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儒家思想經歷了怎樣的歷史演變
題目:
孔子的儒家思想經歷了怎樣的歷史演變
解答:
儒家學派對中國,東亞乃至全世界都產生過深遠的影響. 儒家基本上堅持「親親」、「尊尊」的立法原則,維護「禮治」,提倡「德治」,重視「人治」.儒家思想對封建社會的影響很大,被封建統治者長期奉爲正統思想. 儒家的「禮治」主義的根本含義爲「異」,即使貴賤、尊卑、長幼各有其特殊的行爲規範.只有貴賤、尊卑、長幼、親疏各有其禮,才能達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的理想社會.國家的治亂,取決於等級秩序的穩定與否.儒家的「禮」也是一種法的形式.它是以維護宗法等級制爲核心,如違反了「禮」的規範,就要受到「刑」的懲罰. 儒家的「德治」主義就是主張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認爲,無論人性善惡,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這種教化方式,是一種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恥辱而無奸邪之心.這是最徹底、根本和積極的辦法,斷非法律制裁所能辦到. 儒家的「人治」主義,就是重視人的特殊化,重視人可能的道德發展,重視人的同情心,把人當作可以變化並可以有很複雜的選擇主動性和有倫理天性的「人」來管理統治的思想.從這一角度看,「德治」主義和「人治」主義有很大的聯繫.「德治」強調教化的程序,而「人治」則偏重德化者本身,是一種賢人政治.由於儒家相信「人格」有絕大的感召力,所以在此基礎上便發展爲「爲政在人」、「有治人,無治法」等極端的「人治」主義. []儒家思想產生背景 儒家思想指的是儒家學派的思想.中國文明史經歷了夏、商、周的近1700年之後,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創立.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在總結、概括和繼承了夏、商、周三代尊尊親親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形成的一個完整的思想體系.司馬遷在《史記·孔子世家》中說:「孔子乃因史記作春秋,上至隱公,下訖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據魯,親周,故殷,運之三代.」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說過:「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論語·述而》)是自己的思想本色. 東周時期,中國社會處於歷史經歷著劃時代的變革,周王室衰微,諸侯坐大,維護封建宗法等級制度的「周禮」遭到極大破壞,諸侯爭霸,社會處於動盪之中.這時候代表各階級利益的知識分子異常活躍,成爲一支重要的社會力量,他們紛紛登上歷史舞台,著書立說,提出解決社會現實問題的辦法,形成了諸子百家爭鳴的繁榮局面.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儒家、法家、道家,他們各自爲新興的地主階級設計了一套結束割據,實現統一的治國方案,爲秦漢以後的社會治國思想的選擇奠定了基礎. 孔子所處的春秋時代,由於社會內部不可調合的矛盾引起的深重危機搖撼了傳統文化的權威性,對傳統文化的懷疑與批判精神與日俱增,就連「祖述堯舜,憲章文武」的孔子也不能不把當時所處的時代精神注入到自己的思想體系中,並對傳統文化加以適當的改造,以便在社會實踐中建立一種新的和諧秩序和心理平衡,這種情況到了大變革的戰國時代顯得尤爲突出,因爲人們在崩塌的舊世界廢墟上已經依稀看到了衝破舊尊卑等級束縛的新時代的曙光. 未來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社會模式,就成了舉世關注的大問題,並在思想界引起了一場百家爭鳴式的大辯論.當時代表社會各個階級、階層利益的諸子百家,紛紛提出各自的主張,其中一個最主要的爭論焦點就是如何對待傳統文化的問題.圍繞這個問題而進行的思想交鋒,儒、法兩大思想流派最有代表性.他們旗鼓相當,針鋒相對,英者雲集,皆爲顯學.另外還有墨家、道家、陰陽家、兵家等等學派,可謂學派林立,在中國歷史上學術與言論爲開明時代. []儒家思想的形成 儒家學派之前,古代社會貴族和自由民通過「師」與「儒」接受傳統的六德(智、信、聖、仁、義、忠),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六藝(禮、樂、射、御、書、術)的社會化教育.從施教的內容看,中國古代的社會教育完全是基於華夏族在特定生活環境中長期形成的價值觀、習慣、慣例、行爲規範和準則等文化要素之上而進行的.