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劌論戰》取勝的根本原因
題目:
《曹劌論戰》取勝的根本原因
解答:
魯國能夠以弱勝強,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第一,政治清明,民心所向.這一點在魯莊公和曹劌戰前對話中表現得十分清楚.曹劌見到莊公以後,開門見山地問其何以爲戰.莊公講,生活中的衣服食物,不敢獨享,必定要分給身邊的人.曹劌卻認爲「小惠未遍,民弗從也」.莊公又說,祭祀時所用供品必定如禮,從不敢擅自更改.曹劌同樣不以爲然,認爲「小信未孚,神弗福也」.直到莊公講到他在處理案件時,無論大小,總是根據實情、慎重處理時,曹劌才表示讚許,認爲「忠之屬也,可以一戰」.從這番對話中,我們可以看出曹劌的軍事思想是以政治優劣和民心向背爲基石的.魯國抵禦齊國不義之師,本來就是正義之舉,加上國人支持,取勝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第二,上下團結,君民一致.面對強敵壓境的緊張形勢,魯國上自國君莊公.下至平民曹劌,均以國家利益爲重,精誠團結,奮起抗敵,其勢當然難以被擊敗.曹劌出身卑微,平素生活困苦,面對鄉人「肉食者謀之,又何問焉」的困惑,毅然以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爲動力,盡力報國.魯莊公雖貴爲一國之君,卻不固執武斷,他唯賢是舉,將有才能卻出身卑微的曹劌引爲謀臣,關鍵時刻又能從諫如流,屈身聽命於曹劌,明君風采令人欽佩.曹劌如有才而不出,莊公就無從得一賢輔;莊公如有賢而不用,曹劌亦無從發揮其才智.所以說,曹劌和莊公的合作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戰爭的勝負.第三,避其鋒芒,後發制人.臨陣而斗,用智爲上.曹劌根據齊軍來勢兇猛、人數占優的實際情況,採取堅守不出、挫其銳氣的策略.通過雙方勇力的此消彼長,很快就扭轉了雙方力量對比的優劣關係,結果一舉潰敵.取勝之後,曹劌並未盲目追擊,因爲他深知兵不厭詐之道,惟恐中齊國誘敵伏擊的圈套,表明他在極善用計的同時,高度警惕,時刻防備對方運用計謀.曹劌在戰爭中知己知彼,運籌帷幄,表現出一位軍事家的卓絕風采.他謀略得當,正是魯軍戰場取勝的關鍵所在.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