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中父母的哥哥弟弟們統用「uncle」一詞,父母的姐姐妹妹統用「aunt」一詞,哥哥弟弟都是「brother」,
題目:
英文中父母的哥哥弟弟們統用「uncle」一詞,父母的姐姐妹妹統用「aunt」一詞,哥哥弟弟都是「brother」,
姐姐妹妹都是「sisiter」,相比之下,中文的稱呼就相當繁瑣,爲什麼會有這麼大區別呢
解答:
中英親屬稱謂的差異及文化背景
漢語親屬稱謂系統繁複多樣,且直系與旁系、血親與姻親、長輩與晚輩、年長與年幼、男性與女性、近親與遠親等都嚴加規範,一一區分,其語義功能之細密、描述之精確,令人嘆爲觀止.相比之下,英語親屬稱謂則相對貧乏,而且指稱寬泛、語義模糊,除區分輩分外,親疏、內外、長幼、甚至男女性別都可忽略不計.比如一個cousin就相當於漢語的「堂兄」、「堂弟」、「表哥」、「表弟」、「堂姐」、「堂妹」、「表姐」、「表妹」8個詞,一個aunt就相當於漢語的「姑母」、「姨母」、「伯母」、「嬸母」、「舅母」5個詞.漢民族對親屬稱謂系統如此細密的語言分割,與強調以血緣關係爲基礎的封建宗族制度緊密相關;而英語親屬稱謂系統的粗疏模糊,與他們簡單的核心家庭結構也不無關係.另外,現代漢語親屬稱謂的泛化使用也極具中國特色,這種稱謂親切溫暖,能有效地縮短交際者之間的距離.但如果套用到英語中,效果只會適得其反,因爲英語的親屬稱謂一般只限於家庭內部.在漢語中,出於禮貌,我們常用「爺爺」、「奶奶」來稱呼素不相識的年長者,這種用法在國外少見,且往往帶有嘲笑的意味.例如,有人的車開在一位老人的車後,他嫌老人開得太慢,於是就催促道:「Move it,Grandpa!」若一位當上了奶奶的年長女性被陌生人稱作Granny,也會覺得受到冒犯而不悅.可見,在一種文化中是禮貌的言行未必在另一種文化中也同樣適用.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漢語親屬稱謂語之所以如此詳繁是緣於漢文化的禮教傳統.華夏民族在公元十幾世紀就有了「周公制禮」,「出禮則入刑」,強調「禮法並用」,「禮」是統治階級賴以維護其統治關係的一種有效的政治制度,其作用較之法律有過之而無不及.及至後來禮教與作爲國教的儒教融爲一體時,更是成爲歷朝歷代封建社會的指導思想.「夫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異同,明是非也.」有禮才能「進限有度,左右有局」.「禮」是是非對錯的標準甚至是定罪量刑的準繩.其作用如此之重要,也必然十分詳盡明確了.而禮教的核心就是「正名定分」,給人定名稱位置.名位不同則職分各異.君臣、父子、夫妻、上下、尊卑,前者爲後者之綱,前者有發號施令的特權,而後者只有服從前者的義務.封建禮教深入人心,禮節嚴格繁瑣,也必然有詳繁的稱謂.而英語源自西方文化.其禮俗文化的形成比中國晚了兩千多年.文藝復興開始之後,西方才出現禮儀方面的書籍.與中國不同,西方強調法制,沒有繁瑣的禮教傳統和名分觀念.西方人崇尚平等,自我尊嚴與自由,那些禮貌規則僅僅是上層社會的一種文明裝飾與點綴.漢語親屬稱謂中「內外有別,長幼序」.這也反映了漢民族傳統的家庭宗法文化,根據父系血緣,圍繞家長,確定他們在家族或宗族中的身份.在長期的自給自足的經濟社會背景下,人們大多同宗同族而居,宗族、家族組織具有經濟、教育、政治和武力自衛的職能作用.「親親」、「尊尊」、「父父」、「子子」,宗族內的親屬關係嚴格按等級區分,漢語的親屬稱謂便隱含著宗族內部的不平等關係.比如漢語有堂親和表親之分.「堂」爲「同堂」即爲內親,「表」者「外」也,表親即「外親」.在中國人傳統的觀念中,姑媽、姨媽和舅父的子女是異姓,名爲親,實爲客.與中國大家庭生活方式恰好相反,在西方人們偏愛小家庭生活方式,兒女到成年便要獨立,較爲多變的生產生活方式使得他們流動性較大,沒有那麼強烈的宗姓家族觀念.相對而言,稱謂也體現了父系血統親屬與母系血統親屬的平等.西方人強調人格平等,無論長幼都可直呼其名,以表親近.因此英語中親屬稱謂遠沒有漢語這麼多,使用頻率也沒有這麼高.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