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中謂之的「文」的原因是什麼

題目: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中謂之的「文」的原因是什麼

解答: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是以謂之『文』也.」
新注句讀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爲)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是以謂(爲)之,文也.」
〔傳統譯註〕
子貢問道:「孔文子爲什麼被諡爲『文』呢?」孔子說:「他聰明好學,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不以爲恥,所以被諡爲『文』.」
〔新注〕
何以謂(爲)之,文也:做了什麼而成名的?.謂,「爲」之誤.文,成名.
〔新譯〕
子貢問說:「孔文子憑什麼作爲而成名的?」先生說:「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樣做而成名的.」
〔題解〕
傳統譯註認爲 「文」是諡號,一是對諡號的誤解,一是不了解孔子的「文」是指成名.
關於諡號的興起,古今說法不同,多從《逸周書·諡法解》,認爲起於周初.郭沫若先生認爲,「當在春秋中葉以後」(《金文業考諡法之起源》),「諡法之興當在戰國時代」(《諡法之起源》).楊伯峻先生批駁郭先生這種結論「缺乏堅強的論證,而且太與古代的文獻材料相矛盾」(《論語譯註》),舉的例子其一就是《論語》中的這句「孔文子何以謂(爲)之,文也?」,其二是「托古作僞」的《左傳》中的記載.很明顯,郭沫若的結論可信,孔文子的「文」,不是諡號.在這裡,「文也」是指成名.
「謂」是「爲」之誤,「是以爲之」的句式,在《爲政篇》第二章也有,「曾是以爲孝乎?」.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任何一個能如此作爲的人,怎會不能成名?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