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區水資源的利用效率的建議

題目:

西北地區水資源的利用效率的建議

解答:

西部大開發戰略是黨中央、國務院按照"兩個大局"的戰略部署,在東部地區經濟發展取得相當成就的基礎上,爲縮小東西部差距,實現均衡發展,對我國經濟發展戰略布局所作的又一次重大戰略調整.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主戰場,是指西部的重慶、四川、貴州、雲南、西藏、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10個省區市,另外一些中部省區尤其是與西部接壤的內蒙古、山西、河南、湖北、湖南,甚至廣西等省區也被納入到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整體框架內.
受區域自然條件,生態和水資源是限制西北地區發展的兩大"瓶頸"因子.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制約西部發展的關鍵不在於其自身"優勢"未能得到充分發揮,而在於其水資源貧乏、生態脆弱、基礎設施條件差、人口聚集程度低和體制轉變滯後等一系列區位劣勢未能得到有效克服,導致區域一方面不得不長期承受資源產品大量流出和加工製造產品淨流入的雙重利益損失,同時區域內部實際的經濟資本增值的很大一部分也是通過自然資本的轉化而來的,如寧夏靈武市,據測算,1990-1997年經濟資本增加3.609億元,單純考慮經濟資本增加,GDP年均遞增12.5%,而同期自然資本減少1.424億元,而如果同時考慮自然資本、經濟資本和社會資本,年均遞增率則降爲4.5%[1].
爲此,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具體內容包括兩方面,一是加強生態環境建設,二是完善現有基礎設施建設,建立與水資源和生態環境本底條件相匹配的經濟結構體系.
生態環境建設內在涵義很寬泛,可以理解爲一切旨在保護、恢復和改善生態環境的行爲總稱,對於西北地區來說,生態環境建設的提出是針對目前由於各種人類活動(主要是水土資源的過渡開發)所引發的生態環境退化現象而言,其基本任務是限制或取消那些引起生態系統退化的各種人爲干擾,充分利用生態系統的自我修復功能來實現生態環境系統的良性發展和循環[ ].因此西北地區生態環境建設不能脫離固有的自然條件和規律(主要是生態系統的宏觀地帶性規律),盲目地去建設一個新的生態環境,而應根據西北地區不同尺度的生態環境差異性特點,因地制宜,宜林則林、宜灌則灌、宜草則草、宜荒則荒.另外根據西北地區生態環境系統的脆弱性,以及恢復重建的艱巨性,生態環境建設首先要防止對現有生態環境的繼續破壞,並儘可能地恢復重建已被破壞的自然生態環境;在經濟上,西北地區目前以基礎產業爲主體,農業生產以自給爲主,特色經濟規模不大,且大耗水的糧食作物所占比例過高,工業上處於工業化初級階段,大部分屬於資源開發型且未形成較長的產業鏈,大量的初級能源原材料進入市場,主導功能不強,對地區經濟發展的帶動力不強[2].因此西北地區應及時把握西部大開發戰略機遇,高起點地發展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礎設施,對傳統產業進行技術改造,調整產業結構尤其是種植結構,大力發展養殖業、高效特色農業和生物工程產業,有選擇地發展採礦業和相應的加工業,有重點地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完善旅遊業設施和拓展旅遊業市場,從而建立起高效、節水和防汙型的經濟結構體系.
2 西北地區水資源及生態環境評價
本文所說西北地區,包括新疆、甘肅、青海、陝西、寧夏五省區以及內蒙西部的阿拉善、伊克昭兩盟和烏海市,涉及四個一級流域,即內陸河流域片、黃河流域片、長江流域片以及屬於西南流域片,總面積339萬km2,占全國面積的35%,區內共有總人口近1億,目前城鎮化率約28%,糧食總產量約3000萬t.
2.1 水資源評價
西北地區深居內陸腹地而遠離海洋,加之高山峻岭的阻隔,氣候十分乾旱,多年平均降水量235mm,內陸河區降水量一般都在200mm以下,蒸發量卻高達1000~2800mm,降水少而蒸發大,使得西北地區的水分稀缺程度遠高於國內其他地區.西北地區水資源總量2344億m3,僅占全國水資源總量的8%.
