商業的快速發展,歐洲人對貴金屬的狂熱追求
(2)《馬可.波羅遊記》激起歐洲人追求財富的強烈願望
(3)東西方傳統商路被阻斷,歐洲人迫切需要開闢新商路
2、新航路開闢的條件
(1)西歐人已能製造適合遠航的大船
(2)積累了豐富先進的航海技術
(3)羅盤針已普遍應用於航海事業
(4)人們開始相信地圓學說
3、新航路的開闢
1487—1488 迪亞士(葡)葡萄牙—非洲好望角
1492—1502 哥倫布(意)西班牙—美洲大陸
1497—1498 達伽馬(葡)葡萄牙印度
1519—1522 麥哲倫(葡)人類第一次環球航行
4、新航路開闢的積極意義
(1)加強了各大陸之間的聯繫
(2)極大地促進了國際貿易的發展
(3)促進不同區域文明之間的交流與發展,使世界開始走向整體
二、黑人是怎樣來到美洲的
1、新航路開闢的負面影響
(1)掠奪財富和土地,毀滅印第安文明
(2)販賣黑奴
(3)造成亞非拉地區長期的落後和貧窮
2、歐洲殖民者的罪惡
掠奪財富,滅絕種族,販賣黑奴
海上馬車夫—荷蘭人荷蘭是17世紀最發達的商業國家之一
黃金海岸—非洲加納海岸
移民之父—哥倫布
「日不落」殖民帝國—英國
第四課 資產階級革命:新體制的創立
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1、 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標誌著世界近代史開始
2、 1642年,英國內戰開始
3、主要戰役
馬斯頓荒原戰役,納西比戰役克倫威爾領導,推翻查理一世王朝
4、1689年,通過《權利法案》,確立君主立憲制
二、歷史上第一位總統的產生——美國獨立戰爭
1、 1775年來克星頓的槍聲,揭開了美國獨立戰爭的序幕
2、 1776年7月4日,通過《獨立宣言》,美利堅合衆國成立,7月4日爲美國國慶日
3、主要戰役 1776年,薩拉托加大捷美國獨立戰爭的轉折點
1781年,約克鎮戰役英軍投降
4、1787年,華盛頓當選美國第一任總統,制定聯邦憲法,確立共和政體
4、美國獨立戰爭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戰爭,又是一次資產階級革命
5、美國國旗星條旗
6、美國的共和體制——三權分立,相互制約
二、法國大革命(資產階級革命)
1、巴黎人民攻克巴士底獄(1789年7月14日),標誌著法國大革命爆發
頒布《人權宣言》,主張自由、民主、平等. 法國國歌《馬賽曲》
2、巴黎人民第二次武裝起義 1792.8
廢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國——法蘭西第一共和國,路易十六被處死
3、巴黎人民第三次起義 1793,羅伯斯庇爾掌握政權,法國革命達到高潮
4、法國大革命的歷史意義
(1)結束了法國的封建專制統治;
(2)沉重地打擊了歐洲其他國家的封建制度;
(3)充分顯示了人民羣衆的偉大力量;
(4)共和政體最終確立
第五課 面臨挑戰的中國
一、最後的盛世
1、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1644年清軍入關
2、明清時期農業、手工業、商業的發展
(1)農業的發展:人口發展:19世紀初,超過3億,占世界三分之一
「蘇湖熟,天下足」到「湖廣熟,天下足」
(2)手工業的發展:江南地區絲織業、棉紡業發達.手工業的繁榮促進了商業和國際貿易的發展
(3)商業的發展:商邦有徽商、晉商,山西票號「日升昌」,中國最大的票號
3、國際貿易
中國出口的主要產品:絲綢、茶葉、瓷器
中國對外貿易長期出超,經濟實力居世界第一
4、中國經濟的主體:農業
三、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
1、土爾扈特部回歸祖國
明朝時土爾扈特部人西遷至伏爾加河下游,因不願忍受沙俄壓迫,1771年渥巴錫率衆回歸祖國,受到乾隆皇帝的親自接見.
2、明清統治者不同的民族政策
(1) 明朝大修長城——邊防政策
(2) 清朝大修寺廟——懷柔、德化的民族政策
冊封「達賴」和「班禪」、1727年設駐藏大臣,用金瓶掣籤制選擇轉世靈童.
