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年級下學期歷史前五課筆記整理
題目:
初一年級下學期歷史前五課筆記整理
第一課 隋朝的統一
第二課 「貞觀之治」
第三課 盛唐氣象
第四課 唐朝的名族政治與科舉制度
第五課 唐朝的對外關係
麻煩一課一課的理一下.
解答:
第一課 隋朝 建立者:楊堅(隋文帝) 建立時間:581年 年號:開皇 統一:589年 意義:是繼秦漢之後,又一次統一.隋朝實現統一的條件:客觀上:①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方經濟的發展;②長期的分裂割據,人民渴望統一;③南方陳政權統治的腐敗.主觀上:①隋朝建立後,勵精圖治,政治穩定,經濟繁榮,軍事強大;②隋爲滅陳做了充分準備,戰略戰術運用得當.大運河 開鑿原因:爲大大加強南北政治、經濟、文化聯繫和交流.開鑿時間:隋煬帝時期開鑿的 用時六年.
概況:以洛陽爲中心,北抵諑郡,南至餘杭,自北向南分爲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地位:是古代世界上最長的運河.開鑿大運河的影響(意義、作用):①大運河通航後,不僅成爲南北政治、經濟、文化聯繫的紐帶;②也成爲溝通亞洲內陸「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樞紐;③運河的通航還促進了沿岸地區城鎮和工商業發展;④此後,歷朝對運河不斷疏浚、改造,使它持續發揮著貫通南北動脈的作用.
第二課
隋朝滅亡的原因:統治者推行暴政,導致農民起義,最後被推翻.
唐朝 建立者:李淵(唐高祖,開國皇帝) 建立時間:618年 都城:長安 李世民(唐太宗) 上台時間:626年,627年改年號「貞觀」.魏徵 著名諫臣,被唐太宗比喻爲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鏡子.
貞觀新政 主要內容:①在賦役制度方面,唐朝減少百姓服勞役天數,使人身關係束縛逐漸鬆弛;②沿襲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③唐朝在《隋律》的基礎上,多次修訂法令,刪繁就簡,化重爲輕.
《唐律疏議》 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備的法典,在歷史上對亞洲各國產生了重大影響.唐太宗統治時期,被譽爲「貞觀之治」
第三課
武則天 原爲唐高宗的妃子,兼通文史,多謀善斷,受到高宗的寵愛和倚重.是我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的統治 史稱「貞觀遺風」,爲唐朝全盛時期的到來奠定了基礎.
①統治前期,重用酷吏,藉此打破大族控制大局、壟斷高官的局面;②改《貞觀氏族志》爲《姓氏錄》,以此提高他們的政治地位;③大力發展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科舉制度,擴大了統治基礎;武則天還創立了殿試製度,親自面試考生;④注重減輕農民負擔,採取各種措施促進社會生產繼續發展(最重要的一點).開元盛世 唐玄宗統治的前期,年號「開元」,政局穩定,經濟繁榮,被譽爲「開元盛世」.姚崇 被譽爲開元初年的「救時之相」.唐朝的經濟高度繁榮表現:
① 在農業生產方面,曲轅犁和筒車灌溉技術的發明、使用,促進了土地開發,增加了糧食
產量;②唐手工業在產品種類、生產規模、工藝技術方面都超過了前代;③唐初控制的人口不足三百萬戶,唐玄宗時增至一千多萬戶;④唐朝最盛時,疆域東至安東,西迄安西,北達蒙古高原,南抵南海.
第四課
科舉制度 創立於隋朝,完善於唐朝,是通過分科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強調以才能作爲選官標準的原則.主要科目有明經和進士.明經科主要測試考生記誦儒家經典能力,比進士科相對容易些.進士科包括策問,加試經史、雜文,後來雜文專考詩賦.策問以解決社會實
際問題爲目的,考察處理政事的能力.因此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說法.
科舉制度的作用:①便於在全社會範圍內選拔人才,擴大了中央政權的社會基礎;②讀書人可以自由報考,人才不斷更新,增強了國家機構的活力和辦事效率;③19世紀英國的文官制度,就是仿照科舉制度的.
衣食住行時尚:①飲茶習俗在唐代風靡全國,茶成爲一種生活必需品,還好吃麵食;②唐人喜好穿胡服、戴胡帽、登胡靴;③唐代社會經濟的繁榮使居住條件大大改善;④唐代,騎馬出行變得普遍而富於情趣.
原因:①盛唐時期國運鼎盛,政局安定;②科舉選官等一系列制度革新,爲社會發展注入了生機勃發的活力.
表現:體現胡漢交融和中西貫通的特點,展示了博大宏放、匯納百川與充滿時代創新活力的時代精神.
第五課
天可汗 西北少數民族對唐太宗的尊稱.
唐朝的民族政策:開明政策 具體做法:在東突厥當地設立都督府,任用突厥貴族進行管理,保留原有民族的習慣與生活方式;與吐蕃和親等.
文成公主入藏的意義:①帶去許多工藝品、穀物、菜籽、藥材、茶葉以及曆法、生產技術與各種書籍,大大催進了吐蕃經濟文化的發展與進步.②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漢藏密切交往的基礎.③文成公主是一位獻身於漢藏兩大民族友好團結偉大事業的優秀女性,贏得了人們的愛戴.
再問: 謝謝了。
再答: 應該的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