西北地區水資源基本特點主要有:(1)乾旱少雨,生態脆弱.西北地區是全國降水最低值地區,也是唯一降雨量少於農田作物需水量的地區;(2)水土矛盾突出,時空分布不均衡,調節代價高,不利於水資源的開發利用;(3)生態對水分依存度高,生態需水剛性大、水資源國民經濟可利用量相對較少;(4)地表水地下水轉化頻繁、下游對上游開發利用方式極爲敏感.
2.2生態環境評價
受區域降水等自然因素的影響,西北地區綠色面積的比例,包括有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和其它類型的林地,以及耕地,均遠遠低於全國平均水平,而難利用土地面積(包括沙漠、戈壁、鹽鹼地、裸岩、裸土等)占總面積的一半,遠高於全國33%的平均水平.
由於人爲砍伐和山區夏草場的過度放牧超載,累計減少植被面積12.8萬km2,退化面積的比率達24%.平原地區,從70年代以來,人工綠洲累計增加1.53萬km2,增長23%,天然綠洲面積減少了9%,而綠洲和荒漠之間的交錯過渡帶嚴重退化,累計減少4.44萬km2,萎縮了14%,荒漠區面積擴大5%.由此可以看出,受以水土資源開發爲基本特徵的人類活動影響,西北地區的生態呈現出"兩擴大、一縮小"的明顯趨勢,即荒漠化面積擴大,人工綠洲面積擴大,荒漠-綠洲過渡交錯帶面積縮小,生態環境總體上向劣化方向演變.
3 西北內陸地區水分與生態結構及驅動關係
西北內陸地區高山高原和山前盆地相間的地形特徵,形成了乾旱地帶中獨具特色的水循環系統.上游山區降水相對豐富,且蒸發消耗較小,爲主要徑流形成區,河川徑流沿程加大.出山口以下爲平原區,這裡降水稀少,大部分地區基本不產流,爲徑流排洩區,其間不斷蒸散發和滲漏,最終消失,其中平原盆地上中游的沿河兩岸,屬於徑流消耗和地表-地下水強烈轉化區,在平原盆地的下游和人工生態系統周邊地帶,屬於徑流的耗散區.
3.1 天然狀態下的水分條件與生態結構關係
水分和熱量是地區生態系統演化的最爲重要的兩大控制性因子,具體約束區域生態系統結構和演化的還要看兩項因子中的"較短板".對於山區來說,高海拔區主要受熱量控制,低海拔區水分則成爲主導影響因子,兩項因子交替作用造成山區生態景觀垂直帶譜發育,依次爲冰川積雪帶、高山礫漠、高山草甸(冰雪補給爲主);亞高山和山地草甸(雨雪混合補給),森林帶、山地草原(降雨補給爲主).對於平原區而言,由於熱量相對較爲充足,生態結構則幾乎完全受水分條件的控制,沿河兩側依次形成綠洲、過渡帶、荒漠;植被等級和蓋度逐漸由高向低演變.
支撐生態系統的水分補給來源包括降水性水資源和徑流性水資源,其中前者是降雨過程或是降水形成徑流過程中直接爲生態系統所利用的有效水分,後者是徑流運動過程中或經過人工調控後爲生態系統所利用的有效水分.其中地帶性植被所在的天然生態系統完全消耗降水量,非地帶性植被所在的天然生態系統消耗徑流量爲主、降水爲補充,處於地帶性與非地帶性的交錯過渡帶以消耗降水爲主、徑流爲補充.
