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題目:

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解答:

第一單元 生活與消費
第一課 神奇的貨幣
1.商品的含義?用於交換的勞動產品
2.商品的基本屬性?價值和使用價值.
3.貨幣的含義和本質?
含義:從商品中分離出來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 本質:一般等價物
4.貨幣的職能? 5個:基本職能:價值尺度、流通手段;其他職能:支付手段、貯藏手段、世界貨幣.
5.紙幣的含義,發行量?國家(某些地區)發行、強制使用的價值符號.
紙幣的發行量必須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爲限度.
6、社會總需求與總供給不平衡引起的
①通貨膨脹: 實質:供小於求,表現:物價上漲,紙幣貶值.影響:紙幣貶值,物價上漲,購買力下降,生活水平下降,商品銷售困難,經濟秩序混亂.
②通貨緊縮:實質:供大於求,表現:物價下降,紙幣升值.影響;物價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對人民有好處,但長時間大範圍下降會影響企業生產與投資積極性,使經濟蕭條,影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導致市場消費不振,對經濟長遠發展,人民長遠利益不利.
7.經濟收支往來兩種結算方式?現金結算;轉帳結算
8.結算中經常使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和支票, 支票分爲轉帳支票和現金支票.
9.匯率變化P10
100美元換更少的人民幣=人民幣升值=人民幣匯率上升=美元匯率下跌=美元貶值
10.保持人民幣幣值穩定的意義?P10
第二課 多變的價格`
1.影響價格的因素有哪些?價值決定價格,供求影響價格,價值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
價格和供求的關係是什麼?P12、13
2.商品的價值量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成正比,與社會勞動生產率的關係成反比
3.個別勞動時間對商品生產者的意義? 個別勞動時間低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處於有利地位.個別勞動時間高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處於不利地位.決定了生產者必須努力縮短生產商品的個別勞動時間,提高勞動生產率.
4.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和表現形式? 基本內容: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商品交換要以價值量爲基礎,實行等價交換. 表現形式:受供求關係的影響,商品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
5.價格變動對不同商品需求量的影響程度不同(價格變動對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響比較小, 價格變動對高檔耐用品需求量的影響比較大),如何理解「需求有彈性,彈性各不同?
6.相關商品價格變動對商品需求的影響不同(替代品之間的價格與需求同方向變化,互補品之間的價格與需求反方向變化),互補品和替代品的含義
7.價格變動對生產經營的影響 (調節生產 ; 提高勞動生產率; 生產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產品)
第三課 多彩的消費
1.影響消費水平的因素有哪些?主要因素(居民的收入是基礎和前提 和 物價總體水平)
2.消費類型的三種劃分(有形商品消費和勞務消費;錢貨兩清消費、貸款消費和租賃消費;生存資料消費、發展資料消費和享受資料消費)
3.影響消費結構的因素(經濟發展水平和收入)
4.恩格爾係數的含義和恩格爾係數變化的意義?P21
食品支出占家庭總支出的比重,被稱爲恩格爾係數.
恩格爾係數越大,必然影響其他消費支出,特別是影響發展資料和享受資料的增加,影響消費層次和消費質量的提高.恩格爾係數減小,表明人們生活水平提高,消費結構改善.
5.影響消費的心理有哪些?如何評價?(1)從衆心理引發的消費(2)求異心理引發的消費(3)攀比心理引發的消費 (4)求實心理引發的消費
6.如何做理智的消費者(必須樹立正確的消費觀,踐行正確的原則:量入爲出,適度消費;避免盲從,理性消費;保護環境,綠色消費;勤儉節約,艱苦奮鬥)

