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是幹什麼的?同上
題目:
王陽明是幹什麼的?
同上
解答:
王守仁(1472-1529),漢族,浙江餘姚人.字伯安,號陽明子,世稱陽明先生,故又稱王陽明.中國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夠統軍征戰,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全能大儒.封「先儒」,奉祀孔廟東廡第58位.
明賞罰
主張明「賞罰」以提高統治效力,行德治禮教以預防「犯罪」他認爲:賞罰乃「國之大典」,應當受到充分重視和正確地加以使用.而當時「盜賊」日益增多,是由於「招撫」太濫,「招撫」太濫是由於兵力不足,而兵力不足是由於沒有很好地實行賞罰,以至於「進而效死,無爵賞之勸;退而奔逃,無誅戮之及」.象這樣法令不明,賞罰不信,即使有百萬的兵力,也是沒有用處的.他還主張「賞不逾時,罰不後事」,認爲過時的獎賞,等於沒有獎賞,過時的懲罰,等於沒有懲罰,都起不到勸善懲惡的作用.這些主張的目的,集中到一點,就是要提高統治效率,以「破山中賊」. 他還主張行德治教化以緩和階級矛盾,減少犯上作亂.他說:「民窮必有盜賊」,認爲老百姓已經貧困不堪,還要沒有休止地征斂,就等於驅使他們去作盜賊.因而有必要「罷冗員之俸,損不急之賞,止無名之徵,節用省費」,對災民實行「賑濟」、「免租」,使他們「不致轉徙自棄而爲盜」.所以,他反對「蔑道德而專法令」,主張在鎮壓人民起義之後,立即「建立學校,以移易風俗」,以求得久安長治.他教導下級官吏說,作縣官的如果能竭儘自己的心力和聰明才智,誠心「愛民」,貫徹「撫緝教養」的方針,即使是蠻夷的人,也是可以被感化的;即使是產生「盜賊強梁」的地方,也是可以變爲「禮義冠裳」的所在.他強調這一方面的目的,集中到一點,即在於使用軟的一手,以「破心中賊」.但這軟的一手是有限度的.他強調刑罰是「德治教化」的保障,「果有頑梗強橫,不服政化者」,就一定要「即行擒拿,治以軍法,毋容縱盜,益長刁頑」.
量情法
強調執法要「情法交申」,區別對待他反對「貪功妄殺,玉石不分」.例如處理「宸濠之亂」的反叛人員時,主張只對主犯處以極刑,至於各「從逆」的人犯,則認爲「原情亦非得已,宥之則失於輕,處斬似傷於重」,不如「俯順輿情」,判處永遠充軍,使「情法得以兩盡」,「以存罪疑惟輕之仁」.在另外一個「告示」中,他甚至宣布對於脅從「作亂」的人,免於追究,「俱准投首免死,給照復業生理」.這樣作既使得「讒諛知警,國憲可明」,也顯示了朝廷的「仁慈」.這正是他的「綏柔流賊」策略在法律上的具體運用.此外,他還主張適用法律要結合當時當地的具體情況,特別是在「地里遙遠,政教不及」的邊遠地區和「小民罔知法度」的情況下,一切「詞訟差徭錢糧學校」等事務,都可以從當時當地的實際出發,作權宜的處置:「應申請者申請,應興革者興革,務在畜衆安民,不必牽制文法」.在「行法以振威」的原則下,他已注意到運用法律的靈活性問題.