3、平定叛亂:準噶爾貴族叛亂;回部貴族叛亂
4、清朝的盟旗制(內外蒙古地區):盟——地區,旗——縣
5、抗擊沙俄入侵 雅克薩之戰——康熙皇帝, 1689年中俄簽訂《尼布楚條約》:從法律上確定了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廣大地區爲中國領土.
四、專制帝國
1、明清的專制統治
明朝加強皇權專制的措施:廢除丞相、權分六部,設東廠西廠和錦衣衛
清朝加強皇權專制的措施:設立軍機處,大興文字獄
2、明清的科舉考試:八股取士,嚴重阻礙了思想文化和科學技術的發展
3、社會生活和思想領域的專制:建立貞節牌坊,禁止世俗文化
4、反對皇權專制:黃宗羲「爲天下大害者,君而已矣」
五、來自海上的挑戰
1、鄭和七次下西洋
目的:宏揚國威 最遠到達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 作用:增進了與亞非各國的友誼,促進了與亞非各國的經濟文化的交流
2、傳教士來華
義大利利瑪竇,與徐光啓合作翻譯《幾何原本》.義大利朗世寧,參與圓明園西洋風格建築的設計.影響:帶來了西方文明,也是歐洲殖民者東來的先兆.
3、抗擊外來侵略
1553年,葡萄牙侵占澳門 1662年,鄭成功收復台灣
1684年,清朝設置台灣府,隸屬福建省,1885年,台灣設省
4、馬戛爾尼來華:乾隆帝閉關自守,減少通商口岸,只留廣州一處.
第六單元 席捲全球的工業文明浪潮
第一課改變世界的工業革命
一、工業革命的興起
1、18世紀60年代,工業革命開始於英國的棉紡織部門.
2、重要發明
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紡紗機標誌著工業革命的開始
阿克萊特發明水力紡紗機
瓦特發明蒸汽機人類社會進入蒸汽時代
1814年,史蒂芬孫發明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機車
3、19世紀40年代,英國首先完成工業革命,成爲世界上唯一的工業國.
二、科學的世紀
1、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發表《物種起源》,提出生物進化學說
2、19世紀被稱爲「科學的世紀」
三、工業革命的新階段
(一)電能的開發利用人類進入電氣時代
1、英國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原理
2、德國西門子發明發電機
3、比利時格拉姆發明電動機
4、美國愛迪生發明電燈
(二)內燃機和新交通工具的創製和應用
1、德魯夫狄塞爾發明內燃發動機
2、德國卡爾.本茨製成世界上第一台三輪汽車
3、美國萊特兄弟研製成功世界上第一架飛機
(三)遠距離迅速傳遞技術的發明
1、美國貝爾發明有線電話
2、美國摩爾斯發明有線電報
3、義大利馬可尼發明無線電報
四、人在工廠
1、工廠的管理制度逐步完善
2、出現標準化生產和流水線生產
第二課 整體世界最終形成
一、地球變小了
1、工業革命的重大發明爲世界聯繫的加強提供了必要條件,20世紀初,整體世界最終形成
2、嚴復翻譯《天演論》、《原富》、《法譯》,林紓翻譯《茶花女》、《伊索寓言》、《魯濱孫漂流記》
3、現代奧林匹克運動之父顧拜旦,第一屆奧運會1986年在雅典舉行
二、文明與野蠻交織
1、帝國主義瓜分世界(殖民侵略)
2、整體世界形成對印度的影響
工業文明在印度傳播;英國對印度野蠻的殖民侵略
三、挑戰與回應
1、海地成爲拉丁美洲第一個獨立的國家
2、日本的明治維新 美國用軍艦打開了日本的國門,通過倒幕運動、明治維新,成爲亞洲第一個走上工業化道路的國家.
第三課 匯入工業文明大潮的中國
一、屈辱的歲月
1、1939年林則徐虎門銷煙
2、1840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1842年簽訂中英《南京條約》,這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割讓香港島給英國,中國開始淪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3、1894年日本發動甲午戰爭,1895年簽訂《馬關條約》,割讓台灣給日本,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
4、1900年八國聯軍發動侵華戰爭,1901年簽訂《辛丑條約》,使中國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清朝政府完全成爲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
二、悲壯的抗爭
1、鴉片戰爭中,虎門守將關天培,英勇抗擊英軍,壯烈殉國.
2、甲午戰爭中,鄧世昌在黃海戰役中與日軍激戰,壯烈犧牲.
3、徐驤在反對日本占領台灣的戰鬥中爲國捐軀.
