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 要求抄一段句子 還要寫讀書筆記(字不小於150,不加抄的字.)
題目:
讀書筆記 要求抄一段句子 還要寫讀書筆記(字不小於150,不加抄的字.)
解答:
摘抄
操曰:「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玄德曰:「誰能當之?」操以手指玄德,後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
青梅煮酒論英雄、這一點比較精彩吧、下面是比較具體的
隨至小亭,已設樽俎:盤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對坐,開懷暢飲.酒至半酣,忽陰雲漠漠,聚雨將至.從人遙指天外龍掛,操與玄德憑欄觀之.操曰:「使君知龍之變化否?」玄德曰:「未知其詳.」操曰:「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方今春深,龍乘時變化,猶人得志而縱橫四海.龍之爲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歷四方,必知當世英雄.請試指言之.」玄德曰:「備肉眼安識英雄?」操曰:「休得過謙.」玄德曰:「備叨恩庇,得仕於朝.天下英雄,實有未知.」操曰:「既不識其面,亦聞其名.」玄德曰:「淮南袁術,兵糧足備,可爲英雄?」操笑曰:「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玄德曰:「河北袁紹,四世三公,門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極多,可爲英雄?「操笑曰:「袁紹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幹大事而惜生,見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名稱八俊,威鎮九州:劉景升可爲英雄?」操曰:「劉表虛名無實,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血氣方剛,江東領袖——孫伯符乃英雄也?」操曰:「孫策藉父之名,非英雄也.」玄德曰:「益州劉季玉,可爲英雄乎?」操曰:「劉璋雖系宗室,乃守戶之犬耳,何足爲英雄!」玄德曰:「如張繡、張魯、韓遂等輩皆何如?」操鼓掌大笑曰:「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掛齒!」玄德曰:「舍此之外,備實不知.」操曰:「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玄德曰:「誰能當之?」操以手指玄德,後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玄德聞言,吃了一驚,手中所執匙箸,不覺落於地下.時正值天雨將至,雷聲大作.玄德乃從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於此.」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玄德曰:「聖人迅雷風烈必變,安得不畏?」
主要內容及感想
我讀了《三國演義》一書,受益匪淺.
《三國演義》是一部斷代體古典名著小說,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首先我看到的是像「滾滾長江東逝水……」這一類膾炙人口的詩句,接著引入正文.第一句話這樣說到:「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句話不無道理.周末七國分爭,併入於秦,及秦滅之後,楚、漢分爭,又併入於漢……書中還有上百個人物、無數的軍事謀略,加上作者本身借著歷史人物,來闡述忠、教、仁、義、愛的道理,更是深中人心.它寫的庸主獻帝、劉禪,無能之輩呂布、袁術、袁紹、劉表、劉璋,氣量狹隘的周瑜,長厚的魯肅,勇者張飛、許楮、典韋,下至因行間而貽笑千古的蔣干,無不個極其態.這些人物給了我很深的教育.雖有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這本書當中所描述的幾個英雄人物.
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於故主,因戰敗降敵而約好一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我認爲雖降了敵,但最後還是回來了,不但仍算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三國演義》表現關羽的方法也極簡單:「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青龍偃月刀」,後來加上「赤兔馬」,又讀過《春秋》,刮骨療毒不怕疼,斬顏良,誅文丑,幾乎變得天下無敵.他的所做所爲值得我們學習.
封建統治時期需要忠臣,需要一個能夠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臣,這就是諸葛亮.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謀,而且一生謹慎,鞠躬盡瘁.他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爲這種人應該相貌非凡,可書中描繪的卻十分簡單: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他的所做所爲給後人很深的印象.
現說曹操.曹操在《三國演義》中被稱爲奸雄,可能是因爲他的兒子篡了漢.他說劉備與他是並世英雄,說得劉備都不敢聽,但是他沒有殺劉備,雖劉備正是他的甕中之鱉.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夢也夢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諸葛亮,與其誓不兩立,只要把諸葛亮殺了,東吳的天下就太平了.後來又發現劉備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殺劉備,至少把他留在東吳,東吳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淺,氣量狹小,非英雄也.這也與曹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曹操還是個實幹家,曾經行刺董卓,矯詔聚諸侯討伐董卓.這些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偉大之處.
總的來說,讀過這本書之後我大開眼界,而以上幾人也給了我很深的感受,他們很值得我學習
隨筆
給你幾個答案供你選擇吧O(∩_∩)O~
讀完厚厚的一本三國演義,不禁感嘆歷史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國演義真的爲讀者生動活現地演義了一個歷史故事,也讓我從中學到了一些爲人處世之道.