重綱紀
求重視「綱紀」,整肅執法之吏,杜絕「法外之誅」他認爲「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對那些寅緣竊踞官職的豪門勢家子弟的不法行爲,如居心刻薄,「騷擾道路,仗勢而奪功,無勞而冒賞,懈戰士之心,興邊戍之怨」的情況,要大力加以整肅,特別是對「戾於法」的執法之吏,應當嚴格要求.但是他指出,在司法審判中,「刑曹典司獄訟」,事情「繁劇難爲」.他們往往受到權貴的拂抑和牽制,以至使得依法斷獄之詞,「未出於口,而辱已加於身;事未解於倒懸,而機已發於陷阱」.在這種情況下,要使他們「不撓於理法,不罹於禍敗」是很難的.這就尤其要從整肅吏治、嚴明賞罰入手,消除執行法律的阻礙.他還力主加強監獄管理,杜絕「法外之誅」,指出京師的「提牢廳」,是「天下之獄皆在焉」的重地,負責提牢的官吏,不能不慎重對待,特別對於「桎梏之緩急,扃鑰之啓閉,寒暑早夜之異防,饑渴疾病之殊養」,甚至於微賤到「箕帚刀錐」、「滌垢除下」的事,無不應當認真注意,以「身親之」.這樣才能既防止「變故不測之虞」,又可免使囚者被「輕棄之於死地」.他還強調,獄中囚犯的再行「犯罪」,並非全是「禁防之不密」,還有促使他們再犯的監管不當的原因.所以只有監獄裡做到「令不苛而密」,使囚犯免受「法外之誅」,才能避免「弊興害作」.思想成就
王守仁是我國宋明時期心學集大成者.他發展了陸九淵的學說,用以對抗程朱學派.他說:「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爲善去惡是格物.」並以此作 王守仁立像
[1]爲講學的宗旨.他斷言:「夫萬事萬物之理不外於吾心」,「天理即是人慾」;否認心外有理、有事,有物.認爲爲學「惟學得其心」,「譬之植焉,心其根也.學也者,其培壅之者也,灌溉之者也,扶植而刪鋤之者也,無非有事於根焉而已.」要求用這種反求內心的修養方法,以達到所謂「萬物一體」的境界.他的「知行合一」和「知行並進」說,旨在反對宋儒如程頤等「知先後行」以及各種割裂知行關係的說法.他論兒童教育,反對「鞭撻繩縛,若待拘囚」,主張「必使其趨向鼓舞,中心喜悅」以達到「自然日長日化」.他的學說以「反傳統」的姿態出現,在明代中期以後,形成了陽明學派,影響很大.他廣收門徒,遍及各地.死後,「王學」雖分成幾個流派,但同出一宗,各見其長.他的哲學思想,遠播海外,特別對日本學術界以很大的影響.日本大將東鄉平八郎就有一塊「一生伏首拜陽明」的腰牌.他的弟子與心學影響了很多人:徐階,張居正,海瑞,陶行知等,名揚海外! 王守仁不只是哲學家、教育家,也是一位著名的詩人.他非常熱愛故鄉的山山水水,回故鄉時,常遊覽名勝古蹟,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如他寫的《憶龍泉山》: 我愛龍泉山,山僧頗疏野. 盡日坐井欄,有時臥松下. 一夕別雲山,三年走車馬. 愧殺岩下泉,朝夕自清瀉. 王守仁的游足還到奉化雪竇山,他寫的《雪竇山》詩明麗、秀拔.數百年來被人們傳誦不息. 窮山路斷獨來難,過盡千溪見石壇. 高閣鳴鐘僧睡起,深林無暑葛衣寒. 壑雷隱隱連岩瀑,山雨森森映竹竿. 莫訝諸峯俱眼熟,當年曾向畫圖看. 王守仁的一生,著作甚豐.他死後,由門人輯成《王文成公全書》三十八卷,其中在哲學上最重要的是《傳習錄》和《大學問》. 他將心學凝成四句話,即心學四訣: 王守仁
無善無噁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 爲善去惡是格物. 餘姚「四碑亭」,留有紀念他的碑亭.碑文是:明先賢王陽明故里.楹聯:曾將大學垂名教,尚有高樓揭瑞雲.橫額:真三不朽.
思想主張
心外無理: 王守仁秉承陸九淵的學說,使陸的思想得以發揚光大,因此他們被稱爲「陸王學派」.陸九淵從「心即理」說出發,認爲格物的下手處,就是體認本心.王守仁並不滿意陸九淵的解釋,他說:陸象山之學,「其學問思辨,致知格物之語,雖亦未免沿襲之累」. 王守仁反對程頤朱熹通過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爲事理無窮無盡,格之則未免煩累,故提倡從自己內心中去尋找「理」,認爲「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萬物,人秉其秀氣,故人心自秉其精要. 正如陸九淵所言「心接具是理,心即理也」,何消外求?故明「本心」則明「天理」.故王守仁強調:「心一而已,以其全體惻怛而言謂之仁,以其得宜而言謂之義,以其條理而言謂之理.不可以心外求仁,不可外心以求義,獨可外心以求理乎?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於吾心,此聖門知行合一之教.」 知行合一: 在知與行的關係上,王守仁從「天地萬物本吾一體」出發,他反對朱熹的「先知後行」之說.王守仁認爲既然知道這個道理,就要去實行這個道理.如果只是自稱爲知道,而不去實行,那就不能稱之爲真正的知道,真正的知識是離不開實踐的.