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教學中常用的導入方法有哪些?它們各有什麼優缺點?

題目:

歷史教學中常用的導入方法有哪些?它們各有什麼優缺點?

解答:

在歷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朱偉紅
興趣是非智力因素,但對智力的發展有重要的影響.學生對某一學科興趣如何,直接影響學習效果.因此,名學科教師都很注意學生興趣的培養和發展問題.我在一年多的歷史教學實踐中,通過自己不斷地學習與探索,逐步形成、掌握了一些培養學習興趣的方法.本文就教學中的點滴體會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意味著使學生認識到知識對社會、對自己的意義而產生學習的需要,還意味著在從事活動的過程中產生愉快的情緒體驗,從而產生進一步學習的需要.因此,爲了使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必須創造一系列的外部條件和內部條件.
1、明確歷史知識對社會的意義是形成學習興趣的重要條件.研究表明,在一定的條件下,具有明顯的社會意義的知識對於學生的興趣及興趣傾向有特殊的影響.
2、創設一定的任務條件使學生面臨某種實際的任務.僅對知識的社會意義的認識還不足以保證學生產生真正的學習興趣.只有使學生爲了某種具有的實際任務而進行探討時,才能更有效地培養其認識興趣.
3、歷史知識的積累是產生學習興趣的基本條件.研究證明,只有當某種知識領域中的實際知識達到一定的水平時,才能產生對這一領域的興趣.因此,在歷史教學中,教師必須有計劃地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在學生已有的知識的基礎上,使學生不但獲得新知識,使學生感到學有所得.這樣學習興趣才能較順利地形成、發展起來.
另外,學生積極的心智活動和必要的技能掌握等內部條件,以致必要的物質設備、組織領導等外部條件都能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產生.
二、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
(一)生動具體講解史實、發展學生的想像力
1 故事化、通俗化的講述,對一些歷史教材.教師要善於進行故事化的講述.所謂故事化,並非爲了迎合學生的心理而隨意編講故事,而是通過有細節、有場面的具體描述,用通俗形象的語言誘發學生的想像力,使抽象模糊的歷史事件鮮明起來,使人物形象更爲豐滿,從而給學生以深刻的印象.例如在講述皇帝和堯舜禹的傳說這一內容時,教師可據史實向學生講述"三皇五帝"的故事.通過描述中華民族的歷史淵源,使學生濃厚的興趣中,既學得了知識,又加深了對祖國的了解,同時也受到了一次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
2 把歷史現象同一定的歷史背景、環境聯繫起來.歷史現象對學生來說是十分陌生的遙遠的.教師在講授時,可以把歷史現象發生的時間、地點、自然、社會環境呈現於學生面前,爲學生拓寬了想像的時空,這對學生形成完整、正確的歷史概念有著極爲重要的作用.
3 要善於爲學生選擇能揭示歷史時代的事件本質的歷史文獻增強敘述的具體性了充實論段說服力.幫助學生增進史實的時代感.例如在上《遼、西夏和北宋的並立》這一課時,學生把我國北宋的民族英雄楊業與評書《楊家將》中的老令公楊繼業混爲一談,產生了誤會.針對這種情況,我方面據史實介紹楊業的其人其事,分析大說與史實的區別和聯繫.另一方面,我又選擇部分歷史文獻資料向學生講解,從而有力地論證了楊業這一史實人物的認識.同時也調動了學生讀史的積極性,掀起了一股書籍熱潮.
4 引用適當的詩歌、民謠,以增強敘述的形象性和真實感.
(二)注意教學的啓發誘導,再現"歷史情景",以激勵學生自覺地探索問題.
1 教師要善於設計富有啓發性的問題,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思維總是從問題開始的,問題的提出.應該從歷史學科所具有的過去性、具體性的特點出發,堅持史論統一的原則,抓住教學中的實質問題,利用新舊知識既有聯繫又有區別的矛盾,提出難度適宜的問題、吸收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培養學生對歷史學科持久的學習興趣.
2 利用電教手段,調動視聽,創設情景,錄音(像)、投影、幻燈等電教手段在各科的日常教學早已廣泛應用.然而如何使諸種電教形式爲教學做有效的服務,卻是人們在一直探討的問題.在歷史課教學中,有些內容可以重新利用音(錄音)像(錄像、投影、幻燈)手段,再現歷史現象產生的時間、地點、歷史背景及其過程,給學生以充分的感性認識.例如在上《三國鼎立》這一課的"官渡之戰"時,教師可以先簡單介紹一下官渡之戰的始末給學生以初步的認識.隨後教師可選擇表現硝煙瀰漫的戰爭場面的音樂或戰鬥的吶喊聲的錄音帶,邊放錄音邊詳細介紹戰爭的經過.其間,教師隨講述的不斷地變幻投影片.(投影多爲教師自製,可將戰役分爲幾個部分,分別製作成投影.)在音樂的渲染下,學生目睹刀光劍影激烈的戰鬥場面,聽著老師以抑揚頓挫的語調所做的精采描繪,感到仿佛身臨其境,置身於戰火紛飛的沙場.此舉不僅培養了學生對歷史課的濃厚的興趣,而且可以將學生置身於特定的歷史條件中,去認識、分析歷史,對學生加深記憶,增強對歷史本身的理解有重要的作用.
3 教師要善於結合現實,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聯繫現實是爲了說明現代事實的歷史根源,或已經發展而表現出來的新特徵.培養學生"以古鑒今"的認識能力.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熱情.
4 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應採取具體措施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做到"有疑必問"、"幾問必解".教師在充分肯定學生質疑的基礎上,可以提供給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以及必要的歷史文獻資料,讓學生根據已積累歷史知識和教師提供的信息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逐步養成勤動腦筋思考問題的習慣,可以進一步鞏固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5 "走入歷史"挖掘興趣的深刻性
所謂"走入歷史"有就是我們日常說的"進入角色".不過這一角色是在特定的歷史氛圍中,再現歷史現象,歷史情景的角色.學生置身於一定的歷史條件下,去體察、認識歷史.從而闡述自己的見解,以達到深入掌握歷史知識.挖掘學生興趣的深刻性的目的欲使學生"走入歷史".教師必須在對教材認識分析、選擇適當內容的基礎上,多角度、多層次、多形式地設計教材,加強學生興趣的持久性和深刻性.北京三中教師朱爾澄在這方面的做法頗具特色.例如她在講《赤壁之戰》時,就孫劉聯合抗曹的問題,引出"諸葛亮舌戰羣儒"這一歷史場面.她讓學生扮演羣儒與諸葛亮就抗曹問題進行辯論,結論正好是赤壁之戰勝敗的原因.讓學生進入角色,重要的是讓學生體會當時的社會環境.根據當時的客觀條件提出有說服力的論點、論據,"具史實以力爭".教師可在論戰結束後,將辯論結果加工成系統的結論.此法對於學生不斷鞏固加深已有的興趣,提高興趣的層次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三)豐富教材內容,擴大知識範圍
以上介紹的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的一些方法,是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學習、探索的結果.然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巧在用法.教師只有從教材和學生的實際出發,勇於學習、勇於創新,方能在歷史教學中探索出一條成功之路.
如何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點擊數: 1144 接收回傳
摘要: 新課程標準中,要求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使學生從被動地接受知識轉爲對知識的主動探求,這就要求增加學習歷史的興趣.教師應在課本應用、內容安排、教學方法等各方面加以考慮,使學生更有效地投入學習.

