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構造背景玄武岩成分上有何不同?如何區分拉斑和鹼性玄武岩,二者在源區和熔融過程有何區別?
題目:
不同構造背景玄武岩成分上有何不同?如何區分拉斑和鹼性玄武岩,二者在源區和熔融過程有何區別?
解答:
對玄武岩的進一步分類是先將其劃分爲鹼性系列和亞鹼性系列,再將亞鹼性系列進一步劃分爲鈣鹼性系列和拉斑玄武岩系列.
幾種常見的與構造環境關係密切的成因類型:
大洋中脊玄武岩(MORBS):大洋中脊地區是地球上岩漿頻繁發生的地帶,因而玄武岩的源區地幔常常虧損玄武質組分,以虧損的二輝橄欖岩和方輝橄欖岩爲主.由這種源區熔出的岩漿亦虧損不相容組分,加上上覆地殼無富不相容組分的花崗質岩石,原生岩漿不會因同化混染作用有大的成做好變
化,在這種背景下形成的玄武岩一般低K2O、TiO2 及不相容元素,以洋脊拉斑玄武岩爲典型
低表.
大陸裂谷玄武岩:裂谷發展的初期,緩慢的岩石圈拉伸導致的軟流圈上湧速
度慢,減壓熔融的部位深,溫度增加幅度小,因此熔融程度一般低于洋中脊環境.一般認爲,
熔融程度低的岩漿不相容元素含量高,反之則低,因爲這些元素極易進入熔體,在起始熔融
階段,這些組分就很快進入熔體,因此熔融程度低時,它們所含的比例大;熔融程度高時,
其它的元素也大量進入,不相容元素被稀釋而比例減小.由隆升幅度不大的軟流圈(深度較
大)低度部分熔融形成鹼性玄武岩及其它富鹼岩石,如鹼性橄欖玄武岩、碧玄岩、霞石岩等
類型,富K2O+Na2O 及不相容元素.隨著裂谷的發展,軟流圈進一步上升,可形成大量的
拉斑玄武質岩漿,且成分越來越與洋脊玄武岩相似.
大陸邊緣玄武岩:陸邊緣具有複雜的岩漿源區,是大陸地殼、地幔及大洋地殼、地幔相互作用及混雜的地帶,與前面兩種環境源區的最大差別是,洋殼在俯衝時攜帶了數量可觀的H2O 及其它揮
發組分,使源區形成富H2O 甚至飽和H2O 的條件
拉斑玄武岩(Tholeiitic basalt):化學成分以SiO2 較高(平均>49%),鹼含量較低爲特
征.礦物成分上主要由基性斜長石和貧鈣輝石(易變輝石和紫蘇輝石)及富鈣輝石(普通輝
石和透輝石)組成.斑晶或標準礦物中有橄欖石時稱橄欖拉斑玄武岩,Ol 分子達25-40%時
稱苦橄玄武岩;標準礦物中出現石英時,稱石英拉斑玄武岩.
鹼性玄武岩:的礦物成分和化學成分變化範圍都很大,突出的特徵是富鹼,K2O+Na2O 均
>5%,最高可達9%,主要爲Na2O>K2O,很少有K2O>Na2O 者.與拉斑玄武岩相比,富TiO2
(>2%),高鹼.與亞鹼性玄武岩相比,鹼性玄武岩在礦物成分上以含大量鹼性長石、鹼性
暗色礦物、富鈦輝石等爲特徵;如岩石鹼性較強時,則會出現似長石.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