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航天

題目:

成語()()航天

解答:

【載人航天】載人航天是人類駕駛和乘坐載人太空飛行器在太空中從事各種探測、研究、試驗、生產和軍事應用的往返飛行活動.其目的在於突破地球大氣的屏障和克服地球引力,把人類的活動範圍從陸地、海洋和大氣層擴展到太空,更廣泛和更深入地認識整個宇宙,並充分利用太空和載人太空飛行器的特殊環境進行各種研究和試驗活動,開發太空極其豐富的資源.
目錄
簡介
目的
載人太空飛行器的種類
意義
發展基礎
歷程
中國的載人航天
發展階段解決把人送入地球軌道並安全返回
發展載人航天的基本技術
發展實驗性航天站
技術難關運載工具
人體防護措施
救生技術及安全返回技術
效益
影響新學科
新材料
新資源
新民用產品
中國未來神舟八號飛船
天宮一號
中國航天
航天系統都包括什麼?
太空中的資源有多少簡介
目的
載人太空飛行器的種類
意義
發展基礎
歷程
中國的載人航天
發展階段 解決把人送入地球軌道並安全返回
發展載人航天的基本技術
發展實驗性航天站
技術難關
運載工具 人體防護措施 救生技術及安全返回技術效益影響
新學科 新材料 新資源 新民用產品中國未來
神舟八號飛船 天宮一號中國航天航天系統都包括什麼?太空中的資源有多少展開編輯本段簡介
  載人航天是指人類駕駛和乘坐載人太空飛行器在太空從事各種探測、試驗、研究、軍事和生產的往返飛行 太空人在太空行走
活動.載人航天的目的在於突破地球大氣的屏障和克服地球引力,把人類的活動範圍從陸地、海洋和大氣層擴展到太空,更廣泛和深入地認識地球及其周圍的環境,更好地認知整個宇宙;充分利用太空和載人太空飛行器的特殊環境從事各種試驗和研究活動,開發太空及其豐富的資源.載人太空飛行器由載人航天系統實施,載人航天系統由載人太空飛行器、運載器、太空飛行器發射場和回設施、航天測控網等組成,有時還包括其它地面保障系統,如地面模擬設備和航天員訓練設施.   根據飛行和工作方式的不同,載人太空飛行器可分爲載人飛船、太空船和太空梭三類.載人飛船按乘員多少,又可分爲單人式飛船和多人式飛船.按運行範圍,可分爲衛星式載人飛船和太空站進行載人航天活動,又是一種重複使用的運載器.   載人航天技術是人類航天史上的重大突破[1].
編輯本段目的
  其目的在於突破地球大氣的屏障和克服地球引力,把人類的活動範圍從陸地、海洋和大氣層擴展到太空,更廣泛和更深入地認識整個宇宙,並充分利用太空和載人太空飛行器的特殊環境進行各種研究和試驗活動,開發太空極其豐富的資源.
編輯本段載人太空飛行器的種類
  根據飛行和工作方式的不同,載人太空飛行器可分爲載人飛船、載人空間站和太空梭三類: 中國的載人太空飛行器
①載人飛船按乘坐人數分爲單人式飛船和多人式飛船,按運行範圍分爲衛星式載人飛船和登月載人飛船.   ②載人空間站又稱爲軌道站或航天站,可供多名航天員居住和工作.   ③太空梭既可作爲載人飛船和空間站進行載人航天活動,又是一種重複使用的運載器.