怎樣培養學生學歷史的興趣

一位教育家曾經說過:「如果人們吃飯沒有食慾,勉強地把食物吞到胃裡去,其結果只能引起噁心和嘔吐,至少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即他樂意接受,並且能很好地消化它.」吃飯如此,學習歷史亦是如此.如果學生對歷史學習提不起興趣,學習就會缺乏積極主動性,只是被動地接受老師的枯燥無味的灌輸.所以在歷史教學中激發並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至關重要的,也是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正所謂「樂學之下無負擔」.歷史又是記憶性較強的學科,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也是提高記憶能力的關鍵.那麼怎樣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從而使學生樂學、會學、善學呢?

一、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感染學生

羅曼·羅蘭有名言說:「要播撒陽光在別人心中,總得自己心中有陽光.」同樣,要激發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教師自身就必須首先對歷史具有豐富的情感源泉.這個源泉從哪裡來?教師只有平時博覽羣書,深入挖掘教材,不斷研究課程標準與考試說明;博覽羣書積累知識,不斷總結與反思,做到自身具備一桶水的知識功底,才能在教學中融會貫通,繼而選准知識興趣的爆發點,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和熱情,從而達到灌滿「一杯水」的目的.

二、在導入新課上下功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堂課能不能吸引學生,導入新課一環非常重要.導入新課時,一種做法是設置疑點,製造懸念.這樣能集中學生的有效注意,讓他們以急於釋疑的心情進入學習狀態,對探究的過程、結果產生興趣.如講「美國內戰」時,用「美國通過獨立戰爭,已經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道路,爲什麼在十九世紀六十年代會再次爆發一場大規模的國內戰爭?這場戰爭對美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將會產生積極的作用還是消極影響?」等問題導入,使學生圍繞內戰爆發的原因、經過、作用、性質、影響等方面,積極參與學習.另一種做法是採用與課文有關的傳聞、祕史,這也有利於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但講述必須簡潔,否則會有喧賓奪主之感.

