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爲什麼要讀《論語》
題目:
我們爲什麼要讀《論語》
解答:
在中國歷史上,身份起伏最大,被人利用最多的人大概是孔子了.這位生前就周遊列國,教學授徒的哲人或被冠以「素王」、「至聖」的稱號或被貶爲「孔老二」、「喪家狗」……中國歷史的變換輪迴、中國人性格的「內斂」多變、中國政治的骯髒陰險,使得這位老人被人肆意歪曲塗改.那些原本受他精神滋養的人反過頭掘他的墳墓;那些表面尊重他、封賞他的人其實正在內心暗笑,慶幸找到了一個可滋利用的工具!歷史總讓人嘆息,人性亦讓人無語.
然而,聖人何言!
相比而言,我更傾向於用後一種思維來理解我心中的孔子,因爲從記載他言行的書籍《論語》中我看到的就是這樣一個形象:心懷天下,憂道不憂貧!所以,在給學生講述他的事跡時我只說,他其實是一個很平凡的人.和那些叱詫風雲、開疆拓土的君王相比,他少了一份霸氣;和那些蠅營狗苟、利益爲上的官員相比,他少了一份機智;和那些困守書齋、白首爲學的學者相比,他少了一份堅守;和那些獨善其身、笑傲悠遊的隱士相比,他少了一份灑脫……總之,他的一生是侷促的一生,遠不如歷史上的很多人那樣淡定而從容.
侷促也就侷促了,卻總有一些人忘不了他.孔子死後,弟子皆服心喪三年,子貢甚至在三年心喪完畢後,築室於其墓前,再次陪伴師傅三年……每次讀《史記》到這一段,總覺眼眶溼潤,想一想,這是一種何等強大的道德力量感召!爲了紀念老師,也爲了讓讓老師的思想不知淹沒,衆弟子乃相與記述老師言語,這些言語後來經孔門後學整理乃成《論語》一書,或許編纂者自身都不曾甚至不敢想,這部書以後竟深深影響了一個民族的性格和文化.我想,有了這種回報,自身的生前身後名又算得了什麼?
不難想像,和孔子命運一樣,《論語》一書也屢遭批判,起起伏伏.尤其是近代,《論語》也被列入孔家店的商品之一,在被打倒之列.後來形式稍有好轉,但《論語》一書仍被束之高閣、鮮有人讀.變化發生在于丹在」百家講壇「講授《論語》之後.一時間神州大地,有關《論語》的書鋪天蓋地,而憑藉一本《論語心得》于丹更是賺得鍋滿盆平.
其間事情不想多說,我只感到悲哀.因爲我發現,就像一陣風、一股潮,人們對《論語》的興趣也是來也互焉、去也互焉.並且人們所津津樂道的僅僅是《論語心得》而非《論語》本身.且不說于丹所闡釋的有有多少合於孔子本意,單是這種集體性的經典閱讀興趣的喪失就讓人感到難過.況且,《論語心得》的大行其道正說明我們這個時代對於經典的陌生和需要.
一個沒有經典閱讀的民族是可憐的民族,一個有了經典卻從不珍惜,不知閱讀的民族是可嘆可悲的民族!
幸好,在我們學生的課本里,頗選了幾則《論語》中的句子,雖然很少,但總勝於無.況且,我總覺得,對學生而言,你給他們一個火星,或許他就能點亮一支火把;簡短的幾則,帶動的可能是學生了解孔子,閱讀《論語》的興趣.實際情況確實如此,這兩天,我看到班裡好幾個孩子,在捧著《論語》看,這讓我不禁欣然而有成就感了!
提到這裡,我不禁想起《孟子》當中的一則故事,說的是孟子去見梁惠王,一見面,梁惠王就問他:「叟,不遠千里而來,必將有利吾國乎?」對於這個問題,孟子嗤之以鼻:「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今天,對於這個類似的問題,我也有同樣的感覺.孔子說:「古之學者爲己,今之學者爲人.」又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倘你以獲得利益的大小來選擇自己所讀之書的話,你本身就已經很悲哀了.
又或許,自己拼了命去鑽研的東西並非自己所樂.夜深人靜,空對著華屋雕棟感覺到的卻是不盡的精神孤獨.
曾經給高中學生講《老子》、《金剛經》,頗找了些裡面的句子跟他們交流.我告訴他們,如果把讀一些經典作爲考學、發財、做官的工具的話,我只能用一句話來形容,那就是:「不亦謬乎!」經典的魅力和作用不在於此,它們很難讓你在升學中拔得頭籌.然而,我告訴他們,倘若你們想做一個精神富足的人,一個心態坦然的人,一個能洞穿社會、人生種種虛像,固守自我信仰的人,那麼你就去讀這些經典.
孔子教給你的是一種樂觀向上、永不言敗的精神態度,他用自己的行爲爲後世樹立了一個雖棲棲一生卻飽滿充實的形象.所以,孟子說:「自天地聖人,未有如孔子者也」;司馬遷說:「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嚮往之.「李白說:「夫子何爲者,棲棲一代中」……我想,這些人所佩服尊崇的並不僅僅是夫子的學問,更重要的是他所代表的道德典範和昂揚的生活態度,積極的進取精神
而這種精神,恰恰構成了我們中華民族的脊樑!
所以,今天,我們仍讀《論語》,因爲這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文化尋根,是一次豐腴自我精神的高貴旅行.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