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怎麼在航母上滑躍起飛?
題目:
飛機怎麼在航母上滑躍起飛?
這麼短距離怎麼能起得來?陸地上開加力起飛還要300米左右的距離!是不是和甲板末端翹起的角度有關?
甲板末端翹起飛機有了高度但損失了速度(不高會更快)
解答:
沒錯,確實是和甲板末端翹起有關,因爲翹起的角度加大了機翼的攻角,造成升力大幅度提升,而且由於機身向上傾斜,發動機推力也會產生向上的矢量產生類似於推力矢量發動機的效果,兩者結合可以讓戰鬥機的滑跑距離降低50%以上,而且推重比越大的飛機,距離減小的幅度越大.
例如:蘇33正常的滿載滑跑距離是400米,在庫茨涅佐夫號使用時,從195米的長跑道點滑跑就能滿載起飛(這個位置在斜甲板的尾部,由於影響降落,而且距離升降機太遠,所以一般不使用),在掛載標準空戰載荷的情況下可以從95米跑道點滑跑起飛.緊急情況下,保證20節以上的甲板風,蘇33也可以從95米跑道點滿載起飛(此時飛機離艦後軌跡會有短暫的下沉,平時是絕對不允許使用的)
一味說彈射好的那還都是才懂點皮毛的,各有各的特點,先說彈射起飛
彈射起飛的優點歸根究底就是甲板利用率高,如尼米茲級在兩個方向布置了4台彈射器,最多可以同時起飛兩架,兩架待飛,而且不論起飛重量和飛機類型均不需要延長起飛距離,在不使用斜甲板的彈射器時,可以做到艦載機起飛回收兩不誤.
再說說彈射起飛的缺點,其實就是持續性和可靠性.以尼米茲級的c-13系列彈射器爲例如果以1分鐘一架的速度連續出動12架f14航速就會從30節降到20節,而且每個彈射器彈射20次就必須進行檢查,就算不考慮檢修,只考慮蒸汽量尼米茲及最大理論出擊能力也只是一天180-200架次.2戰中航母艦載機動輒傾巢出動的場面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更糟的是能彈射現代艦載機的蒸汽彈射器需要使用大量的蒸汽,就算是未來發展電磁彈射也需要使用大量電力,所以常規動力航母只能和彈射器無緣.
接下來我們來說說滑躍起飛
滑躍起飛最大的缺點就是,起飛效率低.以庫茲涅佐夫級爲例(說蘇33不能在庫艦上滿載起飛是以訛傳訛,準確的說法是一般情況不能滿載起飛),蘇33在庫茲涅佐夫上要以33噸的滿載起飛需要從195米的長跑道點起飛,嚴重降低了起飛效率(在105米短跑道一般起飛重量28.8噸,在22節以上的甲板風和放寬安全限制的情況下也不到32噸).而換做安裝彈射器的航母,不論滿載與否都可以在短跑道點安全起飛.庫茲涅佐夫級在使用上就面臨要麼犧牲艦載機作戰半徑(或者安全性)要麼犧牲起降效率的兩難境地(從長跑道點起飛費時不說,還會擠占用於降落的斜甲板).而更致命的缺點就是難以起飛一些自身起降能力差的飛機,典型就是在艦隊防空作戰中極爲重要的預警機.
我們再來說說滑躍起飛的優點,第一條,簡單可靠,只是一塊簡單的斜板就可以讓艦載機的起飛距離縮短一半,簡單決定了其可靠性高維護難度低(幾乎沒有維護),而且航母受到攻擊只要甲板沒被徹底炸爛,都可以在短時間內恢復起飛能力,而使用高精密的蒸汽彈射只要前甲板遭到傷害,那航母就等於被解除了武裝.第二個就是持續力強,只要飛機和飛行員扛得住,可以保持持續不斷的出擊.第三點,就是對艦載機結構沒有特別要求,相對彈射起飛沒有不必要的結構重量,提高了飛行性能,而且可以直接從空軍飛機發展,大大降低了研究成本.而且滑躍起飛相對彈射起飛的劣勢是在平時使用的情況下,戰鬥狀態下由於安全性可以放寬,在不考慮安全的情況下滑越起飛可以像二戰那樣進行連續起飛起降密度遠遠強於彈射起飛,在保證甲板風且允許飛機離艦後有短暫下沉的情況下,艦載機完全可以在短跑道點進行滿載起飛.
最後,再來說說未來的趨勢.隨著航母大型化和艦載機性能的提高,下一代艦載機的滿載起飛距離應該在300米以內,使用滑躍起飛方式的滑行距離將小於150米,在飛行甲板長度達到350米以後,這樣的起飛效率已經和甲板利用率已經趕上彈射起飛,而且可靠性和持續性占有絕對優勢,艦載機還有性能和成本上的優勢.但是彈射器也並非完成了歷史使命,畢竟能通過滑躍起飛的僅僅是戰鬥機,還有一些數量少但很重要的艦載機如預警機、反潛機和加油機都還是需要彈射起飛的,所以需要在斜甲板上布置1-2台彈射器.類似於烏里揚諾夫斯克級的設計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