三、在教學活動中設疑、質疑,以疑誘思,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長期以來,許多歷史課教師教學觀念落後,採用的是沿襲了多年的「講—聽—背」直線型教學格局.課堂上教師唱獨角戲,所謂「黑板、粉筆加嘴皮」,教師牽著學生鼻子走,這種做法抑制了學生思維的積極性,扼殺了他們學習的興趣.一些學生感到歷史課枯燥無味,產生「厭史」情緒.學貴有疑,有疑才有所思,有思必有所得.在講課過程中設置疑問,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時還能活躍課堂氣氛.
因此,在教學中要注意一邊提出問題,一邊啓發誘導,要求學生以馬克思「懷疑一切」的學習態度爲榜樣.如講「衣索比亞抗意戰爭的勝利」時,提出疑問:「爲什麼封建落後的衣索比亞能戰勝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義大利?」這樣,教師不斷設置疑雲,使學生思維處於亢奮狀態,激發了課堂情趣,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聯繫分析,獲取正確而深刻的認識.又如講到中共成立的歷史意義時,設問學生,假如把「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面貌就煥然一新」加上問號,讓你用史實說明,你將怎麼辦?學生陷入思索之中,然後便說出一些自己的理解.這些設疑如石落平潭,波瀾迭起,使課堂氣氛熱烈,引發學生思維開啓.

四、有效利用課本上的資源,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新課程標準中使用的教材充分注意激發學生的興趣,精美的印刷、生動的插圖、富有趣味性的歷史小故事以及探究性問題都讓學生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覺.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儘可能地利用課文中的這些資源尤其是插圖加以渲染,烘托氣氛,把學生的興趣調動起來.
例如1848年歐洲革命中有一幅《梅特涅夾著尾巴逃跑》的漫畫插圖.在導入新課中,我先讓學生看這幅圖,緊接著簡短的介紹:「梅特涅是奧地利首相,擅長外交權術,他一貫仇視革命和民族解放運動.在十九世紀上半期的歐洲舞台上顯赫一時,而在1848年革命中卻男扮女裝倉皇出逃,可見這場革命聲勢浩大.那麼這場革命是怎樣爆發的呢?」以此來導入新課.這種簡短的插圖介紹,傳達給學生以1848年歐洲革命規模大,對反動統治打擊之深、震動之大的信號.這對整體課文的講述起到了鋪墊作用,學生的興趣也就油然而生了.

五、從基礎知識的實用方面入手

學生學習歷史,從某種意義上講是爲了考試,我們不能迴避這個問題.在歷史教學中遇到一些重點課,在導入新課時,我就強調這一章節的重要性,在歷屆高考中常出現一些題,我們在學習時應重點抓幾方面問題.在講述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一節時,我作了這樣的交待:①俄國歷史上有哪兩次改革?對俄國的歷史發生了什麼影響?②俄國歷史上兩次改革是在什麼歷史條件下出現的,有哪些內容?這種方法開宗明義使學生一開始就了解到學習這章應該掌握哪些知識.學生認爲所學的知識重要,注意力就集中,激起了濃厚興趣.但在講授方法上要注意靈活多變,力求使原本比較枯燥抽象的授課內容變得生動有趣,從而產生很強的感召力,使課堂氣氛活躍.這樣他們就會自主地動腦筋探索知識奧妙,愉快地尋求知識歸宿,從而煥發起更高的求知慾,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努力運用多媒體教學,進行歷史情景的再現,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歷史是發生在過去的事情,對於學生來說,感覺距離比較遙遠.人的認知是從感性開始的,直觀形象的材料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儲存.教學實踐告訴我們,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恰當地運用多媒體教學,有意識打破時空界限再現歷史情景,縮短歷史與學生的距離,將學生引入情境之中,給學生以直接的感官刺激,有利於引發學生,不僅能起到組織教學的作用,而且能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進一步明確學習目的,提高學習效率.例如我在講《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插放一段《火燒圓明園》的錄像;在講《抗日戰爭》時,播放國歌等.這樣,通過直觀教學手段代替教師的講讀,取得了更好的效果.可以說,多媒體使歷史走近了學生,使歷史課不再是枯燥的理論和呆板的講授.
托爾斯泰曾經說過:「成功的教育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積極性.」總之,興趣的激發,使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這樣就會使學生情不自禁地對歷史產生求知慾,從而達到教學的目的,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所以我們在教學中要不斷地總結,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優化課堂教學過程,積極充分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並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充分享受學習歷史的樂趣,真正從內心深處體會到學習的愉快.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