先來說說曹操這個人物帶給我的啓示.曹操一生都屬於十分大膽型的人物,也是十分奸詐的.他誤殺了呂伯奢一家人,最後明知錯了,還要繼續殺了呂伯奢,其無情無義至此,陳宮便離他而去,曹操後來說的那句話耐人尋味:「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但反過來想想,如果當時他不趕盡殺絕的話,呂伯奢若真帶了些人過來追殺他,可能曹操會就此退出歷史舞台了.但是奸詐帶來的只會是一時的小利,一直是奸詐的話,自然會遭到報應.後來董承一伙人便刺殺曹操,可惜事敗了.後來陸續都有一些人刺殺曹操,但都因一些意外而失敗了,否則這位曹阿瞞也不會叱吒風雲了.曹操給我的啓示就是,做人不能太狡詐.
與曹操截然相反的一個人物就是劉備了,他以仁義當先,他熱愛百姓.劉備一生的行爲都與曹操相反,曹操奸詐,劉備仁義.劉備在落難時,還帶著百姓逃命,他管理一個新野,或是徐州,都是布施仁政,得到百姓的愛戴.
但不論是曹操還是劉備,他們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非常注重人才,曹操失了一個呂韋,祭奠時他不哭自己曹家的人,獨哭呂韋.他的謀臣郭嘉死後,他也十分痛心.劉備則更重視人才了,起初趙雲並不是劉家的將軍,但他十分器重趙雲,幾次留他,後來終于歸到了劉門下,才使得那個扶不起的阿斗兩次脫險.徐庶被曹操「拐騙」到那邊,在送別時,劉備哭著送別,還要砍掉擋在前面的竹林,後來徐庶才又回來推薦了諸葛亮.劉備三顧茅廬更是成爲聘用人才的典範.
所以說,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招兵買馬,尋找志同道合的人,一同創建事業,這才是成功之道.與之相反的例子便是袁紹了,照說袁紹與曹操一戰的時候,擁有明顯的軍事優勢,但袁紹爲人不重視人才,有許多忠臣在身邊也不知道.他如果聽忠臣的話,那曹操怎麼可能勝得了他呢?而他卻聽信一些小人的話,致使敗給了兵力較少的曹操.
三國演義還讓我學到:要善於聽取好的意見,忠言逆耳.曹操赤壁之戰爲什麼會敗?我覺得還是因爲沒有聽信好的意見,面對新來的龐統這個外人,他卻毫不猶豫地相信了他的「連環計」,而面對另一個臣子對他的忠言,那位臣子大致說的是:「若敵人用火攻,如之耐何?」曹操答的大致意思是:「現在這個季節,不會刮東南風,如果用火攻,那便是燒他們自己的營了」.這也怪不了曹操,他又不像孔明這個氣象專家能知風雨.但既然有人提了建議,曹操也應該有所警覺呀,不然也不會敗了.另外一次就是劉備在一片靠近水的樹林中安七百里連營,早有臣子向他提出建議,說敵人如果用火攻怎麼辦?但他沒有接受,致使後來真的被陸遜七百里火燒連營.所以,能否正確聽取他人的意見,往往決定著事情的最終成敗.
三國演義中的一些人物,也給我許多啓示.那些貪財,貪色的人,最終一定不會有好結果.董卓與呂布之所以會兵刃,還不是讓一個小女子貂嬋在中間挑撥離間,所以董卓便是敗在了自己的好色上.曹操也有點好色,張繡投降後,曹操在營中尋樂,便找了張繡老婆來玩弄,後來張繡當然惱火,便暗算曹操,曹操幸虧命大,否則也被張繡結果了.
曹操修了銅雀台後,還要把東吳的「二喬」放於台上,於是便讓孔明用這點激了周瑜,讓周瑜決心出兵打曹操,曹操才有赤壁一敗.三國中還有一些賣主求榮的一些人,也得不到好結果.與之相反的則是關羽了,他不貪財也不好色,得到了曹操的敬佩,也得到了千千萬萬讀者的敬佩.若不是因爲他一點點的驕傲,以及劉封的見死不救,他也不會死得那麼早了.所以,我又知道了,爲人不能貪財色,要做一個正直的人,剛正不阿的人.
三國演義中,還可以學到許許多多的東西,比如研究歷史的規律,分析人物性格,分析事情的前因後果成敗原因.毛澤東就曾經讀了五次三國演義,原因大致也在這吧.名著是經得起反覆閱讀,反覆推敲的,好的名著伴人一生成長.
——————————————————————————————————————————
★《三國演義》讀後感:(600字)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一部《三國演義》讓我結識了多少英雄.明朝文學大家羅貫中用他如神之筆,以東漢末年,羣雄四起,魏、蜀、吳爭霸天下爲背景,演繹出了流傳千古、至今仍激動人心的英雄故事.
