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求魯迅朝花夕拾十篇文章的每一篇的讀後感

題目:

速求魯迅朝花夕拾十篇文章的每一篇的讀後感
謝謝大家300字就可以了!

解答:

《朝花夕拾 狗、貓、鼠》讀後感
《狗、貓、鼠》這篇散文出自魯訊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我曾對這篇文章進行了多次閱讀,才基本明白了它之中的含意,希望我的理解能夠正確.這篇文章主要通過對貓和鼠的一些秉性,行爲的描寫來比喻某些人.
魯訊先生在文中闡述了他仇貓--即不喜歡貓的原因.其時這些原因與一類人的行爲,性格很相像,例如寫貓捕食到比自己弱小的動物就盡情玩弄,直到玩厭了,才吃掉,就像某些人,抓住了別人的弱點或不足之處,就想盡辦法慢慢地折磨別人,好像如果不折磨夠,就不甘心一樣,如果別人犯了什麼錯,受到批評,說不定那種人就會在某個角落裡偷偷地殲笑.魯訊先生說他討厭貓的第2個原因就是貓雖然和獅虎同族,都食比自己弱小的動物,但貓卻具有一副媚態,正同我們現在的某些人,常常刻意掩飾自己的某種本性,其是反而會讓別人覺得他更加虛僞.貓平時總是吃飯不管事,就像一些好吃懶做的人,有東西吃就比誰都積極,一要他做事,就一溜煙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就像廣東話中的一句俗語:"吃野吾做野,做野打爛野."魯訊先生還告訴我們,老鼠中並非全部都那麼討厭,其實有寫隱鼠很討人喜愛,很有靈性,但卻遭到別人的摧殘,其實,人人都可以對這些弱小的生靈賦予一些愛心和同情,爲什麼有人就做不到?這可需要反思一下.
看了這篇帶有深刻寓薏的問張文章,雖說我不是受益匪淺,但是我卻在其中悟出了一些做人的道理.

《阿長與〈山海經〉》讀後感
早聞《朝花夕拾》,但沒有機會去欣賞一下.所以,趁這個暑假,我飽讀了《朝花夕拾》.
初讀《朝花夕拾》,似乎有些不知所云.但順順溜溜地將全書讀完後,便知其大概了.
《朝花夕拾》是作者追懷青少年時代的往事而作的,既描寫了他對童年生活的回憶和對師友的誠摯的懷念,又真實的書寫了戊戌政變和辛亥革命前後作者所經歷的生活種種——從農村到城鎮,從家庭到社會,從中國到日本,每一篇都生動地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社會生活的一角.
我最喜歡讀的是《阿長與〈山海經〉》.
《阿長與〈山海經〉》裡的長媽媽,在幼年魯迅的心中爽直而多嘴,有很多繁瑣的禮節.但她又能做別人不能做的事,買到《山海經》.對於長媽媽魯迅只挑了幾個富有典型意義的細節,如長媽媽睡覺時伸開手腳在牀中間擺成一個大字,占領全牀;切切察察說話時,豎起第二個手指,在空中上下搖動,或者點著對方或自己的鼻尖等,簡略幾筆,就活畫了長媽媽的個性特徵.
比如《阿長與山海經》,描寫的是魯迅家的保姆阿長.文章生動地塑造了一個非常典型的舊時中國農村勞動婦女的形象.有人比喻這篇文章是魯迅從記憶土壤中培育出的一朵異常鮮美的「朝花」.的確,對於這個婦女,魯迅不但沒有避諱寫出她的美與丑,反而是懷著真摯的感情懷念她的一切.不論魯迅對她是佩服、厭煩、喜歡或是討厭,字裡行間都流露出他的感情.而且我還發現,這個「長媽媽」跟 「孔已己」很相似,同是舊中國的人民,遭遇也差不多,比如他們的名字,都是已經被人遺忘了的,而外號也是隨便起的.可悲的人啊!
二十四孝圖》讀後感
《朝花夕拾》中有一篇叫《二十四孝圖》的文章,給我印象十分深刻,頗有感受.
文章講的是作者憶述兒時閱讀《二十四孝圖》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虛僞和殘酷.作品著重分析了「臥冰求鯉」、「老萊娛親」、「郭巨埋兒」等孝道故事,指斥這類封建孝道不顧兒童的性命,將「肉麻當作有趣」,「以不情爲倫紀,誣衊了古人,教壞了後人」.作品對當時反對白話文、提倡復古的傾向予以了尖銳的抨擊.