編輯本段意義
  蘇聯於1961年4月12日發射了人類第一艘載人飛船,航天員加加林乘坐飛船繞地球一周並安全返回地面.美國於1962年2月20日發射了第一艘載人飛船.這兩個國家在發射載人飛船之前,都進行過多次無人飛船發射試驗.   人乘坐太空飛行器進入太空,並在太空中生活、工作,這就是載人航天.航天員所乘坐的太空飛行器就是載人太空飛行器.   衆所共知,航天技術的發展給人類帶來衆多的益處.如果有了人在太空活動,就可使航天技術如虎添翼,充分發揮人的智慧與技能,解決無人在太空活動的航天技術上一些難題.人有獨特的能力,如應急的判斷力、創造力和主動的維修及調控功能.人有知覺和感覺,如視、聽、觸和運動感覺、有冷、熱、嗅覺和平衡感等.人對信息處理和觀察外界變化非常主動,還有認識能力,以及聯想、總結、分析和綜合記憶力等,其中有些是「電腦」不能代替的.人的控制和運動能力是載人航天中主要活動之一,包括力量的產生和運用、運動速度的控制、自發力控制和連續調整控制等,這些都對空間的操作活動有決定意義.即使一切都是自動化、智能化,也離不開人的介入,如虎添翼的道理就在於此! 首次登入太空的加加林
  發展載人航天有何意義呢?總的說來有如下幾個方面:   (1)在科技方面,因爲載人航天技術是科技密集綜合性尖端技術,它體現了現代科學技術多個領域的成就,同時又給予現代科學技術各個領域提出了新的發展需求,從而促進和推動整個科學技術的發展,也就是說一個國家載人航天技術的發展,可以反映這個國家的整體科學技術和高技術產業水平,如系統工程、自動控制技術、計算機系統、推進能力、環控生保技術、通信、遙感、測試技術等.也體現了這個國家的近代力學、天文學、地球科學和空間科學的發展水平,特別是這個國家的航天醫學工程的發展水平,如果沒有航天醫學工程的研究與發展,想要把人送進太空並安全、健康、高效地生活和工作是不可能的.   (2)發展載人航天能體現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當今世界各發達國家在發展戰略上都把綜合國力的增強作爲首要目標,其核心是發展高科技,而主科技的主要內容之一就是載人航天.當一個國家把自己的航天員送入太空時,它可充分體現其綜合國力的強盛,也將增強該國民衆的民族自豪感、振奮民族精神、增強了全民的凝聚力.特別是我國航天員一旦進入太空,則能像六七十年代我國擁有核武器和人造地球衛星那樣,引起全世界人民注視,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   (3)載人航天的發展能更好地開發太空資源爲地球人類造福.現已知浩瀚的太空是人類巨大的寶庫,它含有豐富的資源,而載人航天事業是使用通向這個寶庫的橋樑,試想航天員們在太空對地球居高臨下,能以各種不同的手段對地球進行觀測,它可以比無人的探測和遙感獲取更多的信息和資料.而太空工廠的工藝加工幾乎成了「魔術」,它在微重力、真空和無對流的條件下,可以製造地球上難以完成的合金材料和「靈丹妙藥」以及有關產品.太空工廠的產品或半成品送回地面後,也許還會帶來「新的工業革命」.可以預料,印有「太空製造」字樣物品將會不斷地投放市場.(4)載人航天是人類發展的一個新階段的開始,因爲人類可以通過載人航天的橋樑,轉移到其他星體居住和生活,開發出更美好的生活空間.這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當前首先要做的是人們到太空旅遊、先看看神祕的太空和美妙的仙境.不久,人類將主宰太空,實現人類發展的革命.
編輯本段發展基礎
  因爲載人航天事業是一項巨大的系統工程,所以它的發展基礎必須是:綜合國力強盛,經濟發展水平高,有一定的財政支持,有一批從事航天科技事業的骨幹人才隊伍,有先進的科學技術的發展水平.這樣才有可能發展載人航天事業.我國現已基本具備上述基礎,所以才發射了載人試驗飛船. 航天服示意圖
具備什麼條件才能發展載人航天事業呢?簡單地說就是建立國家載人航天大系統,或稱載人航天體系.因爲這個體系是國家直接支持和規劃的,這個體系又是在航天技術日趨成熟的條件下建立的.例如,地面發射基地的建設,指揮管理系統的組建、跟蹤、遙測、遙控和通信網絡的組建,火箭與推進系統的建設,太空飛行器製造工藝中的新材料的研製,發射、回收等技術均已成熟和具備的情況下,重點是航天員系統的完善.它涉及選拔什麼樣的人進入太空,建立航天員的訓練基地,建立航天醫學體系,結合太空飛行器研製建立航天員的環境控制與生命保障系統,組織好航天員進入太空的前、中、後的醫學監督與保障工作,確保航天員的安全,結合載人太空飛行器研製增設應急救生系統等等.
