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生命周期理論是一種更有用的方式比傳統比較優勢理論在解釋貿易如何產生

題目:

產品生命周期理論是一種更有用的方式比傳統比較優勢理論在解釋貿易如何產生

解答:

比較優勢理論        比較優勢理論 由大衛•李嘉圖在其代表作《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中提出,又稱爲比較成本貿易理論.理論認爲,國際貿易的基礎是生產技術的相對差別(而非絕對差別),以及由此產生的相對成本差別.每個國家都應根據「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弊相權取其輕」的原則集中生產並出口其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進口其具有「比較劣勢」的產品.比較優勢貿易理論在更普遍的基礎上解釋了貿易產生的基礎和貿易利得,大大發展了絕對優勢貿易理論.產品生命周期與國際貿易   弗農的產品生命周期指的是由於世界各國的技術發展水平不同,技術領先的國家可能率先開發出某種新產品並出口;經過一段時間後,技術較先進的國家掌握了這種技術,成爲新的出口國;技術較落後的國家隨後才能掌握這種技術,在最後才成爲該產品的出口國.可見,產品生命周期概念從國內市場擴展到了國際市場,經過這一擴展,可以用這種理論來解釋國際間的產業轉移現象.   產品生命周期模型.電視機首先在美國被研製出來,在國內經過一段時間的生產後,美國具備了出口能力,從t1這一時間開始出口.德國的技術水平稍比美國落後,在美國開始出口後,德國率先從美國進口電視機,國際貿易由於兩國技術水平的差異而發生.中國的技術水平更落後一些,於是在更晚的時間才產生了對電視機的需求,開始從美國進口.隨著時間的發展,德國國內的企業掌握了電視機生產技術,開始生產這種產品,於是德國的進口良開始減少.當時間發展到t2,德國國內的企業已經具備了電視機出口能力,德國從電視機的進口國轉變爲出口國.與此同時,美國電視機產業已經不再是新興產業,部分企業可能退出該產業,去開發新的產品,產業開始萎縮,美國的出口量開始減少.而這時中國國內對電視機的需求不斷擴大,而且國內尚未掌握生產技術,國內的需求完全靠進口來滿足.這是國際市場產品生命周期的第一階段.   在第二階段,隨著產業的萎縮,資源轉向其他更新的產品的研究和生產上去,美國國內電視機的產量已經不能滿足國內的需求,美國成爲電視機的進口國.這時候,德國後來居上,開始向世界其他國家出口電視機.也就是說,電視機產業已經從美國轉移到了德國.在這個階段,中國國內也掌握了電視機生產技術,開始自己生產,於是中國的進口量逐漸減少.隨著中國的電視機產量不斷增加,德國的出口量開始減少.這時德國也面臨這與第一階段中的美國相似的情形:電視機產業開始萎縮,新的產業開始取代電視機產業.當時間發展到t3,德國不再出口電視機,中國成爲電視機的出口國.也就是說,電視機產業已經從美國和德國轉移到了中國.   在第三個階段,只有中國在出口電視機,美國和德國都成了電視機的進口國.但中國的出口不會持續增加,中國面臨的情況和前兩個階段中美國和德國的情況是一樣的.隨著技術進步,中國電視機的出口量也會減少.當電視機這個產業被其他新技術產業取代後,國際間的電視機貿易也就停止了,因爲各國對電視機都不再有需求.到這時,電視機這種產品的生命周期也就結束了.

名師點評:

大爺GaBr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