比如,當知道孝順這個道理的時候,就已經對父母非常的孝順和關心;知道仁愛的時候,就已經採用仁愛的方式對待周圍的朋友,真正的知行合一在於確實的按照所知在行動,知和行是同時發生的.他的目的在於「發動處有不善,就將這不善的念克倒了,需要徹根徹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潛伏在胸中」. 對於朱熹的「先知後行」等分裂知與行的理論,王守仁在他學生編著的《傳習錄》中是這樣理解的,古代的聖賢在看到很多人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花費在知上,而忽略了行,認爲這樣下去會造成浮誇的風氣,於是開始強調要知,更要行,而後世的人就理解爲要先知而後行,這就錯誤的理解了聖賢的意思.北京交通大學、東北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把它作爲校訓的一部分. 致良知: 王守仁經歷過百死千難的人生體驗,在五十歲時提出猶如畫龍點睛般的學說宗旨「致良知」:「某於此良知之說,從百死千難中得來,不得已與人一口說盡,只恐學者得之容易,把作一種光景玩弄,不實落用功,負此知耳!」 唯求其是: 王陽明倡「君子之學,唯求其是」的「求是」學風,並多有闡發.時至今日,「求是」精神仍然十分重要.浙江大學把它作爲校訓的一部分. 士農工商: 顧炎武《日知錄》卷七中提出,「士農工商謂之四民,其說始於管子(管仲).」王陽明認爲士、農、工、商「其歸要在於有益於生人之道,則一而已」,且進一步說明「古者四民異業而同道,其盡心焉一也」的觀點,他把傳統觀念中一直被視作「賤業」的工商擺到與士同等的水平.(《節庵公墓表》)王陽明《傳習錄拾遺》說:「雖經日作買賣,不害其爲聖爲賢」.此說被稱爲「新四民論」. 四句教: 「四句教」是王陽明晚年對自己哲學思想的全面概括,即「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爲善去惡是格物」四句. 良知是心之本體,無善無惡就是沒有私心物慾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發之中,是無善無惡的,也是我們追求的境界,它是「未發之中」,不可以善惡分,故無善無惡;當人們產生意念活動的時候,把這種意念加在事物上,這種意念就有了好惡,善惡的差別,他可以說是「已發」,事物就有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惡;良知雖然無善無惡,但卻自在地知善知惡,這是知的本體;一切學問,修養歸結到一點,就是要爲善去惡,即以良知爲標準,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動. 無善無惡就是沒有私心物慾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發之中,是無善無惡的,也是我們追求的境界. 但是有時候人的判斷會出現錯誤,也就是意之動出現了錯誤,即不能正確地分辨善和惡,把惡當作善,把善當作惡,那麼他的良知也會出現錯誤,從而格物也會誤入歧途,爲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因爲此時的心已經被私心和物慾遮蔽了,不是天理,這時就要反諸求己. 努力使自己的心回到無善無惡的狀態. 回到無善無惡的狀態了,才能有正確的良知,才能正確的格物. 什麼是有理,只要格物致知來達到一顆沒有私心物慾的心,心中的理其實也就是世間萬物的理. 天理不是靠空談的,是靠格物致知.靠實踐,靠自省,即「知行合一」. 心中有天理,無私心,就好比世間有規矩,有規律,有規矩就能丈量世間萬物的方與圓.無論有多少方和圓,無論這些方和圓的大小,都能靠格物致知揭破其規律,不然這些規律就是不正確的.天理就在人的心中. 這是王陽明所追求的人生境界,即是「怡神養性以游於造物」,「閒觀物態皆生意,靜悟天機入穴冥.道在險夷隨地樂,心意魚鳥自流形」的「真樂」或「真吾」狀態.這種境界是超凡脫俗,擺脫個人名利毀譽貧富窮達束縛的自由狀態.在這種「至樂」境界之中,人與「大化」流行,「逍遙」於「人生山水」之間,實現了社會與自然、理性與感性、美與善相統一,達到了一種活潑潑的怡悅的高度自由的精神境界. 他的良知體驗美學值得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好好咂摸體驗.在忙忙碌碌前行的道路上,偶一回頭,發現先人衣決飄飄,面對蠅營狗苟生活著的人們,早已微笑的將我們宿命的留在艱苦跋涉的道路上,而兀自去追求那種自在清明的聖人生活去了.也只有在這假日,我才能去觸摸內心本有的「良知「,王氏的「格物致知」顯然對我而言,比朱熹的要親和受用的多了. 王門四句教闡述了心體、性體和良知在其心學體系中所具有的多重意蘊,指出心、性、理三者的內涵並不如通常所認爲的那樣是完全等同的,並通過心性「無善無不善」的分析,指出王陽明所說的「至善」是超越道德善惡的不可執之善.最後,通過對本體與工夫之間關係的分析,揭示了四句教所內含的潛在矛盾,指出此矛盾是心學分化的一個重要原因.