桃園結義、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三顧茅廬、草船借箭、火燒赤壁、空城計.令人拍案叫好.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關雲長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當時關羽因爲要保護二位嫂嫂及侄兒的情況下,不得已而棲身於曹營.曹操愛惜關羽的人才,處處禮遇有加,極力拉攏,但關羽「義」字當先,不爲榮華富貴所動,雖身在曹營,卻無時無刻地掛念著大哥劉備.當關羽知道劉備的下落後,立刻掛印封金,提刀跨馬護送著兩位嫂嫂,去追尋大哥.一路上闖過五個關口,搏殺了六員守將,終於渡過黃河,與兄弟相聚.
在這個故事中,作者成功地刻畫出關公的義氣爲重的形象.即使大哥在天涯海角,只要有消息,也要把兩位嫂嫂平安的送到大哥手上,把自己的榮華富貴與生死置之度外.關公一舉成爲千古忠義的典型.在三國演義中,除了關羽的義,還有張飛的直、諸葛亮的智、趙雲的勇及曹操的奸等,無不描述的栩栩如生.讓我不知不覺與故事的人物融合爲一體,好像自己也處在東漢末年,隨著故事劇情的高潮而起伏.
說不盡的《三國演義》真是一本值得一看再看的好書,每閱讀一次,就感覺多了一次不同的體驗,文學素養也提升了許多.看完三國演義,才感覺到中國文學的博大精深.
——————————————————————————————————————————
「不是英雄,不讀三國 ;若是英雄,怎麼能不懂寂寞 ……」偶然間,聽著這一首《曹操》,我被《三國演義》牢牢地吸引住了,「讀一讀吧」!這個念頭飛快從我腦海閃過,於是,我找來了一本《三國演義》,捧在手裡,細細地讀了起來……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代第一部長篇章回體小說,是歷史演義小說的經典之作,代表著古代歷史小說的最高成就.與《水滸傳》、《紅樓夢》和《西遊記》一起被人們稱爲中國「四大古典小說名著」,在中國享有著崇高的聲譽和地位.《三國演義》描寫的是大約百年的興亡史,根據魏蜀吳三國的興起與衰亡,可分爲三個階段:由黃巾之亂至赤壁之戰爲第一階段;魏蜀吳三國鼎立至諸葛亮病逝爲第二階段;三國鼎立局面宣告結束,司馬家興起,晉統一天下爲第三階段.
《三國演義》刻畫了近兩百個人物形象,有諸葛亮、劉備、周瑜、曹操等,描寫得淋漓盡致,其中我最喜歡諸葛亮.在書中,諸葛亮就是智慧的化身.作者給予了諸葛亮呼風喚雨、神機妙算的本領.諸葛亮又被譽爲「伏龍」先生,自他初出茅廬開始,便打了一次又一次勝仗.我最佩服的就是他的神機妙算了!「空城計」中他面對司馬懿帶領的十五萬大軍,沒有絲毫的慌張,反而還微笑地安慰衆人.他知道,司馬懿以爲他這樣布置,城中必有埋伏,所以悠然自得地在城樓上焚香操琴.結果,諸葛亮沒費一兵一卒,便嚇跑了司馬懿十五萬大軍.在其他故事中,諸葛亮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如,博望坡初用兵、火燒新野、草船借箭、七擒縱孟獲、木牛流馬設伏等等故事中,我們都能看到諸葛亮才智超羣、神機妙算、具有濟世救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壯志.而諸葛亮最終因積勞成疾,病死於五丈原軍營中,享年五十四歲,真可謂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我最喜歡的人物是諸葛亮,而我最喜歡的戰爭故事就要數「赤壁之戰」了!除了對人物以及戰爭場面描寫得精彩外,《三國演義》對戰爭過程也寫得十分精彩.「赤壁之戰」的起因到結束,共用了八回來敘寫,其中包括曹操下書、諸葛亮舌戰羣儒、蔣干中計、周瑜黃蓋用苦肉計、龐統獻上連環計、孔明借箭、借東風、關羽華容道捉放曹操等一系列情節,一步接一步,扣人心弦,精彩紛呈.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名著之一,在中國文化中具有極重大意義,它成書於十四世紀元末明初,有評述和話本的傳播,改變成戲劇電影等各種形式.直至現在,它仍然生活在中國人的文化中.讀《三國演義》能讓我們知道歷史、關注歷史、牢記歷史,所以,作爲新世紀的小主人,我們更應該好好去讀一讀這本名著,了解三國,並讓它留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中!
