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學期語文第8課《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課後練習
題目:
七年級下學期語文第8課《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課後練習
解答:
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
課文研討
一、整體把握
這篇短文一共五段.第一段,說明人類歷史的道路是不平坦的,只有靠雄健的精神才能衝過艱難險阻的境界.第二段,以長江大河比喻民族生命的進程.長江大河有時在平原上一瀉萬里,有時卻在叢山疊嶺中迴環曲折,極其險峻,民族生命的進程「亦復如是」.在這裡,與第一段相呼應,第一段講的是「歷史的道路」,這裡講的是「民族生命的進程」,是一致的.第三段,以旅途征人以冒險爲美趣比喻「人類在歷史上的生活」.旅途征人「走到崎嶇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種冒險的美趣」.而「人類在歷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樣」.這段說明人類在歷史上只有經過艱難曲折,奮鬥流汗,才能深切體驗到奮鬥的意義,成功的樂趣.第四段,從上文泛論「人類在歷史上的生活」和「民族生命的進程」,談到「中華民族現在所逢的史路」.有兩層意思,一層是說,中華民族現在正逢崎嶇險阻,它讓奮鬥者有機會領略奇絕壯絕的景致,「感到一種壯美的趣味」;另一層是說,這種「壯美的趣味」,「沒有雄健的精神是不能夠感覺到的」.在這裡,把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精神聯繫起來,點出了題目.第五段,照應第二段,以揚子江、黃河比喻我們的民族精神.揚子江、黃河遇見沙漠、山峽,都能一瀉萬里,我們民族的前進的腳步是任何力量阻擋不住的.作者號召大家「拿出雄健的精神」,「走過這崎嶇險阻的道路」,這「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總觀全文,作者層層推理,得出結論,讓人信服.在推理過程中,層層設喻,飽含感情,使讀者受到感染.
概括起來說,作者以大河奔流比喻民族生命進程,以崎嶇險路比喻中華民族所逢的史路,在艱難困苦中毫不氣餒,堅信革命必勝,民族必興,氣魄雄健豪壯,表現了革命樂觀主義情懷和強烈的愛國主義感情.
二、問題研究
1.關於這篇文章的背景資料.
本文寫於20世紀20年代.當時,有一部分五四運動期間一度覺醒的知識分子又陷於迷惘之中,走到了十字路口.他們有一腔愛國熱血,卻看不到中國的希望,不知所措地嘆息、彷徨.李大釗等革命先驅者則已找到了中華民族的希望之光,已經全身心地投入救國救民的偉大事業之中.在這篇文章中,李大釗告訴人們,不要爲面前的困難嚇倒,有困難,但更有希望;與困難作鬥爭,趣味無窮.企望動員更多的人投身於救國救民的偉大事業,使救國的事業變成全民的事業.
2.關於比喻的運用.
這篇文章通篇使用比喻,增強了說理的透闢性、情感的生動性和語言的形象性,使作品的意蘊、文字的含義同時豐富了起來.本文的比喻處處可見,用長江大河比民族生命進程;用揚子江黃河比中華民族歷史進程;用「浩浩蕩蕩」比中華民族歷史勢不可擋,一往無前;用「平原無際,一瀉萬里」比中華民族歷史的順利發展;用「曲折迴環」「崎嶇險阻」比中華民族歷史所逢的艱難國運;用長江黃河穿沙漠、過山峽比中華民族前進中的艱難鬥爭;用「濁流滾滾,一瀉萬里」比中華民族的光明前途.讀者看到,作者在說理,在鼓動民衆;又在抒情,抒發作者內心的豪情壯志.比喻的運用,使作品中的一些語言具有多重的含義,如「道路」「境界」「旅途」「征人」「崎嶇險阻」等,既有本義,也有比喻義、引申義,意味雋永,值得反覆品味.
3.這篇文章第二、三兩段都說到兩種境界,語意的重點在哪一方面?第三段同第二段相比,語意的重點又有什麼不同?
