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一篇有關自然災難時自我保護的作文,450字以上!

題目:

寫一篇有關自然災難時自我保護的作文,450字以上!

解答:

  說起保護,大家可能會覺得:自己在家有長輩保護,在校有老師保護,到了社會上,有許許多多的好心人保護我們,還要擔心什麼呢?的確,周圍有這麼多的人在時刻關心著我們,保護著我們.可是我們也要學會自己保護自己呀!自我保護是未成年人權益保護的一個關鍵性環節,只有廣大未成年人增強了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其他幾種保護才更具實效.
  比如:獨自在家的青少年如何應對陌生人的來訪?有家電視台就曾經播出了這樣一個片段:電視台的工作人員裝扮成調查公司職員的身份,在經得家長和老師的同意後,對一名男生進行測試,測試人敲響了這位男生的家門,男生不假思索就拉開門做出了請進的手勢.進門後,測試人問男生:爲何問都不問一聲就開門,男生回答說:「我沒聽清楚,以爲是送牛奶的人.」測試人又問:「要是我是壞人進了門,你怎麼辦?」男生回答到:「沒想過,那我就只能智取了唄.」還有另一位被測試的女生儘管當時沒有開門,但測試人扮成送材料的人把材料放門口後不久,女生就打開了門.
  一樁樁悲劇,一件件慘案充分證明:青少年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的薄弱使他們比成年人更容易受到傷害.專家分析,未成年人由於閱歷不夠豐富,辨別是非能力弱,心理素質不穩定,體質也不夠強健,這些特點綜合起來決定了他們在犯罪分子、自然災害和意外傷害面前處於弱勢地位.
  同學們,其實犯罪分子和意外災害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許多同學不具備防範意識和能力.要知道,多一點自護知識,就會多一分安全.同學們如果碰到一些違法亂紀現象,應該懂得怎樣應付,使自己不受侵害.這種自我保護並不是一味地「不和陌生人說話」,不是一味地躲避危險場景,而是在現實生活中學習應對的方法.下面我在這裡介紹幾種常見的預防侵害的方法:
  輕易不要去下列這些地方:
  (1)住人較少的學生宿舍;
  (2)狹窄幽靜,燈光昏暗的胡同和地下通道;
  (3)無人管理的公共廁所,高樓內的電梯,無人使用的空屋;
  (4)在搭乘的陌生的車輛上.
  (5)公共運輸車輛上,在人多擁擠、起步、停車,急剎車的時候;
  此外,我們還要注意這幾點:
  (1)記住自己的姓名、家庭住址、電話號碼和家長工作單位的名稱、電話號碼等.
  (2)外出前一定要得到家長的許可,並要告訴家長去哪、和誰在一起.
  不要在偏僻的地方玩耍,年齡小的孩子不要離開家長單獨玩耍.
  (3)只有家長、醫生、護士才能觸摸他(她)的身體,如果陌生人要這麼做,一定要儘快逃開.
  (4)多了解親朋的地址和電話,還要和鄰居熟悉起來,如果遇到情況,求助對象就能多很多.
  (5)放學回家出外活動時,盡最大可能創造條件結伴而行,減少單人行走機會.
  (6)不不在行人稀少或照明差的地方走、遊玩.如果時間晚了,要想法通知家人去接你.
  (7)儘可能不向外人宣傳自己家庭情況,以防壞人聽到後,了解了你的行動規律.
  (8)切忌不可冒險,不可存有僥倖心理.不要老用「沒事兒」來安慰自己.另外,女同學穿著打扮要落落大方,不要穿過於「露」、「透」的衣服,不要讓壞人以爲你是輕浮之人.
  除了在這些地點需要格外小心外,還要對壞人常用下述的一些作案方式、方法有所警惕:
  (1)僞裝身份.冒充警察、某部門人員、水電氣暖的修理人員、推銷人員等,使你放鬆警惕,便於他們下手.
  (2)編造事由.有時壞人謊稱他有什麼困難,需要你幫助解決,利用你的同情心,使你放鬆戒備.
  (3)利益引誘.有時壞人利用你的虛榮、貪財心理,送你禮品和錢物,用小恩小惠使你漸漸地鑽入他的圈套.遇到這些情況,腦子裡要多問幾個爲什麼,多想想老師和家長的教導,腦子清醒些,以免上當,受到不法行爲侵害.
  當今社會,並非處處都是爾虞我詐、充滿兇險,但也決不是「一片淨土」,因此我們每一個同學要具備很強的自我保護意識.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