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以科學發展觀作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的指導方針?(答案在300字左右最好了,3q了!)
題目:
如何理解以科學發展觀作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的指導方針?(答案在300字左右最好了,3q了!)
辨析
解答:
以人爲本 科學發展觀 經濟社會發展戰略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十六屆四中全會進一步強調了「堅持以人爲本,樹立全面發展、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的科學發展觀,這是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基本確立,經濟規模對世界經濟的影響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已經超過1000美元的條件下,我們黨提出的指導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思想,是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新發展和具體體現,是應對當前國內、國際環境的需要,是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和建立和諧社會目標的需要.深刻領會和準確把握科學發展觀的精神實質,自覺用以指導實踐,適時調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對於我們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步伐,順利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一、發展觀的歷史演進
發展是一個廣泛的、歷史的範疇,人類對其本質的理解經歷了一個逐步深化的過程.首先是「增長第一主義發展觀」,認爲工業化是一國經濟發展的必經之路,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增長是經濟發展的主要特徵,由此導致的結果是「有增長無發展」.其次是可持續發展觀,其基本要求是既要重視代內公平發展,又要重視代際公平發展,以此爲基礎樹立循環經濟觀.現在我們提出的「以人爲本」的科學發展觀,將發展看作是人的基本需求得到滿足、人的能力得到發展、人性自我得到實現的過程.增長第一主義發展觀是戰後形成的以西方發達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經驗爲依據的傳統發展觀.這種發展觀對戰後發展中國家的現代化戰略曾產生過相當大的影響,在20世紀50-60年代盛行全球.其特徵是強調工業化,經濟增長第一,把經濟看作是利用有限資源儘可能多地生產所需物質的活動,以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爲主要目標,並以此作爲衡量社會文明的唯一尺度.然而,毫無理性地追求經濟的增長帶來了一系列日益嚴峻的問題,人類所面臨的人口猛增、糧食短缺、能源緊張、資源破壞和環境汙染等問題日益惡化,導致「生態危機」逐步加劇,經濟增長速度下降,局部地區社會動盪,甚至已經威脅到人類自身的生存.這些問題可以歸納爲三類:一是加劇了人與資源的矛盾;二是伴隨對資源掠奪性開採和浪費,造成環境汙染等嚴重的生態問題;三是造成嚴重的社會不平等.這就迫使人類重新審視自己在生態系統中的位置,並努力尋求長期生存和發展的道路.1987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在《我們共同的未來》報告中第一次闡述了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共識.可持續發展是指發展既能滿足現代人的需求,又不損害後代人滿足需求的能力,即指經濟、社會、資源和環境保護協調發展,它們是一個密不可分的系統,既要達到發展經濟的目的,又要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大氣、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資源和環境,使子孫後代能夠永續發展和安居樂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是發展,但要求在嚴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質和保護環境、資源永續利用的前提下進行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它揚棄了單一、片面和畸形的發展觀,比增長第一主義發展觀更具綜合性、全面性和進步性,追求的是一種人-自然-社會之間的高質量、高水平的協調發展.可以說可持續發展概念的提出徹底改變了人們的傳統發展觀和思維方式.科學發展觀是中國共產黨人在總結世界各國和中國發展經驗的基礎上,對可持續發展思想的進一步深化和發展.科學發展觀的內涵極爲豐富,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的各個領域,社會、經濟、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基本指向.它包括兩層含義:人與自然之間關係的協調發展;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協調發展.科學發展觀追求的是「合理的發展」,關注的是發展的意義,即「爲了什麼發展」和「什麼樣的發展才是好的發展」這樣的核心問題.這些問題對於人類的生存和可持續發展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傳統發展觀把經濟增長本身看作目的和惟一的價值尺度.把人只是看作發展的手段或工具,從而顛倒了目的和手段的關係.當人們把發展僅僅看作是物質生活的改善、生產力的增長、工業化的進步時,其實遮蔽了發展的價值和倫理審視:它不考慮發展是什麼樣的發展、是爲什麼的發展、是爲誰的發展,發展的終極價值是什麼等關係人的意義、生活的意義和社會的意義等的重大問題,從而使發展等同於經濟的增長、等同於工業化的進程、等同於善待環境,這就難免導致發展的手段和發展的目的的雙重迷失.以人爲本的發展觀認爲,人是社會發展的本質,發展的終極價值不是經濟的單方面增長和簡單的善待環境,而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是使全體人民獲得幸福.以人爲本的發展符合社會發展的最終目標和價值標準,因爲只有把人自身的發展作爲社會發展的根本目標,社會各方面的發展才有意義.科學發展觀作爲一種建立在科學價值判斷基礎上的發展觀,是以人爲本的價值取向的多重統一.