山區的河流是地下水排洩的基準面,一般由地下水補給河道,因此內陸河山區生態系統基本靠降水性水資源支撐,有效降水的利用量決定著地帶性植被的發育程度,同時也影響著降水-徑流係數的變化.而在平原區,降水由盆地邊緣向中央逐漸減少,總體上降水仍不足以支撐植被生長,因此荒漠是平原地區最典型的地帶性生態類型.但由於盆地地勢低洼,是內陸河流的歸宿地,因此出山口徑流是平原區非地帶性植被水分的重要補給來源,由於徑流的作用,內陸河平原沿河岸形成了非地帶性生態羣落:林地和高蓋度草地以及溼地等,組成綠洲.河川徑流向兩岸側滲形成一定影響範圍的地下潛水.潛水蒸發的加入,"激活"了潛水影響區域內降水的"有效功能",由降水與地下潛水共同補給,在非地帶性的綠洲生態與地帶性的荒漠生態之間形成了一個相對綠洲而言要寬闊得多的過渡帶.過渡帶植被以(中)低蓋度草地爲主,是從非地帶性綠洲生態向地帶性荒漠生態的過渡形式.最終,地下潛水消失導致徑流作用終止、微弱的降水成爲唯一的水分來源,植被基本消失、開始進入浩瀚無際的荒漠地帶.上述分析表明,河川徑流是支撐盆地植被生態系統的最重要水源,降水只是起輔助作用.即使在以降水爲主要水源的過渡帶,徑流起的也是"關鍵少數"的作用,因爲缺少徑流的補充,降水不能獨立支撐植被生長,被荒漠吞噬,淪爲無效蒸發.因此,平原地區降水的有效性需要河川徑流(客水)的幫助才能體現.
3.2 人類活動影響下的水分條件與生態演替關係
人類活動以兩種方式深刻影響西北地區生態狀況及其演變,一是人類活動直接改變地表覆被情況,如土地利用、放牧與墾伐、水土保持等,這種活動影響的程度和範圍相對較爲直觀;二是改變區域水分條件所引起的生態演替,包括三個方面,第一是全球溫室效應所造成的降水與溫度變化,從而引起地區生態系統的向著高級或是低級方向演替,施雅風院士在其主編的《中國西北氣候由暖干向暖溼轉型問題的評估》研究報告中,就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將西北地區劃分爲基本轉型區、輕度轉型區和未轉型區;第二下墊面改變,引起流域產水變化所引起的生態系統演化;三是大規模水資源開發利用所引起的生態環境改變.對於西北地區來說,第一種情況據中國工程院分析,這一趨勢性變化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生態演變,但不會根本性地改變西北地區生態環境整體狀況,且由於尺度問題,目前尚未形成統一認識;另外第二種情況,由於西北內陸河流域產水區基本上在山區,儘管目前山區人類活動範圍較爲狹窄,局部下墊面變化尚未對出山口徑流造成太大影響,但爲維護流域"水塔"的安全,應嚴格控制人類活動對山區下墊面的破壞,以保障流域水循環過程的穩定;第三種情況是西北內陸河流域目前水分條件驅動下生態演替最突出的表現形式.
內陸河流域平原區降水稀少,出山口徑流是區域天然生態系統和社會經濟系統用水的主要水分來源.人類對於水資源的開發利用改變了原有的天然水循環過程,在流域"四水"轉化的大格局內形成了由供-用-耗-排等環節構成的人工用水側支循環,側支循環的形成一方面減少了天然水循環的通量,同時改變了天然條件下水資源的時空分布和水質狀況.由於人工側支水循環和天然主循環在水分通量上存在此消彼漲的動態依存關係,徑流性水資源消耗在人工生態區部分的增加,必然導致天然生態區和過渡帶所能利用的徑流性水資源減少.當徑流性水資源與降水性水資源之和小於地表植被正常生長所需要的耗水量時,植被蓋度下降,生態系統退化,直到退變成需要水分更少的植被類型才能保持新的穩定狀態.這就是內陸河流域平原地區人工取用水所造成的天然生態退化原因的科學解釋.
需要指出,由於乾旱區生態系統空間結構的存在,以及內陸河流域特有的水分運移規律,決定了當進入天然綠洲和過渡帶的徑流性水資源減少時,首先受到影響的是過渡帶而非天然綠洲.這是因爲,內陸河出山口以後徑流性水資源對天然綠洲和過渡帶生態系統的補給,主要是通過地下水潛水蒸發的形式,地下徑流首先流過天然綠洲層圈並被地表植被所襲奪,從而導致進入過渡帶的徑流性水資源大爲衰減.近20年來西北內陸河流域的生態系統演替歷程,也說明了當人工綠洲擴大、對徑流性水資源消耗增加時,天然綠洲相對穩定,而過渡帶面積明顯減少.
