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 人物介紹 著名詩篇及理解
題目:
辛棄疾 人物介紹 著名詩篇及理解
解答: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居士,歷城(今山東濟南)人. 與蘇軾齊名,並稱蘇辛.有人這樣讚美過他:稼軒者,人中之傑,詞中之龍.劉辰翁《辛稼軒詞序》說:「詞至東坡,傾盪磊落,如詩,如文,如天地奇觀.」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出生時,山東已爲金兵所占.二十一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出生前13年,山東一帶即已爲金兵侵占.紹興三十一年(1161)率兩千民衆參加北方抗金義軍,次年奉表歸南宋.一生堅決主張抗擊金兵,收復失地.曾進奏《美芹十論》,分析敵我形勢,提出強兵復國的具體規劃;又上宰相《九議》,進一步闡發《十論》的思想;都未得到採納和施行.在各地任上他認真革除積弊,積極整軍備戰,又累遭投降派掣肘,甚至受到革職處分,曾在江西上饒一帶長期閒居.光復故國的大志雄才得不到施展,一腔忠憤發而爲詞,由此造就了南宋詞壇一代大家.爲豪放派愛國詩人,與蘇軾並稱爲"蘇辛".耿京聚兵山東,節制忠義軍馬,留掌書記.紹興三十二年,令奉表南歸,高宗召見,授承務郎.寧宗朝累官至浙東安撫使,加龍圖閣待制,進樞密都承旨卒.曾寓居江西上饒、鉛山達十餘年.其詞熱情洋溢,慷慨悲壯.筆力雄厚,藝術風格多樣,而以豪放爲主.有《稼軒長短句》.
平生以氣節自負,以功業自許,一生力主抗戰,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顯示其卓越軍事才能與愛國熱忱,又與宋志士陳亮及理學家朱熹保持深厚友誼,與之砥勵氣節,切磋學問.抗金復國是其作品之主旋律,其中不乏英雄失路的悲嘆與壯士閒置的憤懣,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還以生動細膩的筆觸描繪江南農村四時的田園風光、世情民俗.其詞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在蘇軾的基礎上,大大開拓了詞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詞的文學地位.後人遂以「蘇、辛」並稱.其詩文亦有足稱道者,特別是其文「筆勢浩蕩,智略輻湊,有權書衡論之風」.
【生平】
一、青少年時期.止於23歲南渡以前.這是他一生最爲意氣風發的時期.
1161年,金主完顏亮大舉南侵,22歲的辛棄疾聚衆二千人樹起抗金旗幟.未幾,率部歸耿京起義軍,併力勸耿京歸宋,以圖大業,1162年,辛棄疾奉命南渡,聯繫起義軍的歸宋問題.不料叛徒張安國殺了耿京,率部投金.辛棄疾在返回途中得知此消息.辛棄疾率領五十餘名騎兵,奇襲金營,生擒叛徒張安國.此舉「壯聲英概,懦士爲之興起,聖天子一見三嘆息」.從此辛棄疾投奔南宋,官爲江陰簽判.
二、青壯年時期:
1162年至1181年,從辛棄疾23歲到42歲,是一生中遊宦時期.這一時期的辛棄疾,雄心勃勃,壯志凌雲.他先後上了一系列奏疏,力陳抗金撫國方略.但他的意見並未被當權者採納.
在此期間,他由簽判到知州,由提點刑獄到安撫使,雖然宦跡無常,但政績卓著.他出任滁州知州僅半年,當地「荒陋之氣」一洗而空.他在湖南帥任,創置「飛虎軍」,「軍成,雄鎮一方,爲江上諸軍之冠.」他不失爲一個有清醒政治頭腦憂國憂民的好官.
三、中晚年時期:
1182年至1202年,從43歲到63歲.這期間除了53歲至55歲一度出任閩中外,兩次遭彈劾,有18年在江西家中度過,是他一生被迫歸隱時期.在長期隱居生活中,他寄情田園,留戀山水,追慕陶淵明,寫了大量田園詞,山水詞,有濃郁的鄉土氣息.他的愛國激情在某些唱和贈答詞中,也有強烈表達.
四、晚年時期:
1203年至1207年,辛棄疾64歲到68歲四年間.辛棄疾64歲高齡時,仍不以久閒爲念,不以家事爲懷,奉令出任.但事未成就又遭罷免.
