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制度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題目:

科舉制度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最好有參考書名,也可發到我的郵箱,謝謝[email protected]

解答:

  1、要點:科舉制度在中國延續了一千三百多年,對中國的影響很大,尤其是對文化的影響.誠然,任何一個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同樣,我們評判科舉制度也是一分爲二,它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積極的影響主要表現在:通過科舉考試吸收了不少寒士進入政權,有益於擴大和鞏固封建統治的政治基礎,改變了封建社會前期豪門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廣大庶族通過科舉入仕做官,給封建政權注入了生機與活力;選拔官吏從此有了文化知識水平的客觀依據,有利於形成高素質的文官隊伍;把權、位與學識結合起來,營造了中華民族尊師重教的傳統和刻苦勤奮讀書的氛圍;促進了文學的繁榮.隨著科舉制度的發展,明清時實行八股取士,嚴重束縛應考者,使知識分子不講求實際學問,束縛了知識分子的思想;對學術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極爲消極的影響;清末科舉制度嚴重阻礙了科學文化的發展,是導致近代中國自然科學落後的重要原因之一;這種制度不利於知識創新,更不利於創新人才的培養.
  2、詳情:追溯中國五千年的文明史,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一種熠熠發光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制度——科舉制度.科舉文化博大精深.
  中國是一個科舉大國,科舉制度延續了一千多年,在中國歷史上承負著整合傳統社會生活並維繫社會內部的文化生態平衡的功能.它對傳統中國的政治、文化、思想、教育、經濟與社會生活的運行均起到樞紐與調節作用.這種制度創立於隋代,完善於唐,發展於宋,中落於元,鼎盛於明,終結於清.100年在中國文明史上不過短短一瞬,但科舉的施行歷史卻超過1300年.
  以科舉爲核心的教育制度與精英選拔制度,既是維繫社會精英與政治精英相互依存關係的紐帶,也是維繫社會個階層對君主、儒家意識形態和國家權威效忠的基礎.
  在我國漫長的封建社會,歷代統治者爲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都十分重視培養和選拔人才,國家一方面大力發展教育;另一方面不斷探索、逐步建立了一套考試與選官制度,其中最爲重要的是科舉制度的創立與完善.科舉制度與以前的各種人才選拔制度最大的不同,也使得它在最大範圍內吸引著全國各地的賢能志士.它的確立似乎爲那些出生貧寒的人指明了一盞明燈,爲他們帶來了終有一天將飛黃騰達的美好希望.科舉制的發明,最大限度摒除了權力的干擾,保證了官員選拔的公正、公平.相對於世襲、舉薦等選材制度,科舉考試無疑是一種公平、公開及公正的方法.有人稱科舉是中國文明的第五大發明.今天的考試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仍是科舉制度的延續.
  科舉制度所堅持的是「自由報名,統一考試,平等競爭,擇優錄取,公開張榜」的原則,打破了血緣世襲關係和世族對政治的壟斷,對我國古代社會的選官制度是一個直接有力的改革.它給中小地主階級和平民百姓通過科舉入仕提供了一個公平競爭的平台,在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同時,也擴大了封建統治基礎.特別是在科舉制度日趨完善的宋朝,歷代皇帝幾乎都以獎掖孤寒、抑制勢家自詡,採取了特別舉措限制「貴家」子弟,這客觀上給了平民子弟更容易嶄露頭角的機會.宋朝不但出現了「平民」狀元的現象,而且很多普通百姓子弟通過科舉改變了自身及其家庭的命運.
  然而,科舉不是一個單純的考試制度,它一直在發揮著無形的綜合能力,將文化、社會、經濟諸領域與政治權力的結構緊密的聯繫起來,形成一個多面互動的整體.
  科舉制度促進了學校教育的發展.因爲通過科舉可以取得名位,一般出身低微的知識分子都強烈要求進學讀書.科舉制度的產生在客觀上推動了封建教育的發展.科舉考試主要是以儒家經典爲內容,這對於結束魏晉以來學校教育所流行的清談學風和玄虛思想,對於學校教育教學內容的統一和標準的一致,對於造成當時出現的所謂「五尺童子恥於不聞文墨」的風氣,也是具有積極意義的.
  科舉制度促進了傳統儒學文化的傳承與普及帶動了民間社會崇尚人文、教育.其對於國內民族文化融合、社會整合以及國家統一做出了重大的歷史貢獻,它推動了漢語言文字的規範化及書法藝術的發展.同時,科舉對民俗文化也有重大影響,對文化習俗的流行具有自發性,有的科舉甚至轉化爲民俗.
  科舉爲中國曆朝發掘、培養了大量人材.一千三百年間科舉產生的進士接近十萬,舉人、秀才數以百萬.當然其中並非全是有識之士,但能過五關斬六將,通過科考成進士者,多數都非等閒之輩.宋、明兩代以及清朝漢人的名臣能相、國家棟樑之中,進士出身的占了絕大多數.明朝英宗之後的慣例更是「非進士不進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科舉成爲高級官員必經之路.利瑪竇在明代中葉時到中國,所見負責管治全國的士大夫階層,便是由科舉制度所產生.
