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范愛農》有感

題目:

讀《范愛農》有感

解答:

《范愛農》,追敘作者在日留學時和回國後與范愛農接觸的幾個生活片段,描述了范愛農在革命前不滿黑暗社會、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後又備受打擊迫害的遭遇,表現了對舊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對這位正直倔強的愛國者的同情和悼念.
文章一開頭,作者就用平凡又樸素的語言,記敘了他曾經在茶館認識范愛農的事.先抒發自己對他的憎惡,爲後文寫對他的親切友善作鋪墊.欲揚先抑的寫作手法十分到位,樸素卻又不失精練的語言,爲我們展現了魯迅先生對死難者的同學們的一種同情,一種責任感.
文中談到,開始時,兩人並非朋友,甚至幾次爭論過.但作者回國後,兩人再次相遇,就由「敵」轉友了.從此以後,他們幾乎成了摯友.接著,又是一次偶然的機會,使他們成了同事.但「天下無不散之宴席」,作者與范愛農因工作的原因分別了.最後,范愛農生活越來越拮据.一天晚上,在醉酒之後,范愛農失足溺死於河中.
文中有一個重要的細節,即對光復後的紹興換湯不換藥的描述.這其實已埋下了范愛農悲劇的伏筆.魯迅對范愛農沒有一句正面的讚揚,只是從他的神情「那笑容是從來沒有見過的」,從他的行動「實在勤快得可以」表現了革命後的范愛農心情愉快的一面.但范愛農心裡產生的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魯迅其後又用了很多筆墨寫光復後紹興的現實,其實就是在探討造成他的朋友悲劇命運的原因.
范愛農,一位覺醒的知識分子,但是無法在黑暗社會立足,他的內心是痛苦、悲涼的.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