所謂《二十四孝圖》是一本講中國古代二十四個孝子故事的書,主要目的是宣揚封建的孝道.但其中的「老萊娛親」和「郭巨埋兒」「嚐糞憂心」令人髮指.
先說說那個郭巨埋兒吧.說是晉代有個叫郭巨的,原本家道殷實,父親死後,他把家產分爲兩份,給了兩個弟弟,自己獨養母親,對母極孝.後來家境逐漸貧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擔心養這個孩子,必然影響供養母親,就和妻子商量:「兒子可以再生,母親死了不能復活,不如埋掉兒子,節省糧食好供養母親.」夫妻遂把兒子抱出,挖坑要埋.興好挖出一壇金子來,才免了兒子一死.
郭巨雖有孝心,但殺兒之舉,卻有違人性,不合儒家「天地之性,人爲貴」的人本觀念.看似大孝,其實是殘忍.古有爲求神爲父母治病捨身的,也有割股肉以解父母想吃肉之念的,今有爲父母治病獻五臟的,極少有爲父母去殺人的.爲了節約糧食,就想把自己的親生兒子殺了,一則有違老母愛孫之心,二則陷老母於不仁.所以後來有人把這種孝舉,稱爲「愚孝.「
隨便一翻《二十四孝圖》,這樣的字眼映入眼帘:「賣身葬父」、「埋兒奉母」、「哭竹生筍」.「刻木事親」、「埋兒奉母」讓人感到冷酷無情;「孝感動天」、「臥冰求鯉」、「哭竹生筍」迷信思想嚴重;「嚐糞憂心」則讓人噁心.
孝是應該的,迂腐是愚蠢的,盲從是可悲的,衛道是可恨的
五猖會讀後感
《五猖會》是魯迅兒時回憶去東關看五猖會的一件罕逢的盛事.
因爲東關離縣城遠,大清早大家就起來.前夜預定好的大船,已經泊在河埠頭,船椅、飯菜、茶炊,點心盒子,都陸續搬下去了.兒時的魯迅笑著跳著,催他們搬得快些.忽然,工人臉色變得很謹肅了,小魯迅四面一看,父親就站在他身後.父親叫他把書拿來,他忐忑著,拿著書來到父親面前.父親教他讀,「兩句一行,大約讀了二三十行.」背出來就讓他去看會,否則不准去.這猶如一盆冷水澆在了魯迅的頭上,他讀著,強記著.
太陽升得很高了,魯迅才有把握走進了父親的書房,夢似的就背完了.父親這才答應讓他去.大家同時活動起來.工人們把他抱起來,仿佛在祝賀他的成功一般,但魯迅卻並沒有他們那麼高興,開船後,水路中的風景,盒子裡的點心,以及到了東關的五猖會的熱鬧,這一切對他都失去了意義.
這篇文章描述了兒時父子之間一場微妙的衝突,「我」對五猖會的熱切盼望和父親的阻難,表現了父親對兒童心理的無知和隔膜,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思想習俗的不合理.魯迅說出了孩子在父母毫不顧及孩子心理時的無奈和厭煩.
在封建統治的社會中,魯迅生在一個縣城裡的家境小康的讀書人家,遭逢社會變革和家庭的日漸敗落.魯迅被包圍在這種黑暗封建的家庭風習和社會現狀.
魯迅的童年,許多來自兒童的玩性,天真的稚氣都被抹殺了.我們的大人,真該反省反省了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讀後感
我讀了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文章後,十分羨慕魯迅先生在百草園度過的美好時光.文中充分描寫了百草園給魯迅先生的童年帶來的無限樂趣.「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光這些景色,就讓魯迅先生百玩不厭.百草園這個樂園仿佛會讓讀者恨不得馬上去那兒飽飽眼福呢!
文中的長媽媽還給魯迅先生講過一個關於美女蛇的故事.故事告訴我們倘有陌生的聲音叫你名字,你萬不可答應他.然而這個故事給魯迅先生有了些「後遺症」.魯迅先生從此在夏夜乘涼時,總有些擔心,而且極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樣的飛蜈蚣.這合理的寫出了魯迅先生年幼時害怕的心情.
當魯迅先生要到上學的時候,家裡人將他送到三味書屋,也就意味著魯迅先生要和他的蟋蟀、覆盆子、木蓮等……要說拜拜了.
