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題】閱讀下列元朝初年的情況的材料

題目:

【歷史題】閱讀下列元朝初年的情況的材料
閱讀下列元朝初年的情況的材料
材料一
自太祖西征之後,倉廩府庫,無斗粟尺帛,而中使別迭等僉言:"雖得漢人,亦無所用,不若盡去之,使草木暢茂,以爲牧地."
引自宋子楨《耶律楚材神道碑》
材料二
楚材曰:"陛下將南伐,軍需宜有所資,誠均定中原地稅、商稅、鹽、灑、鐵冶、山澤之利,歲可得銀五十萬兩,帛八萬匹,粟四十餘萬石,足以供給,何謂無補哉?"
引自《元史·耶律楚材傳》
材料三
西北番王遣使入朝,謂:"本朝舊俗與漢法異,今留漢地,建都邑城郭,儀文制度遵用漢法,其故如何?"
引自《元史·高智耀傳》
材料四
考之前代,北方俺有中夏,必行漢法可以長久,故後魏、遼、金歷年最多,其他不能實用漢法皆亂亡相繼,史冊具載,昭昭可見也.
引自許衡《魯齋遺書》
請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爭論的焦點是什麼?蒙古統治者後來實施什麼
人的建議?
(2)材料三和材料四是就什麼問題進行爭論?各自的依據是什麼/
(3)對上述問題,材料一和材料三的觀點有何相同或不同之處?
(4)材料反映了元朝建立前後的什麼歷史現象?上述哪種觀點最符
合歷史發展趨勢?爲什麼?

解答:

1.是否要留下漢人.採納了材料二的觀點,留下漢人,讓其在中原繳納一定的 稅收
2.是否要沿用漢法等漢族習俗
材料三認爲,現在留在漢地,在漢地建造的宮殿等,這樣會忘記自己的習俗
材料四認爲,歷代王朝沒有沿用漢法的都是短命王朝
3.相同:都不認同漢族文化,不同:材料一是全部否定,材料三是部分否定
4.元朝文化與漢族文化的差異與矛盾,最後被漢族文化融合.材料4
因爲當時漢族文化較爲先進,漢法等都是元朝文化不可比擬的,沿用漢族文化是一種歷史的發展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