4西北地區水資源合理開發、高效利用與保護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西北地區主要面臨著四大問題:水資源本底條件差,生態系統脆弱且退化現象嚴重、社會經濟發展落後和人力資本基礎薄弱.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目的就是要在協調經濟發展與區域資源、生態之間關係的基礎上,實現地區社會淨福利的快速增長,縮小與東部地區的差距.從前面論述的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兩大實施內容來看,無論是生態環境建設還是社會經濟發展,都必須以水資源消耗爲基礎,因此在水資源總量嚴重不足條件的約束下,如何協調好具有強烈競爭性的生態用水和國民經濟用水間的關係、區域之間的用水關係、各部門之間的用水關係,即建立起合理高效的水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體系,是西部大開發戰略成敗的關鍵.
4.1建立起合理的水資源開發體系
概括來說,西北地區水資源合理開發體系主要包括三部分內容,一是相對於傳統的徑流性水資源,國民水資源開發程度必須嚴格限制在允許開發限度以內,以保證基本生態用水得到滿足;二是水資源開發利用方式必須朝著減少水資源的無效損耗方向,即提高水資源開發效率;三是拓展傳統水資源開發的範圍,即開發替代性水資源.
在統一的流域水循環框架下,國民經濟用水和生態環境用水存在著強烈的競爭性和動態互補關係.西北地區生態環境本底條件差,抗干擾能力弱,加上綠洲區生態對徑流性水資源的依存度較高,因此國民經濟取用水所占天然水循環通量的比例必須嚴格控制在一定限度以內,預留出必要的生態用水.中國工程院重大諮詢項目"西北地區水資源配置、生態環境建設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提出"在西北干內陸旱區,生態環境和社會經濟系統的耗水以各占50%爲宜,…… 按照社會經濟平均耗水量爲用水量的70%折算,今後內陸河流按用水量的最高開發利用率應不超過70%".需要說明的時,預留的生態用水量應按照耗水口徑計算,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能夠進行有效監督管理的是國民經濟取用水量,因此在根據國民經濟允許耗水量折算到允許取用水量時,要充分注意由於節水措施帶來的耗水率變化,防止因計算偏差造成生態環境用水擠占.
開發效率是水資源開發方式合理性的一項重要評價標準,對比開發效率的高低主要依據不同開發方式下無效損耗所占比例大小來判斷,水分的有效無效主要看水分消耗過程中是否實現了必要的生態和經濟服務功能.常見的無效水分損耗主要包括水面蒸發、裸土裸岩蒸發、鹽鹼地蒸發、荒漠戈壁蒸發等.基於開發效率準則,西北內陸區今後應利用山區水庫取代平原水庫以減少水庫水面無效蒸發,地表水地下水聯合運用和適度開採地下水以減少潛水的無效蒸發;實行管道供水以減少輸水過程中的水面蒸發,增加雨水就地利用量以減少產匯流過程中的無效損失,加大國際河流的開發利用,等等.當然開發方式效率的提高要考慮經濟條件的約束等因素.
在提高傳統水資源開發效率的同時,西北地區還要充分重視替代性水資源的開發,如汙水處理回用、微鹹水利用、雨水利用等.對於大氣水的開發,如大面積人工增雨措施的實施,由於對增雨的效果和對異地降水的影響目前在認識上尚存在一定分歧,應進一步加強實地研究、作業試驗和科學研究.
4.2建立水資源合理利用模式
西北水資源合理利用模式應具有三大基本特徵,一是水資源利用的社會公平性,即一定範圍內(如同一流域)不同地區的人們在生活和生產過程中應享有相對公平的水資源使用權;二是水資源利用高效率,即用水過程中的應儘量較少水資源的無效損耗;三是水資源利用高效益,即提高單方水的經濟產出和單方水的生態服務功能.
水資源的社會屬性決定了水資源利用的社會公平性是其合理利用的重要標緻之一,包括水資源利用的區際公平、代際公平和弱勢羣體用水保障等方面,其中區際公平可通過人均用水量相當、缺水程度接近等指標予以表徵,代際公平可用深層地下水開採量、淺層地下水超采量等指標表徵,弱勢羣體用水保障體現在基本用水保障上,具體有兩條標準,一是基本用水水費支出占家庭支出比例不宜過高;二是區域吃水困難人口比例應儘量降低.水資源利用的社會公平性主要通過合理配置和管理來實現.
