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出人類探索地外生命多經歷的幾個階段
題目:
舉出人類探索地外生命多經歷的幾個階段
儘量詳細一些
解答:
火星探索
火星的探索可以說是2004年天文學的頭條新聞.美國宇航局的「勇氣」號和「機遇」號探測器成功登陸了火星表面,它們所發回的信息都表明,火星表面曾經存在過水.
太陽系新添第十大行星?
2004年3月,天文學家發現一顆冥王星大小的星體,命名爲塞德娜,它距地球約129億公里,是迄今已知的太陽系中最遙遠的成員.
金星凌日
2004年6月8日的金星凌日現象,使全球天文學家和愛好者有幸目睹這一百年不遇的天文奇觀.「金星凌日」是指金星將從地球與太陽之間經過,成爲一條直線.一些天文學家認爲,研究「金星凌日」不僅有助於揭示太陽系的奧祕,還能幫助科學家探索太陽系外行星.
發現超級「類地行星」
2004年4月,美國天文學家利用一種被稱爲顯微透鏡的新技術觀測到目前爲止所發現的最小行星,與其它行星比較,它更與地球相似,因此也被稱爲超級類地行星.
土星探索
歐美合作的卡西尼太空船在歷經7年的遠征之後,終於在2004年7月進入土星軌道.
土星探索的一個重點是惠更斯探測器登陸土衛六.12月25日,惠更斯已經與卡西尼太空船分離,它將於本月15日著陸土衛六.假如一切順利的話,關於土衛六的謎團屆時將被揭開.
水星探測
2004年8月3日,美國研製的「信使」號水星探測器搭乘「德爾塔2」號火箭在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飛向太陽系九大行星中體積最小、也是距離太陽最近的成員——水星.這是30年來,人類首次對水星這顆神祕的星球進行近距離的探測.
哈勃拍攝到宇宙超深區域
2004年3月,美國宇航局公布了哈勃拍攝到的迄今爲止最深遠宇宙空間的場景.這幅照片被稱爲「超深地域(Ultra Deep Field)」,這一接近宇宙邊緣的場景揭示了宇宙大爆炸初期星系排列與運動的紊亂狀態.在這裡,星系間的碰撞司空見慣,怪異的星系形狀層出不窮.
「起源」號飛船太空艙墜毀
2004年9月8日,美國宇航局再次遭到重大失敗,「起源號」太空艙由於降落傘沒有打開,墜毀於猶他州沙漠.但幸運的是,科學家們相信他們仍然能夠通過探測器的碎片來研究太陽釋放出的粒子,這些微小的粒子能夠透漏出40億年前太陽系構造的相關信息.太空艙裝有「起源」號在過去3年收集的太陽粒子.經過調查事故原因部分是由於傳感器被倒置引起的.
太空技術新突破
2004年科學家在太空技術方面還取得了許多新的突破.11月15日,歐洲的SMART-1探測器採用離子推進系統以高於火箭10倍的速度進入月球軌道.次日,美國宇航局的超音速衝壓噴射飛機X-43A以接近10倍於音速的速度,成爲現在世界上最快的飛機.
小粒子與大宇宙
同步教學
主講:黃岡中學教師 曾獻智
一、一周知識概述
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是由物質組成.本章主要從微觀的角度去探究物質的結構與物體的尺度,使學生能簡單說明物質是由分子和原子組成的,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大致了解人類探索微觀世界的歷程,並認識到這種探索將不斷深入;了解分子動理論的基本觀點,同時將微觀世界和宇宙聯繫在一起,給出物質世界從微觀到宏觀的尺度的數量級;並將目前人類探索宇宙的過程展現給學生,使學生大致了解人類探索太陽系及宇宙結構的歷程,而這種探索也是漸進的.
二、重難點知識剖析
(一)、物質的組成
1、假說是一種重要的研究方法
(1)在科學研究中,對現象的本質進行猜測並提出假說,是一種重要的研究方法.
(2)「金、木、水、火、土」五行說和「水、火、土、氣」四元素說,是古代人對物質的構成進行猜想而提出的兩種假說.
(3)對於物質結構的問題,由於物質微粒非常微小,人們無法直接用肉眼進行觀察,因而曾用猜測—假說的方法來進行研究.
2、分子及其大小
(1)17世紀以後,科學家們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特別是對物質化學性質的研究過程中,提出了分子的概念.
(2)把組成物質的仍能保持其化學性質不變的最小微粒叫做分子.注意三層意思:①分子是組成物質的微粒(並不是組成物質的最小微粒);②分子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③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如果分子再繼續分下去,得到的更小的微粒不能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
(3)分子有單原了分子,例如銅分子,它是由一個銅原子構成;分子有多原子分子,例如水分子,它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組成的.
(4)分子非常小,它的直徑只有幾十個納米(nm).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1cm3空氣中的分子數約有2.7×1019個,1cm3水中約有3.35×1022個水分子.
3、原子結構的模型
盧瑟福在總結實驗的基礎上,提出了原子結構的核式模型.他認爲原子的中心有一個帶正電的原子核,帶負電的電子繞著這個原子核高速旋轉.原子核帶的正電荷數與原子核外的所有電子帶的負電荷數是相等的,整個原子呈不帶電的中性狀態.
4、原子核的組成
任何物質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組成,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組成.質子和中子的質量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中子不帶電,質子帶正電.一個質子所帶正電的電量和一個核外電子所帶的負電電量是相等的.原子的核外電子數與原子核中的質子數相等.
質子和中子之間依靠一種稱爲核力的作用力結合在一起,從而組成原子核.
(二)、分子動理論的初步知識
1、分子動理論是在實驗的基礎上提出來的一種假說,後來被許多實驗事實所證明,逐漸形成一種理論.
2、擴散現象
(1)不同的物質互相接觸時,會發生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物理學上把這種現象叫做擴散.
(2)氣體、液體和固體的擴散現象都是分子運動引起的.
(3)墨水在溫水中比在冷水中擴散快,說明溫度越高,分子的無規則運動越劇烈.
3、分子之間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1)分子之間存在間隙.一切物體的熱脹冷縮現象,都是由於分子間間隙的擴大或縮小而形成的.
(2)分子間同時存在著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4、分子動理論的基本內容
物質是由大量分子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作無規則的運動;分子間存在著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
(三)、探索宇宙
廣袤而深邃的星空,隱藏著無窮的奧祕.自古以來,人們一直試圖用各種方法來探究宇宙.早期由於生產力的低下,人類除了編寫層出不窮的神話、幻想來寄託人類對宇宙的關注外,卻對繁星如海、神奇莫測、謎團重重的宇宙表現出一種無奈.雖然熱切地嚮往和試圖揭開宇宙的奧祕,但種種疑問,令人迷惘.在 20 世紀以前,人類也通過觀察,發現了一些天文現象,但人類無法清楚知曉天宇上的事情,也無法想像其他星球的真實面目. 20 世紀以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已成功發射了人造衛星,並成功地登上了月球.當第一顆人造衛星進入地球軌道飛行之後,人類向地外星球的探索就被提到日程上.現今,人類的宇宙探測器不僅爲人類登上月球開闢了道路,而且已探訪了太陽系的各大行星,同時,正向太陽系外更遙遠的星球跋涉.
- 上一篇 人類探索宇宙的真正意義
- 下一篇 人類探索宇宙奧祕的成果(除第一次探訪月球外)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