編輯本段歷程
  1958年10月7日,美國航宇局(NASA)正式批准「水星」號載人飛船工程.這是航宇局1958年10月1日成立後作出的第一個重大決策.   1959年9月9日,美國用「宇宙神」D運載火箭首次成功地發射了「水星」飛船模型,進行亞軌道飛行.此後一直到1961年4月25日,美國共進行了7次無人飛船試驗,其中失敗3次,成功4次,爲美國成功實施載人航天飛行奠定了堅實基礎.   1960年1月,蘇聯成功發射了兩艘無人的衛星式飛船,進行亞軌道飛行.此後一直到1961年3月25日,蘇聯共進行了7次無人飛船試驗,其中失敗4次,成功3次,最後兩次連續成功.蘇聯決策機關認爲已完全具備了載人飛船的發射能力.   1961年3月23日,蘇聯準備上天的航天員邦達連科在爲期10天的地面訓練的最後一天,在一個高濃度氧氣艙里,用酒精棉球擦完身上固定過傳感器的部位後,隨手將它仍在電熱器上,立即引起大火,他被嚴重燒傷,10小時後,搶救無效死亡.   1961年4月12日,蘇聯發射世界第一艘載人飛船「東方」1號.尤里·加加林少校乘「東方」1號飛船用了108分鐘繞地球運行一圈後,在薩拉托夫附近安全返回.加加林成爲世界上第一位遨遊太空的航天員,使蘇聯在與美國開展的載人航天競賽中贏得了世界第一.1968年3月27日,加加林駕駛米格15殲擊機訓練時,因飛機事故遇難身亡.   1961年5月5日,美國第一位進行亞軌道飛行的航天員艾倫·B·謝潑德駕駛美國「水星」MR3飛船進行首次載人亞軌道飛行,美國因此成爲繼蘇聯之後世界上第二個具有載人航天能力的國家.   1961年5月25日,美國總統甘迺迪在國會宣布:在60年代結束之前,美國要把人送上月球,並安全返回地面.從此,美國正式開始實施舉世聞名的「阿波羅」載人登月工程計劃.這是在與蘇聯之間展開的誰第一個把人送上天的競賽中失利後,美國發起的又一個競賽項目.   1962年2月20日,美國發射載人飛船「水星」6號,航天員歐約翰·H·格倫中校駕駛「水星」6號飛船繞地球飛行3圈,歷時4小時55分23秒,在大西洋海面安全返回.格倫因此成爲美國第一個進入地球軌道的人.   1962年8月11日,蘇聯發射載有尼古拉耶夫少校的「東方」3號飛船上天.8月12日,蘇聯發射載有波波維奇中校的「東方」4號飛船上天.「東方」4號與「東方」3號首次在太空實現載人飛船的交會飛行,最近相距5公里,第一次從太空傳回電視.   1963年6月16日,世界上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女航天員捷列什科娃中尉駕駛蘇聯「東方」6號飛船進入太空,飛船繞地球飛行48圈,歷時70小時50分,19日返回.   1964年10月12日,蘇聯成功發射載3人的第二代載人飛船「上升」1號.航天員科馬羅夫、耶戈洛夫和費捷斯托夫駕駛飛船繞地球飛行16圈,歷時24小時17分,返回於庫斯塔奈地區.這是蘇聯、也是世界航天史上第一次載3人飛行.   1965年3月18日,蘇聯發射載有別列亞耶夫、列昂諾夫的「上升」2號飛船.飛行中,列昂諾夫進行了世界航天史上第一次太空行走,他在離飛船5米處活動了12分鐘,完成了目視觀測、拆卸工作及其他實驗.   1965年3月23日,美國成功發射第二代載人飛船「雙子星座」3號.飛船乘載著美國航天員格里索姆中校和約翰·楊少校,繞地球飛行5圈,歷時4小時53分鐘.這是美國首次載2人飛行.   1965年6月3日,美國發射載有航天員麥克迪維特上尉和懷特上尉的「雙子星座」4號飛船,繞地球飛行62圈.懷特到艙外行走21分鐘,用噴氣裝置使自己在太空中機動飛行.這是美國第一次太空行走.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