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高中古詩文鑑賞的題型和答法,
題目:
求高中古詩文鑑賞的題型和答法,
解答:
1.分析古詩的藝術形象.
提問方式:對這首詩中的形象作簡要分析.
提問變體:這首詩寫出了景物怎樣的特點?試對詩所吟詠某某形象作簡要分析,試分析詩人主人公的形象.
解答分析:①分析景物形象要通過分析詩歌中的意象,分析詩人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②借物抒懷、托物言志的詩,往往在對事物形象的描繪中寄寓詩人的思想感情和人生理想,因此既要分析詩中所描繪物的形象,也要分析詩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③分析人物形象,就要藉助詩歌中人物外貌、神態、舉止的描寫,體會作品主人公鮮活的形象,進而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及思想感情.
答題步驟:①首先分析詩歌中的景物形象、事物形象或人物形象.
②進而分析詩人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分析古詩的意境.
提問方式:這首詩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
提問變體: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分析意境應該包括景、情、境三個方面,缺一不可.
解答步驟:①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一般用兩個雙音節詞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靜優美、雄渾壯闊、蕭瑟淒涼等,注意要能準確地體現景物的特點和情調.
②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應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面.注意描繪時一要忠實於原詩,二要語言力求優美.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的具體.
答題示例,(2008年高考海南、寧夏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8~9題.
題李世南畫扇
蒸 肇
野水潺潺平落澗,秋風瑟瑟細吹林.逢人抱甕知村近,隔塢聞鍾覺寺深.
①請簡單描述一下李世南畫的扇面中應有的景物,這樣一幅畫面呈現出什麼樣的氣
氛?
答案:
②古人的題畫詩往往會闡發畫面以外的意趣,你覺得這首詩哪些描寫表現了畫面以
外的景和趣?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答案:
分析古詩的語言特色.
提問方式:這首詩在語言上有何特色?
提問變體:請分析這首詩的語言風格或談談此詩的語言藝術.
解答分析:這種題型重在品味整首詩表現出來的語言風格.一般用詞有:清新自然、樸實無華、華美絢麗、明白曉暢、多用口語、委婉含蓄、雄渾豪放、筆調婉約、簡練生動等.
解答步驟:①用一兩個詞準確點明語言特色.
②用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
③指出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答題示例:(2008年高考北京卷)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3題. 酬王處士九日見懷之作 顧炎武
是日驚秋老,相望各一涯.離懷消濁酒,愁眼見黃花 天地存肝膽,江山閱鬢華、多
蒙千里訊,逐客已無家.
注釋:顧炎武,明清之際著名學者、詩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權貴的鬥爭中.清兵南
下,參加人民抗清起義.入清後,多次拒絕清廷徵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勢,志存
恢復.
問:一般認爲顧炎武的詩風接近杜甫.請指出顧炎武這首詩的風格特徵,並作簡要分析.
答案:
分析古詩的鍊字技巧.
提問方式:這一聯中最生動傳神的是什麼字?爲什麼?
提問變體:某字歷來爲人稱道,你認爲它好在哪裡?
解答分析:這種題型是要求品味這些經錘鍊的字的妙處.答題時要把這個字得放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並結合全詩的意境情感來分析.
解答步驟:①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
②展開聯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③點出該字烘託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如何辨析詩歌的詩眼?
詩眼就是一首詩或某句中最能體現作者思想觀點、情感態度的,具有概括性、生動性或情趣性的詞語,它往往是詩中最精煉傳神的一個詞語.
解答步驟同4
答題示例:(2008年高考全國I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後回答問題. 江間作四首(其三) 潘大臨 西山通虎,赤壁隱龍宮.形勝三分國,波流萬世功.沙明拳宿鷺,天闊退飛鴻.最羨漁竿客,歸船雨打篷. 第三聯兩句中各有一個字用得十分傳神,請找出來,並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答案:
分析古詩的表現手法.
提問分析:這首詩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
提問變體:請分析這首詩的表現技巧(或藝術手法、或手法).詩人是怎樣抒發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解答分析:表現手法是詩人用以抒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準確答題,必須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現手法.(分爲抒情手法、描寫手法、修辭手法三大類)
解答步驟:①準確指出用了何種手法.
②結合詩句闡釋爲什麼是用了這種手法.
③此手法有效傳達出詩人怎樣的感情,取得了什麼藝術效果.
答題示例(2008年高考遼寧卷)閱讀下面這首元散曲,然後回答問題.
[正宮]塞鴻秋潯陽即景
周德清
長江萬裏白如練,淮山數點青如淀.江帆幾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飛如電.晚雲都變
露,新月初學扇,塞鴻一字來如線.
(1)請各舉一例說明這首散曲運用的三種修辭方法.
