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文中有關「愁」的意象

題目:

古詩文中有關「愁」的意象
例如「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這樣是用水的意象來比作愁.
請問還有用什麼意象來比作愁的?
請分別舉出兩個詩句的例子.

解答:

落花
自然是人類永遠的認識對象和審美對象.自然的形式豐富多彩,人類對美的擷取也無窮無盡.山川草木「莫不有性情」.情感與這些形式的遇合,故有意象產生.我國歷史上優秀詩詞數不勝數,本文我只想擷取其中的一朵奇葩——含有「落花」意象的詩詞,來略談一二.
落花是一種自然現象,自然規律,但在我國古詩詞中卻賦予了它們以情感和生命.歸納起來,「落花」意象有這樣幾層意思.
A、一是把落花作爲自然景物來描寫,構成一種優美的意境.
「春城無處不飛花」(韓翃《寒食》),給人的感覺是春風和煦,陽光明媚,各種顏色的花兒在風中輕揚曼舞,美妙極了.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伴隨著風雨之聲,落花片片,滿地繽紛,可以想見春天的美好和童子的天真爛漫之趣.
B、一是面對落花,唏噓感嘆:嘆年華易逝,美麗不再.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李煜《浪淘沙》)從中可以看出國破家亡之恨,無可奈何之情.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李清照《一剪梅》)抒發了濃濃的鬱悶之情,幽幽的相思之苦.
「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這是《紅樓夢》中林黛玉的葬花詞.花落巳葬,己去誰葬,暗含自己的命運還不如落花,道盡了心中的綿綿的悲苦.
C、還有一種是以落花寓意昂揚向上的精神.
「花落春常在」清道光年間考生俞樾在禮部複試,以此句爲詩開頭,寓意希望在人間.
「一陂春水繞花身,花影妖嬈各占春,縱被東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作塵.」(王安石《北陂杏花》)暗寓詩人寧可在與頑固派的鬥爭中粉身碎骨,也不願委曲求全同流合汙.
搗衣」和「砧聲」
A、關心家人冷暖,爲全家人縫製衣服,是古代婦女的主要職責之一.在進行搗衣這種機械重複的勞作之時,她們有足夠的時間用於思念遠離家鄉的親人.單調悠長的砧聲有助於摒除外慮,心志專一,對思念之情起到凝聚與強化的作用.正因爲這些原因,搗衣的動作和與之相關的清砧的聲響,成爲古典詩歌中「思婦」主題下最爲常見的意象之一:
「曉吹員管隨落花,夜搗戎衣向明月.」(李白《搗衣》)
「不辭搗衣倦,一寄塞垣深.」(杜甫《搗衣》)
「飛鴻影里,搗衣砧外,總是玉關情.」(宋•晏幾道《少年游》)
B、月下搗衣,風送砧聲這種境界,不僅思婦傷情,也最易觸動遊子的情懷,因此搗衣意象也是思鄉主題的傳統意象之一.杜甫的《秋興》,就是以白帝城的砧聲寄寓自己客居漂泊中對故鄉的思念: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
江間波浪兼天湧,塞上風雲接地陰.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
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C、古典詩歌表現了搗衣與砧聲意象,也塑造了這種意象.它不僅感染、感動著置身情境之中的思婦與遊子,即使平常詩人,也往往喜歡把這種聲音作爲自己詩歌的背景音樂,表達種種複雜的情感:
「深院靜,小庭空,斷續寒砧斷續風.無奈夜長人不寐,數聲和月到簾櫳.」(十國南唐•李煜《搗練子》)
「砧清秋巷迥,燈白夜堂涼.此意無人會,重城醉夢鄉.」(林景熙《夜意》)
月亮
A、古詩中的月亮往往是思鄉的代名詞,是相思之情的載體.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月夜憶舍弟》)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唐•張九齡《望月懷遠》)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泊船瓜州》)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蘇軾《江城子》)
B、明月還常常蘊涵邊人的悲愁.
「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唐•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的悲亢幽怨.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唐•王昌齡《出塞》)的悲壯雄渾.
C、有時明月還蘊涵時空的永恆.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問月》),把時間對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時間面前的無奈表現得淋漓盡致.
D、由於月亮的特點是普照天下,有圓有缺,月圓可喻親朋相聚,事情結果圓滿;月缺可喻親朋分離,事情不如人意.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恨君不是江樓月,南北東西,南北東西,只有相隨無別離.恨君卻似江樓月,暫滿還虧,暫滿還虧,待得團圓是幾時.」(宋•呂本中《採桑子》)即借月亮的這兩個特點來喻人事.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