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國式過馬路爲話題的作文

題目:

以中國式過馬路爲話題的作文
可以寫成自私的主題嗎

解答:

「湊夠一撮人馬上走,和紅綠燈無關.」這句「中國式過馬路」概括,引發網友普遍共鳴,成爲熱議話題.
「紅燈停,綠燈行.」這是世界通行的交通規則.在發達國家,紅燈、綠燈是行人「Go」和「Stop」的命令,自覺得近乎條件反射.在歐洲國家、美國、澳洲各大城市,紅燈一亮,行人自然在馬路兩旁戳立不動,綠燈一開,魚貫而過.同是亞洲國家,日本東京、韓國首爾的人流量和車流量一點不亞於中國任何城市,但各行其道,井然有序,依然沒有人闖紅燈,更不會「湊夠一撮人」結伴去挑釁紅燈.
大凡到過西方的中國人,無不對西方世界中行人過馬路的那種自覺意識,不見綠燈絕不橫穿馬路,即便是視野所及內無一輛汽車,而讚不絕口.行人如此,司機更是如此.
今年八月底,我隨鳳凰網十大名博考察澳大利亞.從雪梨驅車前往首都坎培拉,一路上,汽車一輛接一輛地趕路,我們的旅遊大巴卻不急不躁.司機勻速開車,從不超速,「安全」二字似乎鐫刻在他的行車規則之中.當行人站在馬路邊上,似乎要通過.司機遠遠看到就減速,緩緩停在行人面前,用手勢微笑著示意行人通過.即便是在高速公路,看到考拉一蹦一跳地橫穿,也立刻減速剎車,讓考拉安全通過.我坐在司機身邊,不禁翹起大拇指,嘖嘖稱讚.司機說,「這是起碼的,交通規則的制定,就要自覺遵守,這樣才有章可循.尊重他者,其實就是尊重自己.」
西方的汽車文明和馬路文明,常常讓我們汗顏,並且往往引申出一個結論:人家真文明,真守法.由此又產生了九斤老太式的喟嘆,中國人的法律觀念太差了.在我看來,「中國式過馬路」不僅僅是中國汽車文明和馬路文明的落後寫照,更是中國政治文明的一個生動標本.
「中國式過馬路」凸顯的,是中國人規則意識的集體漠視.在中國,規則意識很早就有,格言古語都強調,最著名的便是「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但規則存在,並不一定得到廣泛認可.除了法家思想基本沒有在中國占據過統治和主導地位,另一原因,是大多數中國人抱著實用主義的態度去對待規則,而並不是發自內心的,自覺遵守規則,把遵守規則內化爲人格一部分.對我利大於弊的,便去遵守和利用規則;反之,就無視規則.「靈活變通」被讚揚,儘管這種變通,有時是違背法律和道德的,而只要在當時得到好處,就大行其道.而中國傳統的特權思想根深蒂固,在許多人心裡,不但不以遵守規則爲榮,反以踐踏規則爲榮.紅燈來了,大咧咧闖過去,習以爲常.而闖紅燈被監控紀錄,最後疏通關係,不受處罰,那更是沾沾自喜.踐踏規則而逍遙法外,就是一種讓別人羨慕嫉妒恨的特權享受.享受特權,不獨是特權者的習慣,也成爲無權者的奢望.
世界上的規則文化,伴隨著工業文明、都市文明和公民社會而成長、成熟.而中國長期處於農耕社會,農業社會自由散漫的思維方式,對於中國人的影響還很大.中國是工業文明和都市文明的後發國家,公民社會更是「才露尖尖角」.當代中國人絕大多數來自農村,或跳出農門成爲都市人,或從農村移民到都市.農村人的生活方式與生產方式,都無須深刻的規則意識,如同種麥子,上午八點種與九點種有區別嗎?無視規則的「農民習氣」,在許多中國人潛意識根深蒂固,難以糾正.中國人成熟的規則文化,還有一二代人的路要走.
「中國式過馬路」凸顯的,是中國人破壞規則的集體撮合.交通規則,是現代人們最常見的公共規則.爲什麼中國人習慣去破壞,並且喜歡「湊夠一撮人」結伴破壞呢?不單單是交通規則,其他公共規則爲什麼也常常發生這種情況呢?
在許多中國人潛意識裡,破壞規則,不是破壞「與其他公民平等的契約」,而是挑戰了規則的制定者.闖紅燈,絕不會意識到破壞了基於平等契約精神的公共秩序,而是慶幸自己沒被規則制定者逮著,怡然自得於一種違規快感.而對於一個習慣意識形態禁錮的國家來說,人們破壞規則的違規快感,似乎被賦予了精神獨立和彰顯個性的魔力,自覺不自覺地與挑戰制度、追求自由變得相關,從而自我消解了破壞規則所產生的心理窘迫和道德恥感.
而喜歡「湊夠一撮人」結伴破壞規則,一是「渾水摸魚」的從衆心理,二是「法不責衆」的人治文化.顯然,那些破壞規則者,都明知其行爲不光彩,並且要被追究責任,只是在集體行爲的迷彩服和法不責衆的防彈衣下,放縱自我.當下發生的許多羣體事件,一方面是政府不作爲、亂作爲而引發事端,另一方面源自「湊夠一撮人」的民衆反規則習慣.「湊夠一撮人」的訴求,有合法合理的,也難免有漫天要價,私利膨脹而漠視公共利益的.不久前全國保釣反日遊行中,那些趁機打砸搶的暴行者,更是反面典型.