二、科學發展觀是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新發展和具體體現,適應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
鄧小平同志關於「發展才是硬道理」等一系列關於發展問題的精闢論述,是鄧小平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影響最大、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成效最爲顯著的指導思想.自從鄧小平在上個世紀70年代末提出全黨工作重心轉到以經濟建設爲中心的軌道上和1992年提出發展是硬道理以來,中國取得了讓世人矚目的發展,從1978-2003年,年均GDP增速達9.4%,處於世界前列,GDP總量已躍居世界第6位,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鄧小平發展理論的特點突出表現爲:首先,它是撥亂反正的發展觀,目的是把被顛倒了的政治和經濟的關係重新顛倒過來,所以必然突出經濟的決定作用.其次,是溫飽尚未完全解決時期的發展觀,目的是通過快速發展進入小康社會.當時主要的矛盾是經濟欠發展,還談不上全面和協調發展.科學發展觀是對鄧小平發展理論的重大發展和進一步深化,這主要表現在:更加注重發展的目的性,即以人爲本,發展的目的是滿足人民羣衆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更加注重發展的協調性,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經濟和社會之間、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之間,都要協調發展;更加注重發展的可持續性,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這是世界潮流,也是我國發展的內在要求;更加注重發展的全面性,如注重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所以,科學發展觀是對鄧小平關於發展的理論的具體運用和進一步發展,是適應新的國內國際形勢,指導我國實現更好和較快發展的指導思想.「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一個相互聯繫的整體,它把發展先進生產力、發展先進文化、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者並舉,作爲我黨一個完整的價值目標確定下來.科學發展觀是一種融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於一體的,把經濟、社會和人統一起來的,具有整體性、系統性的當代社會發展觀.科學發展觀是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貫徹和落實.「三個代表」的第一個「代表」就是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不僅要考慮發展生產力,而且要考慮科學地運用生產力.生產力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對自然的一種破壞,生產力的能力有多大,對自然破壞的能力就可能有多大.生產力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應該科學地運用生產力.在人類改造自然能力非常強的情況下,如果不科學地運用生產力,一味追求增長速度,滿足人類無窮盡的對物質資料的占有,就可能導致災難性的後果.有的災難可能在現在產生,有的可能會發生在子孫後代身上.科學發展觀就是強調在高度重視發展生產力的同時,要科學運用生產力.堅持以天人合一、普遍和諧的理念來選擇我們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道路.文化對政治、經濟、軍事、科學技術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科學發展觀的內涵不僅是要發展生產力、發展經濟,而且包括在審視和規劃未來社會時,要考慮中華民族先進文化對經濟發展的影響;要考慮在世界範圍內弘揚中華先進文化,推廣我們的價值觀.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有一種激勵性,它節制人對物質無窮的占有欲,只有通過文化的提升和價值觀的調節來控制人對物質資料的占有欲,才能建立一種高文明的和諧社會.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倡導「勤儉節約」,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共產黨的傳統.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應給它賦予新意:「勤」就是勤奮,就是要以積極的態度發展生產力、發展科技、發展教育、發展經濟.「儉」就是儉樸,就是以簡樸爲道德規範和價值觀來培育人們的消費觀念,控制人對物質資料無窮的占有欲.「節」就是節制,要節約時間、節約用地、節約用水、節約能源和資源,以天人合一、天人共存的理念來選擇中國的發展道路,構建中國未來社會的發展模式.「約」就是約束,人要約束人的行爲、政府要約束政府的行爲、國家要約束國家行爲,要以大同世界和共產主義的理念在世界政治生態體系中推行我們的價值觀念,約束敵對勢力的霸權行爲;要以「以人爲本」和「爲人民服務」的思想構建我們的制度框架,約束政府行爲;要以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親和力和吸納力構建新時代新的道德體系和價值體系,約束人的社會行爲,培育和奠定和諧社會的根基.什麼是廣大人民羣衆的根本利益?根本利益不僅包括當代人的利益,也包括子孫後代的利益.我們把國家的不可再生資源都消耗掉了,以高能耗、高資源消耗換取高速增長,我們快速富裕起來了,實際上是吃了子孫後代的飯.科學發展觀就是要喚醒人們注意:不要吃子孫飯,富當代人.必須對我們國家水資源短缺、土地資源短缺、能源、富礦資源短缺的狀況有清醒的認識.這個問題,不只是制定國家發展規劃的人認識到就可以,各級政府、全體人民都要認識到這個問題.全黨、全國人民都要樹立科學發展觀,堅持科學發展觀,只有這樣,人民的根本利益、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才能得到保證.
