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4的整理歸納,謝謝!

題目:

高中政治必修4的整理歸納,謝謝!
如題!謝謝!感激不盡吖!

解答:

[資料]哲學生活知識點歸納
1、生活處處有哲學
1)、哲學的智慧產生於人類的實踐活動.
2)、哲學源於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
3)、哲學總是自覺或不自覺的地影響著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
2、什麼是哲學?
哲學是關於世界觀的學問;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哲學又是關於方法論的學問.一句話,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
3、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關係:
區別: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以及人與世界關係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方法論是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聯繫:世界觀決定方法論,方法論反映世界觀.
4、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係:
區別:具體科學揭示的是自然、社會和思維某一領域的規律和奧祕;哲學是對個別規律和特性進行概括和升華,從中抽象出整個世界最一般的本質和最普遍的規律.
聯繫:1).具體科學是哲學的基礎,具體科學的進步推動哲學的發展.
2).哲學爲具體科學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
5、什麼是哲學的基本問題?
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即意識和物質的關係問題).
它有兩個方面內容:
1)思維和存在何者爲第一性的問題?
2)思維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問題?
6、什麼是唯物主義?什麼是唯心主義?
唯物主義認爲,物質是世界本原,物質第一性 ,意識第二性.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派生.
唯心主義認爲,意識是世界的本原,意識第一性,物質第二性.意識決定物質,物質依賴意識.
7、什麼是辯證法?什麼是形上學?
辯證法主張用聯繫、發展、全面的觀點看問題.
形上學主張用孤立、靜止、片面的觀點看問題.
8、真正的哲學是社會變革的先導
1)它可以通過對社會弊端、舊制度、舊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觀念,解放人的思想.2)它可以預見和指明社會的前進方向,提出社會發展的理想目標,指引人們追求美好的未來;動員和掌握羣衆,從而轉化爲變革社會的巨大的物質力量.
9、馬克思主義哲學:
是科學的世界觀和科學的方法論;是無產階級和人民羣衆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神武器.
馬克思主義哲學包括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是哲學史上偉大的變革.
第四課 探索世界的本質
1、世界的物質性原理
自然界是物質的;人類社會是物質的.意識是物質的派生.因此,世界是物質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在於它的物質性.
方法論:想問題、辦事情,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使主觀認識和客觀實際相符合.
2、什麼是物質?物質是不依賴於人的意識,並能爲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它概括了宇宙間一切事物和現象的共同本質,而不是指某一具體的物質形態.)
3、物質和運動的關係:
(1) 物質是運動的物質.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
(2) 運動是物質的運動.物質是運動的承擔者(主體).
(3) 離開運動談物質和離開物質談運動,都是錯誤的.
4、運動和靜止的關係:
(1)區別:運動,是指宇宙間一切事物、現象的變化和過程.是絕對的、無條件的、永恆的.
靜止,是運動的一種特殊形式.是相對的、有條件的、暫時的.
(2)聯繫:動中有靜,靜中有動.世界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
(3)只承認靜止而否認運動,是形上學的不變論;只承認運動而否認靜止,則導致相對主義和詭辯論.
5、規律的客觀性和普遍性原理
l 規律的含義:事物運動過程中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繫.
l 規律的客觀性: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的,它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消滅.
l 規律的普遍性:自然界、人類社會、人的思維,其運動變化和發展都是有規律的.
方法論:必須遵循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而不能違背規律.否則,就會受到規律的懲罰.
6、規律是可以認識和利用的
人們可以認識和把握規律;並根據規律發生作用的條件和形式,利用規律,改造客觀世界,造福人類.
第五課 把握思維的奧妙
1、意識的本質(什麼是意識?)
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是人腦的機能;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
2、意識的作用(意識的能動性)
(1) 人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表現爲:
l 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1、○2)
l 意識活動具有主動創造性和自覺選擇性.(○1、○2、○3)
l 世界上只有尚未認識之物,而沒有不可認識之物.
(2) 人能夠能動地改造世界.
l 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有指導作用.即人通過實踐把意識中的東西變成現實中的東西,創造出沒有人的參與永遠也不可能出現的東西.
l 意識對於人體生理活動有調節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奮發;萎靡的精神,會使人悲觀、消沉、喪失鬥志.
3、尊重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相結合原理
(1) 發揮主觀能動性,是認識和利用規律的必要條件
(2) 尊重規律,是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和基礎.
(3)方法論:必須把尊重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結合起來.片面強調任何一方面都是錯誤和有害的.
