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有多少島嶼國家?有多少島嶼?其中還有沒有孤島?

題目:

太平洋有多少島嶼國家?有多少島嶼?其中還有沒有孤島?

解答:

太平洋仍然是一片尚未征服的海域.它的面積比地球上所有陸地加起來還要大,海面上撒布著大大小小25000多個島嶼,這些島有一半還荒無人煙.
有很多島都沒有名字,一島多名的情況還有很多.
所以無法統計出]名稱
太平洋島嶼
在太平洋島嶼中,除紐西蘭的南、北二島外,其餘絕大部分位於太平洋中部,猶如繁星散布在赤道兩側的南、北緯30度和東西經130度之間浩瀚的熱帶海洋里.太平洋島嶼是一個羣島套羣島的「萬島羣島」.陸地面積104萬平方公里,占大洋洲陸地總面積的11.6%.太平洋島嶼中最大的島嶼爲伊里安島(紐幾內亞島),其面積78.5萬平方公里,僅次于格陵蘭島,是世界第二大島.太平洋島嶼人口總共有580多萬,占大洋洲總人口的23.3%.按地理特點和當地原有居民的膚色、語言等特徵,太平洋島嶼可劃分爲三大組,即位於西南部赤道以南,180度經線以西的美拉尼西亞(意爲「黑人羣島」),自西北向東南延伸;位於西北部絕大部分在赤道以北,180度經線以西的密克羅尼西亞(意爲小島羣島),基本上是自西向東延伸;位於東半部的180度經線以東,南、北緯30度之間的玻里尼西亞(意爲多島羣島),自西北向東南分布.這三大羣島處於亞、澳和南、北美洲之間,東西溝通太平洋和印度洋,又聯繫著各大洲的海、空航線和海底電纜經由之地,其中關島、威克島、中途島、瓦胡島等都是太平洋航線之中途要站.因此,在國際交通和戰略上,太平洋島嶼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自然條件 太平洋島嶼按成因分爲大陸島和海洋島,後者又可分爲火山島和珊瑚島.伊里安島和美拉尼西亞的大多數島嶼都屬於大陸島,面積較大,既有高大崎嶇的山地,也有寬窄不等的沿海沖積平原,有利於發展農業,最適宜種植熱帶經濟作物,並有茂密的森林和豐富的礦藏.玻里尼西亞的夏威夷羣島就是典型的火山島,迄今仍有火山活動,這種島嶼海拔較高,火山熔岩、火山灰經長期風化,土壤肥沃,森林茂密,適宜發展農業,也可種植熱帶經濟作物.密克羅尼西亞以珊瑚島爲主,面積較小,地勢低平,水分滲漏嚴重,土壤肥力較低,對農耕不利.部分島嶼儲藏有豐富的磷酸鹽礦.礁湖和環礁有缺口同外洋聯繫,往往形成船隻避風的良好港灣.
太平洋島嶼大部分位於南、北回歸線之間,屬熱帶(雨林、草原)氣候.終年高溫多雨,年平均氣溫25°~ 28℃,年較差一般不超過 5℃.年平均降水量大多爲2000~3000毫米,局部地區超過4000毫米,如夏威夷羣島中的考愛島,其迎風坡年平均降水量可達12 040毫米,是世界降水量最多地區之一.西部各島由於受大陸影響,季風顯著.在密克羅尼西亞的加羅林羣島附近和玻里尼西亞的中部,爲颱風的發源地.
太平洋島嶼除珊瑚島外,植物均甚繁茂,生長著熱帶經濟作物,主要有椰子、咖啡、可可、香蕉、菠蘿、甘蔗、橡膠樹等.在沿海地帶牧草茂盛,有利於發展畜牧業.美拉尼西亞熱帶森林茂密,盛產白檀木、紅木等珍貴木材,世界馳名.太平洋島嶼礦產資源種類較多,最重要的是磷酸鹽礦,分布在諾魯、吉里巴斯的大洋島及索羅門群島等.新喀里多尼亞的鎳礦儲量居世界首位.金、銅、鉻、鎂、石油等的儲量也比較多.此外,還有鈷、銀、鋁土礦等.玻里尼西亞中部的萊恩羣島盛產珍珠.
