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加入WTO的影響中國加入WTO對我們中國乃至對全球影響(包括經濟,政治,等方方面面)謝謝各位的回答``要詳細點哦``
題目:
中國加入WTO的影響
中國加入WTO對我們中國乃至對全球影響(包括經濟,政治,等方方面面)
謝謝各位的回答``要詳細點哦```
怎麼沒有人回答啊```你們那些外貿高手去了哪裡啊
解答:
近來,對中國加入WTO可能帶來的影響衆說紛紜,沸沸揚揚.
有人認爲,「加入世貿,國門洞開」,「世貿組織是布滿鮮花的陷阱」,「 金融業開放意味著資本項目開放」云云,似乎加入世貿就會大難臨頭.
另一些人則認爲,加入世貿之日,就是中國完全建立市場經濟之時,盡可分 享全球貿易投資之益,頗有「加入世貿,黃金萬兩」之勢.
之所以存在這樣那樣的偏頗之見,與人們對世貿組織的性質不了解有關,與人們對我國加入世貿的具體談判內容不了解有關.加入世貿不會在一夜間帶來災 難,也不會在一夜間帶來繁榮.加入世貿後,中國市場不會全面立即開放,中國 經濟不會因此變成純自由的市場經濟,國內商品也不會出現價格與國際全面接軌、外國產品長驅直入的現象.
近幾年中國連續主動降低關稅,不僅是爲了加入世貿,更重要的是中國自身改革開放和參與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需要.無論中國何時加入WTO,中國都會堅定地執行對外開放政策.中國企業應順應這種潮流,積極做好加入WTO的各種準備,特別是在思想觀念、組織效率、管理技能和人力資源等方面制定挑戰對策,提高競爭力,迎接新世紀的經濟全球化挑戰.
目前,世界貿易組織(WTO)貿易規則體系由三大部分組成
●多邊貨物貿易協議,包括1994年關稅與貿易總協定(GATT)、農產品協議、實施動植物衛生檢疫措施的協議、紡織品與服裝協議、技術性貿易壁壘協議、與貿易相關的投資措施協議、裝運前檢驗協議、原產地規則協議、進口許可程序協議、反傾銷協議、補貼與反補貼措施協議和保障措施協議等;
●各種附件規則,包括服務貿易總協定(GATS)、與貿易有關的智慧財產權協定、關於爭端解決規則與程序的諒解、貿易政策審議機制,以及多邊貿易協定(包括民用航空器貿易協議、政府採購協議、國際奶製品協議和國際牛肉協議);
●WTO發展過程中達成的協議,如信息技術協議、基礎電信協議和金融服 務協議等.
目前,第二和三項規則正在各國貿易談判中發揮積極的作用,如GATS已 經成爲影響世界各國貿易環境和條件的重要規則,它的權利反映它將會在WTO 的全面保護下,與GATT的條款一樣地發揮作用.GATS的序言闡明了各成 員希望「在透明化和循序漸進的自由化推動貿易的共識上,建立服務貿易的多邊 原則框架和規則」.關於農產品協議
●中國承諾加入WTO後5年內農產品平均關稅下降到17%.(本文涉及的中國的有關承諾均爲中美本次簽署雙邊協議談判前的承諾)
WTO農產品貿易規則是處理市場准入、國內支持和出口競爭問題.一般將這些內容歸納爲三個方面:
(1)將非關稅措施關稅化,即計算出擬取消的非關稅措施的關稅等量,將這些關稅等量加到已有固定關稅上.非關稅措施關稅化後的關稅稅率不得隨意提高.
(2)相互減讓約束關稅,即各締約方承諾按照一定比例對約束關稅進行相互減讓.發展中國家平均削減24%,且每一產品的關稅至少削減10%,在10年內完成.
(3)削減補貼,即減少對農產品的補貼,主要是削減對小麥、穀物、肉類、奶製品和糖的補貼.發展中國家在10年內分別削減24%和14%.