第二段語意的重點是逼狹險峻的境界,第三段語意重點是崎嶇的境界.第三段同第二段相比,語意的重點推進了一步.第二段說兩種境界,第三段則說兩種境界有兩種樂趣,走到崎嶇的境界,置身奇絕壯絕的境界,有冒險的奇趣美趣.
練習說明
一、朗讀全文,回答問題.
1.試闡釋文中提倡的「雄健的精神」.
2.怎樣理解作者所說的「趣味」?
設題意圖,讓學生把握文意,同時,培養學生的闡釋能力.
參考答案:
1.「雄健的精神」,也就是民族的精神.「揚子江及黃河遇見沙漠、遇見山峽都是浩浩蕩蕩地往前流過去,以成其濁流滾滾、一瀉萬里的魄勢.」「雄健的精神」也就是這種衝破一切艱難險阻,勇往直前的精神.
2.課文中提到,「一種冒險的美趣」,「奇趣橫生」,「一種壯美的趣味」,「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這種種趣味,其實都是經歷艱難險阻以後的趣味,是一種快樂、一種幸福.高爾基在《海燕》中叫做「戰鬥的歡樂」,毛澤東則說「與天奮鬥,其樂無窮;與地奮鬥,其樂無窮;與人奮鬥,其樂無窮」,這「歡樂」、這「樂」,就是本文中的「趣味」.
二、本文用一系列比喻來說理,既生動形象又有說服力.試指出文中用了哪些比喻,表現作者什麼情懷.
用長江大河比民族生命進程;用揚子江黃河比中華民族歷史進程;用「浩浩蕩蕩」比中華民族歷史勢不可擋,一往無前;用「平原無際,一瀉萬里」比中華民族歷史的順利發展;用「曲折迴環」「崎嶇險阻」比中華民族歷史所逢的艱難國運;用長江黃河穿沙漠、過山峽比中華民族前進中的艱難鬥爭;用「濁流滾滾,一瀉萬里」比中華民族的光明前途.這些比喻表現了作者內心的豪情壯志.
三、本文結尾說:「要知在艱難的國運中建造國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這個看法對不對?爲什麼?試分組或在全班討論.
設題意圖,通過討論深入理解本文的思想內涵.
教學建議
一、本文適於朗讀.應指導學生在反覆朗讀中,把握文章內容,體味作者的感情,領悟課文的語言美.
二、注意把握本文的比喻,不必死扣本體、喻體之類概念.應對本文比喻中蘊含的哲理、洋溢的感情有所理解和領悟.
三、最好讓學生自行搜集有關本文的背景以及作者情況的資料.沒有條件的,由教師介紹,以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有關資料
一、關於作者
李大釗(1889—1927),字守常,河北樂亭人.1907年入天津法政專門學校學習,1913年赴日本,就學於早稻田大學.1916年回國,任北京《晨報》主筆.1918年與陳獨秀創辦《每周評論》,並參與《新青年》的編輯工作,致力於馬克思主義的研究、傳播,宣傳反帝愛國思想,成爲五四運動的領袖之一.1920年3月,在北京成立共產主義小組,成爲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嗣後,對黨的建設,工人、學生運動,統一戰線,均有重大貢獻.1927年4月28日,被奉系軍閥張作霖殺害於北京.李大釗不僅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也是一位學者和詩人.他的詩文被魯迅譽爲「革命史上的豐碑」.著作有《守常文集》(1939年出版)、《李大釗選集》(1959年出版)、《李大釗詩選注》(1979年出版).
二、一篇振奮民族精神的雄文(李正西)
「有至情之人,才有至情之文.」有李大釗這樣的「至情之人」,才作得出閃耀著馬克思主義光輝的「至情之文」.李大釗的小品散文,渾厚古樸,剛健紮實,正是他「誠實、謙和」,「有些儒雅」,「有些樸質,有些凡俗」(魯迅《〈守常全集〉題記》)的精神氣質的表現.他的小品散文有一種驚世駭俗,氣沖霄漢,坎鏜的神韻,正是他進行推翻舊世界的不懈努力的洪邁精神的反映.擺在我們面前的《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就是一篇具有強烈鼓動性和充滿樂觀精神的雄文.
