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七年級歷史與社會(下)水平測試十

題目:

SP.七年級歷史與社會(下)水平測試十
23.
農曆五月五日爲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1)關於端午節的傳說,反映了哪些真實的歷史?
2) 牛郎織女的故事,你認爲哪些成分是真實的歷史的反映?
3)從以上分析中,你可以得出什麼結論?

解答: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爲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爲怕飯糰爲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糉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牛女故事中,在浪漫的幻想中包含了濃厚的反抗情緒,不能是偶然的.它有其歷史社會的基礎.這個故事完成於後漢,當時社會有過一段長時期的承平安定的生活,般人民的家庭是比較富裕的,因之反映到神的家庭生活中去也是自由的、幸福的.但是經過魏晉六朝的長期戰亂,社會生產力遭到嚴重的破壞,人民的生活是睏乏的,有的甚至淪爲「部曲」(奴隸),因之反映到神的家庭生活中去也就成爲不自由的,不幸福的.這裡,天上神仙生活的變化正確地反映了地上人民生活的變化.換句話說,上帝按照自己的樣子塑造人的形象,而人也是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理想等等,去設想神的生活的情景.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