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粒細胞偏低,中性粒細胞偏高的原因
題目:
嗜酸性粒細胞偏低,中性粒細胞偏高的原因
解答:
多爲有感染.
參看【血象分析-白細胞分類計數(Dc)】
小兒淋巴細胞較高,嗜中性粒細胞相對較少,至10歲左右即與成人接近.
◇臨牀意義
1、嗜中性粒細胞
①增高見於
各種化膿菌所致的急性傳染病,(如大葉性肺炎、流行性腦膜炎、敗血症等);白喉、燒傷後、大手術後,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急性失血、溶血、組織壞死亦可明顯增高.
②減少見於
某些細菌感染(如傷寒、付傷寒、結核病等).病毒感染(如肝炎、流行性感冒、麻疹等).原蟲感染(如瘧疾、黑熱病等).再生障礙性貧血.在急性粒細胞缺乏症時,有時可幾乎不見.一般認爲嗜中性粒細胞絕對值在1550以下,即可視爲嗜中性粒細胞減少.
2、嗜酸性粒細胞
(1)增高見於
①變態反應性疾病:支氣管哮喘、藥物過敏、尋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血清病、異體蛋白過敏、枯草熱等.
②寄生蟲病:鉤蟲,蛔蟲、絲蟲、絛蟲、血吸蟲病、中華分支睪吸蟲、肺吸蟲、旋毛蟲、包囊蟲等,凡侵犯組織者,嗜酸性粒細胞增加較明顯.
③某些藥物的應用:如青黴素、鏈黴素、磺胺、先鋒黴素、PAS、苯妥英鈉、肝精等.
④皮膚疾病:天皰瘡、溼疹、剝脫性皮炎、銀屑病、顏面向芽腫等.
⑤肺侵潤嗜酸粒細胞增多症:如過敏性肺炎、熱帶性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症、傳染性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症、流行性過敏性呼吸道綜合徵、結節性多動脈炎等.
⑥感染:感染的恢復期及某些傳染病如猩紅熱及多形性紅斑的急性期.
⑦血液病:惡性淋巴瘤、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真性紅細胞增多症、何杰金氏病、多發性骨髓瘤、脾切除術後等.
⑧惡性腫瘤:某些惡性腫瘤,尤其是轉移癌和有壞死竈之腫瘤.
⑨家族性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症;爲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多數患者嗜酸性粒細胞占50%以上,且增多爲終生存在.
⑩內分泌疾病;腦垂體前葉機能減退,腎上腺皮質機能減退.
11其他:骨嗜酸性肉芽腫,嗜酸性淋巴肉芽腫,照射、免疫缺陷病(無丙種球蛋白血症),急性一過性失蛋白性胃腸病,局限性迴腸炎,肉樣瘤,潰瘍性結腸炎,慢性腎臟疾病,腹膜透析,出血性肺腎綜合症,嗜酸性胃腸炎,嗜酸性粒細胞心內膜炎,瀰漫性嗜酸性粒細胞病等.
(2)嗜酸性細胞減少可見於:應用皮質激素,嚴重疾病如傷寒、心肌梗阻、各種損傷通過應激使垂體釋放ACTH增多等.嗜酸性粒細胞,晝夜生理變異較大,據研究,血液中嗜酸性粒細胞水平因時間不同而異,晚間,比上午8時高30%中午比上午8時少20%,因此,臨牀上以上午8時採血最合適,做爲基礎水平.
3、嗜鹼性粒細胞
在某些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惡性貧血、慢性溶血性貧血、紅細胞增多症抗血清治療、脾切除術後及何杰金氏病中偶可見增高減少無意義.
4、淋巴細胞
增高見於傳染性淋巴細胞增多症,急、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結核病、百日咳、傳染病恢復期、再生障礙性貧血及巨球蛋白血症等.一般地說啥中性粒細胞減少的病例,淋巴細胞可相對增多.反之,嗜中性粒細胞增多的病例,淋巴細胞可相對減少.
5.單核細胞
增高見於
(1)單核細胞性白血病、何杰金氏病、傷寒、結核.原蟲病(瘧疾、黑熱病)、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等.
(2)許多急性傳染病的恢復期.
此外,二歲以內的兒童可以稍高.
減少一般無臨牀意義.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