儒家學派全盤吸收這些文化要素並上升到系統的理論高度. 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第一次打破了舊日統治階級壟斷教育的局面,一變「學在官府」而爲「有教無類」,使傳統文化教育播及到整個民族.這樣儒家思想就有了堅實的民族心理基礎,爲全社會所接受並逐步儒化全社會.但是儒家學派固守「道不過三代,法不貳後王」(《荀子·王制》). 儒家思想的內涵豐富複雜,封建皇權逐步發展出基礎理論和思想,即講大一統、講君臣父子和講華夷之辨. []儒學對中國的影響 儒學在中國存在幾千年,對於中國的政治、經濟等各個方面依然存在巨大的潛在影響,這種影響在短期內不會消除. []儒家思想的不可取之處 一,「爲人臣不忠,當死;言而不當,亦當死;」最後甚至發展成爲「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這是一個老套,而又古板的政治理念,造就了不平等的社會.君王不管多麼荒唐,作爲臣民只有忠心的份,絕對不能夠進行任何形式的評估,更別說是批判了.其中一句「故明主觀人,不使人觀己」這不但抹殺了任何可能存在的批判精神,還把全國的臣民變爲了君王的奴才,只是作爲一個受氣包而已. 二,:君爲臣綱,父爲子綱,夫爲妻綱. 森嚴的封建等級制度是儒家思想更卑鄙的「三綱」理論還在於把人分成三六九等,而且這種成分劃分是與生俱來的.中國搞的那些階級成分劃分,正是儒家思想的「革命版」.而目前的中國,農民的孩子一出生就只能有農村戶口,在醫療、教育、就業等各方面的生存和發展機會都遠遠不如有城市戶口的孩子.至於那些高幹子弟比普通民衆的子弟有更多的機會在官場上發跡這一事實也是有目共睹的.這種論出生、論血統的倫理思想從哪裡來?從儒家思想來的! 三,「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就是說,不符合禮儀的,不合法條的是不能去看、去聽、去說話、去行動的. 在民主社會裡,只要不違反法律法規所指明的條款,人們就可以做他們想做的事情、看他們想看得東西、說他們想說的話.如果人們做的某些事情會引起新的社會問題,那麼新的法律條款就必須因應而生.在新的法規出台之前,人們的行動應該不受制裁.所以文明國家裡的法律是對人們行動的具體制約,而不是指明人們如何行動的行為準則. 四,「忠孝」所包含的舊思想 再來說說儒家提倡的忠孝.如果是對國家的效忠,比如岳飛的事例,那當然比效忠一個政黨或效忠某個「偉大領袖」更符合人民的利益.象岳飛這樣的軍人,在文明國家裡都是要效忠國家的,這是軍隊國家化的結果,是便飯,是最基本的要求,根本就不值得大書特書.相反,在中國歷史上,軍隊往往都是效忠當朝皇上的,所以岳飛的故事才顯得與衆不同. 五,以期盼明君來麻痺人民 《大學》裡有這麼一段: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後人簡述而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對於當權者而言,如果其權力來源不是來自人民的授權,如果其權力不受限制,任何一個人去當權,不論其修身養性的層次有多高,結果一定是個獨裁者,甚至是個暴君,這也正符合了儒家的這句「明主之道,在申子之勸獨斷也」. 世界上也有不用靠血腥鎮壓、不用靠屠殺人民、不用靠恐怖統治而上台的政府,但這些政府多數出自不受儒家思想影響的歐美國家.這些國家的統治者即使自身的涵養不太完美,象柯林頓還亂搞男女關係,但是國家卻可以治理得井井有條、人民安居樂業、生活自由自在. 爲何會有這樣的天壤之別?事實已經一再證明,單強調個人的修身養性是絕對不能造福於人民的,而必須要能齊家之能,治國之智的. 不單單中國的歷史,即使在世界歷史上,在實施民主制度之前也沒有哪個帝王是靠個人的修身養性來治理國家的.只有民主制度才能把帝王的權利交給人民,讓人民來決定誰當國家領導人,並有權更換不合格的領導人.只有這樣的制度才能確保長治久安、天下太平、人民自由、社會進步. 專制制度篡改歪曲儒家的部分論述來爲其服務 對於帝王而言,任何有利於集權統治的思想都是求之不得的.非但崇尚儒學,更有把儒學斷章取義者,如把《詩經·小雅·谷風之什·北山》中的一句牢騷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從事獨賢」,變成這樣一個集權統治的理論依據而流傳千百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儒家思想的精華 我省書法家協會顧問、省書協主席團全體成員,以及來自文化機構的專家、學者100多人參加了研討,北京大學教授、著名學者張辛博士作了學術報告.張辛博士在講話中對中庸文化作了探討,他認爲,發源於山東的「中庸文化」是孔孟對世界的重要文化貢獻,在科技發達的今天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價值. 「中庸」就是強調「善」 對於「中庸」的概念,張辛介紹了自己的觀點.「『中』是適合,『庸』是按照適宜的方式做事.而按照適宜的方式做事就可以長久,就是『善』.」