用水效率的提高是我國長期節水工作的中心內容,其中農業用水包括渠系改造、田間工程、噴微灌等內容,工業上主要是提高用水重複利用率、處理回用率、工藝改進等內容,生活上如節水器具的普及、節水意識的提高等.農業用水是西北地區的用水主體,因此農業用水效率的提高也是節水的主要內容.對於農業節水要充分重視兩個問題,一是節水量的計算問題,從資源來說,所節下來的水分僅僅指採取措施所減少的無效蒸發部分,因此節水量的估算要放在水循環過程的蒸發項中進行客觀評價,而不能以減少的資源轉換量或是減少的取用水量來替代,如對於黑河流域中游地區,中游張掖市1999年-2003年通過一系列節水措施,減少用水量4.8億-5.8億m3,正義峽斷面增洩2.55億m3,從資源來看,節水量應爲2.55億m3;二是由於用水效率提高所引發的相關生態問題,主要表現在兩方面,其一是節水措施(如渠系襯砌)改變了原有的水循環過程,減少了地表水對地下水的補給量,可能會對周邊的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其二是要客觀評估節水量的再利用問題,是用於滿足國民經濟需水增量,還是歸還與生態環境,則需要建立在區域基本生態用水是否得到滿足的客觀評價基礎上.
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益是西北地區水資源合理利用最重要的內容,包括高效用水經濟結構的形成和高效生態用水結構的形成.高效用水經濟結構形成一是要調整三產結構和用水比例,根據地方自身特色有重點分階段提高二、三產業比例和用水,適當壓縮農業用水.二是要做好種植結構和用水調整,加速糧、經、草三元種植結構的形成,轉變農業生產方式,尤其是在工業化基礎和特色薄弱地區,圍繞特色農業、生態農業、經濟作物和畜牧業發展進行,發揮地區農產品品質好的優勢,瞄準替代進口產品和出口產品,如高質奶畜產品、長絨棉花、低汙染特色農產品(如蕎麥、雜豆等)、花卉、水果、中成藥等,以農業和生物產業化爲紐帶,改變原來自給自足的傳統家庭作業模式,提高科技含量和產品的商品率.地區的糧食政策可在一定比例自給的基礎上,通過實施"以生態換糧食、以林畜產品換糧食、以經濟作物換糧食"的置換戰略來解決,以謀求包括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在內的綜合效益,增加農牧民收入.在這個過程中,要充分結合"強政府"和"強市場"的作用,以市場需求爲導向,加強政府宏觀調控和基礎設施建設的作用.另外由於城市化是降低人均綜合用水的有效途徑,西北地區在城市發展戰略西北地區今後應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爲重點.高效生態用水結構表現在合理生態建設目標和生態布局規劃,適宜生態建設措施的選取等方面.
4.3形成完善的水資源保護體系
西北地區完善的水資源保護體系包括三方面內容,一是在上游產水區建立以水土保持和水源涵養爲中心內容的水資源保護體系;二是在中游用水區建立起用水和排汙總量控制爲主體內容的水資源平衡體系;三是在下游耗水區建立起生態用水保障和高效利用體系.
西北地區河川徑流基本源於山區,山區生態安全是維持流域正常水循環的根本保障,需要無條件地保證山區植被的穩定和安全,嚴格控制山區墾殖、天然林採伐和山區遊牧,實行天然林草封育,甚至生態移民,增強水土保持和水源涵養能力,以維繫"水塔"的水源涵養和調節能力,確保進入到綠洲的徑流性水資源保持穩定,使得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水資源基礎不致發生大的變化.
內陸河河川徑流在出山口很快被人工引用,在中游地區二元水循環過程中,地表水地下水不斷轉化,水量不斷被消耗於各種生產活動同時,水化學特徵也發生改變.爲保障區域水資源持續利用和下游基本的生態環境用水,必須建立起中游地區耗水和排汙總量控制爲主體內容的水資源平衡體系,其中中游耗水平衡包括中游地區實際耗水總量和允許耗水總量之間平衡、中游地區內部經濟耗水和生態耗水間的平衡、各經濟部門間的耗水平衡和各行政區耗水平衡.另外由於西北地區水環境容量較小,內陸河流域無外洩區,因此必需嚴格將地區排汙總量控制在水環境納汙能力之內.