進了三味書屋,魯迅先生開始了乏味的學生生涯,「每天只讀書,正午習字,晚上對課」,這便是魯迅先生的生活.儘管如此,魯迅先生還是經常和同窗們出三味書屋後的一個小園玩.雖然能折梅花、尋蟬蛻、餵螞蟻,但人去多了,時間久了,就會被老師叫回來,繼續讀書,這遠遠不及在百草園的自由、快活.
這篇文章不僅用百草園的自由快樂同三味書屋的無味作對比,表現了兒童熱愛大自然、嚮往自由的心情,而且通過對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回憶,表達了魯迅先生兒童時代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知識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歡樂的心情.
魯迅《父親的病》讀後感
這篇文章十分生動地體現了當時就社會庸醫的無能,他們明明知道病已經沒法治了還故意矇騙,看似開的是神丹妙藥,其實就是故弄玄虛,使用障眼法,對病是沒有一點療效,搞得家人東奔西走到頭來還是白忙活一場,並且對治病只是忙於應付而草草了事,給人看病都只爲的是那些身外之物——金錢.那時的社會就像魯迅的父親一樣病重了.
落墨的部分是很令人驚詫的.「名醫」居然對臨之將死的人說「不要緊的」果不其然治死了人,卻仍然提筆寫下百元的藥方爲死人服下.荒唐!而那主人仍舊很客氣地送他出門.魯迅前輩真的是很偉大,所以,我便要推翻第二段對網站上的事發表的觀點了.從這篇文章——根據看得懂的文章分析,魯迅前輩不是那種使勁罵的人,我覺得,他只是通過大量的諷刺而讓人們認識自己的錯誤,例如這個事件,罵了麼?找不到罵人的詞語.所以,魯迅前輩是那種很厲害的人——批判家(好像是這個詞),用俗話說,就是罵人不帶髒字,不過,魯迅先生比這還高一些,他是爲了民族的崛起而批判,全是出於公心.我只能深深地在他身後的風塵里鞠躬了.「名醫」的貪財便如山峯般「屹立」.
接下來,就是「名醫」用大量雜亂的藥治了魯迅前輩的父親兩年,沒有醫好,就介紹別人來醫治.「名醫」的形象如雕刻般越刻越深,爲了保全名聲不顧病人的死活.唉,我只能嘆氣.不過,這種人值得爲他嘆氣麼?算了.
也許,這位才是名醫.可惜,這位又是「名醫」.依我看來,他滿腦子裝的不是學問,而是藉口.尤其是最後一個,特別具有代表性「醫能疫病,不能醫命,對不對」,好小子,有一個推卸責任的泥鰍,居然還有顏面問「對不對?」再看看他們用的藥:河邊的蘆根、經霜三年的甘蔗、原配的一對蟋蟀、舊鼓皮製成的敗鼓皮丸.看到這裡,我已經快說不出話了,也只能向老牛喘月一樣撲哧撲哧地大口地喘氣.
魯迅似乎就是在吶喊著,對當時封建、腐敗的社會作批判!而現實社會中這種現象也不少見. 對於社會上遊蕩、坑蒙拐騙、我們要與他們鬥爭到底!並從小懂得追求真理、學會揭穿醜惡事物的本質、辨明是非,並呼籲大家、廣泛宣傳、共同促進精神文明的時代進步!
魯迅前輩,真的是一個很難得的人.對於他的文學功底,不是我最欽佩的;而他那大無畏的精神和滿懷爲國的火紅的心,是令我崇敬的.魯迅前輩也是人,然而他不甘做一個平常的人,他不願在沉默中死去,而願意在沉默中爆發.他像一道雷鳴閃電,炸醒了沉睡的人們,震驚了後人的我們.
《瑣記》 讀後感
《瑣記》是魯迅先生的一篇散文,是《朝花夕拾》一書中第八篇文章.
《瑣記》介紹了魯迅先生衝破封建束縛,爲追求新知識,離家求學至出國留學的一段生活經歷.文章從作者切身感受出發,寫出了進化論及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思想對進步青年的影響. 第九段中說城中唯一的一所中西學堂也成了「衆矢之的」.這也的確說明了封建舊思想的根深蒂固,人們對新思想的不了解、不認同.
