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水車原理前幾天沒事到公園看那個水車在轉呀轉,平常都沒去想那水是怎麼被提上來的,覺得應該很簡單,沒想到自己一想卻怎麼也

題目:

古代水車原理
前幾天沒事到公園看那個水車在轉呀轉,平常都沒去想那水是怎麼被提上來的,覺得應該很簡單,沒想到自己一想卻怎麼也想不出來,氣死了怎麼說也算學了幾年物理的,哪位高才知道來教教哦.
閒散老人的這個答案不錯,不過我還是不能明白筒口到筒車頂部時具體水是怎麼到到水槽里的,就是那個時候筒口的位置爲什麼相對筒底降低?
希望哪位高手能跟我說說這個原因.

解答:

樓主說的水車應該就是提水用的筒車,我做過.
1,做一個大轉輪.
2,在轉輪上裝一些竹筒,使筒口朝著轉輪前進的方向(也就是水流的下遊方向).注意要與筒車的軸呈45度左右的角度,否則,在倒水時,不能倒向筒車的側邊(便於水槽接水的位置).
3,將轉輪浸入水中一定的深度,大約0.1.0米.
4,在筒車軸心靠後約1.0米的位置(高度比筒車頂部低一些)裝一個流水槽.
原理:
竹筒起到了葉輪的作用:承受水的衝力(由水的動能(速度)提供),獲得的能量使筒車旋轉起來.並克服筒車的摩擦阻力、以及被提升的水對筒車的反力矩).
當轉過一定角度,原先浸在水裡的竹筒(已灌滿了水)將離開水面被提升.此時,由於竹筒的筒口比筒底的位置高(這就是筒口要朝著筒車前進方向的原因),竹筒里會存一些水.
當竹筒越過筒車頂部(此時竹筒開始倒水)之後,筒口的位置相對於筒底開始降低,竹筒里的水就會倒進水槽里.你可以調整水槽的位置,使水槽能夠接到更多的水.
當你發現筒車旋轉太慢,或者提不起水,你要在筒車上裝一些木板或竹板,便於筒車從水中獲得更多的能量(動能).你也可以將筒車浸入水中更深一些,來獲得能量(這樣處理,由於竹筒出水時的位置與筒車軸線之間的角度更大,筒口與筒底的高差也更大,能夠使竹筒內存下更多的水).
當水流的速度較低時,竹筒也要相對小一些,否則,筒車從水中獲得的能量有限,不足以克服被提起的水對筒車的反力矩(或者說:勢能).
如此往復,循環提水.
筒車本身的效率很低,但無需供給動力.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