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是屬於哪類動物?

題目:

蚌是屬於哪類動物?

解答:

蚌是生活在江、河、湖、沼里的貝類,種類很多,一般常見的有兩大類,一類喜歡生活在流動的河水裡,它們的貝殼很厚,兩個貝殼在背面相接合的部分有齒,殼的珍珠層較厚,叫珠蚌;另一類喜歡生活在水面平靜的池塘里,它們的貝殼很薄,兩個貝殼在背面相接合的部分沒有齒,叫池蚌.它們的身體很柔軟,活動能力很小,但是,它卻有兩扇堅硬的石灰質的貝殼保護著身體,遇到敵害向它進攻的時候,柔軟的身體便立刻縮到兩個貝殼的中間,同時把兩個貝殼緊緊的關閉起來,形成一道攻不破的「銅牆鐵壁」.
蚌的兩個貝殼的大小和形狀完全一樣,在背面互相連接,而在前後和腹面分開,可以隨意的關閉或張開.兩個貝殼在背部相連的地方有角質的、富有彈性的韌帶,有的種類除了韌帶以外,還有凹凸不平的鉸合齒.貝殼外表的顏色一般呈黑色或棕褐色.
蚌的貝殼的關閉和張開,是靠身體上的特殊肌肉和貝殼背面的韌帶來完成的.
蚌的身體上有兩塊很發達的肌肉,它用達兩塊肌肉將柔軟的身體和貝殼連結在一起,並用來關閉貝殼,所以我們稱它閉殼肌.這兩塊閉殼肌幾乎同樣大小,都是由肌肉纖維所組成,呈圓柱狀,一塊在身體前方,叫做前閉殼肌;一塊在後面,叫做後閉殼肌.閉殼肌的伸縮力很強,由於它們的伸縮,貝殼就隨著張開或關閉.
貝殼背面的韌帶很有彈性,它的作用好像小彈簧,任務跟閉殼肌剛剛相反,是使兩個貝殼保持張開的狀態.
兩個閉殼肌一收縮,使肉柱縮短,因而將左右兩個貝殼關閉起來.肌肉收縮得越緊,肉柱越短,貝殼關閉得就越緊.如果兩個閉殼肌鬆弛了,伸展了,肉柱便由短變長,失去了牽引左右兩個貝殼的作用,貝殼便在軔帶的彈力的作用下恢復到張開的狀態了.
貝殼的結構由外層、中層、內層三層所組成的:最外邊的一層很薄,差不多是黑色的,是由一種有機物質所組成,叫做角質層,中間的一層很厚,是貝殼的主要部分,爲白色,是由許多角柱狀的碳酸鈣所組成,叫做稜柱層;最裡邊的一層很光亮,是由角質和石灰質所形成的許多小薄片重疊排列而成,叫做珍珠層.貝殼的這些部分,都是由緊緊貼在貝殼裡層的外套膜的上皮細胞所分泌的液體形成的.
外套膜是一切貝類都有的保護身體的器官,它掩蓋在內臟的外面,但是它很薄,而且是軟的,所以它本身對蚌起不了什麼保護作用.可是它卻能分泌一種液體,形成堅硬的石灰質的貝殼.貝殼的角質層和稜柱層是由外套膜的邊緣部分所形成的,它們可以隨著蚌的身體增大而加大,但是厚度不能再增加.珍珠層是由外套膜整個上皮細胞所形成的,所以它在蚌的生長過程中不但可以增大,還可以不斷的增厚;越是年老的蚌,珍珠層越厚越光澤,就是這個緣故.
蚌的足很特別,是一塊像斧頭一樣的肥厚的肌肉,稱爲斧足.斧足是蚌的運動器官,但是它的動作非常慢,而且每次只不過移動2—3厘米的距離.斧足除了能夠移動身體以外,還有一個功用,就是挖掘泥沙,使自己鑽到泥沙里生活.斧足先伸入沙中,然後收縮它的肌肉,蚌便縮入泥沙中了.
在貝殼張開、斧足伸出的同時,可以看到在蚌的身體後端,由左右兩個外套膜形成的排水孔和入水孔的邊艨,稍稍向外伸展,進行活動.排水孔在背面,是蚌排出身體裡面水分的孔重,入水孔在腹面,通常與前邊的足孔相連,是新鮮水和食物進入蚌身體的孔道.蚌的攝食、呼吸、排精、排幼體等,都需要用到孔道.