經濟概述 在長期殖民統治和外國壟斷資本的控制下,太平洋島嶼的國家和地區經濟結構畸形,面向出口的農、礦產品得到了片面的發展,例如諾魯和吉里巴斯的磷酸鹽礦、新喀里多尼亞的鎳礦、巴布亞紐幾內亞的銅礦、斐濟的甘蔗、湯加的椰子和香蕉等,都在該國或地區的經濟收入或其出口總值中占到50%以上,個別國家如吉里巴斯高達90%.然而糧食生產卻非常落後,長期不能自給,依賴國外進口;製造業基礎異常薄弱,工業產品依靠輸入,形成典型的「單一經濟」.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者,把太平洋島嶼的國家和地區變成了它們農礦產品的供應地和工業產品的銷售市場.
60年代以來,新獨立的國家正在改變和克服過去在長期殖民地和外國壟斷資本控制下所形成的「單一經濟」的狀況,採取多種措施發展多樣化經濟,來增加國民收入和滿足居民生活需要.例如諾魯從1970年起採取有效措施,控制對磷酸鹽的開採和出口,利用垃圾填平廢礦區,積極發展農業,種植糧食作物和蔬菜,提倡遠洋捕魚,興辦航運事業,擴大水稻種植面積,增加糧食生產.還有不少國家和地區在戰後大力發展旅遊業.這些國家的經濟結構正在發生新的變化,向多種經營發展.
太平洋島嶼的主要經濟部門是熱帶經濟作物種植業和採礦業,次爲新發展的旅遊業,近些年來,民族工業亦得到了一定的發展.
(1)熱帶經濟作物種植業是重要的經濟部門.主要熱帶經濟作物有椰子、棕櫚、甘蔗、菠蘿、香蕉、芒果、咖啡、可可、橡膠等.椰子分布較爲普遍,以巴布亞紐幾內亞、萬那杜、斐濟、索羅門群島、西薩摩亞等國爲最多,大多數國家和地區以椰子種植園爲主,多爲外國資本控制.年產椰子240~260萬噸,占世界的6~7%,大部分供出口,占世界椰子出口總量的10~12%;年產椰干33~36萬噸,占世界椰干出口總量的8~9%.棕櫚主要分布在巴布亞紐幾內亞和索羅門群島等地,年產棕櫚仁、棕櫚油分別爲6萬噸和16萬噸.甘蔗主要分布在斐濟、夏威夷羣島、法屬玻里尼西亞等,其中以斐濟種植最多,收穫面積6萬公頃左右,年產甘蔗350~420萬噸,集中在維提島和瓦努瓦島的西部.甘蔗種植園多被英國控制.菠蘿主
要分布在巴布亞紐幾內亞、西薩摩亞、庫克羣島、法屬玻里尼西亞等地,年產量2~3萬噸,其中以巴布亞紐幾內亞的產量較多.香蕉分布在巴布亞紐幾內亞、西薩摩亞、斐濟、新喀里多尼亞等,年產香蕉110~120萬噸,其中巴布亞紐幾內亞占大洋洲總產量80%以上.芒果主要產於庫克羣島.咖啡以巴布亞紐幾內亞爲最多,年產可可豆3.4萬噸,絕大部分供出口.橡膠主要集中分布在巴布亞紐幾內亞、次爲西薩摩亞.此外、還有湯加和庫克羣島的柑桔、檸檬和酸橙,湯加和斐濟的鳳梨等水果.新赫布里底羣島的白檀木、烏木等珍貴木材以及法屬玻里尼西亞的香草等也較有名.除經濟作物外,當地居民的主要糧食作物有薯類、玉米、水稻等.薯類以木薯較爲重要,主要分布在巴布亞紐幾內亞、斐濟、湯加等.玉米產於斐濟和新喀里多尼亞.水稻主要栽培於斐濟、索羅門群島等.畜牧業比較發達的有索羅門群島、萬那杜、斐濟等.漁業以西薩摩亞最爲重要,魚類是當地居民的主食.其次,巴布亞紐幾內亞、湯加等捕魚業亦較發達.