作爲傳統文化,張辛認爲「中庸精神」就是適度把握,按照適中方式做事,併力求保持在一個合情合理的範圍之內. 「中庸」核心是禮樂文化 論壇上,張辛博士對發源與齊魯大地的「中庸精神」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張辛認爲,儒家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而山東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發源地,從山東走出來的孔子、孟子等儒家代表人物的思想,是中國文化的寶貴資源. 對於中庸精神與書法的影響,張辛表示,「中庸精神是儒家思想的精華,中國文化就是以中庸精神爲核心的禮樂文化.」此外,中庸思想對中國古典藝術精神也產生了重要影響,尤其在書法藝術的發展過程中,中庸思想具體物化爲對「中和之美」的追求,從兩漢、魏晉南北朝到宋元明清,一直發揮著或隱或顯的作用. 「文化沒必要一味與國際接軌」 對於中華民族寶貴的傳統文化,張辛認爲我國現有的一切都是以傳統爲基礎的,他特別強調與傳統接軌.「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張辛介紹,現在很多外國思想家正在反思社會的運行模式和走向,並感覺到了其中的潛在危機.很多思想家反思的結果就是:把目光投向中國,而他們關注的焦點就是中庸思想. 「中庸精神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價值和重要性必將日益顯現出來,目前這一點已經有所表現.」張辛認爲,中庸之道是世界上最具有連續性的文化,也是中國衆多文化流派中最具有價值的核心精神和觀念.「所以,我們要強調與傳統接軌,兼容其他文化的優秀精神,而沒有必要一味盲目強調與國際接軌.」 1、 漢朝興起 在漢武帝之前,秦朝、漢朝都是以法家思想 爲政權的統治思想.秦始皇(260 BC - September 10, 210 BC)焚書坑儒後,加之漢字尚處於雛形,不具備準確表達的功能,正統的儒家思想已基本消失. 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統」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強調以儒家思想爲國家的哲學根本,杜絕其他思想體系.漢武帝採納了他的主張.從此儒學成爲正統思想,研究四書五經的經學也成爲了顯學.此時,孔子(551 BC – 479 BC) 已死百餘年.董仲舒在具體的政策上將道家,陰陽家和儒家中有利於封建帝王統治的部分加以發展,行成了新儒家思想. 在漢代的儒家思想普及過程中,很多社會問題的到解決.儒家思想傾向於施用仁政管理國家,政治家們以此爲根據,限制土地過分集中,建立完善的道德體系.提出了包括「限民名田,以澹(瞻)不足」,「三綱五常」,等政策. 西漢武帝在位時期封建國家強盛,這給封建統治穩定創立了前提.爲維護大一統的局面,必須建立與之相適應的思想體系.董仲舒吸收了道家、法家等有利於君主統治的成分,對儒學進行了改造,增加了「君權神授」和大一統的思想,這在客觀上有利於封建中央集權的加強和國家的鞏固,也利於社會的穩定,從此儒家思想逐漸成爲封建社會占統治地位的正統思想.縱觀兩千多年來儒家之所以能獨領風騷,一方面是因其思想內核即哲學上的天人觀念、倫理上以「仁」爲核心的「三綱五常」、政治上的大一統主張,在根本上都有適應了封建專制統治需要的因素. 另一方面是因爲儒家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能夠隨時代需要的變化而不斷改變面目.先秦儒家沒有爲當時的統治者所接受甚至還遭到了秦始皇毀滅性的打擊,這是由先秦儒家初創時自身的理論缺陷導致的.先秦儒學的內容體系充滿著濃重的、溫柔淳樸的倫理親情色彩,顯得「迂遠而闊於事情」.例如,孔子的「仁學」,目的在於通過「正名」恢復「周禮」所代表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所以孔子的思想不會爲新興地主勢力所青睞. 孟子的「仁政」說,雖已轉到新興地主勢力的立場上,但其「仁政」說是建立在「民爲貴」、「君爲輕」的基礎上的,過分突出了小農利益,因而也不會得到統治者的讚賞.歷史發展到漢武帝時期,封建國家強盛,這給封建統治穩定創立了前提.爲維護大一統的局面,必須建立與之相適應的思想體系,儒學隨之有了恢復生機的條件. 儒家提倡德政、禮治和人治,強調道德感化;法家提倡「一斷於法」,實行法治,強調暴力統治;道家提倡順乎自然,「無爲而治」,三者具有很大的互補性.經過秦、西漢初年的治國實踐從正反兩個方面證明:在動盪年代,軍閥割據,難以用儒家路線實行全國大一統,而法家路線卻能收到這樣的效果;在動盪結束之初,人口凋弊,生產破壞,應該實行道家無爲政治,與民休息,以恢復和發展生產;當國家穩定,走上正常運行軌道之後,不能再實行嚴刑峻法的暴力統治,而以儒家路線爲宜.三者之間表現出了互相融合趨勢. 到了漢武帝時期,董仲舒以儒家路線爲基礎,以法家路線爲輔助,兼采道家的合理思想,奠定了中國封建社會統治思想的基本格局.