令我感受最深的是作者在雷電學堂求學時,校長出了個《華盛頓論》的文題,國文老師竟不知華盛頓是什麼.這也足見當時人們頭腦之古舊、思想之老化,人們對新思想的不接受與排斥.這樣的老師,豈不是要耽誤學生的學業嗎?
我也很痛恨那些所謂的「中國通」、「支那通」,對中國悠久文化的曲解.他們簡直是對華夏文化的汙辱.當然,那些奇談怪論是肯定永遠不會被我們所接受,也永遠應該去抵制的.
文中最有趣之處當數要去日本留學之前的那兩條所謂的「經驗」,簡直是一堆廢話,沒有一點可用之處,也由此可見中國人當時對一些外國事物的誤解.
後面的幾段中,也寫出了當時一些新文化對青年學生的影響,和老一輩對學習新知識的不支持.
《瑣記》可以說是哪個時代社會的一個縮影,很好地寫出了當時社會的一些現象,是一篇不錯的回憶性散文.
《藤野先生》讀後感
《藤野先生》回憶魯迅在仙台留學時期的生活,記敘了魯迅與藤野先生的相識、相處,離別的過程和對他的懷念.魯迅初到東京時,看到的是清國留學生在飽含中國人的恥辱的上野公園的櫻花樹下的身影,聽到的是留學生們傍晚學跳舞的喧鬧.這讓魯迅甚爲厭惡,也正是這樣,他去了仙台,在那與藤野先生相識.藤野先生的衣著模糊,他爲魯迅添改講義,他就正解剖圖,他關心解剖實習,他了解中國女人裹腳.在這一個個片斷中,我看到了那個對學生要求嚴格的藤野先生,那個對魯迅關愛有加,毫無民族偏見的藤野先生,那個對科學嚴謹求實的藤野先生.這樣一位有著高貴人格的老師,也難怪魯迅說:「在我所認爲我師的之中,它是最使我感激,給我鼓勵的一個.」
《藤野先生》也同樣記錄了魯迅的心路歷程,學醫救國到棄醫從文的轉變,表達了魯迅深深的愛國主義情感.在魯迅留學日本之時,是「風雨如磐暗故園」之時,也是魯迅個人處於「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時期.他曾說:「我的夢很美滿,預備卒業回來,救治像我父親似的被誤的病人的疾苦」,戰爭時候便去當軍醫,一面又促進了國人對於維新的信仰.「但從匿名信事件、看電影事件,中國人的麻木不仁中,魯迅才深刻地認識到,學醫可以拯救人的身體,卻不能拯救人的靈魂.魯迅說:「從那一回以後,我便覺得學醫並非一件緊要事,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強健,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衆的材料和看客.」「我們的第一要著,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而善於改變精神的是,我那時以爲當然要推文藝,於是提倡文藝運動了.」
范愛農讀後感
《范愛農》,追敘作者在日留學時和回國後與范愛農接觸的幾個生活片段,描述了范愛農在革命前不滿黑暗社會、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後又備受打擊迫害的遭遇,表現了對舊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對這位正直倔強的愛國者的同情和悼念.
文章一開頭,作者就用平凡又樸素的語言,記敘了他曾經在茶館認識范愛農的事.先抒發自己對他的憎惡,爲後文寫對他的親切友善作鋪墊.欲揚先抑的寫作手法十分到位,樸素卻又不失精練的語言,爲我們展現了魯迅先生對死難者的同學們的一種同情,一種責任感.
文中談到,開始時,兩人並非朋友,甚至幾次爭論過.但作者回國後,兩人再次相遇,就由「敵」轉友了.從此以後,他們幾乎成了摯友.接著,又是一次偶 然的機會,使他們成了同事.但「天下無不散之宴席」,作者與范愛農因工作的原因分別了.最後,范愛農生活越來越拮据.一天晚上,在醉酒之後,范愛農失足溺 死於河中.
文中有一個重要的細節,即對光復後的紹興換湯不換藥的描述.這其實已埋下了范愛農悲劇的伏筆.魯迅對范愛農沒有一句正面的讚揚,只是從他的神情「那 笑容是從來沒有見過的」,從他的行動「實在勤快得可以」表現了革命後的范愛農心情愉快的一面.但范愛農心裡產生的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魯迅其後又用了 很多筆墨寫光復後紹興的現實,其實就是在探討造成他的朋友悲劇命運的原因.
范愛農,一位覺醒的知識分子,但是無法在黑暗社會立足,他的內心是痛苦、悲涼的.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