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的作品人物評價快,急用
題目:
魯迅的作品人物評價
快,急用
解答:
魯迅全集·影響——魯迅仍代表中華民族精神
近些年來,對魯迅先生的評價一直有不同的聲音.一方面,在不少有關當代文化人影響力以及受喜愛的中國作家評選中,魯迅多次以最高票數位居首位;但另一方面,也有人不斷叫囂,要從政治、思想、作品、人格方面粉碎魯迅的神話.究竟今天該如何評價魯迅的地位?我們還應從哪些角度更好地研究魯迅的價值?
魯迅仍是大家崇敬的對象
新版《魯迅全集》昨天在書店首次與公衆見面,記者在北京圖書大廈隨機採訪了幾位讀者.幾乎所有被採訪者都表示,魯迅在今天仍代表了中華民族精神,仍是大家崇敬的對象.
北京理工大學的馬偉同學告訴記者,雖然他並非中文專業學生,但一直喜歡魯迅,有同學甚至叫他「魯迅迷」.他告訴記者,很多同學表面不樂於承認自己喜歡魯迅,「他們怕別人說自己是故做高深,但內心都很崇敬他,在圖書館裡魯迅的書比較搶手,魯迅在今天仍代表了民族精神.」
年僅40歲的史曉航是搞收藏的,家中甚至收藏有大量魯迅作品的小人書.「以前僅僅是喜歡看他的作品,隨著年齡的增長,接觸到的事情增多,我越發地感覺到魯迅先生思想的深度,他的思想是沒時代局限的.」
「魯迅的作品告訴我們100年前的中國文化和歷史,他的作品已成爲中國基礎文明的一部分,想要了解中國近代史,魯迅是繞不開的.」一位讀者告訴記者,他是閱讀魯迅的作品成長起來的,以後也會這樣要求自己的孩子.
經典作品總面臨諸多挑戰
「在社會文化潮流下,在東方文化保守主義和西方後現代主義思潮的兩面夾擊下,魯迅文化遭到了質疑、挑戰乃至否定.從歷史發展進程看,產生這種現象是可理解的.」學者陳漱渝認爲,古今中外,經典作品都會面臨挑戰.在重新審視、重新選擇過程中,有的作品被淘汰出局,而真正的經典,經過衝擊將會發射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學者林非則認爲,對魯迅的研究,既要總結出發揮出魯迅思想光芒的見解,也得分析可能存在的片面觀點,盲目地崇拜是愚昧的表現,不符合科學研究的精神.「像當前少數並未認真閱讀魯迅作品的人,信口雌黃,甚至無端地進行謾罵,這樣的行徑實在是遠離了科學與文明,是令人可笑的.如果在我們的民族中,有許多的人能夠通過認真地讀書和學習,理解像魯迅這樣人類歷史上不可多得的思想家,理解他作品對歷史前進的啓示,那就絕對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而是不斷地走向真善美的輝煌前景.」
未來對魯迅的評價將更高
「有人說,未來對魯迅的評價,將比今天更高,我讚賞這種預言.因爲魯迅文化是我們民族文化中最優美和最核心的一部分,參與編譯《魯迅全集》的學者和出版家,是以聖徒般的虔誠從事這一工作的,一代又一代地傳遞著魯迅的精神火炬,傳播著魯迅的思想.」林非說.
還有學者認爲,魯迅是中華民族文化當中的寶庫,他的著作在中國文化史上、思想史上不亞於古代的經,可以說是近代文化史上的經書.「說它是寶庫,可以說魯迅所處的時代脈搏、面貌都在他的作品裡體現了.他本身就是一部那個時代的歷史.同時,魯迅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當時時代精神結合的最好典型.在那個羣星燦爛的時代,魯迅在二者的結合上,代表著一個時代的高峯.至於他對人民,對民族,對國家,對世界,他的理念,它的信心,它的奮鬥,它的犧牲,這種精神更值得中華民族子孫代代相傳.」
現在尤應強調魯迅精神
魯迅的精神在當代有何意義?周海嬰強調說:「魯迅自己講過,希望自己的文字慢慢消亡.但這是沒辦法的,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如同物理學家、化學家研究出某個定律一樣,魯迅總結出的社會、文化、歷史的思想也是一種定律,是文化定律,是社會現象的定律.」周海嬰認爲,在相對較短的歷史時期,魯迅的這個「定律」不太容易被改變,但一旦改變也就意味著社會有了更大進步.
還有學者認爲,雖然中國古代的一些大家,也在身後或生前就引起過爭議,但眼下魯迅所處的狀況還是不正常的,這種狀況是文化人的悲哀.這位學者說:「但我相信,這段時間不會長,因爲違背規律,越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越是要強調魯迅的精神.市場經濟可促進經濟快速發展,特別在經濟全球化的情況下,如沒了以魯迅爲代表的中華民族的精神,那就是口袋鼓了,靈魂空了.」
部分學者滿足於自我欣賞
研討會上,與會專家指出了近年來魯迅研究中出現的問題.林非認爲,儘管現在研究魯迅的專家學者爲數不少,每年發表的研究論文也長篇累牘,但真正優秀的好文章、好觀點並不多,「這些研究者多數沉浸在對文本本身的分析,而沒有深入到魯迅作爲一個活生生的人,他每個人生階段的行爲、思想中去,因此寫出的論文膚淺.究其原因,是因爲研究者本身的素養問題.」
周海嬰也就這個問題發表了一些看法,「我前幾年到廈門大學,那裡的老師跟我抱怨,說對學生講魯迅作品時很困難,缺乏一些輔導性質的圖書.」他認爲部分魯迅研究者躲在書齋中做學問,對無關緊要的問題死鑽牛角尖,寫出的論文艱澀難懂,不考慮大衆是否能看懂,只滿足於幾個人的自我欣賞.
客觀地評價成就和不足
林非認爲,20年來學者們對魯迅的研究有了很大進步.「這20年來是思想解放的過程,大家可以科學地、實事求是地分析研究魯迅.學者們每人都有自己的魯迅觀,能夠互相進行討論.但這些對於魯迅的研究還是不夠.」
林非認爲,魯迅先生是位深刻的思想家,他的很多思想見解至今還沒有得到徹底研究,學界對魯迅缺乏具有歷史深度的分析和解剖.他分析說,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是,魯迅學識淵博,而學者的知識素養還不能與他相提並論,不能站在同等的高度自然無法深刻地分析.
林非還表示,對魯迅的研究要客觀.「歷史上任何杰出的思想家都有成就和不足,魯迅不能例外.比如說,黃宗羲是魯迅的同鄉和前輩,但魯迅在作品中從未很好地總結過這個人,這一點是魯迅思想的不足.」他認爲,今人不能苛求魯迅,但要站在後輩的角度總結前賢.「這種總結不是單純地褒貶魯迅,而是提醒今人,應怎樣更好地總結前賢思想,更好地前進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