三、以科學發展觀調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的幾個思路
(一)要進一步轉變發展觀念,樹立正確的政績觀,保持平穩和持續發展
當前,存在於某些地區和部門領導幹部頭腦里的發展觀念與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有的依然把「發展是硬道理」簡單地理解爲「增長是硬道理」,有的依舊把「以經濟建設爲中心」視爲「以速度爲中心」,簡單地用GDP指標作爲衡量政績的標準.這些情況表明,轉變發展觀念的任務仍然十分艱巨.GDP代表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和個人在一定時期內全部生產活動(包括產品和勞務)的最終成果,是社會總產品價值扣除了中間投入價值後的餘額,也就是當期新創造財富(包括有形和無形)的價值總量.對國家來說叫做國內生產總值,對地區來說叫做地區生產總值或本地生產總值.誠然,在宏觀經濟學所有概念中最重要的指標就是GDP,但GDP的缺陷也是十分明顯的:它不能反映社會成本;不能反映經濟增長的方式和爲此付出的代價;不能反映經濟增長的效率、效益和質量;不能反映社會財富的總積累;不能衡量社會分配和社會公正.因此GDP只是一個描述經濟增長情況的統計概念.因此,應當非常關注它卻又不能看得太重,更不能只看其增長速度,不要給地方政府下GDP指標,要以平穩的心態,追求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的發展,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因爲創造政績是爲了發展,是爲了造福人民,所以要用全面的、實踐的眼光看待政績.所謂用全面的眼光看政績,就是既要看經濟指標,又要看社會指標、人文指標和環境指標;既要看城市變化,又要看農村發展;既要看當前的發展,又要看發展的可持續性;既要看經濟總量增長,又要看人民羣衆得到的實惠;既要看經濟發展,又要看社會穩定;既要看「顯績」,又要看「潛績」;既要看主觀努力,也要看客觀條件.所謂用實踐的眼光看政績,就是重實幹、辦實事、求實效,各項政績應該經得起實踐檢驗和歷史檢驗.
(二)採取重大戰略措施,構築起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體系和新型機制
北方水資源稀缺和南方土地資源短缺的問題是中國經濟發展的瓶頸.爲了能夠爲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奠定較爲堅實的基礎,需要在宏偉的跨世紀經濟改革和社會變革中,構築起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體系和新型機制.(1)強化和提高全民族的可持續發展意識.通過各種形式廣泛地宣傳有關可持續發展的問題,使人們從概念上和認識上不斷深入和系統地理解可持續發展的科學內涵.同時應通過多種形式鼓勵和引導公衆普遍地、積極地參與可持續發展.(2)加強可持續發展相關的立法與實施工作.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要有與之相應的體制和機製作保證,而體制和機制則依靠法律作保障.在可持續發展相關立法和實施工作中,應建立健全可持續發展的法律體系,採取有效措施加強執法力度.(3)同市場經濟發展相適應,有效利用市場機制保護環境,包括三個方面:加快經濟的改革,減少和取消對資源消耗大、經濟效率低的國有企業的補貼;建立以市場供求爲基礎的自然資源價格體制;推行環境稅.(4)同經濟增長相適應,將公共投資重點向環境保護領域傾斜,並引導企業向環境保護投資.政府應在清潔能源、水資源保護和水汙染治理、城市公共運輸、大規模生態工程建設的投資方面發揮主導作用,並利用合理收費和企業化經營的方式,引導其他方面的資金進入環境保護領域.
(三)建立經濟結構的外向型戰略調整和戰略轉移
中國正在迅速發展爲世界經濟貿易大國,外部環境變化對我國的影響進一步加深,我國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也明顯增大.目前,我國國內發展的資源、能源約束及矛盾更加突出,開放度的提高給國內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是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矛盾,順利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迫切需要.我國要素結構很不平衡,人多地少,資本形成能力差,人均占有資源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比其他國家更需要利用好外部機遇和條件.國內一些重要資源短缺,亟須加大利用外部資源的力度.國內加工生產能力很大,亟須努力擴大出口.不少行業生產能力遠遠大於國內市場的容量,若不出口,許多企業將難以生存.與此同時,我國城鎮就業矛盾日益突出,也亟須以開放促進就業容量大的勞動密集型製造業和服務業發展,擴大勞務輸出,爲社會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所以,在新的發展階段,必須適應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和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新形勢,在更大範圍、更廣領域和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和競爭,提高對外開放水平.要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統籌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更好地促進我國現代化建設.爲此目的,(1)加快制定並實施境外資源利用戰略.世界大國高度重視在世界範圍內開發利用資源,都實施了不同形式的全球資源戰略.要保障我國一些重要資源的供給,必須加快制定實施境外資源利用戰略,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綜合運用貿易、對外投資、對外援助等多種形式,積極開展跨國經營,提高利用境外資源的能力.(2)更加注重在開放中節約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學會在開放中節約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我國不僅缺乏一些重要資源,而且資源利用效率也很低,因此,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就相當於創造新的資源.(3)從引進來轉向走出去,把資源型、耗能型產業向境外轉移.