第二單元 投資與創業
第四課、生產與經濟制度
1.生產和消費的關係(生產決定消費,消費對生產具有反作用)
2.社會再生產過程的四個環節及相互關係
3.爲什麼大力發展生產力
理論原因:物質資料的生產是人類社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物質基礎.生產力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決定力量
現實原因:我國的主要矛盾決定
意義:只有大力發展生產力,才能鞏固社會主義制度;才能充分顯示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才能不斷增強綜合國力,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
4.怎樣發展生產力?
一是堅持以經濟建設爲中心不動搖,二是全面提高勞動者素質,尊重人才,尊重勞動;三是加快科技發展,推動科技進步和創新;四是深化改革,完善社會主義的各項基本制度.
5.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是:公有制爲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原因是:從根本上說,是由生產關係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的客觀規律決定的.它適合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發展不平衡、多層次的狀況,符合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實踐證明,它有利於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有利於增強綜合國力、有利於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6、國有經濟的含義、作用及表現?主導作用
7、公有制主體地位的體現?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有優勢;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
8 公有制經濟的組成部分?國有經濟;集體經濟;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集體成分
9、公有制的實現形式?股份制的性質及其成爲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的意義?公有制主要實現形式是股份制
10、非公有制經濟的地位是什麼?比較個體經濟與私營經濟?外資經濟的作用是什麼?
非公經濟的地位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五課 企業與勞動者
1、企業的含義?現代企業主要的典型的組織形式?公司制
2、公司的含義,法定的公司形式及兩者的比較.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3、公司的組織機構?決策機構、執行機構和監督機構.公司制的優點?獨立法人地位 、有限責任制度、科學管理結構
4、股東的權利義務? P38
5、公司經營成功的因素有哪些?(1)正確的經營戰略;(2)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3)樹立良好的信譽和企業形象
6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經營不善的企業會? 被兼併或面臨破產
7、勞動的意義是什麼?就業的意義是什麼?我國的就業形勢怎樣?如何解決我國的就業問題?
勞動是人類文明進步發展的源泉:(1)就業是民生之本(2)就業使勞動力與生產資料相結合,生產出社會所需要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3)勞動者通過就業取得勞動報酬,從而獲得生活來源,使社會勞動力不斷在生產(4)勞動者的就業,有利於其實現自身的社會價值,豐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從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形勢嚴峻:解決就業問題:P42
8、爲什麼要維護勞動者的權益?如何維護勞動者的權益?P44
第六課 投資的選擇
1、我國居民的投資方式有哪些?分別有什麼特點?儲蓄存款(便捷)、股票(高風險、高收益同在)、債券(穩健)、保險(規避風險)

2、商業銀行的業務有哪些?(存款業務、貸款業務、結算業務.)作用是什麼?利息的計算,儲蓄的種類及特點.

3、股票的含義、股票投資的收入來源(股息和紅利收入;股票價格上升帶來的差價)、發行股票的意義.P53
4、債券的含義,分類(國債、金融債券、企業債券)及各類債券的特點.
5、商業保險的含義、分類(人身保險、財產保險)

