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欄杆拍遍》讀後感

題目:

《把欄杆拍遍》讀後感

解答:

讀了辛棄疾的《水龍吟》 一詞,感觸很深我被辛棄疾的愛國情懷所感動,讓人們被他的才學深深吸引.辛棄疾生於金宋亂世,不滿金人的侵略蹂躪,22歲時他就拉起了一支數千人的義軍,後又與耿京爲首的義軍合併,併兼任書記長,掌管印信.一次義軍中出了叛徒,將印信偷走,準備投金.辛棄疾手提利劍單人獨馬追賊兩日,第三天提回一顆人頭.爲了光復大業,他又說服耿京南歸,南下臨安親自聯絡.不想就這幾天之內又變生肘腋,當他完成任務返回時,部將叛變,耿京被殺.辛大怒,躍馬橫刀,只率數騎突入敵營生擒叛將,又奔突千里,將其押解至臨安正法,並率萬人南下歸宋.說來,他幹這場壯舉時還只是一個英雄少年,正血氣方剛,欲爲朝廷痛殺賊寇,收復失地.但世上的事並不能心想事成.南歸之後,他手裡立即失去了鋼刀利劍,就只剩下一支羊毫軟筆,他也再沒有機會奔走沙場,血濺戰袍,而只能筆走龍蛇,淚灑宣紙,爲歷史留下一聲聲悲壯的呼喊,遺憾的嘆息和無奈的自嘲.應該說,辛棄疾的詞不是用筆寫成,而是用刀和劍刻成的.他是以一個沙場英雄和愛國將軍的形像留存在歷史上和自己的詩詞中.時隔千年,當今天我們重讀他的作品時,仍感到一種凜然殺氣和磅礴之勢.辛棄疾的詞《水龍吟》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遊子,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誰能懂得他這個遊子,實際上是亡國浪子的悲憤之心呢?這是他登臨建康城賞心亭時所作.此亭遙對古秦淮河,是歷代文人墨客賞心雅興之所,但辛棄疾在這裡發出的卻是一聲悲愴的呼喊.他痛拍欄杆時一定想起過當年的拍刀催馬,馳騁沙場,但今天空有一身力,一腔志,又能向何處使呢?我曾專門到南京尋找過這個辛公拍欄杆處,但人去樓毀,早已了無痕跡,唯有江水悠悠,似詞人的長嘆,東流不息.辛詞比其它文人更深一層的不同,是他的詞不是用墨來寫,而是蘸著血和淚塗抹而成的.我們今天讀其詞,總是清清楚楚地聽到一個愛國臣子,一遍一遍地哭訴,一次一次地表白;總忘不了他那在夕陽中扶欄遠眺、望眼欲穿的形像.他的那顆熾熱的愛國心已表達的淋漓盡致.抒發憂憤深刻貼切地寓意報國無門.辛棄疾「把欄杆拍遍」的詞句是他一生大都是在被拋棄的感嘆.在詞人把欄杆拍遍的振聾發聵的聲響中,我們讀出了辛棄疾真實的複雜的心情:不滿、憤懣、焦慮、懊惱、無耐、等待、企盼.他太愛國、百姓、朝廷了,只要一有機會就真抓實幹,時刻準備衝上前線去,這就讓主和苟安的朝廷心煩,惹來誹謗,皇帝對他也就時用時棄.再如,由「棄疾」這個名,聯想到他憂國的心病,聯想到他表達這種憂思的詞作.總之,作者通過聯想和想像,把辛棄疾由愛國志士到愛國詞人的心路歷程展現了出來,這些文字多美呀,讀起來令人迴腸盪氣.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