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說皇帝一般都是由嫡長子繼承的麼,爲什麼清朝普遍不是這樣呢?根本原因是什麼
題目:
不是說皇帝一般都是由嫡長子繼承的麼,爲什麼清朝普遍不是這樣呢?根本原因是什麼
還想知道其他朝代是不是也這樣啊?
解答:
清朝是少數民族政權,入關以前並不遵循漢族的傳統禮法,在入關以後,康熙皇帝一度想要遵照漢家禮制,於是立嫡長子爲皇太子,結果因爲他在位時間過長,導致太子沒有耐性等下去而生了異心.另外太子因爲是法定的接班人,所以日益驕橫、目中無人,在朝中大失人心,與康熙皇帝本人也產生的矛盾.於是其他的皇子借著皇權與儲權衝突的機會,紛紛覬覦皇位,互相明爭暗鬥,形成了康熙晚年的「九龍奪嫡」局面,最後太子兩度被廢,沒能繼承皇位.繼位的雍正皇帝有鑑於此,創立了密詔建儲制度,皇帝生前只指定接班人而不公開立儲,只是將接班人的名字寫好後藏在正大光明匾後,等皇帝駕崩後再取出觀看.這樣一來,就讓皇子們都覺得自己有希望,從而不會相互爭鬥,也不會爲了皇位而逼宮謀害父皇,同時避免了接班人成爲衆矢之的,而皇帝也可以放心地培養皇家子弟,予以重任,不會出現明朝皇子昏庸無能的情況,可謂一舉多得.這一制度的優越性使其成爲定製,後世的清朝皇帝基本都遵循此例.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