(既要尊重規律,即尊重規律的客觀性,按客觀規律辦事.又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即充分利用有利條件,克服不利條件,創造新的條件,按規律辦事,求真務實.)
4、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與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是統一的
區別:什麼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P41)?什麼是解放思想、與時俱進(P51)?
聯繫:(1)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是實事求是的內在要求和前提.
(2)實事求是是解放思想、與時俱進的目標和歸宿.
方法論:面對激烈的國際競爭,面對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和社會變化,爲了國家和民族的振興,我們必須做到: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不斷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求真務實.
6、求真務實,正確認識和把握國情,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必須解決的首要問題.
7、怎樣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P41)
第六課 求索真理的歷程
1、實踐的含義與特點
含義: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一切物質性活動.
特點:1)實踐具有客觀物質性.2)實踐具有主觀能動性3)實踐具有社會歷史性.2、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決定認識)
1)實踐是認識的來源.2)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3)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4)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
3、真理的客觀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1) 真理的含義:真理是標誌主觀同客觀相符合的哲學範疇,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
2) 人們對同一確定的對象,會產生多種不同的認識,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種正確的認識,即只能有一個真理.真理與謬誤的界線不容混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4、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
1) 真理是有條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適用的條件和範圍.如果超出了這個條件和範圍,真理就會變成謬誤.
2) 真理是具體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對於特定的過程來說的,都是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3) 真理和謬誤往往相伴而行.犯錯誤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確對待錯誤.
5、認識具有反覆性和無限性
1) 認識的反覆性:人們對一個事物的正確認識往往要經過從實踐到認識、在從認識到實踐的多次反覆才能完成.
2) 認識的無限性:人類認識是無限發展的.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
3) 從實踐到認識、從認識到實踐的循環,是一種波浪式的前進或螺旋式的上升.
4) 方法論: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實踐中認識和發現真理,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是我們不懈的追求和永恆的使命.
第七課 唯物辯證法的聯繫觀點
1、世界是普遍聯繫的
(1)什麼是聯繫?事物之間以及事物內部諸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
(2)聯繫的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與周圍其他事物有著這樣或那樣的聯繫.世界是一個普遍聯繫的有機整體,是一幅由種種聯繫交織起來的畫面.其中沒有一個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3)聯繫的客觀性:聯繫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方法論)它要求我們,要從事物固有的聯繫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觀隨意性.
(4)聯繫的多樣性:世界上的事物千差萬別,事物的聯繫也是多種多樣的.(方法論)它要求我們,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各種條件;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爲轉移.
2、堅持整體與部分的統一
(1) 整體與部分是相互區別的.含義不同;地位、作用、功能不同.
(2)整體與部分是相互聯繫、密不可分的.部分離不開整體;整體離不開部分;關鍵的部分可以決定整體的功能.
(3)方法論:○1我們應當樹立全局觀念:立足整體,統籌全局,選擇最佳方案,實現整體的最優目標.○2同時,必須重視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發展推動整體的發展.
3、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
(1) 系統的基本特徵:整體性、有序性、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
(2) 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要著眼於事物的整體性;遵循系統內部結構的有序性;注意系統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
(3) 系統優化的方法要求我們用綜合的思維方式來認識事物.
第八課 唯物辯證法的發展觀點
1、發展的普遍性:自然界是發展的;人類社會是發展的;人的認識是發展的.
2、發展的實質(什麼是發展):發展是事物的前進和上升,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3、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1) 事物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因爲新事物必然戰勝舊事物.
(2) 事物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因爲新事物戰勝舊事物必然經歷一個漫長和曲折的過程.
(3) 方法論: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對未來充滿信心,鼓勵、支持、保護新事物,促使其成長壯大.又要準備走曲折的路,不斷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困難,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驗.
4、量變和質變的辨證關係(原理)
(1) 量變和質變的含義.
(2) 量變和質變的辨證關係:◇1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2質變爲新的量變開闢道路,使事物在新質的基礎上開始新的量變.◇3事物的發展就是這樣由量變到質變,又在新質的基礎上開始新的量變,如此循環往返,不斷前進.
方法論:○1積極做好量的積累,爲實現事物的質變創造條件.○2要果斷地抓住時機,促成質變,實現事物的飛躍和發展.○3反對兩個極端:急於求成和優柔寡斷.
緊跟政治課改 崇尚互聯共享,中學政治教學網與你同歷新課程改革!