  科舉對於知識的普及和民間的讀書風氣,亦起了相當的推動作用.雖然這種推動是出於一般人對功名的追求,而不是對知識或靈性的渴望;但客觀上由於科舉入士成爲了風尚,中國的文風普遍得到了提高.明清兩朝時,中國的讀書人以秀才計,大部份時間都不下五十萬人;把童生算在內則以百萬計.當中除少數人能在仕途上更進一步外,多數人都成爲在各地生活的基層知識份子,這樣對知識的普及起了一定作用.而且由於這些讀書人都是在相同制度下的產物,學習的亦是相同「聖賢書」,故此亦間接維持了中國各地文化及思想的統一和向心力.
  科舉產生出一大批善於治國安邦的名臣、名相和雄才大略的政治家,衆多有傑出貢獻的思想家、文學家、藝術家、學者、教育家、外交家等,如唐代的王維、韓愈、柳宗元、劉禹錫、顏真卿、柳公權、白居易,宋代的歐陽修、王安石、蘇東坡、司馬光、朱熹、包拯、寇準,明代的張居正、湯顯祖、海瑞、徐光啓,清代的紀曉嵐、劉墉、鄭板橋、林則徐、翁同龠、張、蔡元培等文化名人都出自狀元、進士和舉人之中,都是中華民族的英才.
  時至今日,儘管我們已經進入了計算機、多媒體的時代,但是傳統的制度還是影響著我們的文化.因爲制度和文化相輔相成,制度是文化的載體.所以看今日的高考,我們不難發現科舉與現代高考有很多相似之處,從探索科舉與學校教育教學關係的歷史發展規律入手,看現代高考與學校教育教學的關係,可以爲當前的高考改革提供歷史借鑑,使高考改革有利於中學的育才,大學的選才育才.科舉有如古代的高考,高考有如現代科舉.兩者都是競爭性的公開的選拔考試,只認成績不認人.在當代中國,高考制度是社會上最爲公平的制度之一,考試選材所遵循的是能力本位的原則,就像游泳一樣,游得過去就游過去,游不過去,權力、出生、金錢等其他的辦法都舊不了你.科舉和高考都能選拔出文化素養較高的人才.科舉調動了民間辦學的積極性和士子的積極性,推動了文化教育的普及,有利于澄清吏治,以任人爲賢取代任人爲親.
  科舉制度植根於我國的具體土壤,它的存在既依賴於專制王朝,又促進國家的統一與多元一體中華民族的共同發展的歷史.以科舉爲「正途」而又以儒家學說爲科舉考試內容的做法,把政權的世俗性與意識形態的灌輸自然地融合爲一體,是我國傳統政治的一大創造.它客觀上使中華文化統一到儒家文化的前提下來,這有利於傳統中央集權國家的發展.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科舉制度的弊端不斷暴露,已經成爲阻礙社會進步的重要因素.
  由於科舉制度是以儒家的政治標準和價值來選拔人才、凝聚人心和構成獲取地位、權力的基本途徑的,科舉制度的廢止,從長遠來看,就使國家喪失了維繫儒家意識形態和儒家價值體系的正統地位的根本手段.這就導致中國歷史上傳統文化資源與新時代的價值之間的最重大的一次文化斷裂.
  科舉制度也產生了家庭悲劇.由於科舉制度及第者享有豐富的優待的榮譽,而且科舉也是普通人出頭的重要途徑,因此經常會有貧士高中之後拋妻棄子的悲劇發生,相信陳世美的醜名是無人不知曉了.這雖然很重要的原因在於當事人的思想價值觀,和責任感,但是科舉畢竟給了它這樣一塊生存的土壤.
  最後,科舉制度導致官場腐敗.科舉制度隨著歷史車輪的推進,出現了科舉制度的政治化,天地君親師的教育又造成了師門關係的盛行.這樣造成了嚴重的師門裙帶關係現象.這些師門關係在官場中互相拉幫結派,並且官官相護.清朝乾隆年間的大貪官和紳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他借著乾隆皇帝對他的寵愛而一手遮天,收受賄賂,富可敵國.而且就多次利用科舉考試的題目爲餌收取考生賄賂的錢財.這就不利於國家建設一個公正公平公開的社會良好制度.造成了官場的黑暗和社會的混亂.
  由於科舉的這些弊端,改革科舉制度已經成爲社會共識,終於在1905年9月2日,科舉制度結束其長達一千多年的歷史,從而使這一年成爲新舊時代的分水嶺.
  科舉制度的廢止,從長遠來看,就使國家喪失了維繫儒家意識形態和儒家價值體系的正統地位的根本手段.這就導致中國歷史上傳統文化資源與新時代的價值之間的最重大的一次文化斷裂.在中國相當一部分地區的農村,文盲率反而較之傳統社會更爲上升.中國近代與現代之間在文化上的斷層,至少可以由此得到部分的解釋.
  科舉興廢影響深遠,意味著中國歷史的一個根本性斷裂,相對與此前中國的「千年」傳承,他是終結之時,相對於此後的「百年變革」它又是開端之時,它構成中國社會變遷鏈條中關鍵的一環,其意義要超過一個王朝的覆滅.
  如今,科舉制度已經消失100多年了,儘管科舉已如失去的流水,但其作爲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是中國原創力的重要基礎.它代表的是一種趨勢和追求,包括對知識的追求、對人才的渴望和不問背景的公平競爭.
  百年回眸,我們感到科舉制度雖有種種的局限和弊端,但著卻是我們民族智慧的一大創造,一個重大發明.科舉制度無論過後多少年,它依然功不可末,人們依然能記起它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參考文獻:楊齊福:《科學制度與近代文化》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