第三單元 收入與分配
第七課 個人收入與分配
1、 我國現階段的分配製度?(按勞分配爲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
2、 我國爲什麼要實行按勞分配? 必要性:生產資料公有制是實行按勞分配的前提;社會主義公有制條件下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是實行按勞分配的物質基礎;社會主義條件下人們勞動的性質和特點是實行按勞分配的直接原因.
3、其他分配方式包括(個體勞動者按勞動成果分配;按生產要素分配). 參與收益分配的生產要素有哪些?勞動、資本、技術和管理.
分配方式與所有制相適應:公有制(國有經濟、集體經濟)一定有按勞分配;個體經濟一定是按個體勞動者按勞動成果分配;私營經濟和外資經濟,以按生產要素分配爲主;
現代公有制經濟中往往是按勞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相結合.
4、效率和公平的關係是什麼?P66效率與公平既有一致性又有矛盾性.
一致性表現爲:(1)效率是公平的物質基礎,只有提高經濟效率,大力發展生產力,增加社會財富,才能實現社會公平,沒有效率作爲前提和基礎的公平,只能導致平均主義和普遍貧窮.(2)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證.只有給勞動者提供充分的利益和權利分配的公平,才能激發勞動者發展生產力,提高經濟效率的積極性.
5、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P66 效率優先:發展經濟必須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提高資源利用率,同時,兼顧公平: 要將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使分配的結果能促使人們奮進,使社會具有生機和活力
第八課 國家收入的分配
1、取得財政收入的渠道有哪些?稅(最主要部分)、利、債、費
2、影響財政收入的因素是什麼?P69 經濟發展水平(最根本) 和 分配政策
3、財政支出按用途分爲哪些內容? 經濟建設支出(占首位) 科教文衛支出,行政管理和國防支出,社會保障支出,債務支出. 社會保障支出指國家財政爲公民提供的社會保險、社會福利、社會救濟和社會優撫各種費用
4、財政的作用是什麼?P74-75
(1)集中力量辦大事:A促進資源合理配置;B調控經濟平穩運行;C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2)人民生活有保障:A鞏固國家政權的物質保障;B建立和完善社會公共服務體系的物質保證;C 實現收入公平分配、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質保障
第九課 徵稅與納稅
1、稅收的特徵是什麼?稅收具有強制性、無償性和固定性.
2、什麼是增值稅?徵收的意義是什麼?
增值稅是以生產經營中的增值額爲徵稅對象的一種稅. 徵稅對象:增值額
意義:避免重複徵稅,防止企業的偷漏稅行爲;有利於生產專業化和體現公平競爭,有利於財政收入的穩定增長.
3、徵收個人所得稅的對象:個人所得額 意義 :是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也是調節個人收入分配、實現社會公平的有效手段
4 納稅人與負稅人關係?P70 公民不一定是納稅人
5、依法納稅是公民的基本義務:在我國,稅收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個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國家的興旺發達、繁榮富強與每個公民息息相關,國家各項職能的實現必須以社會各界繳納的各種稅收作爲物質基礎.因此,每個公民在享受國家提供的各種服務的同時,必須承擔義務,自覺誠信納稅.
公民應積極行使納稅人的權利:公民要增強自己對國家公職人員及公共權力的監督意識,以主人翁的態度積極關注國家對稅收的使用.