(2)採礦業是太平洋島嶼的第二大經濟部門.主要有磷酸鹽、有色金屬和貴金屬的開採.磷酸鹽礦藏豐富,質量高,含磷37%以上,開採方便.戰後年產量近300萬噸,主要分布在諾魯,其領土僅有24平方公里,但約有2/3的土地蘊藏著磷酸鹽礦,其產品之高爲世界之最.第二次大戰前的1939年出口量占太平洋島嶼的3/5以上.1968年諾魯獨立,1970年成立國家磷酸鹽公司,使磷酸工業國有化,其開採、處理、運輸全部機械化,使磷酸鹽的開採有較大的增長,年出口量 200萬噸,主要運銷澳、新、日、英等國.磷酸鹽礦是諾魯經濟的重要基礎,是國民經濟收入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其次是國外的房地產收入,而農業所占的比重很少.80年代估計,諾魯磷酸鹽礦蘊藏量爲2 400萬噸,按目前每年200萬噸的速度開採,到20世紀末將告罄.所以近幾年來,磷酸鹽的開採及其出口均比以前有所減少,主要是磷酸鹽儲量減少,諾魯政府控制開採和控制出口的緣故.其次,吉里巴斯的大洋島曾盛產磷酸鹽,年產量60萬噸,由英、澳、新合股經營,70年代末已停產,磷酸鹽礦合罄.太平洋島嶼的有色金屬開採主要有鎳、鉻、錳、銅等.其中鎳礦開採的歷史較長,鎳礦主要分布在新喀里多尼亞島,其儲量居世界第一位.年產鎳5萬噸左右,居世界前列.金屬鎳主要運往美、英等國.鉻礦開採較爲重要,產量亦居世界前列,主要分布在新喀里多尼亞、巴布亞紐幾內亞等.錳礦開採在萬那杜、巴布亞紐幾內亞等.銅礦的開採集中在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布干維爾島上,儲量9.44億噸,年產精銅砂約60萬噸,占國民總產值的1/3和出口總值的1/2,在太平洋島嶼中居首位.太平洋島嶼的採金業比重重要,主要分布在巴布亞紐幾內亞(1988年產黃金31900公斤)、斐濟(2864公斤)等,此外還有采銀業.
(3)戰後,尤其是70年代以來,太平洋島嶼的旅遊業發展很迅速.維提島、大溪地島、瓦胡島、關島等,均處於國際交通線上,還有許多島嶼由於山水綺麗,風光旖旎,氣候宜人,也是發展旅遊業的有利條件.現在,旅遊業在太平洋島嶼的許多國家和地區的經濟收入中越來越占重要地位.湯加的旅遊業已成爲該國經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收入占國民經濟總收入的1/3以上.湯加對外貿易的逆差部分,主要由旅遊收入和僑匯來填補.斐濟旅遊收入占國民經濟收入的1/4,僅次於蔗糖的出口,占第二位.關島、法屬玻里尼西亞、西薩摩亞、吐瓦魯、萬那杜等也大力發展旅遊業.巴布亞紐幾內亞等專門建立了旅遊機構.總之,旅遊業的發展爲太平洋島嶼的國家和地區不僅增加了外匯收入,而且也有助於當地經濟的發展,並提供了就業機會.
(4)近20年來,太平洋島嶼的民族工業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戰前,這裡的採礦業和農產品加工工業幾乎全被美、英、法等國所控制.戰後日本等國壟斷資本乘機滲入本區.但自60年代以來,太平洋島嶼隨著新興國家的相繼獨立,其民族工業也相應地得到了發展.如諾魯的磷酸鹽工業,斐濟甘蔗製糖工業,湯加、吐瓦魯等國的椰子加工業,所羅門、吉里巴斯、萬那杜等國的漁產加工以及西薩摩亞的木材加工等部門也有一定的發展.