思想演變
十七歲時,他到南昌與諸養和之女諸氏成婚,可在結婚的當天,大家都找不到他.原來這天他閒逛中進了道教的鐵柱宮,遇見一道士在那裡打坐,他就向道士請教,道士給他講了一通養生術,他便與道士相對靜坐忘歸,直到第二天岳父才把他找回去.此後他常常在各地和道士討論養生的問題. 二十二歲時考進士不中,當時相當於宰相的內閣首輔李東陽笑著說:「你這次不中,來科必中狀元,試作來科狀元賦.」王陽明懸筆立就,朝中諸老驚爲天才. 王守仁
嫉妒者議論說,這個年輕人若中了上第,必然目中無人.二十五歲再考時被忌者所壓,又未考中. 二十八歲禮部會試時,他考試出色,名列前茅,中了進士,授兵部主事.王陽明早期尊崇程朱理學,爲了實踐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決心窮竹子之理,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什麼都沒有發現,人卻因此病倒,這就是著名的「守仁格竹」.從此,王陽明對「格物」學說產生了極大的懷疑. 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因反對宦官劉瑾,被廷杖四十,謫貶至貴州龍場(貴陽西北七十里,修文縣治)當驛丞.他來到中國西南山區,龍場萬山叢薄,苗、僚雜居,使他對《大學》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領悟,王守仁認爲心是萬事萬物的根本,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心的產物.認識到「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史稱龍場悟道.他在這段時期寫了「訓龍場諸生」.其衆多弟子對於他的「心外無理,心外無物」理論迷惑不解,向他請教說:南山裡的花樹自開自落,與我心有何關係?他回答說:「爾未看此花時,此花與爾心同歸於寂.爾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爾的心外.」
教育思想
《傳習錄》分上、中、下三卷,載於《王文成公全書》,爲一至三卷,亦有單行本.卷上是王守仁講學的語錄,內容包括他早期講學時主要討論的「格物論」、「心即理」,以及有關經學本質與心性問題;卷中主要是王守仁寫給時人及門生的七封信,實際上是七封論學書,此外還有《社會教條》等. 王守仁題跋像
[2]在卷中最有影響的是《答顧東橋書》(又名《答人論學書》)和《訓蒙大意示教讀劉伯頌等》,著重闡述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理論;卷下一部分是講學語錄,另一部分是《朱子晚年定論》.《朱子晚年定論》包括王守仁寫的序和由他輯錄的朱熹遺文中三十四條「大悟舊說之非」的自責文字,旨在讓朱熹作自我批評與自我否定,證明朱熹晚年確有「返本求真」的「心學」傾向.卷下收錄的王守仁講學語錄主要是討論「良知」與「致良知」的.《傳習錄》是由王門弟子徐愛和錢德洪等編輯的,它包括了王守仁學說的主要觀點,歷來被視作陽明學派的「教典」,是研究王守仁教育思想的重要資料.其中的語錄是王門弟子分別記錄的,編輯者只作了彙編工作,註明哪些條是由誰記錄的,未作進一步地整理,因此各條之間沒有內在的邏輯聯繫.7封書信出自王守仁的手筆,是王守仁論學書的代表作,但閱讀這些書信時,如果與其他有關論學書信聯繫起來看,它們更多的反映了王守仁晚年比較成熟的教育思想,但由於編者的取捨,如《稽山書院尊經閣記》、《大學問》等重要著作未予收錄其中,它對於了解和研究王守仁的教育思想,明顯有不足之感.所以在評介《傳習錄》一書時,有必要聯繫《全書》中的其他篇章.
至理名言
1.「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2.「夫萬事萬物之理不外於吾心.」 3.「心即理也.」「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心外無事.」 4.「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5.「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爲善去惡是格物.」(四句教) 6.「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7.「有志於聖人之學者,外孔、孟之訓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於螢爝之微也,不亦謬乎?」 8.「聖人與天地民物同體,儒、佛、老、莊皆我之用,是之謂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謂小道.」 9.「殃莫大於叨天之功,罪莫大於掩人之善,惡莫深於襲下之能,辱莫重於忘己之恥,四者備而禍全.」 10.「夫學貴得之於心.求之於心而非也,雖其言之出於孔子,不敢以爲是也,而況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於心而是也,雖其言出於庸常,不敢以爲非也,而況其出於孔子者乎?」 11.「所以爲聖者,在純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雖凡人,而肯爲學,使此心純乎天理,則亦可爲聖人.」 12.「天地雖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雖凡夫俗子,皆可爲聖賢
- 上一篇 0.1mol/L醋酸氨的PH.
- 下一篇 已陪伴爲題的作文的開頭,不超過80字!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