第九課 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
1、矛盾的同一性和鬥爭性
(1) 矛盾的含義.(2)矛盾的同一性.(3)矛盾的鬥爭性.(4)同一性和鬥爭性的關係.
(5)方法論:堅持一分爲二的分析方法.(兩點論、兩分法).
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1)矛盾的普遍性含義:事事有矛盾;時時有矛盾. (2)方法論:在任何時候,對任何事物,我們都要承認矛盾,分析矛盾,勇於揭露矛盾,積極尋找正確的方法解決矛盾.
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1)矛盾的特殊性含義:矛盾著的事物及其每一個側面各有其特點.(2)矛盾的特殊性的表現:○1、○2、○3. (3)方法論: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4、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辨證關係原理:
(1)二者相互聯結.普遍性離不開特殊性;特殊性離不開普遍性.(2)二者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辨證關係原理:
(1)區別:在複雜事物的發展過程中,存在著許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種矛盾處於支配地位、對事物發展起決定作用,這就是主要矛盾.其他矛盾處於被支配地位、對事物發展不起決定作用,這就是次要矛盾.
(2)聯繫: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賴、相互影響;並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3)方法論:要求我們想問題辦事情既要善於抓住重點,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同時,又要統籌兼顧,處理好次要矛盾.
6、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辨證關係原理:
(1)區別:一個矛盾有兩個方面,其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必有一方處於支配地位、起著主導作用,這就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另一方處於被支配地位,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2)事物的性質,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的.
(3)聯繫: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賴;並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4)方法論:要求我們想問題辦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於分清主流和支流.
7、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一的方法論.
(1)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一的哲學依據: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辨證關係原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辨證關係原理.
(2)兩點論和重點論的含義.
(3)兩點論和重點論的聯繫:兩點之中有重點;重點是兩點中的重點.
(4)我們要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一的方法,反對一點論和均衡論.
8、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方法論)
(1)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哲學依據:矛盾的特殊性.
(2)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含義.
(3)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地位:是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
(4)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重要性:◇1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我們正確認識事物的基礎.◇2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我們正確解決問題的關鍵.
9、什麼是矛盾分析的方法?
矛盾分析的方法是認識事物的根本方法.主要是:
(1)運用一分爲二的觀點,堅持兩點論、兩分法.
(2)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3)善於把握重點和主流,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一.
第十課 創新意識與社會進步
1、 辨證否定觀與創新意識:
(1)什麼是辨證的否定?
○1辨證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發展自己.)
○2辨證的否定,是事物發展的環節.(是實現新事物產生、促使舊事物滅亡的根本途徑.)
○3辨證的否定,是事物聯繫的環節.(新事物產生於舊事物之中,它總是汲取、保留、改造舊事物中的積極因素,作爲自己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4辨證否定的實質,是「揚棄」.(辨證的否定,既不是肯定一切,也不是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保留又克服;克服的是舊事物中的過時、消極的內容,保留的是舊事物中的積極、合理的因素.)
(2)、辨證否定觀的要求(方法論):
○1要求我們,必須樹立創新意識.做到不惟書、不惟上,只惟實.(即要求我們,不僅要尊重書本、尊重權威;更要立足實踐,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不斷實現理論和實踐的創新與發展.這是我們事業不斷取得成功的關鍵.)
○2要求我們,要有革命批判的精神.(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
2、 革命批判精神和創新意識,是密切相連的.
(1)要創新,就必須有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維.
(2)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維,必然要求我們樹立創新意識.(即要求我們,關注變化發展的實際,敢於突破成規陳說;注重研究新情況,提出新問題,尋找新思路,確立新觀念,開拓新境界.)
(3)辯證法的本質,是批判的、革命的、創新的.
3、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因爲:
(1) 創新推動生產力的發展.
原因:創新更新了人們的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提高了勞動者的素質,開闢出更廣闊的勞動對象,進而推動生產力的發展.(例如:技術創新.)
(2) 創新推動生產關係和社會制度的變革.
(例如:理論創新是社會發展和變革的先導.)
(3) 創新推動人類思維方式和文化的發展.
Ø 創新推動人類思維方式的變革.原因: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 使得人類的認識對象和範圍日趨廣闊 使得人類思維的性質和水平不斷更新和發展.
Ø 創新推動文化的發展.(了解「當代中國先進文化」的內涵)
(4) 結論: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
第11課 尋覓社會的真諦
1、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辨證關係:
(1)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存在的性質決定社會意識的性質;社會存在的變化決定社會意識的變化.