這篇小品文寫作的年代,正當五四運動高潮過後.封建軍閥與帝國主義相勾結,加緊了對中國人民的壓迫,加緊了對新文化運動的破壞.社會黑暗到了極點.封建復古勢力從一蹶不振中昂起頭來,對新文化運動發動猖狂的反撲.帝國主義加緊了文化侵略.中華民族真如「大病初癒的病人」,千瘡百孔,步履維艱.在這種「艱難的國運」面前,是臨陣脫逃,垂頭喪氣,悲觀失望,彷徨苦悶,還是正視現實,挺起胸膛,振奮起民族精神?這是擺在每一個革命者、每一個有愛國心的正直的人們面前的嚴峻問題,必須作出抉擇,必須作出明確的回答.
民族精神不健全的人,怯懦的人,脆弱的人和奴顏婢膝的人,有的高升,有的退隱,或化敵爲友,爲虎作倀,或畏懼鬥爭,遁跡而去.大多數正直的有愛國心的人們,則在黑暗中徘徊,苦於看不到光明,精神不振.
針對這種現實和精神狀態,李大釗大聲疾呼,振奮起雄健的民族精神,在嚴重的歷史關頭,在艱難曲折的道路上,樹立起衝破險阻的必勝信心.這在當時濁流滾滾的思想文化界,無疑如一道閃電,一聲驚雷,給人們以極大的鼓舞,極大的振奮.
文章開篇就從歷史發展的高度,氣勢磅礴、態度鮮明地提出了論點.爲了反覆說明「拿出雄健的精神」,衝破險阻這個論點,文章引譬連類,用長江大河的流動,說明歷史發展有坦平,有曲折,形象而又極富說服力.用旅途生活經驗來說明衝破崎嶇險路會產生「奇趣橫生」的享受,生動貼切而又極富感染力.這就給文章造成了一種壯志凌雲的氣勢.
文章順勢而下,說明中華民族發展到20世紀20年代,所逢的「是一段崎嶇險阻的道路」,但完全不必悲觀.適逢其會,是弄潮兒大顯身手的千載不遇的好時機.具有敢於面對現實、敢於鬥爭的雄健精神的革命者,就會滿懷豪情,在奇絕壯絕的鬥爭中獲得「壯美的趣味」.這是何等闊大的胸襟懷抱.作者說:「……這種壯美的趣味,沒有雄健的精神是不能夠感覺到的.」是的,目光短淺,趣味低級,畏懼鬥爭的人們,在「奇絕壯絕」的崎嶇險阻面前,只會垂頭喪氣,移不動腳步.惟有像有雄健的精神的李大釗這樣的革命者,才會有這樣鞭時代罡風的英雄氣概,才會有這樣驚風雨、泣鬼神的博大磊落的革命胸襟,也才有可能體會出其中「壯美的趣味」.這一句,字字千鈞,既是對奮勇前進的革命者深情的頌讚和鼓勵,也是對畏難者、怯弱者、歧路徘徊者的儆戒和鞭策.
發揚雄健的精神,是時代的需要.這雄健的精神應該像長江、黃河的浩浩蕩蕩,應該有遇見沙漠、遇見山峽阻遏不住,一瀉萬里的魄勢.「目前的艱難境界,哪能阻抑我們民族生命的前進.」是的,李大釗這一預言早已成了現實.然而,在今天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新長征途中,也同樣會「遇見沙漠、遇見山峽」,遇見「崎嶇險路」,出現「奇絕壯絕的境界」,這些雖然與李大釗所處的時代條件已完全兩樣,但是仍然需要我們拿出雄健的精神.那麼,我們就以偉大的革命家李大釗的號召相號召吧,讓我們「高唱著進行的曲調,在這悲壯歌聲中,走過這崎嶇險阻的道路」.在艱苦奮鬥中,體味振興中華這「人生最有趣味的事」.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