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中秋節習俗的作文求600字
題目:
有關中秋節習俗的作文
求600字
解答: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爲中秋.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在中國的農曆里,一年分爲四季,每季又分爲孟、仲、季三個部分,因
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全國衆多民族中的傳統文化節日.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據說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亮,所以從古至今都有飲宴賞月的習俗;回娘家的媳婦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圓滿、吉慶之意.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如寧波、台州、舟山,這與方國珍占據溫、台、明三州時,爲防範元朝官兵和朱元田的襲擊而改「正月十四爲元宵、八月十六爲中秋」有關.此外在香港,過了中秋興猶未盡,還要在十六夜再狂歡一次,名爲「追月」.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一書,而真正形成全國性的節日是在唐代.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爲盛行.在北宋,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意.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今天,月下遊玩的習俗,已遠沒有舊時盛行.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
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託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中秋節
八月十五中秋節,來源已久,可能在原始時期就已經有了.古代民族在中秋節前後舉行豐祭,同時也祭祀月神,有文字記載中秋之事亦有二千多年.到唐代記載更多,後來加上吃月餅殺韃子的傳說,中秋節成爲有民族意識的節日.明清以來成爲一年中三大節日之一,現今成爲國定假日.
(一)賞月:
中秋節的月亮是特別的皎潔、明亮與圓滿,具有象徵性的意義.更有許多人想看月亮里的玉兔和吳剛伐木.
(二)吃月餅:
吃月餅的習俗有文字記載是始於明代,傳說把節慶的食品神奇化,並賦予愛國的意義.
中秋應景的品是「月餅」,與端午節吃糉子一樣.月餅是紀念反抗異族的統治.
(三)團圓:
大家吃月餅、賞月、酬謝小區之 —土地公等習俗,都在祈求人生圓滿光輝,家庭團圓幸福,小區平安,表現出月圓人亦圓的理想.
秋節的習俗是: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稱仲秋節、團圓節、八月節等,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我國農曆秋季的七、八、九三個月中,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我國古曆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稱謂「仲秋」,所以中秋節又叫「仲秋節」.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爲團圓的象徵,民間多於此夜合家團聚,故又稱團圓節.
中秋節,我國漢族和大部分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流行於朝鮮、日本和越南等鄰國.中秋節起源於我國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禮記》中載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這裡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兩漢時已具雛形,唐時,中秋賞月之俗始盛行,並定爲中秋節.中秋賞月,最盛是宋代.明清以來,民間更重視中秋節.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極盛,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以月來寄託深情.宋代、明代、清代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我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蹟.
吃月餅是節日的另一習俗,月餅象徵著團圓.象葡萄、西瓜等象徵著團圓的水果也被人們擺上餐桌.
中秋節起源的另一個說法是:農曆八月十五恰好是莊稼成熟的季節,中秋可能就是秋報的遺俗,農民爲了慶祝豐收,表達喜悅的心情,就以「中秋」這天作爲節日.
中秋節與元宵節和端午節並稱爲我國三大傳統佳節.究中秋節之來源,與「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等神話傳說有著密切的關係.故中秋節的民間習俗多與月亮有關.
- 上一篇 作文—我最喜歡的一個戲劇人物
- 下一篇 誰有中秋節的習俗作文500字?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