康德曾說:有兩種東西,我對它們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們在我心中喚起的驚奇和敬畏就會越來越歷久彌新,一個是頭上浩瀚的星空,另一個是心中的道德律.基於平等契約精神的規則和道德律,一直是中國人的心靈稀缺物.
「中國式過馬路」凸顯的,是中國規則制定者的人本缺憾.在中國馬路闖紅燈,有時候是不闖燈根本過不去馬路,信號燈時間太短,轉彎的車輛太多,而且根本不讓行人.在指責行人違章過馬路的同時,還應看到在不少地方的城市規劃中存在著忽視和漠視行人交通權利的傾向,助長了違規行爲的發生.爲什麼橫跨道路柵欄的危險行爲屢禁不絕?這與天橋、地下通道、斑馬線的設置不合理有極大關係.行人亂穿馬路是造成交通混亂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卻很少有人反思城市交通設施是否周到方便.國外城市交通研究表明,人行過街天橋或地下通道的最佳間隔距離是150米,否則就超出了人的忍耐極限,可能造成行人亂穿馬路.但是,中國城市規劃者閉門造車,常讓行人兜大圈.
行人過馬路確實算不得什麼大事,但它體現了城市對行人交通權利的關懷程度.道路設施應以人爲本,只有保障人的通行便利,才能逐步培養公民良好的交通法規意識.到那時,馬路上的「流氓一小撮」也許就不再流氓了.知名時評家童大煥說:「良好的規則和規則意識的建立,必須源於公民平等自由的參與,而不是強者的邏輯,弱者的服從」.而以人爲本的善政,無疑是公民自覺參與的發動機.
「中國式過馬路」還凸顯了現代化背景下中國人的心態焦慮.爲什麼歐美先進城市的司機遇到堵車會排隊等候前進?爲什麼中國人開車喜歡變道?堵車時鑽來鑽去,其實也領先不了幾米,反而加劇堵車.道理大家都懂,可就是停不下踩油門的腳.
爲什麼中國人喜歡闖紅燈?不也就是從馬路這頭過那頭,快那麼幾分鐘.闖紅燈是沒素質的表現,這是現代人的常識,可大家就是忍不住「湊夠一撮人馬上走」.
細想起來,這可能跟當今中國社會心理有關.我們處在急劇轉型期,什麼都追求「快、准、狠」,一停下來就擔心落後於他人,落後於時代,抓不住機會,所以每個人都很急躁.國家經濟也立下保八、保九的目標,不遺餘力.似乎不能保住發展的快步伐,這個國家和民族就要歇菜了.而歐美先進城市的市民心態平和,開車從容不迫.當中國發展不再匆匆忙忙,當各城市領導不再把十年二十年的經濟目標壓縮在自己短暫任期內,當中國經濟不再是政績經濟而是民生經濟,城市文化塑造出從容優雅的市民,汽車文明和馬路文明自然也就差不到哪裡去.
矯正「中國式過馬路」,依靠人人平等的法治.香港、新加坡等先進城市司機開車文明,一方面是公民素養,另一方面是因爲害怕違法.違法被認爲是很沒有面子的事情.而在中國,司機對逆行、亂掉頭習以爲常,少數司機違法被交警抓到了,不僅不認罰還打罵交警.而行人闖紅燈,更是司空見慣.難道大家真的不知道違法嗎?是因爲大家都信奉「法不責衆」、「法外有情」,出了問題首先想到的是找關係,而不是找法律.所以矯正「中國式過馬路」,建立中國的汽車文明和馬路文明,必須普及法制文化,健全法治社會.
酒駕在過去,一直是中國的馬路殺手,每年都有數十萬鮮活生命,喪生在醉醺醺的車輪下.而自從酒駕入罪,以刑法打擊酒駕違法行爲時,「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成爲職業司機和私家車主的自覺習慣.打擊酒駕之所以取得奇效,酒駕事故銳減,除了空前執法力度,更主要的是不管涉及到誰,一律刑拘,體現了執法的公開、公平、公正,樹立了法律應有的尊嚴與威嚴.如果制定規則者不執行規則,就會成爲規則的最大破壞者,規則形同虛設,就會成爲政治粉飾.規則與法律是分不開的,在生活中倡導講規則,增強人們的規則意識,其實便是爲了提倡法律意識,爲法治的實現做貢獻.
馬路是現代文明的鏡子.「中國式過馬路」的具象,折射當下中國政治文明.中國人的規則意識與西方國家的規則意識,長期存在差異.法律至上是西方人的規則意識,而我們一直沒有這樣的意識,權力和人情常常可以大於法.法治的生命力,源自國家成員的平等.建立人人平等的法治社會,權力自律,公民自覺,才會有令人讚嘆的馬路文明.
好的制度,引導好的國民習慣;好的習慣,形成好的國家文明.當中國人在紅燈前自覺站立,這個古老國度的現代文明也就站立了.
再問: 到底成不成、、、
再答: 如果寫成自私,最後突出不自私,那是可以的 也就是看你到底是宣揚自私還是不自私,如果是不自私那就可以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