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有哪些思想?

題目:

王陽明有哪些思想?

解答:

王守仁是我國宋明時期主觀唯心主義集大成者.他發展了陸九淵的學說,用以對抗程朱學派.他說:「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爲善去惡是格物.」並以此作爲講學的宗旨.他斷言:「夫萬事萬物之理不處於吾心」,「天理即是人慾」;否認心外有理、有事,有物.認爲爲學「惟學得其心」,「譬之植焉,心其根也.學也者,其培壅之者也,灌溉之者也,扶植而刪鋤之者也,無非有事於根焉而已.」要求用這種反求內心的修養方法,以達到所謂「萬物一體"的境界.他的「知行合一」和「知行並進」說,旨在反對宋儒如程頤等「知先後行」以及各種割裂知行關係的說法.他論兒童教育,反對「鞭撻繩縛,若待拘囚」,主張「必使其趨向鼓舞,中心喜悅」以達到「自然日長日化」.他的學說以「反傳統」的姿態出現,在明代中期以後,形成了陽明學派,影響很大.他廣收門徒,遍及各地.死後,「王學」雖分成幾個流派,但同出一宗,各見其長.他的哲學思想,遠播海外,特別對日本學術界以很大的影響.日本大將東鄉平八郎就有一塊「一生伏首拜陽明」的腰牌.他的弟子與心學影響了很多人:徐階,張居正,海瑞,陶行知等,名揚海外!王守仁王守仁不只是哲學家、教育家,也是一位著名的詩人.他非常熱愛故鄉的山山水水,回故鄉時,常遊覽名勝古蹟,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如他寫的《憶龍泉山》:我愛龍泉山,山僧頗疏野.盡日坐井欄,有時臥松下.一夕別雲山,三年走車馬.愧殺岩下泉,朝夕自清瀉.王守仁的游足還到奉化雪竇山,他寫的《雪竇山》詩明麗、秀拔.數百年來被人們傳誦不息.窮山路斷獨來難,過盡千溪見石壇.高閣鳴鐘僧睡起,深林元暑葛衣寒.壑雷隱隱連岩瀑,山雨森森映竹竿.莫訝諸峯俱眼熟,當年曾向畫圖看.王守仁的一生,著作甚豐.他死後,由門人輯成《王文成公全書》三十八卷,其中在哲學上最重要的是《傳習錄》和《大學問》.他將心學凝成四句話:王守仁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爲善去惡是格物.餘姚「四碑亭」,留有紀念他的碑亭.碑文是:明先賢王陽明故里.楹聯:曾將大學垂名教,尚有高樓揭瑞雲.橫額:真三不朽.心外無理 王守仁秉承陸九淵的學說,使陸的思想得以發揚光大,因此他們被稱爲「陸王學派」.陸九淵從「心即理」說出發,認爲格物的下手處,就是體認本心.王守仁並不滿意陸九淵的解釋,他說:陸象山之學,「其學問思辨,致知格物之語,雖亦未免沿襲之累」.王守仁反對程頤朱熹通過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爲事理無窮無盡,格之則未免煩累,故提倡從自己內心中去尋找「理」,認爲「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萬物,人秉其秀氣,故人心自秉其精要.正如陸九淵所言「心接具是理,心即理也」,何消外求?故明「本心」則明「天理」.故王守仁強調:「心一而已,以其全體惻怛而言謂之仁,以其得宜而言謂之義,以其條理而言謂之理.不可以心外求仁,不可外心以求義,獨可外心以求理乎?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於吾心,此聖門知行合一之教.」 知行合一 在知與行的關係上,王守仁從「天地萬物本吾一體」出發,他反對朱熹的「先知後行」之說.王守仁認爲既然知道這個道理,就要去實行這個道理.如果只是自稱爲知道,而不去實行,那就不能稱之爲真正的知道,真正的知識是離不開實踐的.比如,當知道孝順這個道理的時候,就已經對父母非常的孝順和關心;知道仁愛的時候,就已經採用仁愛的方式對待周圍的朋友,真正的知行合一在於確實的按照所知在行動,知和行是同時發生的.他的目的在於「發動處有不善,就將這不善的念克倒了,需要徹根徹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潛伏在胸中」.對於朱熹的「先知後行」等分裂知與行的理論,王守仁在他學生編著的《傳習錄》中是這樣理解的,古代的聖賢在看到很多人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花費在知上,而忽略了行,認爲這樣下去會造成浮誇的風氣,於是開始強調要知,更要行,而後世的人就理解爲要先知而後行,這就錯誤的理解了聖賢的意思.北京交通大學、東北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把它作爲校訓的一部分.致良知 王守仁經歷過百死千難的人生體驗,在五十歲時提出猶如畫龍點睛般的學說宗旨「致良知」:「某於此良知之說,從百死千難中得來,不得已與人一口說盡,只恐學者得之容易,把作一種光景玩弄,不實落用功,負此知耳!」 唯求其是 王陽明倡「君子之學,唯求其是」的「求是」學風,並多有闡發.時至今日,「求是」精神仍然十分重要.浙江大學把它作爲校訓的一部分.士農工商 顧炎武《日知錄》卷七中提出,「士農工商謂之四民,其說始於管子(管仲).」王陽明認爲士、農、工、商「其歸要在於有益於生人之道,則一而已」,且進一步說明「古者四民異業而同道,其盡心焉一也」的觀點,他把傳統觀念中一直被視作「賤業」的工商擺到與士同等的水平.(《節庵公墓表》)王陽明《傳習錄拾遺》說:「雖經日作買賣,不害其爲聖爲賢」.此說被稱爲「新四民論」.四句教 「四句教」是王陽明晚年對自己哲學思想的全面概括,即「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爲善去惡是格物」四句.詳見《明朝那些事兒》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