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孟子兩章 中人和的實質是什麼
題目:
在 孟子兩章 中人和的實質是什麼
解答:
講的是「人和」推的是「仁政」層層深入.
原文
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譯文
孟子說「有利於作戰的天氣和時令不如有利於作戰的地理條件,有利於作戰的地理條件不如作戰中的人心所向、內部團結. 方圓三里的內城,方圓七里的外城,包圍著攻打它卻不能取勝.包圍著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然而不能取勝,這是由於有利於作戰的天氣和時令不如有利於作戰的地理條件. 城牆不是不高,護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裝備不是不堅固銳利,糧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棄城而逃,是因爲對作戰有利的地理形勢不如作戰中的人心所向、內部團結. 所以說,使人民定居下來而不遷到別的地方去,不能依靠劃定邊疆的界限,鞏固國防不能靠山河的險要,震懾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強大,施行仁政的君主,得到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得到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幫助他人少到了極點,內外親屬都背叛他.幫助他人多到了極點,天下人都歸順他.憑藉天下人都歸順他的條件,攻打被內外親屬背叛的人,所以君子不戰就罷了,作戰就一定能勝利.
中心論點即篇首兩句.孟子提出三個概念:天時、地利、人和,並將這三者加以比較,層層推進.用兩個「不如」強調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間的比較,實質上是重在前者與後者的比較,強調指出各種客觀及諸多因素在戰爭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觀條件及「人和」的因素,決定戰爭勝負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較中立論,給人的印象極其深刻.句式相同,語氣十分肯定,斬釘截鐵,不容置疑. 二三兩段圍繞中心論點,連用兩個論據進一步論證.第2段選取攻戰的例子闡明「天時不如地利」,區區小城,四面受圍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時」者也不能勝,旨在說明「地利」重於天時;第3段同樣選取攻戰的例子,旨在說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況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堅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卻棄城而逃,因爲「地利」亦難比「人和」.這兩個例子均非實際戰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況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論戰具有普遍的意義和一定的說服力. 以上三段,論證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三段論述的基礎上進一步闡發,將論點的範圍由戰爭推及到治國,從而全面體現孟子的政治主張,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義.其次,「得道」實際上也可理解爲「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歸順,所到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潰.因而,第4段絕非多餘的閒筆.
我們通常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句話來表示:合乎正義者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與幫助,違背正義的就會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在這裡,我們把「道」理解爲「正義」.那麼,什麼叫「正義」?《現代漢語詞典》中說:「正義」是指「公正的、有利於人民的道理」.這是富於現代氣息的理解,然而是和它最初的含義一脈相承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孟子的一個著名論斷.《孟子·公孫丑下》中說:「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這裡的「畔」字通「叛」,是背叛、反對的意思.這段話是說,對得道的人,幫助他的人就多;對失道的人,幫助他的人就少.幫助的人少到極點時,就連親戚都會反對他;幫助的人多到極點時,全天下的人都會順從他.拿全天下都順從的力量,來攻打連親戚都反對的人,要麼不戰,一戰必勝. 孟子在這裡說的「得道」和「失道」的人,都不是指普通的個人,而是指一國之君.一國之君既是戰爭的總指揮,也是政治上的領袖.孟子通過論述戰爭勝負的問題,引出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觀點,然而在孟子看來,「民心向背」對於戰爭具有根本性的意義,對於政治也具有同樣重要的意義.孟子說:「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意思是說,得天下必先得民,得民必先得民心.所謂的「得民」,就是得到人民的支持、擁護和幫助.所謂的「得天下」,是指通過施行仁政來「王天下」,而不是單靠武力來爭奪天下.仁政,是以德服人,使人心悅誠服,自動來歸附;而以力服人,不能服人之心.在孟子看來,得天下之道,即是施行仁政.因爲仁政,是「得其心」之政. 那麼,如何「得其心」,即如何行仁政呢?孟子提出了「保民」的思想.保民,就是關愛和保護人民,它要求君主做到「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就是人民所希望的,就替他們聚積起來,人民所厭惡的,不要強加給他們.人民所希望的是什麼呢,當然是富裕、幸福的生活.孟子認爲,這是行仁政的根本著眼點.做到了這一點,然後民心歸服、天下歸服,是任何力量都阻止不了的. 「戰必勝矣」的主要原因:「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整體把握
這篇短文一開頭就提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這一觀點,指明「人和」是克敵制勝的首要條件.「人和」,就是下文說的「多助」和「天下順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擁護,這反映了孟子「民貴君輕」的政治思想.宋朱熹對這一章的注釋是:「尹氏曰:言得天下者,凡以得民心而已.」清焦循的注釋是:「民和爲貴,貴於天地,故曰得乎丘民爲天子也.」可見這一章不是論戰爭,而是講民心向背的,是借戰爭論述實行「王道」(即「仁政」)的重要性.由此逐層推進,短文先分別就天時與地利、地利與人和做比較,指出天時、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戰爭中所起的作用大小不同;最後由人和推演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結論,完成本文的論證. 這一章開頭即提出中心論點,並用概括性很強的戰例加以證明,然後從理論上進行論證,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論斷,闡明了「人和」的實質.短文最後以得「人和」的「君子」「戰必勝矣」作結,突出地說明了「人和」是決定戰爭勝負最主要的條件. 本文語句整齊、流暢,一氣貫注,很有說服力.比如在論證地利不如人和時,作者先用四個並列的雙重否定句,充分鋪張防守一方所具備的「地利」方面的有利條件,然後陡然一轉,說出失敗的結局,使得「地利不如人和」的結論有了很強的說服力.又如在闡述他的「得道者多助」時,作者也是先用了三個否定的排比句,順理成章地推導出結論;然後又把「多助」和「寡助」進行對比,自然導出「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