由於太平洋島嶼處於亞洲、美洲、澳大利亞大陸的通道上,又溝通著太平洋和印度洋,因此,在國際交通和戰略位置上十分重要.太平洋島嶼的海、空、鐵路、公路運輸相當發達,特別是海、空交通使得各島與世界各地有了廣泛的聯繫.海洋運輸除了本地區島嶼之間的聯繫外,同其他各大洲主要國家的重要港口的貿易往來最爲重要.太平洋海底電纜通訊尤爲重要,經太平洋島嶼最主要的海底電纜線有:從北美洲經瓦胡島的火奴魯魯、中途島、關島到亞洲;還有從加拿大的溫哥華經芬寧島到斐濟維提島的蘇瓦,這些都是電訊往來的重要線路.目前,美國在太平洋設有衛星站,對太平洋地區電訊往來有一定的影響.太平洋島嶼的航空運輸也占重要地位.有不少島嶼修有飛機場,如威克島設立現代化的航空站,即是橫渡太平洋航空線的中間站.瓦胡島上也有鐵路分布,主要運輸礦產品和農產品等.太平洋島嶼公路線長約3萬公里,大多分布在巴布亞紐幾內亞、斐濟的維提島、夏威夷羣島等,公路一般爲環島式,以運輸農產品爲主.
太平洋島嶼的對外貿易輸出的農產品主要有:椰子、椰干、椰油、棕櫚仁、棕櫚油、咖啡、可可、蔗糖、香蕉、菠蘿、柑桔、水產品、橡膠、木材、珍珠、貝殼等;礦產品有;銅砂、磷酸鹽礦、鎳、錳、鉻、黃金、白銀等.主要進口有糧食、食品、飲料、燃料(石油)、機械設備、運輸設備、紡織品、日用品等.貿易對象主要是美、英、法、德、澳、新等國.
主要島嶼 關島位於馬里亞納羣島的最南端,面積540平方公里、人口12.8萬.其兩有天然良港——阿加尼亞.戰前屬美國管轄,由於地理位置和戰略地位重要,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被日本占領.現爲美國「未合併的領土」,是美國在西太平洋的重要海、空基地主要栽培椰子、咖啡、可可、甘蔗、菸草,種植玉米、稻穀等.工業主要有煉油、紡織、食品加工等.關島的安德遜空軍基地是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的一個重要戰略空軍基地.美海軍在阿加尼亞設有航空站,在阿卜拉港有潛艇基地.戰後旅遊業興盛,每年遊客近50萬.瓦胡島位於夏威夷羣島的東部,面積1554平方公里,人口近70萬.島上有10餘個飛機場.南岸中部是世界著名的珍珠港.1911年美國建成巨大的海軍基地,是美國在太平洋上的最大海、空基地之一.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空軍偷襲珍珠港,發動太平洋戰爭,在兩小時之內毀傷在港艦艇的一半,造成震驚世界的珍珠港事件.戰後經過恢復,現有鐵路通至火奴魯魯,也是太平洋海、空交通樞紐和國際商港.盛產甘蔗、菠蘿、香蕉等.工業主要有煉油、煉鋁、製糖、水果罐頭等.威克島位於關島和夏威夷羣島之間,戰略地位重要,被稱爲「太平洋的踏腳石」. 1898年被美國占領.面積9平方公里.人口約有2 000多,爲美海、空軍人員.是美國民航和軍用飛機從檀香山到關島、東京的加油站.1962年建成現代化機場.1974年被用爲飛彈試驗基地.從70年代中期至今,這裡已成爲美空軍緊急降落基地.它不僅是橫渡太平洋的中間站,而且還是夏威夷羣島與關島間海底電纜相通之地.維提島是斐濟的最大島嶼,面積10490平方公里,人口20萬,盛產甘蔗、咖啡、椰子、香蕉等.食品加工、建築材料及開採黃金等工業較爲重要.蘇瓦是個自由港,爲南太平洋經濟中心和海、空交通樞紐.有空期海、空航線聯繫英、美等國.大溪地島是社會羣島中最大的一個島,是法屬玻里尼西亞的經濟活動中心,面積1042平方公里,人口9萬多,適宜栽培椰子、甘蔗、香蕉、咖啡、香草等.主要礦物爲磷酸鹽.帕皮提是個重要海港,能停泊遠洋巨輪.戰略地位重要.航線通往美國、巴拿馬、澳大利亞、紐西蘭等.主要輸出椰干、香料、珍珠、貝殼、磷酸鹽等.戰後,法國在此建有飛機場和核試驗站.目前旅遊業發展較快.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