答案:
(2)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來又構成了一幅色彩絢麗的潯陽山水圖.請分別從寫景的
順序和動靜的角度對這首散曲作簡要賞析.
答案:
分析句意
設問方式這句詩好在哪裡? 設問變式:(1)最後兩句是什麼意思?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結合全詩談談你對第四聯或第四句的理解或賞析.
(3)這句詩有什麼含義和作用?表達上有什麼特點? 解答提示:解釋詩句的意思,要注意兩層意思:語表義和語裡義,結合全詩,指出它的
作用,或表達了什麼感情和思想觀點.一句詩可能是寫景的,可能是抒情的,
可能是寫人的.寫人的方法包括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外貌描寫
以及細節描寫等.解釋詩句的意思,一定要聯繫上下句並結合全詩進行. 答題模式:(1)闡明語表義,有時要發掘它的深層意思.
(2)分析詩句在描寫或抒情方面的表達作用或表達了什麼感情和旨趣.
(3)簡要說明藝術效果. 答題示例(2008年高考北京卷)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3題. 酬王處士九日見懷之作 顧炎武 是日驚秋老,相望各一涯.離懷消濁酒,愁眼見黃花 天地存肝膽,江山閱鬢華、多蒙千里訊,逐客已無家. 注釋:顧炎武,明清之際著名學者、詩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權貴的鬥爭中.清兵南下,參加人民抗清起義.入清後,多次拒絕清廷徵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勢,志存恢復. 1 下列對詩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是日驚秋老:是無情的日月送來秋天,催人衰老,令人震驚. B 相望各一涯:天各一方,遙相矚望. C 離懷銷濁酒:離別的情懷只能借酒排遣. D 逐客已無家:亡國之人,已無家可言. 2 「天地存肝膽,江山閱鬢華」中的「肝膽」和「閱」在這裡各是什麼意思?這兩句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 答案:
8、分析主旨型 設問方式:這首詩表現了怎樣的主旨? 設問變式:(1)關於這首詩(詞)的內容,有人認爲是這樣,有人認爲是那樣,也有人認爲
是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請簡要說明理由.
(2)這首詩(詞)明寫眼前實景,暗寓歷史的滄桑.就詩(詞)中有關句子,結合全詩(詞)加以賞析.
(3)請分析某句詩蘊含了作者當時何種心情.
解答提示,分析主旨往往需要關注以下幾個方面:(1)涉及的文化常識、生活常識、歷史典故、神話傳說和自然現象:(2)某一詩句的大意或內涵,(3)詩人的思想傾向、政治主張、志向追求、生活經歷;(4)時代背景,社會現實.
答題模式(1)分析具體詩句寫了什麼,(2)抒發了什麼情感,暗寓了什麼.
答題示例:(2008年高考江蘇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 登金陵鳳凰台 李 白
鳳凰台上鳳凰游,風去台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
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總爲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分別概括這首詩頷聯和頸聯的內容,並說說其中寄寓了詩人什麼樣的感慨.
答案:
2、答題示例,(2008年高考海南、寧夏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8~9題.
題李世南畫扇
蒸 肇
野水潺潺平落澗,秋風瑟瑟細吹林.逢人抱甕知村近,隔塢聞鍾覺寺深.
①請簡單描述一下李世南畫的扇面中應有的景物,這樣一幅畫面呈現出什麼樣的氣
氛?
答案:畫面大概是有條小溪從兩山之間流出,樹林裡樹葉飄落,一個人抱著甕在路
上(或在溪邊),山谷那邊隱約露出寺廟.這畫面里呈現的是鄉村野外恬靜、
安詳的氣氛.
②古人的題畫詩往往會闡發畫面以外的意趣,你覺得這首詩哪些描寫表現了畫面以
外的景和趣?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答案:(1)「水潺潺」聲音的描寫(2)「秋風瑟瑟」聲音的描寫(3)聯想到附近有個
村莊的描寫(4)遠處寺廟傳來「鍾」聲的描寫,都表現了畫面以外的景和趣.
這樣寫的好處是:(1)使畫面上靜止的景物活動了起來,變得有聲有色.(2)拓
展了畫面,使之更顯豐富多彩.
3、答題示例:(2008年高考北京卷)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3題. 酬王處士九日見懷之作 顧炎武
是日驚秋老,相望各一涯.離懷消濁酒,愁眼見黃花 天地存肝膽,江山閱鬢華、多
蒙千里訊,逐客已無家.
注釋:顧炎武,明清之際著名學者、詩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權貴的鬥爭中.清兵南
下,參加人民抗清起義.入清後,多次拒絕清廷徵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勢,志存
恢復.