(2)社會意識反作用於社會存在.落後的社會意識阻礙社會的發展;先進的社會意識促進社會的發展.
(3)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
2、生產關係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狀況的規律:
(1)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力的狀況決定生產關係的性質;生產力的變化,遲早會引起生產關係的變革.
(2)生產關係反作用於生產力.當生產關係適合生產力狀況時,它對生產力的發展起推動作用;當生產關係不適合生產力狀況時,它對生產力的發展起阻礙作用.
3、上層建築一定要適應經濟基礎狀況的規律:
(1)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2)上層建築反作用於經濟基礎.當上層建築適合經濟基礎狀況時,它促進經濟基礎的鞏固和完善;當上層建築不適合經濟基礎狀況時,它阻礙經濟基礎的發展和變革.
4、社會歷史發展的總趨勢:
(1)社會歷史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發展的過程,是曲折的.
(2)階級鬥爭是推動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
(3)改革是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強大動力.
結論(圖示):
人類 實踐 ( 解決)社會基本矛盾 (推動) 社會發展.
5、人民羣衆是歷史的創造者.
表現:(1)人民羣衆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2)人民羣衆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3)人民羣衆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
方法論:堅持羣衆觀點和羣衆路線.
6、堅持羣衆觀點和羣衆路線.
(1)羣衆觀點及其要求:
v 羣衆觀點的基本內容:相信羣衆,服務羣衆,對人民負責,向人民學習.
v 羣衆觀點的要求:堅持立黨爲公,執政爲民;權爲民所用,情爲民所系,利爲民所謀;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是我們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
(2)羣衆路線及其地位:
Ø 羣衆路線的基本內容:一切爲了羣衆,一切依靠羣衆,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
Ø 羣衆路線的地位:它是無產階級政黨的根本的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
(3)堅持羣衆觀點和羣衆路線的重要性:
它是我們黨領導人民取得革命勝利的重要保證;也是成功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保證.
第12課 實現人生的價值
1、 什麼是人的價值?
人的價值有兩個方面:
(1)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即人的價值就在於爲社會創造價值).
(2)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
2、 如何評價一個人的價值?
(1)評價一個人的價值,主要看他的貢獻.(2)最根本的是對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事業的貢獻.(3)在今天,就是看他爲社會、爲人民貢獻了什麼.
3、價值觀的導向作用:
價值觀作爲一種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重大反作用,對人的行爲具有重要的驅動、制約和導向作用.表現如下:
(1)價值觀對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具有重要導向作用.(正確的價值觀,會使人們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中取得成功;錯誤的價值觀,會使人們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中遭到失敗).
(2)價值觀對人生道路的選擇具有重要導向作用.(尋找正確的價值觀,就是尋找人生的真諦).
4、如何進行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
(1)必須自覺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
(2)要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把人民羣衆的利益作爲最高的價值標準.
5、如何正確處理個人、他人、社會三者利益的關係?
(1)必須首先考慮並滿足最大多數人的利益要求.(最大多數人的利益,是最要緊、最具有決定性的因素).
(2)利益發生衝突時,怎麼辦?
當個人利益和人民利益發生衝突時,要自覺站在人民的立場上進行選擇;當個人利益和他人利益發生衝突時,要善於從不同角度思考利益,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當選擇.
(3)利益沒有衝突時,怎麼辦?
把個人、他人、社會三者利益的統一,作爲自己選擇的標準,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弊相衡取其輕.
6、如何創造和實現人生的價值?
(1)根本途徑:勞動和奉獻.(要求:在勞動和奉獻中創造價值)
(2) 客觀條件:
社會提供的客觀條件,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基礎.即人的價值,只能在社會中實現. (要求: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價值)
(3)主觀條件:
實現人生的價值,需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發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個人素質;需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有正確價值觀的指引.(要求:在砥礪自我中走向成功)
7、個人與社會的統一(原理)
(1)社會發展是個人發展的基礎.(個人離不開社會)
(2)社會發展也離不開個人發展.(社會離不開個人)
(3)只有在集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展其才能的手段;只有在集體中,才可能有個人自由.
(4)、方法論: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人生的價值.
8、崇高理想的作用
理想是人生的奮鬥目標.崇高的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即:一個人有了崇高的理想,就有了堅定正確的方向,就能夠把個人的前途和國家的命運、人類的幸福結合起來,從而爲自己的生命里程注入恆久的動力和無限的生機,最後實現人生的價值.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