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一剎那"是多少秒嗎

題目:

你知道"一剎那"是多少秒嗎

解答:

從女兒的語文練習試捲髮現一道這樣的試題:根據古代《僧六律》的解釋:一剎那爲一念,二十念爲一瞬,二十瞬爲一彈指,二彈指爲一羅預,二十羅預爲一須臾(yú),一日一夜爲三十須臾.請問:「一剎那」是多少秒? 這是一個語文試卷的思維創新題,不知你讀後有何感想?可能首先感覺很有意思吧,原來我們古代另有一套計時的方法,先前我只知道有天干地支紀年紀時法.這些都可以與我們現代年、月、時、分、秒計時法相互換算或對等的,但我思忖之後,覺得又有點怪味,這作爲一道語文題有什麼意義呢?它的思維創新之處在哪呢?是在於這種計時方法的古老與新奇嗎?我是第一次知道,當然是因本人的孤陋寡聞,不能怪別人,但我相信深究起來,全世界各地民族還會有十種八種計時方法不在話下.如果說讓同學們了解漢語中的「一剎那」、「彈指間」、「須臾」等詞的來歷和時間的長短尚可以理解,漢語詞彙與勞動人民生活密不可分,他是在生活中創造的,是爲生活服務的,又在歷代人民生活的歷煉中源遠流長. 可這個問題設計出現在小學語文試卷上,卻十分值得推敲.因爲它太像一個數學試題了,求「一剎那」是多少秒,運用的基本上都是數學推理能力和乘除法的運用能力,除了稍微增長見識外,基本上看不出語文題的味道.問了做過此題的女兒,她說不知道這些(指裡面的名詞)都是啥玩意,我們只要算出得數就行了,老師也沒講.我不知道她的語文老師爲什麼沒有講,是不會講乘除法的運算嗎?顯然是不可能的;還是怕講著講著變成一堂數學課?不得而知.這真是一道綜合題呀,可就是看不出語文味. 無獨有偶,前兩年給學生做中考複習時,魯迅的《社戲》「月夜行船」片段里有這樣一段文字:「於是架起兩支櫓,一支兩人,一里一換,有說笑的……他們換了四回手,漸望見依稀的趙莊,而且似乎聽到歌吹了,還有幾點火,料想便是戲台,但或者也許是漁火.」有一個地區的中考模擬題據此段文字擬出了這樣一個創新的題目:仔細揣摩文意,你知道從平橋村到趙莊有多遠嗎?並從文段中找出相應根據.我當時在講授此題時頗爲得意,感覺題目有擬新意,別致!想別人所未敢想;當時學生的反映是很驚奇,繼而有幾個機靈鬼找到了「蛛絲馬跡」,答曰:四里左右.根據是「一支兩人,一里一換」,「換了四回手,漸望見依稀的趙莊」.這個回答和擬題者的想法是一致的,從參考答案中也可以看出.但事後想想,感覺味道有點不對,魯迅先生筆下的「夏夜行船」,那是清音伴月色、歡歌盪遠山般美麗如畫,文中的我內心時而激動、焦急,時而沉靜、自失.這樣生細緻的描摩難道是爲了告訴我們平橋村距離趙莊有四里多路嗎?顯然不是.在魯迅的心目中,「那夜似的好戲、好豆」已經成爲某種生命形態和境界的象徵,那麼舒展、自由,那麼沉靜而柔和,那麼和諧而充滿情趣,表達自己對於光明的前景和人與人之間純樸善良關係的追求.另外,在文章前面的第五自然段對兩地的距離已有明確的表述:「趙莊是離平橋村五里的較大的村莊;平橋村太小,自己演不起戲,每年總付給趙莊多少錢,算作合做的.」這其實是無關緊要的,文學作品中的描寫只要不違背常識與常理,適當的模糊或精確都是允許的.因爲簡單的實證本就不是我們理解文學作品應有的方法,所以閱讀的創新不是天馬行空恣意妄爲的肢解,應以文本的人文取向爲依託,以語文閱讀的基本規律為準繩. 近年來,有些課堂教學爲了追求表面上的熱鬧與互動,隨意對文本進行遷移和擴展,結果不是本末倒置,就是節外生枝.上學期我聽到一位老師在上光未然的《黃河頌》時,前二十分鐘誦讀、理解倒也絲絲入扣,後半節課卻突然轉向了愛國主義歌曲大比拼,一節課倒也熱熱鬧鬧、歌聲悠揚,可詩歌原味卻沒了.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