問:一般認爲顧炎武的詩風接近杜甫.請指出顧炎武這首詩的風格特徵,並作簡要分析. 答案:(1)風格特徵沉鬱悲愴或深沉凝重. (2)這首詩是把深沉的愛國情懷與自己的人生遭際、眼前的具體情境緊密結合
在一起,融鑄爲凝練精純的詩句,形成了沉鬱、凝重的風格.
5、答題示例:(2008年高考全國I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後回答問題. 江間作四首(其三) 潘大臨 西山通虎,赤壁隱龍宮.形勝三分國,波流萬世功.沙明拳宿鷺,天闊退飛鴻.最羨漁竿客,歸船雨打篷. 第三聯兩句中各有一個字用得十分傳神,請找出來,並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答案:「拳」和「退」.用「拳」字形象地表現出鷺鳥在沙灘上棲息時的神態.用「退」字別致、生動地表現出鴻鳥在天空中飛行的狀態.這樣寫構成了作者江邊所見的一幅靜動結合的畫面.
6、答題示例(2008年高考遼寧卷)閱讀下面這首元散曲,然後回答問題.
[正宮]塞鴻秋潯陽即景
周德清
長江萬裏白如練,淮山數點青如淀.江帆幾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飛如電.晚雲都變
露,新月初學扇,塞鴻一字來如線.
(1)請各舉一例說明這首散曲運用的三種修辭方法.
答案:①比喻,如將長江比作白練,將江帆比作疾箭,將下瀉的山泉比作閃電,將天上
一字排開的飛鴻比作一條線等.②對偶,如一、二兩句對偶,三、四兩句對偶,五、六兩句對偶等.③比擬,如說新月「學」扇.
(2)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來又構成了一幅色彩絢麗的潯陽山水圖.請分別從寫景的
順序和動靜的角度對這首散曲作簡要賞析.
答案:①從寫景的順序看一、二句寫長江萬里,遠山重重,寫的是大處、遠景:三、四
句寫江上輕帆,山泉飛流,寫的是個體、近景;五、六兩句則是從前四句的白天
轉到傍晚,又由地面轉到天空.②從動靜的角度看一、二句側重寫江、山的雄偉,
是靜態的,三、四兩句著重寫江帆的迅疾、山泉的飛流,是動態的.
7、答題示例(2008年高考北京卷)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3題. 酬王處士九日見懷之作 顧炎武 是日驚秋老,相望各一涯.離懷消濁酒,愁眼見黃花 天地存肝膽,江山閱鬢華、多蒙千里訊,逐客已無家. 注釋:顧炎武,明清之際著名學者、詩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權貴的鬥爭中.清兵南下,參加人民抗清起義.入清後,多次拒絕清廷徵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勢,志存恢復. 1 下列對詩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是日驚秋老:是無情的日月送來秋天,催人衰老,令人震驚. B 相望各一涯:天各一方,遙相矚望. C 離懷銷濁酒:離別的情懷只能借酒排遣. D 逐客已無家:亡國之人,已無家可言. 2 「天地存肝膽,江山閱鬢華」中的「肝膽」和「閱」在這裡各是什麼意思?這兩句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 答案:①A.②肝膽指自己的愛國之志,或對於故國的赤膽忠心.閱見證.表達了作者雖已衰老,且明知復國無望,仍然矢志不渝、堅持到底的決心.
8、答題示例:(2008年高考江蘇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 登金陵鳳凰台 李 白
鳳凰台上鳳凰游,風去台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
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總爲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問:分別概括這首詩頷聯和頸聯的內容,並說說其中寄寓了詩人什麼樣的感慨.
答案:頷聯寫六朝古都的歷史遺蹟,頸聯寫金陵美麗的自然風物,寄寓了對人事滄桑、自然永恆以及六朝興廢的感慨.
2、答題示例,(2008年高考海南、寧夏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8~9題.
題李世南畫扇
蒸 肇
野水潺潺平落澗,秋風瑟瑟細吹林.逢人抱甕知村近,隔塢聞鍾覺寺深.
①請簡單描述一下李世南畫的扇面中應有的景物,這樣一幅畫面呈現出什麼樣的氣
氛?
答案:畫面大概是有條小溪從兩山之間流出,樹林裡樹葉飄落,一個人抱著甕在路
上《或在溪邊》山谷那邊隱約露出寺廟.這畫面里呈現的是鄉村野外恬靜、
安詳的氣氛.
②古人的題畫詩往往會闡發畫面以外的意趣,你覺得這首詩哪些描寫表現了畫面以
外的景和趣?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答案:(1)「水潺潺」聲音的描寫(2)「秋風瑟瑟」聲音的描寫(3)聯想到附近有個
村莊的描寫(4)遠處寺廟傳來「鍾」聲的描寫,都表現了畫面以外的景和趣.
這樣寫的好處是:(1)使畫面上靜止的景物活動了起來,變得有聲有色.(2)拓
展了畫面,使之更顯豐富多彩.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