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常見修辭手法的作用

題目:

各種常見修辭手法的作用
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反覆、設問、反問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其作用不同

解答:

1.比喻:
作用:用在記敘、說明、描寫中,將表達的內容說得生動具體形象,給人以鮮明深刻的印象,根據事物的相似點,用具體、淺顯、常見的事物對深奧生疏的事物解說,即打比方,幫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種類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類別 特點 本體 比喻詞 喻體 例句
明喻 甲像乙 出現 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猶如 出現 .例如: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樣
暗喻 甲是乙 出現 是、成爲 出現. 例如:那又濃又翠的景色, 簡直就是一幅青山綠水畫
借喻 甲代乙 不出現 無 出現. 例如:地上射起無數的箭頭,房頂上落下萬千條瀑布.
2.比擬:(包含擬人)
藉助豐富的想像,把物當成人來寫,或把人當成物來寫,或把甲物當成乙物來寫.
作用:能啓發讀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動.
比擬分爲擬人和擬物
(1)擬人:
把物當做人寫,賦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活動,用描寫人的詞來描寫物.
作用:把禽獸鳥蟲花草樹木或其他無生命的事物當成人寫,使具體事物人格化,語言生動形象.
例句:
1.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
2.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春望》 杜甫
3.太陽的臉紅起來了. 《春》 朱自清
(2)擬物
①把人當作物,或把此物當作彼物來寫
例句
1.人羣不顧一切,湧了上來.
2.在羣衆的呼喝聲中,那個惡霸夾著尾巴逃跑了.
②把甲事物當成乙事物來寫.
例句
1.火山發出一聲咆哮.
2.月光如流水一般, 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荷塘月色》 朱自清)
3.誇張:
對事物的性質,特徵等故意地誇張或縮小.
作用:提示事物本質,烘托氣氛,加強渲染力,引起聯想效果.
類別 特點 例句
擴大誇張 對事物形狀、性質、特徵、作用、程度等加以誇大 柏油路曬化了,甚至鋪戶門前的銅牌好像也要曬化
縮小誇張 對事物形象、性質、特徵、作用、程度等加以縮小 只能看到巴拿大的一塊天地
超前誇張 把後出現的說成先出現,把先出現的說成後出現 她還沒有端酒懷,就醉了.
4.排比:
把三個或以上結構和長度均類似、語氣一致、意義相關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來.
作用:加強語勢、語言氣氛,使文章的節奏感加強,條理性更好,更利於表達強烈的感情(表達效果).
例句:他們的品質是那樣的純潔和高尚,他們的意志是那樣的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是那樣的淳樸和謙遜,他們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
5.對偶
字數相等,結構形式相同,意義對稱的一對短語或句子,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齊勻稱,節奏感強,高度概括,易於記憶,有音樂美感.
主要方式
1、正對.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補、相襯的對偶形式.
例如: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類皮厚腹中空.
2、反對.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對的對偶形式.
例如:.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爲孺子牛.
3、串對(流水對).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遞進、因果、假設、條件等關係的對偶形式.
例句:.才飲長江水,又食武昌魚.
6.反覆
爲了強調某個意思,表達某種感情,有意重複某個詞語句子.
1. 連續反覆(中間無其他詞語間隔)
例句:山谷回音,他剛離去,他剛離去.
2. 間隔反覆(中間有其他的詞語)
例句:好像失了三省,黨國倒愈像一個國,失了東三省誰也不響,黨國倒愈像一個國.
7.設問:
爲了此起別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問題,然後自己回答.
作用:引起注意,啓發讀者思考;有助於層次分明,結構緊湊;可以更好地描寫人物的思想活動.
例句:花兒爲什麼這樣紅?首先有它的物質基礎.
8.反問(激問、反詰、詰問):
用疑問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問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問表肯定,只問不答,答案暗含在反問句中.
作用:加強語氣,發人深思,激發讀者感情,加深讀者印象,增強文中的氣勢和說服力.
例句:我呢,我難道沒有應該責備的地方嗎?
--------------------------------------------------
其它修辭
9.引用
引用現成的話(成語、詩句、格言、典故等)來提高語言表達效果,分和兩種.
作用:使論據確鑿充分,增強說服力,富啓發性,而且語言精煉,含蓄典雅.
明 引(直接引用)
例句: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
暗 引(間接引用)
例句:失敗乃成功之母,你千萬不要氣餒.
10.借代
不直接說出所要表達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與它有密切相關的人或事物來代替
借代種類:特徵代事物、具體代抽象、部分代全體、整體代部分.
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質特徵,增強語言的形象性,使文筆簡潔精煉,語言富於變化和幽默感;引人聯想,使表達收到形象突出、特點鮮明、具體生動的效果.
方法:
①部分代整體.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體事物.
例如: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望天門山》)
②特徵代本體.即用借體(人或事物)的特徵、標誌去代替本體事物的名稱.
例如:圓規一面憤憤的迴轉身,一面絮絮的說,慢慢向外走去……(《故鄉》)
③具體代抽象
例如:南國烽煙正十年.(《梅嶺三章》)
④工具代本體.
例如:等到驚蟄一犁土的季節,十家已有八戶亮了囤底,揭不開鍋.(《榆錢飯》)
⑤專名代泛稱.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專用名稱代替本體事物的名稱.
例如:你們殺死一個李公朴,會有千百萬個李公朴站起來!(《最後一次講演》)
11.反語
用與本意相反的詞語或句子表達本意,以說反話的方式加強表達效果.有的諷刺揭露,有的表示親密友好的感情.
如:(清國留學生)也有解散辮子,盤得平的,除下帽來,油光可鑑,宛如小姑娘的髮髻一般,還要將脖子扭幾扭,實在標緻極了.
12. 對比
對比是把兩種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較的一種辭格.
例如: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臧克家《有的人》)
運用對比,必須對所要表達的事物的矛盾本質有深刻的認識.對比的兩種事物或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應該有互相對立的關係,否則是不能構成對比的.
排比、對偶、擬人、誇張、反問.
13.聯想
也就是想像.例如:太陽出來了,地上好像上了火.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