4、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農民運動沉重地打擊了外國侵略者.
三、「師夷長技以制夷」
1、林則徐開創了研究學習西方的先河,被譽爲「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2、魏源編著《海國圖志》,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
3、洋務運動 口號:自強、求富 代表人物:奕欣、李鴻章、左宗棠
1862年在北京設立同文館,是中國最早的新式學堂
1861年設立總理衙門,是中國近代最早的正式外交機構
四、從維新到革命
(一)維新變法
1、公車上書拉開了維新變法運動的序幕
2、主要代表:康有爲、梁啓超、譚嗣同
3、維新變法又稱戊戌變法,它與洋務運動最大的不同是在政治上也要學習西方,實行君主立憲
(二)辛亥革命
1、鄒容寫《革命軍》宣傳革命
2、 1905年,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成立中國同盟會.這是中國第一個統一的全國性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革命綱領: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又稱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
3、 1911年10月10日發動武昌起義,又稱辛亥革命
4、 1912年元旦,中國第一個共和制政府——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
5、歷史意義:辛亥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
第四課 工業時代的社會變遷
一、工業化和城市化
1、三大產業:第一產業農業;第二產業工業、建築業;第三產業商業、交通運輸業、銀行業、服務業
2、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好處:勞動生產效率提高,產品更加豐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類文明不斷進步.負面影響:工業汙染嚴重,交通擁堵,環境惡化,治安混亂.
二、現代文明生活的源頭
工業革命改變了人類的生活:生活用品 生活方式 生活趣味 生活習慣
三、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1、工業革命造成嚴重的兩極分化,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對立.
2、工人運動,從自發的經濟鬥爭到有組織的政治鬥爭
法國里昂工人起義 英國憲章運動
3、空想社會主義,爲科學社會主義誕生作了思想準備
代表人物:法國聖西門、傅立葉、英國歐文
4、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科學社會主義
5、1848年,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共產黨宣言》發表.它是科學社會主義的綱領性文件,它的發表標誌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6、巴黎公社:1871年3月,巴黎人民武裝起義,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巴黎公社.
第七單元 走向現代世界
第一課 全球性的震盪
一、規模空前的戰爭浩劫
(一)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年——1918年)非正義戰爭
1、大戰原因(目的):帝國主義國家爲重新瓜分殖民地.
2、導火線:塞拉耶佛事件
3、凡爾登戰役:「凡爾登絞肉機」
4、一戰投入使用的新式武器:坦克、飛機
5、人類就如何更好地運用科學技術?人類應把科學技術用於造福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推動社會的進步.
(二)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年——1945年)
1、德國突襲波蘭,標誌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2、史達林格勒戰役,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轉折點
3、日本突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二戰進一步擴大
4、雅爾達會議英(邱吉爾)美(羅斯福)蘇(史達林)
5、法西斯——刑具,發展成爲獨裁和暴力的代名詞
6、二戰是一場法西斯侵略和反法西斯侵略的戰爭,是正義與邪惡的戰爭
7、聯合國,最大的國際組織,1945年10月成立,宗旨是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
二、令人談虎色變的經濟危機
1、資本主義歷史上第一次經濟危機發於1825年的英國.
2、1929年——1933年的經濟危機,從美國開始,波及到整個資本主義世界
3、經濟危機的實質:生產相對過剩
4、經濟危機的表現(危害):銀行破產,企業倒閉,工人失業,市場蕭條,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5、經濟危機使德國、義大利和日本成爲發動戰爭的策源地
第二課 開闢新的發展道路
一、理想變爲現實的十月革命
1、歷史背景:俄國經濟落後,人民生活貧困,社會矛盾激化
2、彼德格勒武裝起義(1917年3月)推翻沙皇專制統治,建立資產階級臨時政府
3、列寧領導成立布爾什維克黨,提出了從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過渡到社會主義革命的任務
4、十月革命:1917年11月,推翻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成立了蘇維埃政府,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誕生
5、蘇聯的建立:1922年,成立了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簡稱蘇聯
6、十月革命的意義:十月革命的勝利,改變了俄國歷史的發展方向,對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
二、西亞病夫的崛起
1、20世紀初土耳其被稱爲「西亞病夫」
2、凱末爾領導土耳其人民的民族解放戰爭
3、凱末爾改革:學習西方,破除落後習俗,提高民族文化水平,推動工業的發展
三、改革弊端的羅斯福新政
1、目的:爲了消除經濟危機,實現美國的經濟復甦
2、措施:國家干預經濟,實行系列改革.規定最高工時和最低工資;以工代賑(田納西工程);建立社會保障制度.