6、四種違反稅法的表現:偷稅,指納稅人有意違反稅法規定,用欺騙、隱瞞等方式不繳或少繳應納稅款的行爲;欠稅,拖欠稅款;騙稅,指納稅人用欺騙手段獲得國家稅收優惠的行爲;抗稅,暴力、威脅等手段拒不繳納.
第四單元 面對市場經濟
第十課 走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1、 配置資源的兩種基本手段? 計劃和市場
2 、市場經濟的含義? 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宏觀調控不起基礎性作用
3 、市場如何配置資源? 通過價格、供求和競爭,實現資源優化配置
4 、市場交易原則? 自願、平等、公平、誠實信用
5、加強社會信用制度建設的必要性:是市場經濟正常運行必不可少的條件
是規範市場秩序的治本之策.具體要求:形成以道德爲支撐,法律爲保障的社會信用制度.建立信用監督和失信懲戒制度.
6、如何規範市場秩序? 法律和道德(誠信)P80 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規範和引導.每個經濟活動者都必須學法、懂法、守法、用法.既依法辦事,又能用法律保護自己的權益.同時,應該樹立誠信觀點,遵守市場道德.
7、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①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這是基本標誌 ②以共同富裕爲根本目標 ③國家能實行強有力的宏觀調控(內在要求)
8、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加強宏觀調控的必要性?
①市場調節不是萬能的 ②市場經濟固有的缺陷(自發性、盲目性、滯後性),完全由市場調節的後果是資源浪費、經濟波動、兩極分化③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和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標要求必須加強國家的宏觀調控
9、宏觀調控的含義、主要目標(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穩定物價、保持國際收支平衡)、宏觀調控的三大手段?(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爲主,行政手段爲輔)
10、爲什麼要把兩隻手結合起來?(1)市場調節是無形的手,宏觀調控是有形的手(2)市場是優化資源配置的有效形式(3)但是市場調節有自發性、盲目性、滯後性等缺陷(4)所以需要把市場調節和宏觀調控結合起來,克服市場的弱點和缺陷,促進經濟健康發展
十一課 小康社會的經濟建設
1、 2020年我國的奮鬥目標(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小康社會經濟建設方面的目標?
2、要樹立科學發展觀的原因?P98 單純追求經濟增長速度的危害
科學發展觀的內涵?P98-99 以人爲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理解)
以人爲本是本質和核心;全面發展:政治、經濟、文化、生態;
協調:五個統籌 可持續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
3、經濟建設怎樣實現科學發展?(怎樣實現經濟的持續協調發展)P99-100
優化產業結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
4、樹立科學發展觀的意義:牢固樹立並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能促進社會和諧發展,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與和諧社會的全面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就會更加卓有成效地推向前進.
十二課 經濟全球化與對外開放
1、 經濟全球化的含義、表現(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資本全球化)實現載體?(跨國公司)
2、經濟全球化的影響? 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
有利有弊 利有三:推動生產力發展;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爲各國經濟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 弊有二:經濟全球化實質上是以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爲主導的,使兩極分化更加嚴重;風險全球化,發展中國家面臨更大的威脅
3、 世貿組織的作用、基本原則(最重要:非歧視原則).我國入世的時間:2001.12.11
4、 如何評價我國入世的利與弊?(我國加入世貿組織機遇與挑戰)
利有二:有利於擴大對外開放,爲我國贏得更好的國際環境;有利於經濟體制改革和經濟結構調整,增強我國經濟活力和競爭力.
弊有二:國際競爭與國內競爭結合一起;我國面臨的經濟風險增加.總體評價:入世總體上符合我國的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
5、如何全面提高我國的對外開放水平?
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基本戰略;「引進來」:我國在利用外資的同時,要結合國內產業結構升級,更多地引進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和高素質人才.
「走出去」:意味著我國對外開放發展到了一個新層次.「走出去」,是指通過到境外投資辦廠、對外承包工程與勞務輸出等各種形式,與其他國家進行經濟技術合作.
積極意義: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優化資源配置,拓展發展空間,促進我國經濟發展.
始終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則
經濟生活重點專題複習
1.質量問題
熱點新聞:近期產品質量問題頻出,嚴重危害消費者的人身安全,我們不禁要問,身邊的產品怎會一而再再而三的出問題呢?
基礎知識回顧:①什麼是商品?商品的兩個基本屬性是什麼? P4-5
②企業怎樣才能經營成功?P41-43
■企業經營者的素質 (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 ),信譽和形象,正當競爭,經濟效益
■▲誠實信用的原則 結合P90社會信用制度建設
■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尤其是安全權)
③消費者有哪些典型心理?做一個理智的消費者要遵循哪些原則?P22-24
④市場調節具有哪些弊端?P91;什麼是宏觀調控,它的主要目標是什麼? P93

2.價格問題
2007年,豬肉漲價成爲了千家萬戶議論的話題,有人在描述近段時間最爲熱門的炒股和豬肉漲價的問題時用了:「每天起來一上網,一是看看股票升了沒有,二是看看肉價降了沒有」.豬肉漲價甚至還引起了溫家寶總理的牽掛,他表示政府正採取各種辦法,「讓農民養豬能掙錢,城裡人特別是低收入家庭又吃得起肉.」
基礎知識回顧:①價格的影響因素和決定因素分別是什麼?P12-14
■市場形成價格,價值決定價格,供求影響價格,價格也影響供求
②價格和價值是什麼關係?商品的價值量和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社會勞動生產率是什麼關係?P14互補商品和互爲替代品有何區別?P16
③價格變動對生產有哪些影響?P17價值規律的內容和形式分別是什麼P15
④市場的積極作用和消極作用有哪些?國家的宏觀調控有哪些手段?P91-93
■積極作用:市場通過價格、供求、競爭相互作用,支配著人們的經濟活動,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 (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及價值規律的調節作用)
■消極作用:市場調節具有盲目性、滯後性,需要國家宏觀調控
3. 投資問題
2007年5月31日,財政部決定上調證券交易印花稅稅率從1‰至3‰,消息一出,大盤應聲低開.證券交易印花稅稅率一直是影響股市的重要因素之一.
基礎知識回顧:①能分析各種投資方式的利弊.設計投資方案P51-56
②稅收的含義、特徵、性質分別是什麼?有哪些違法行爲?P76-77,82
③爲什麼要依法納稅?P81公民的權利


