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的武狀元是怎麼一回事?他和文狀元有聯繫嗎?

題目:

中國歷史上的武狀元是怎麼一回事?他和文狀元有聯繫嗎?

解答:

武舉是古代中國科舉考試中的武科,設置目的是選拔軍事人才.最早是唐時武則天於公元702年開始推行,考試內容包括箭、弓、刀、石等.以後宋、明等朝都有武舉(項目略有變化),至清末廢.
武舉中奪魁的是武狀元.這是相對於文舉的,中武舉者稱爲武舉人,武舉第一則稱爲武狀元.武狀元的稱呼大致在宋代以後才有.
武狀元和文狀元,在民衆流俗中分別是「將星」和「文曲星」下凡,都是國家棟樑,但相對於文科舉,武科舉較爲不受重視.歷朝的武舉時廢時行,而武舉出身的地位也要低於文科出身的進士.
宋代以後的武舉人都要具備一定文化知識才行,即武科考試中有策問,相當於今天的筆試,內容主要是兵法.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