(四)積極應對已經出現和可能更嚴重的貿易抵制性反應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步伐的加快,傳統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漸顯脆弱,發達國家紛紛將貿易壁壘的重點轉向隱蔽性更強、透明度更低、更不易監督和預測的保護性措施——技術貿易壁壘.技術貿易壁壘的主要特點有:廣泛性、系統性、合法性、雙重性、隱蔽性和靈活性.在目前的國際貿易中,技術壁壘已占非關稅壁壘的30%,而且有日益增加的趨勢.技術貿易壁壘已成爲阻礙我國出口產品進入發達國家市場首要的非關稅壁壘.隨著國際環境壓力的增加以及一些國際公約的實施,技術貿易壁壘廣泛地衝擊著我國農產品、紡織品、機電產品、玩具、醫藥產品等的出口.(1)要組織專門的人力、物力研究對外貿易技術貿易壁壘體系,及時收集、整理、跟蹤國外的技術貿易壁壘,建立技術貿易壁壘資料庫.(2)要以環保產業作爲提升出口產業結構的重點.政府應制定財政、信貸、稅收等方面的優惠政策,支持和鼓勵環保產業的發展,把環保產業培育作爲提升出口產業結構的重點和帶動國民經濟發展的新的經濟增長點.(3)儘快建立我國技術法規體系,積極採用國際標準,健全和完善認證制度,建立有效、完善的國內技術貿易壁壘體系.(4)充分利用《技術性貿易壁壘協定》有關條款,特別要用好、用足該協定的「例外條款」.應依據《技術性貿易壁壘協定》規定的在產品法規、標準、認證和檢疫制度方面實行非歧視的原則和國民待遇,防止發達國家對我國商品實行雙重標準.
(五)依靠科學技術突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資源和能源瓶頸性約束,大幅度提高我國的產業競爭力
隨著未來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對煤炭、石油等一次能源以及有色金屬、鐵礦石、木材等資源的需求量還將大幅度增長.目前國際初級產品市場已經形成了中國市場價格板塊,價格不斷上漲.如果不依靠科技進步大幅度降低能耗和資源消耗,努力開闢新的資源利用空間,所取得的經濟增長,將會被不斷上揚的國際資源、能源價格所抵消.解決這一問題的出路之一是依靠科學技術,通過資源勘探開發理論研究和技術創新,並積極開發替代能源,不斷擴展資源能源的獲取能力;同時必須通過能源、資源節約技術的廣泛利用,以及循環經濟和節約型社會的建立,最終解決資源能源的瓶頸問題.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國內外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提升我國產業的國際競爭力,是實現「兩個市場、兩個資源」有效利用的前提和條件.當前,我國企業的自主開發和技術創新能力嚴重不足,制約了產業競爭力的提升,航空設備、精密儀器、醫療設備、工程機械、石油化工裝備等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的產品主要依賴進口,對國家經濟安全和國防安全形成了潛在威脅.應以制度創新和技術創新爲基礎,構建國家創新體系,大力發展高新技術,大幅度提高我國的產業競爭力.
(六)化解矛盾,確保國家安全
國家安全是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前提條件.國家安全是指國家處於沒有危險,既沒有外部的威脅和侵害,又沒有內部的混亂和失序的客觀狀態.在一般意義上,當代的國家安全主要包括領土安全、人口安全、資源安全、經濟安全、主權安全、政治安全、軍事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10個方面的內容.人口安全是目前沒有引起足夠重視的一個領域.雖然人力資源是決定經濟發展的「第一資源」,但是,由於人口高峯、就業高峯和人口老齡化高峯將同時而至,「人口擁擠及其成本」將制約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我國是擁有13億人口、勞動力資源非常豐富的發展中大國,即使今後十年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0.1%以內,每年仍將淨增人口1000萬左右,到本世紀中葉,我國人口將繼續增加,人口總量高峯、就業人口高峯、老齡人口高峯將接踵而至,人多資源少、就業崗位少、贍養成本高等將成爲制約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難題,由此帶來的社會問題也尖銳地擺在我們面前.人口健康安全、人口素質提高的要求與受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所制約的對教育、公共衛生投入不足之間的矛盾也很突出.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收入分配差距不斷拉大形成的人口階層或羣體之間的矛盾已經顯現.解決人口安全問題不能只是思考如何調整計劃生育政策,即使現在調整計劃生育政策,影響的也是二十年後的社會人口構成.因此,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爲指導,全面審視今後二十年社會經濟發展中可能出現的各種矛盾和問題,積極應對,選擇與建設小康社會、建立和諧社會目標相一致的政策,平衡、化解矛盾,釋放可能影響社會安全與穩定的消極能量,保證我們國家走好對中華民族前途命運至關重要的今後二十年的歷程.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