蚌是一種水生動物,它呼吸用鰓.鰓很大,呈瓣狀,左右各1個,每個又分爲2瓣,都是由細長的鰓絛緊密相連接麗成.鰓上有很多細小的纖毛,這些纖毛能夠經常不斷的顫動.由於纖毛的顫動,使蚌體內和體外的水產生一個水流.達個水流的方向是使外界水通過入水孔流入蚌的身體內部,經過鰓再至身體的上部,最後從排水孔流出.
蚌活動時,達個水流是不斷的.新鮮水流經過鰓的時候,就同血管中的含碳酸氣的血液進行氣體交換,把氧氣輸送到血液中,汙水就隨著水流從排水孔流出.
蚌是在水底鑽入泥沙中生活的,活動能力很小.它沒有頭,也沒有任何捕捉食物的器官,所以它不能夠主動的去捕捉食物.蚌吃的東西是從入水孔帶進來的微小生物和共他有機物質等,它們都可以隨著入水孔的水流進入蚌的身體之內,經過鰓上纖毛的扇動而達到口脣中間,進入蚌的口內.蚌對流入的水和食料是加以選擇的.在入水孔的入口處,孔的周緣生長著很多小型的觸手狀的突起,如果感到要進來的水中含有對它不利的物質或生物時,就會把孔關閉起來,防止它進入.此外,在蚌的身體裡,鰓的基部還生長著一種特殊的嗅覺器官,叫做嗅檢器.它的作用好像高等動物的鼻子,如果威到進來的水中含有它不喜歡吃的東西,便嚴格的把它跟食物分開,使它們順著水流從排水孔排出體外.
總起來說,經過入水孔進到體內,然後再經過排水孔排出體外的水流,對蚌的生活是特別有意義的.它不僅給蚌帶來豐富的食料和新鮮氧氣,而且還把蚌排出的廢物送出體外.每天流經蚌身體的水,可達40升之多,對這樣一個不大的動物來說,確實是很驚人的.
雌蚌比同齡的雄蚌個體較大,貝殼也略寬、略厚.另外雌蚌的鰓絛細狹,雄蚌的鰓絛寬大,寬度往往是雌蚌的2—3倍.
成熟的精子經過雄蚌輸精管這到鰓上腔,再隨著水流從排水孔排至體外水中.含有精子的水,又順著水流從入水孔進到雌蚌體內的鰓瓣之間.這時候雌體的卵也已經通過輸卵管自生殖腺排出,聚集在它自己的鰓瓣之間.這樣,精子和卵就在雌體的鰓瓣間相遇而進行受精作用了.
受精的卵由於母體鰓瓣分泌的粘液粘著,不會隨著水流排到體外去.受精卵逐漸發育而成小幼蟲,達些幼蟲都有兩個小殼,而且在殼的側緣都長著鉤,身體的中央還長著一條很長的鞭毛絛.因爲它的貝殼上長著鉤,所以叫鉤介幼蟲.鉤介幼蟲不需要用母體分泌的粘液給粘在鰓瓣上,而是用自己的長鞭毛絛纏繞在鰓絛上.鉤介幼蟲成熟後便通過蚌的排水孔排出體外,落在水底或在水流中懸浮,遇到魚類時就用它貝殼側緣的鉤鉤在魚類的鰓或鰭上,這時魚類因受到鉤介幼蟲的刺激,很快地形成一個被囊,把幼蟲包起來,於是這個幼蟲便開始了它的寄生生活.一隻大的蚌可以產300萬個鉤介幼蟲,一個魚體可以有3000個鉤介幼蟲寄生.一般鉤介幼蟲寄生對成體的魚無顯著的影響,而對幼魚則常可以致死.有些種蚌的鉤介幼蟲需要寄生在某種特定的魚類體上,有些種蚌的鉤介幼蟲則可以在很多種魚類體上寄生.
寄生期的長短隨種類和水溫而不同,在這一期間,幼蟲逐漸變態,足和其它成體的器官次第發育完成,最後便破魚體的被囊而出,落到水底,開始了蚌的底棲生活.
蚌的繁殖季節和習性隨種類而不同,我國淡水育珠的優良品種——三角帆蚌的繁殖季節是4—6月.4月上、中旬生殖腺成熟,開始產卵、排精.受精卵一般約需30一45天孵化成鉤介幼蟲.母體排出鉤介幼蟲的最盛期是5月下旬到6月中旬.三角帆蚌的鉤介幼蟲寄生在魚體的時間隨水溫而不同,約l一3個星期.
蚌的生長很慢,一般要到第三年,鰓瓣才能長全,到第五年,才能達到性成熟,並開始產卵.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