從此以後,以儒家倫理道德爲中心,以法家的嚴刑峻法爲輔助,以道家權術政治爲手段的治國模式基本上符合中國古代的國情,成爲歷代統治階級奉行不變的治國圭臬. 對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認識:西漢前期,封建統治者迫於經濟凋弊、民心思治的社會形勢,以退爲進,奉行黃老之學爲統治思想,試圖達到無爲而治.但隨著歷史條件的變化,到漢武帝時期開始實行有爲政治,統治思想也必然面臨新的抉擇. 漢興以來,除黃老之學外,儒家思想也一直比較活躍並有所發展,景武之際的董仲舒便是西漢儒學的代表人物.元光元年(前134年),董仲舒以賢良對策.他在《天人三策》中提出,思想統治,也應遵循「大一統」的「常經通誼」,而「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統」,因此他建議,「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董仲舒從理論上闡明尊崇儒學的思想統治原則,受到漢武帝賞識.隨後武帝採取一系列措施,從而確立了儒學的統治思想地位. 建元五年(前136年),武帝設置儒學五經博士,同時罷免其他諸子博士,把儒學以外的百家之學排斥出官學,史稱「抑黜百家,表彰六經」.元朔五年(前124年),武帝下詔批董仲舒、公孫弘建議,在長安興辦太學,用儒家經書教育青年子弟,從此儒學成爲官辦學校的主體內容.武帝改造選官制度,規定博士弟子成績優異者可任爲郎官,吏有通一藝者可選拔擔任重要職務,還打破常規起用布衣儒生公孫弘爲丞相.這樣隨著儒學地位的上升,封建政治與儒學密切結合起來,西漢皇帝詔令和廷議中多稱引儒家理論,司法過程中以《春秋》義例決獄.武帝時遵循儒家思想,舉行封禪、改正朔、修郊祀、定歷數等重大禮制活動,初步形成儒家政治的歷史傳統. 需要理解的是武帝這一政策與秦代有很大不同,官學獨尊后其它思想學派並未被禁止,所提倡的儒學本身也廣泛吸收了法家、陰陽家等各家學說,統一的思想帶有一定的綜合傾向,因而獲得了成功.儒家興學,把教育、考試與選官結合起來,是武帝的創造,在客觀上促成了重視知識、重視教育的社會風尚,儒家思想逐漸滲透到社會各方面,造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範式.但從本質上看,這仍是一種封建專制主義文化政策.漢武帝運用皇權干預思想學術,抑制了民族思想的自由發展,禁錮了思想界的探索精神,違悖了思想統一於真理的規律,有明顯的消極作用. 2、歷代變遷 漢朝以後,歷朝歷代四書五經被無數次修訂,孔子原作已面目全非.儒學在魏晉時期演變成玄學.唐代政權基本上以儒家思想爲主導,但是也滲透了道教和佛教.宋代時發展爲理學,尊周敦頤、程顥、程頤爲始祖,朱熹爲集大成者.後取得官方地位.現在所說的儒家思想,絕大部分來自宋朝(960 AD-1279 AD)的文獻.元明清時期,科舉考試都以朱熹的理學內容爲考試題目,對思想產生了很大的束縛.直到五四運動才取消了儒學的統治地位. (1)孔子是儒家學派創始人,他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義的性質:主張「禮」,維護周禮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儒家文化後來發展成爲中國古代正統文化. (2)孟子是戰國時期儒家的代表,他主張施行仁政,並提出「民貴君輕」思想;主張「政在得民」,反對苛政;主張給農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農民勞動時間,寬刑薄稅. (3)西漢的董仲舒以儒學爲基礎,以陰陽五行爲框架,兼采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學.其核心是「天人感應」,「君權神授」.他的思想集中於《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 (4)魏晉之際出現的玄學用老莊思想解釋儒家的易經,這是爲士族辯護的一種消極思想.《周易》、《老子》、《莊子》稱之爲「三玄」.玄學主張君主無爲、門閥專政,主要活動在洛陽.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和竹林七賢. (5)唐朝中期的儒學大師韓愈,從維護封建統治出發,用儒家的天命論和封建綱常來反對佛道的觀點. (6)理學是以儒家思想爲基礎,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學,是宋代主要的哲學思想.朱熹是理學發展的集大成者,朱熹繼承了北宋哲學家程顥、程頤的思想,進一步完善和發展了客觀唯心主義的理學體系,後人稱之爲程朱理學.其核心內容爲:「理」是宇宙萬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氣」是構成宇宙萬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把「天理」和「人慾」對立起來,認爲人慾是一切罪惡的根源,因此他提出「存天理,滅人慾」.