3、影響:緩解經濟危機,緩和階級矛盾,美國經濟開始復甦.
第三課 民族復興的新道路
一、中華民族的覺醒
(一)新文化運動
1、口號:「民主」和「科學」
2、代表人物: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
3、 1915年,陳獨秀創辦《新青年》,新文化運動開始的標誌
4、主要內容:提倡民主科學,反對專制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5、胡適率先提出用白話文代替文言文,魯迅創作了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
6、新文化運動是中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運動,爲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準備了條件.
(二)五四運動1919年5月4日
1、五四運動的導火線: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
2、五四運動的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北京學生(運動先鋒)第二階段:上海工人(運動主力軍)
3、歷史意義:五四運動是一場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中國工人階級從此登上了政治舞台,五四運動拉開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
二、歷史性的轉折
1、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條件:思想條件,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階級條件,無產階級隊伍的壯大、工人運動的發展;組織條件,各地共產主義小組的建立.
2、「南陳北李」,陳獨秀在上海(南)建立了中國第一個早期共產黨組織,李大釗在北京(北)建立早期共產黨組織.
3、中共一大的召開 時間:1921年7月,地點:上海,嘉興南湖的遊船上,標誌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7月1日爲黨的生日.
4、中共二大,1922年7月,上海,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
5、歷史意義: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闢地的大事,自從有了共產黨,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
三、從北伐戰爭到紅色根據地的建立
(一)第一次國共合作
1、新三民主義:聯俄、聯共、扶助農工.
2、1924年實現第一次國共合作,革命統一戰線正式形成
3、黃埔軍校,1924年孫中山創辦於廣東,校長蔣介石,政治部主任周恩來
(二)北伐戰爭
1、北伐先鋒,葉挺獨立團,第四軍被譽爲「鐵軍」
2、北伐戰爭中,中國人收回漢口、九江的英租界
3、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在南京建立國民政府,北伐失敗
(三)紅色根據地的建立
1、南昌起義 1927年8月1日,領導人:周恩來、賀龍、葉挺、劉伯承、朱德,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它是中國共產黨創建軍隊、獨立領導武裝鬥爭的開始.8月1日爲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
2、毛澤東領導湖南秋收起義
3、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4、最大的革命根據地:中央革命根據地.毛澤東開闢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的獨特的中國革命道路.
5、五次反「圍剿」,前四次勝利,第五次失敗
6、紅軍長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1935年10月,紅軍主力在陝北吳起鎮會師,1936年,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寧會師,長征勝利結束.
7、遵義會議:1935年1月,貴州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挽救了黨和紅軍,成爲黨的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第四課 悄然轉變中的社會生活
一、生活中的變化
1、物質生活的變化交通工具、服裝、住房、飲食、通訊工具的變化
2、精神生活的變化報刊、電影(《定軍山》是中國第一部電影)、照相、習俗
二、頭腦中的變化
1、科學思想漸漸進入人們的頭腦
2、自由平等的民主觀念逐漸被人接受
3、婦女地位的提高
第五課 萬衆一心的抗日戰爭
一、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1、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的原因:爲了擺脫經濟危機,緩和國內矛盾,稱霸世界.
2、 「九•一八」事變,1931年9月18日,瀋陽柳條湖,此後不久日軍占領了東北三省
3、 「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1937年7月7日,北平盧溝橋,日本全面侵華戰爭開始.
4、侵華日軍的滔天罪行
(1)南京大屠殺 1937年底到1938年初(六個星期)屠殺30餘萬中國人民
(2)細菌戰,日本731部隊,用中國人身體作細菌實驗
(3)轟炸城市重慶六五隧道大慘案 1941年6月5日
(4)敵後抗日根據地,實行燒光、殺光、搶光的「三光」政策,潘家峪慘案
5、日本軍國主義的復活
(5)東史郎事件
(6)新歷史教科書,掩蓋戰爭罪行
(7)日本政要參拜靖國神社
二、全民族的抗戰
(一)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1、蔣介石採取不抵抗政策,攘外必先安內,助長了日軍的侵略氣焰,造成革命根據地的困難局面
2、各階層人民要求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1)「一二•九」運動,1935年12月9日,北平學生反日救國示威遊行,掀起了全國抗日救亡運動新高潮
(2)東北抗日義勇軍(楊靖宇)自發組織抗日
(3)西安事變,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在西安發動「兵諫」,要求蔣介石停止內戰,一致抗日.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二)萬衆一心,全民抗戰
1、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最終形成 七七事變,實現了國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最終形成.共產黨軍隊改編爲八路軍(國民革命軍第八軍)、新四軍(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開赴抗戰前線,全面抗戰開始.
