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下冊歷史的重點問答題和重點時間 人教版

題目:

八年級下冊歷史的重點問答題和重點時間 人教版
或者魯教版七年級下冊的!

解答:

重點時間:
1949年10月1日,舉行開國大典.1951年西藏的和平解放.1950年10月,彭德懷率領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1952年底全國大陸基本上完成了土改.1953——1957年第一個五年計劃.三大改造完成的時間1956底,同時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1966年——1976年爲文化大革命的十年.1978年,中共中央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鄧小平在1982年召開的中共十二大上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特色理論.1987年鄧小平在黨的十三大上闡明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1992年,鄧小平到南方視察.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祖國.1993年,汪辜會談.1953年周恩來首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1955年,周恩來代表新中國參加亞非國際會議.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1971年10月25日,在第26屆聯合國大會上,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權利,恢復中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2001年,亞太經合組織(APEC)會議在上海舉行.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70年,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1號發射成功.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秈型雜交水稻.1986年3月我國政府實行了「863計劃」.
重點問題:1、新中國成立的歷史意義?2、土地改革的意義?3、第一個五年計劃取得的成就和意義?4、「左」傾錯誤出現的原因?我們應該吸取什麼經驗教訓?5、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內容和意義?6、我國對外開放的特點?7、爲什麼說鄧小平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的總設計師?7、一國兩制的含義、提出的意義、在什麼問題上得到實踐?8、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含義?新中國取得的外交成就?9、建國以來,我國農村生產關係的變革和調整經歷了哪幾個步驟?每一步變革或調整的主要原因、核心內容以及結果如何?你認爲國家在制定經濟政策時應遵循什麼原則?答:⑴經歷了四個步驟:土地改革、農業合作社、人民公社化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⑵①土地改革的主要原因是封建土地制度嚴重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核心內容是廢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土地所有制;結果:解放了農村生產力,爲農業生產的發展開闢了道路.②推行農業合作社的原因是小農經濟難以滿足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核心內容是把土地等生產資料由私有制轉變爲公有制,並實行集體經營;結果:進一步提高了農業生產力.③人民公社化的原因是一些領導人主觀地認爲農業合作化規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進生產的發展;核心內容是提高公有化程度和擴大規模;結果:嚴重地挫傷生產者的積極性.④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原因是黨中央正確總結了合作化和公社化的經驗教訓,作出了實行經濟體制改革的決策;核心內容是堅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變經營管理方式,實行分田承包,自負盈虧等;結果: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推動了農業生產的發展.⑶遵循的規則:必須實事求是,合乎經濟規律,生產關係的變革或調整必須有利於生產力的發展.10、如何看待台灣問題:台灣問題一定能夠解決.理由:①海峽兩岸中國人民都渴望統一,「台獨」不得人心;②鄧小平提出用「一國兩制」的方針來解決台灣問題,港澳的回歸爲台灣回歸樹立了榜樣;③祖國大陸改革開放,社會主義建設成就顯著,綜合國力增強,具有強大的向心力;④中美關係繼續向前發展,有利於台灣問題的解決.
我歸納了一下,大概就這些吧,不知道再找我~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