這實際上是爲封建等級秩序辯護. (7)明中葉的王陽明反對朱熹把心與理視爲兩種事物的觀點,創立與朱熹相對立的主觀唯心主義理論——心學.理學由客觀唯心主義向主觀唯心主義演變,說明它已經走到極端. (8)元朝的鄧牧:自稱「三教外人」,著書大膽否定封建君主專制統治,其非君思想,對明清進步思想家有一定影響. (9)明朝:李贄是明後期「異端」進步思想家,他指責儒家經典並非「萬世之至論」,揭露道學的虛僞,反對歧視婦女和壓抑商人.他是我國反封建的思想先驅,他的思想在一定意義上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時代的要求,帶有民主性色彩. (10)明末清初: ①黃宗羲:在明亡後,隱居著述,對封建君主專制制度進行激烈的批判,提倡「法治」反對「人治」,反對重農抑商,他的思想震動了當時的學術界,對晚清民主思潮的興起也有一定的影響. ②顧炎武:明末清初思想家,強調「經世致用」的實際學問.主張把學術研究與解決社會問題結合起來,力圖扭轉明末不切實際的學風.著《天下郡國利病書》,他提倡「實學」的目的在於批判理學,反對君主專制政治,顧炎武的學風對清代學者影響很大. ③王夫之是一位傑出的唯物主義思想家,他認爲「氣」是物質實體,「理」是客觀規律;提出「氣者,理之依也」和「天下惟器」的唯物主義觀點,朱熹的理學和王陽明的心學,給予批判,他還提出「靜即含動,動不舍靜」,否定理學家主靜的形上學思想.他用發展觀點來看待歷史,認爲歷史發展是有規律的,他提出在政治上要「趨時更新」.王夫之的思想閃爍著革新的光芒. 3、 近代的研究和發展 現存的儒家思想(不同於孔子的思想)作爲封建王朝的正統思想,將階級視爲人類社會的基礎,鼓吹封建道德觀,強調通過個人的自我約束,而忽略法律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西方學者認爲儒家思想是亞洲國家難於接受西方民主思想的重要因素之一. 對待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態度問題,近代以來一直存在著兩種對立的思想傾向:一是國粹派,認爲中國傳統文化一切都好,甚至對二十四孝也不加批判地完全肯定:一是西化派,把中國落後的一切根源歸之於文化傳統,主張完全拋棄中國的傳統文化而全盤西化.這兩種觀點都是錯誤的,我們對待傳統文化的科學態度和方法應該是古爲今用,批判繼承. 但是如何進行「古爲今用,批判繼承」呢?我們認爲: (1)對哪些在長期歷史實踐中形成的優秀價值原則,可以轉化爲時代精神來繼承.例如《周易大傳》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剛健有爲精神,《論語》中所提倡的捨生取義、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的品質,以及「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的歷史使命感,《孟子》中提出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獨立人格以及「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的憂患意識,《春秋公羊傳》中強調的天下統一的思想等,都是很容易轉化爲新的時代的.尤其是強調統一的思想傳統,更具有現實意義. (2)對有些內容可抽取其封建性的思想內核,提取其有用的精神因素,使之成爲今天新文化建設有用的思想要素.如「民本」思想.從西周初年的「敬天保民」到孟子的「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再到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民本思想構成了中國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當然古代「民本」的真正內涵,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利益.今天我們剔除其封建內核,則可以從人民當家作主的角度來轉化古代的民本思想,將其發展爲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的社會主義觀念.儒家提出「修己安人」、「正心修身」等命題,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今天仍具現實意義.今天我們仍需要提倡自身修養和爲社會主義而獻身的精神. (3)對傳統文化中的糟粕,必須否定和拋棄.如「三從四德」的女性觀,「天不變道也不變」的自然觀,「別尊卑,明貴賤」的封建等級觀等.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