——————————————————————————————————————————
讀完厚厚的一本三國演義,不禁感嘆歷史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國演義真的爲讀者生動活現地演義了一個歷史故事,也讓我從中學到了一些爲人處世之道.
先來說說曹操這個人物帶給我的啓示.曹操一生都屬於十分大膽型的人物,也是十分奸詐的.他誤殺了呂伯奢一家人,最後明知錯了,還要繼續殺了呂伯奢,其無情無義至此,陳宮便離他而去,曹操後來說的那句話耐人尋味:「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但反過來想想,如果當時他不趕盡殺絕的話,呂伯奢若真帶了些人過來追殺他,可能曹操會就此退出歷史舞台了.但是奸詐帶來的只會是一時的小利,一直是奸詐的話,自然會遭到報應.後來董承一伙人便刺殺曹操,可惜事敗了.後來陸續都有一些人刺殺曹操,但都因一些意外而失敗了,否則這位曹阿瞞也不會叱吒風雲了.曹操給我的啓示就是,做人不能太狡詐.
與曹操截然相反的一個人物就是劉備了,他以仁義當先,他熱愛百姓.劉備一生的行爲都與曹操相反,曹操奸詐,劉備仁義.劉備在落難時,還帶著百姓逃命,他管理一個新野,或是徐州,都是布施仁政,得到百姓的愛戴.
但不論是曹操還是劉備,他們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非常注重人才,曹操失了一個呂韋,祭奠時他不哭自己曹家的人,獨哭呂韋.他的謀臣郭嘉死後,他也十分痛心.劉備則更重視人才了,起初趙雲並不是劉家的將軍,但他十分器重趙雲,幾次留他,後來終于歸到了劉門下,才使得那個扶不起的阿斗兩次脫險.徐庶被曹操「拐騙」到那邊,在送別時,劉備哭著送別,還要砍掉擋在前面的竹林,後來徐庶才又回來推薦了諸葛亮.劉備三顧茅廬更是成爲聘用人才的典範.
所以說,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招兵買馬,尋找志同道合的人,一同創建事業,這才是成功之道.與之相反的例子便是袁紹了,照說袁紹與曹操一戰的時候,擁有明顯的軍事優勢,但袁紹爲人不重視人才,有許多忠臣在身邊也不知道.他如果聽忠臣的話,那曹操怎麼可能勝得了他呢?而他卻聽信一些小人的話,致使敗給了兵力較少的曹操.
三國演義還讓我學到:要善於聽取好的意見,忠言逆耳.曹操赤壁之戰爲什麼會敗?我覺得還是因爲沒有聽信好的意見,面對新來的龐統這個外人,他卻毫不猶豫地相信了他的「連環計」,而面對另一個臣子對他的忠言,那位臣子大致說的是:「若敵人用火攻,如之耐何?」曹操答的大致意思是:「現在這個季節,不會刮東南風,如果用火攻,那便是燒他們自己的營了」.這也怪不了曹操,他又不像孔明這個氣象專家能知風雨.但既然有人提了建議,曹操也應該有所警覺呀,不然也不會敗了.另外一次就是劉備在一片靠近水的樹林中安七百里連營,早有臣子向他提出建議,說敵人如果用火攻怎麼辦?但他沒有接受,致使後來真的被陸遜七百里火燒連營.所以,能否正確聽取他人的意見,往往決定著事情的最終成敗.
三國演義中的一些人物,也給我許多啓示.那些貪財,貪色的人,最終一定不會有好結果.董卓與呂布之所以會兵刃,還不是讓一個小女子貂嬋在中間挑撥離間,所以董卓便是敗在了自己的好色上.曹操也有點好色,張繡投降後,曹操在營中尋樂,便找了張繡老婆來玩弄,後來張繡當然惱火,便暗算曹操,曹操幸虧命大,否則也被張繡結果了.
曹操修了銅雀台後,還要把東吳的「二喬」放於台上,於是便讓孔明用這點激了周瑜,讓周瑜決心出兵打曹操,曹操才有赤壁一敗.三國中還有一些賣主求榮的一些人,也得不到好結果.與之相反的則是關羽了,他不貪財也不好色,得到了曹操的敬佩,也得到了千千萬萬讀者的敬佩.若不是因爲他一點點的驕傲,以及劉封的見死不救,他也不會死得那麼早了.所以,我又知道了,爲人不能貪財色,要做一個正直的人,剛正不阿的人.
三國演義中,還可以學到許許多多的東西,比如研究歷史的規律,分析人物性格,分析事情的前因後果成敗原因.毛澤東就曾經讀了五次三國演義,原因大致也在這吧.名著是經得起反覆閱讀,反覆推敲的,好的名著伴人一生成長.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