4.就業問題
2007年6月浙江省大中專畢業生就業招聘大會上,7.5萬人爭奪起了1500餘家單位的2萬多個崗位,就業難問題再次引起社會關注.而許多應屆生普遍表示,「大城市機會多」,外地「生活不習慣」、「基層太艱苦」等.有的坦言,在杭州找不到好工作,寧願待業.
基礎知識回顧:①生產與消費是什麼關係?P31-32
■消費對生產的反作用(消費爲生產創造出新的勞動力)
②爲什麼會出現就業難問題?P45第二段 三點 爲什麼要解決就業問題P45
■就業是民生之本,關係社會穩定,共同富裕
■勞動權是公民享有各項權利的基礎,勞動者主人翁地位的體現
③怎樣解決就業問題?勞動者應樹立怎樣的擇業觀?P45
■黨和政府應該?勞動者應該怎樣?
■經濟發展是增加就業的根本途徑,發展第三產業是增加就業量的主要途徑,非公有制經濟、鄉鎮企業、中小企業的發展有有利於吸納剩餘勞動力,增加就業
■國家宏觀調控的目標之一

5.公平問題
中國國務院發改委日前發表一份社會科學調查報告稱:中國城市人羣收入差別接近或超過國際警戒線,城鄉差距在不斷擴大之中.目前我國各個行業之間、各個地域之間的收入差距都有不斷加大的趨勢,分配不公相當突出.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警告稱,中國不斷擴大的貧富差距可能會威脅其社會穩定,該問題也被視爲中國決策者面對的最爲緊迫的問題之一.
基礎知識回顧:①我國實行怎樣的分配製度?爲什麼要實行這種制度?P62
②學會區分生活中的個人分配形式.P63-64
③公平和效率是什麼關係?P66 我國的分配原則是什麼?效率優先,兼顧公平
④怎樣做到兼顧效率和公平?PP66
■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注重公平,國家運用經濟、法律、行政手段加強宏觀調控
■發揮稅收、財政的作用
■拓寬就業渠道,增加就業人數,提高人們的收入
■改革分配製度,理順分配關係
■不斷完善社會保障制度
6.三農問題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指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全面進步.
基礎知識回顧:①什麼是科學發展觀?P98怎樣促進經濟持續協調發展?如何統籌城鄉發展?P100
②財政有哪些重要作用?P74-75 影響財政的因素有哪些?P69-70爲什麼要推進新農村建設?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三農問題,是一個關係國家全局的根本性問題
■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社會主義本質的要求
■有利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7.開放問題
近年來,我國對外貿易增長迅速.但我國對外貿易的質量和總體水平不高:一是出口商品中,資源性、高耗能、高汙染的產品仍占有一定比重.二是出口仍然集中在勞動密集型產品和製造環節上,國內增值率不高.三是自主品牌產品出口少,擁有自主品牌出口產品的企業不足20%,自主品牌出口不足10%.四是出口仍是數量擴張型的,隨著出口數量的持續擴張,貿易摩擦隨之增多.
基礎知識回顧:①經濟全球化有哪些積極和消極的作用? P104
②什麼是科學發展觀?P103怎樣促進經濟持續協調發展? P105
■依靠科技進步和採用現代管理,不斷創新,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提高經濟效益
■國家要通過宏觀調控,綜合運用經濟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引導產業的發展
■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③怎樣提高對外開放水平?P107
■加快轉變外貿增長方式,優化出口商品結構;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開發掌握核心技術和自主品牌,提高產品的附加值;
■妥善處理貿易爭端,積極改善貿易環境.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