辛棄疾自66歲秋,罷居鉛山後,雖屢見封召,乃至授以兵部侍郎,樞密院都城旨要職,但總以年老多病,力辭未就,卒年68歲.
【成就】
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任職期間,採取積極措施,招集流亡,訓練軍隊,獎勵耕戰,打擊貪汙豪強,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堅決主張抗金.在《美芹十論》、《九議》等奏疏中,具體分析當時的政治軍事形勢,對誇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協投降的謬論,作了有力的駁斥;要求加強作戰準備,鼓勵士氣,以恢復中原.
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南宋上層統治集團的屈辱投降進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藝術風格多樣,而以豪放爲主.熱情洋溢,慷慨悲壯,筆力雄厚,與蘇軾並稱爲「蘇辛」.
【著作】
今存詞629首,數量爲宋人詞之冠.詞作題材廣泛,風格多樣,而以慷慨悲壯的愛國詞爲其主調.這類詞中歷來爲人傳誦之作有(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破陣子)《爲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等.寫閒適生活的詞數量最大,這類詞往往於閒適中流露出莫可奈何的情緒,其精神仍與其愛國詞一脈相通.如(沁園春)《帶湖新居將成》、(水調歌頭)《盟鷗》等許多詞中都帶有這種情緒.一部分寫農村生活的詞清新淳樸,語言淺近,如(清平樂)《村居》、(鷓鴣天)《戲題村舍》、(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浣溪沙)《常山道中即事》等都是生動的農村風情畫.辛詞中也有寫愛情的詞,如(清平樂)「春宵睡重」就寫得纏綿婉轉,頗能動人.辛棄疾詩今存133首,內容和風格大體上亦如其詞.辛棄疾文今存17篇,多爲奏議啓札等應用文字,頗能見出辛棄疾的見解和謀略.
辛棄疾詞在宋代即已有多種版本,主要爲4卷本和12卷本兩種.4卷本名《稼軒詞》,分爲甲乙丙丁4集,宋刻本已不存,今有汲古閣影宋鈔本及《唐宋名賢百家詞》本.12卷本名《稼軒長短句》,宋刻本已無傳,今傳本通行者有四印齋刻本.1962年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出版今人鄧廣銘《稼軒詞編年箋注》.197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點校本《稼軒長短句》.
辛棄疾任職期間,採取積極措施,招集流亡,訓練軍隊,獎勵耕戰,打擊貪汙豪強,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堅決主張抗金.在《美芹十論》、《九議》等奏疏中,具體分析當時的政治軍事形勢,對誇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協投降的謬論,作了有力的駁斥;要求加強作戰準備,鼓勵士氣,以恢復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議,均未被採納,並遭到主和派的打擊,曾長期落職閒居江西上饒、鉛山一帶.
晚年一度起用,不久病卒.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南宋上層統治集團的屈辱投降進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藝術風格多樣,而以豪放爲主.熱情洋溢,慷慨悲壯,筆力雄厚,與蘇軾並稱爲「蘇辛」.辛詞繼承了蘇軾豪放詞風和南宋初期愛國詞人的戰鬥傳統,進一步開拓了詞的境界,擴大了詞的題材,幾乎達到無事無意不可入詞的地步,又創造性地融匯了詩歌、散文、辭賦等各種文學形式的優點,豐富了詞的表現手法,形成了辛詞的獨特風格.辛詞以豪放爲主,但又不拘一格,沈鬱、明快、激勵、嫵媚,兼而有之.他善於運用比興手法和奇特想像,對自然界的山、水、風、月、草、木都賦予情感和性格,並有所寄託.他還善於吸收民間口語入詞,尤其善於用典、用事和引用前人詩句、文句,往往稍加改造而別出新意.但也有些作品因用典、議論過多而顯得晦澀、呆滯.《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說:「其詞慷慨縱橫,有不可一世之概,於倚聲家爲變調,而異軍突起,能於剪紅刻翠之外,屹然別立一宗.」吳衡照《蓮子居詞話》說:辛稼軒別開天地,橫絕古今,論、孟、詩小序、左氏春秋、南華、離騷、史、漢、世說、選學、李、杜詩,拉雜運用,彌見其筆力之峭.」
《破陣子·爲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負不能實現而產生的消極情緒.有《稼軒長短句》.今人輯有《辛稼軒詩文鈔存》.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