2、抗戰概況
(1)國民黨正面戰場的四次會戰:淞滬會戰、太原會戰、徐州會戰(血戰台兒莊)、武漢會戰
(2)平型關戰役:林彪指揮八路軍115師,取得了中國抗戰以來第一次大勝利.
(3)台兒莊保衛戰:李宗仁指揮,是抗戰以來國民政府正面戰場第一次重大勝利.
(4)百團大戰
3、海外華僑和世界人民支持抗日戰爭
(1)華僑領袖陳嘉庚發動捐款捐物
(2)白求恩(加拿大)柯棣華(印度)援華醫療隊
(3)蘇聯紅軍和美國志願軍航空隊(飛虎隊)到中國參加對日作戰
(三)抗戰勝利
1、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1945年9月2日,日本在「密蘇里號」簽署投降書,9月3日爲中國抗戰勝利紀念日,9月9日,岡村寧次在南京向中國政府遞交投降書,10月25日,台灣回歸祖國.
2、抗戰勝利的原因:中國軍民的頑強抗戰和海外華僑與世界各國人民的支持.
3、抗戰勝利的意義:(1)抗戰的勝利,是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在反抗侵略的鬥爭中,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顯示了中華民族的覺醒和民族團結的巨大力量(2)中國作爲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爲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
(四)問題:毛澤東曾說:「西安事變是中國歷史發展方向轉換的樞紐」.周恩來說過,張學良、楊虎城都是「民族英雄,千古功臣」
1、毛澤東和周恩來爲什麼對西安事變和張楊二人評價這麼高?
西安事變是國民黨轉變的關鍵,國共兩黨由對峙走向合作,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張學良、楊虎城置個人利益於不顧,以民族利益爲重,體現了他們強烈的民族精神.
2、在今天和平條件下,學習這段歷史有什麼現實意義?
學習歷史能讓我們了解過去,認識現在,把握未來.現在雖是和平時期,但影響世界和平的不穩定因素還很多,如美國的霸權主義、日本的軍國主義的復活等.因此學習這段歷史可使我們時刻警惕歷史悲劇的重演,認識國共兩黨合則利、分則弊的歷史教訓,爲第三次國共合作創造條件.
第六課 新中國的誕生
一、兩種命運的決戰
1、兩種不同的建國主張:國民黨要消滅共產黨,實行獨裁統治;共產黨要結束國民黨一黨專政,建立民主聯合政府.
2、根據地的人民政權實行民主選舉制度,開展大生產運動——艱苦奮鬥的延安精神.
3、重慶談判:1945年8月,重慶,中共代表:毛澤東、周恩來、王若飛,1945年10月10日,簽訂了和平建國的「雙十協定」.
問題:(1)爲什麼蔣介石要提出重慶和談?①迫於人民和平的呼聲;②爲發動內戰爭取更多的準備時間;③誘騙共產黨交出軍隊和根據地,尋找藉口轉嫁內戰責任.
(2)毛澤東爲什麼要冒險赴重慶談判?體現了什麼?是爲了早日實現和平,揭露蔣介石假和平的陰謀,團結教育全國人民.體現了毛澤東「一身系天下安危」的「彌天大勇」.
二、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1、內戰爆發:1946年6月,蔣介石發動全面內戰
2、三大戰役的偉大勝利
(1)遼瀋戰役(2)淮海戰役(3)平津戰役
3、渡江戰役 1949年4月21日,百萬雄師渡長江(江陰——湖口),4月23日,解放軍占領南京,國民黨反動統治宣告覆滅.
4、解放戰爭勝利的原因
(1)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2)毛澤東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3)人民羣衆的大力支持;(4)人民解放軍的英勇作戰;(5)建立了廣泛的革命統一戰線
5、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召開 1949年9月,北平,通過具有臨時憲法性質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確定新中國國號爲「中華人民共和國」.
(2)開國大典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 上一篇 只要各種運算公式,不要介紹各個單位的意思!
- 下一篇 求好的題記!後加適用於什麼作文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