下游耗水區生態用水保障和高效利用體系建設重點包括兩點,一是制定一定標準條件下生態用水保障措施,包括中游一定水量的下洩以及下游生態用水的實現和維繫,如黑河流域通過國務院制定的省際分水方案來實現;另外就是下游地區生態用水高效利用,包括充分考慮立地負荷能力基礎上選取適宜的樹種、草種的選取,合理生態景觀格局的規劃以及發展生態型經濟等措施.
5西北水資源合理開發利用的保障措施建議
西北地區水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必須加強以下五方面保障措施建設.
5.1樹立新型資源和生態價值觀
西北地區受自然條件約束,社會總資本構成比例很不協調,目前制定的以生態建設爲中心的西部大開發戰略,就是要大力提升區域自然資本的"最短板",即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和價值的基礎上,同時實現人力資本和經濟資本的增值,最終達到區域社會總財富的增加和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因此西部開發戰略中,要樹立新型的資源價值觀和生態價值觀,充分認識水資源、生態和生態環境用水的價值意義,一方面在水資源配置中預留出必要的生態用水,二是要協調水資源價格與價值的匹配關係.
5.2加強流域和區域口徑的水資源合理配置
西北地區水資源合理配置在兩個層面開展,在區域發展層次上,以水爲中心進行發展指標的全面平衡.區域發展規劃和生產力布局要以水資源的安全供給與可持續利用爲基本前提.兼顧除害與興利、當前與長遠、局部與全局,進行社會經濟用水與生態環境用水的合理分配.在水資源開發利用層次上,結合供水發展生態林與經濟林,發展飼草飼料基地和灌溉草場,增加林牧業的比例.對已確定爲保護範圍的脆弱生態地帶,要實施生態搶救工程,通過改造和興建水利工程爲其供水.對黃土高原地區,原則上以水資源的就地利用爲主,以發揮水土保持等生態建設的多重效益.在完成上述兩個層面協調關係基礎上,由上而下制定不同層次基於流域水資源總量控制的合理配置方案,並堅決貫徹執行.
5.3實行以流域水資源統一管理
爲實現西北地區水資源合理開發利用,迫切需要加強以流域爲基礎的水資源統一管理.對於西北內陸區而言,流域水資源統一管理當務之急一是要成立能夠真正行使管理職責的流域管理機構,二是要完成流域水資源使用權的各級初始分配,並建立起完善的計量、監測和管理系統,對取用水部門實行取用耗水和排汙兩套口徑的總量控制.以此爲基礎,對水資源實行統一規劃、統一調度、統一發放取水許可證、統一徵收水資源費、統一管理水量與水質.對於黃河流域西北地區,一是要加強流域水資源管理力度,二是要探索上下游利益補償機制的建立.
5.4全面建設節水防汙型社會
建設節水型社會是西北地區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根本出路,西北地區節水型社會建設應當以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爲目標,以水資源管理爲主要內容,將現代水權和水價理論同區域實踐相結合,在積極培育和強化公衆節水意識的基礎上,建立總量控制與定額管理相結合的水資源管理體制和合理的水價形成機制,形成政府調控、市場引導、公衆參與的節水型社會運行機制.通過產業結構調整、經濟手段調控、加強需水管理和推廣新技術新工藝等措施,建設包括農業、工業、服務業和生活節水在內的節水型社會,不斷提高區域水資源和水環境承載力,以水資源優化配置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水資源需求,以水資源可持續利用保障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5.5加快骨幹型水利工程建設
在對西北地區水資源進行統一規劃、合理配置基礎上,要加快重大調水工程的研究、規劃和建設步伐,加大國際河流開發力度,切實做好提高流域內水資源的開發利用程度和向外流域調水工程建設的前期規劃論證工作.內陸河流域因地制宜建設一批山區水庫,加大對徑流的調蓄能力,解決灌區大面積春旱問題;黃河流域水資源嚴重緊缺,支流開發滯後,在加快支流重大控制性水庫建設的同時,加大南水北調西線前期工作力度,加快開工建設的步伐.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