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明朝王陽明「心」學的主要內容

題目:

有關明朝王陽明「心」學的主要內容

解答:

餓,一句話說,他是唯心主義的.你說怎麼能在我們的唯物主義社會暢銷捏?
哲學是很多學派不錯,不過我們國家以馬列主義哲學爲指導的,所有哲學分爲唯心和唯物.其中又以唯物爲我們國家政治社會生活的總指導.要多了解哲學的話,建議多看德國古典哲學.
詳細一點說:
王陽明,名守仁,字伯安,浙江餘姚人.因晚年愛越城東南二十里之會稽山陽明洞,築室以居,自號陽明子,學者乃稱陽明先生.王陽明繼承了陸九淵的「心學」思想,並發揚光大,成爲中國哲學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其代表作是以其語錄和論學書信爲主要內容的《傳習錄》
王陽明繼承了程顥和陸九淵的心學傳統,並在陸九淵的基礎上進一步批判了朱熹的理學.《傳習錄》中的思想明顯地表現了這些立場和觀點.王陽明批評朱熹的修養方法是去心外求理、求外事外物之合天理與至善.王陽明認爲「至善是心之本體」,「心即理也,此心無私慾之蔽,即是天理,不須外面添一分.」他對《大學》的解釋與朱熹迥異.朱子認爲《大學》之「格物致知」是要求學子通過認識外物最終明了人心之「全體大用」.王陽明認爲「格物」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體之正」.「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知」是人心本有的,不是認識了外物才有的.這個知是「良知」.他說:「所謂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於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謂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則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
上面這句名言出自《傳習錄》.據說一次王陽明與朋友同游南鎮,友人指著岩中花樹問道:「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相關?」王陽明回答說:「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既來看此花,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散文家余秋雨在《王陽明法書集》的序言中寫道:「倘若把中國歷史上集大成式的哲學家縮小到最低限度,也一定少不了王陽明(守仁)的名字.由於他的哲學思想高超、警策、簡明,又由於他的人生經歷曲折、奇特、宏富,他在中國文化領域的知名度是其他許多哲學家無法比擬的.「中國古代哲學,發展到宋明理學,疊起一座高峯,比之漢唐繹學的理論思辯方面,達到了一個更高的境界,而陽明之學則是中國儒家的最後一個高峯,並成爲近世啓蒙思想的先導.梁啓超稱王陽明「是一個豪傑之士」,是因爲他在程朱理學籠罩一統天下,以極大的勇氣,挺身而出,用「心即理」的學說之與抗衡,以「知行合一」理論戳穿了那些道貌岸然的理學家.他的新說,對當時社會,「像打一藥針一般,令人興奮」,「吐出很大光芒」.
王陽明的這一觀點像極了上面貝克萊的觀點——存在即被感知.看見花時,感覺到了,花就存在;沒有看見時,感覺不到,花就不存在.但是,兩個人還是有所區別的:貝克萊是要通過「存在即被感知」這句名言解決認識論問題,到最後,爲了保證物的存在,貝克萊還不得不搬出了上帝來保證外物的存在.王陽明不同,其「心外無物」說的是意義問題,和維根斯坦的「世界的意義在世界之外」近似.也就是說,「心外無物」是指心乃生發意義的源泉,不致「良知」,外在世界儘管五彩繽紛,但對我毫無意義可言.就當你未見到那個美麗的女子時,在你心中那個人便根本不存在,只有你見到她,那美麗才會呈現於你眼前,於你而言才會具有意義.先生說致良知,良知在於我們的本心,與龍場悟道一樣,你未見龍場之時,世界於你只是狹小的周圍一圈,當你來到深山自然之中,心會變得與自然一樣廣闊,便能窺見更多的真理.
明中葉的王陽明反對朱熹把心與理視爲兩種事物的觀點,創立與朱熹相對立的主觀唯心主義理論——心學.理學由客觀唯心主義向主觀唯心主義演變,說明它已經走到極端.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論,其觀點內容是「知是行的主意,知是行的功夫,行是知之始,行是知之成」.由於王陽明的行並非客觀實踐,而是一個主觀的範疇,所以其錯誤是知行混合、以知代行的主觀唯心主義知行觀.
他首先強調人的活動是有目的、有意識的,即他說的"致良知",但如何使人的主體與可體聯繫起來呢?王陽明主張"求理於吾心",即"知行合一".他用主體包容了客體,將客體的獨立性、自然性和物質性否定了.
如果你想知道的更詳細.可以多看他的書籍.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