發展中國家一般有10年過渡期實施它們的削減關稅和補貼計劃.中國承諾加入WTO後,5年內(即2004年前)農產品平均關稅下降到17%,其中,小麥等農產品的平均關稅更下降到14·5%.
開放農產品市場,特別是大幅度削減農產品保護關稅,總體上不會對中國農業構成嚴重衝擊,沖跨中國農業生產體系的可能性很小.首先,中國20年農業改革取得了相當堅固的農業生產管理基礎和物質基礎,可以抵禦較強的外來衝擊.其次,中國農產品實際保護率比名義保護率要低得多,即使中國加入WTO,也不會構成實質上的衝擊.再次,降低農產品關稅,引入外國競爭,可以刺激國內農業部門提高效率和改善服務質量,促使它們爲國內消費者提供更高質量的產品和更高效率的服務.這樣,又反過來加強了國內農業經濟的安全.動植物衛生檢疫措施
●以前中國對美國小麥、肉類和柑橘類食品採取進口禁令政策.經過談判,中國同意與美國簽署3個雙邊協議,取消對美國小麥、肉類和柑橘類食品的進口禁令.
●中國對美國開放國內鮮果和食品市場,對於中國一般果農的衝擊將比對小麥生產企業的衝擊更小,但對種植與美國加州鮮果相同品種或類似品種的果農將產生較大的競爭壓力.
這種競爭局面有助於中國農產品生產和加工企業提高專業化程度和參與國際分工.反傾銷協議
●一締約方採取反傾銷行動前必須進行反傾銷調查,反傾銷調查必須由進口方境內宣稱受到損害的產業或其代表提交書面申請後才可以實施.
●加入WTO將使中國企業能更好地利用WTO的解決爭端機制維護自身利益,避免被其他貿易夥伴濫用反傾銷協議阻礙中國產品的出口貿易,同時也可按WTO原則對外國進入中國市場的傾銷產品開展反傾銷調查.
●中國加入WTO將極大刺激貿易增長,服裝、紡織品、鞋類、箱包、玩具和家電及日用產品等企業將成爲中國加入WTO的最主要的受惠者.
在國際貿易中,傾銷指某成員生產商或出口商以低於國內市場價格或低於成本價格銷售產品,進入另一成員國市場的行爲.傾銷不僅損害了進口國的競爭性 產業,而且危害國際貿易的正常秩序,爲了維護國際貿易中的公平競爭,防止成 員濫用傾銷活動和反傾銷措施,WTO制定了反傾銷協議.
80年代以來,由於我國不是GATT締約方或沒有加入WTO,也由於我國國內企業相互競爭壓價形成無序的惡性競爭,貿易夥伴常常對我國產品或企業 開展各種反傾銷調查.例如,僅1990—1994年,美國對華出口商品反傾 銷投訴就發生37起,影響到中國對美數億美元的出口貿易.補貼與反補貼措施 協議、幼稚工業的保護
●對於發展中國家,可以在補貼與反補貼措施協議生效後的8年內,以漸進 的方式取消出口補貼,但不能提高現有補貼水平.
●我國承諾加入WTO後將對汽車製造業關稅水平做出最大限度的讓步,並 且在2005年將取消汽車進口配額.
●按與貿易有關的智慧財產權協定,中國更大幅度開放國內醫藥市場後,中國醫藥生產企業會受衝擊,西藥價格將較大幅度地下降.
我國承諾加入WTO後,將對汽車製造業關稅水平做出最大限度的讓步,汽 車進口關稅將在2005年以前由日前的80—100%降低到25%,汽車零 部件進口關稅更下降到10%,並且在2005年將取消汽車進口配額.金融服 務業
●金融服務被定義爲「締約方金融服務供應商向一個金融實體提供的任何服務.」 包括所有保險和與保險相關的服務,以及所有銀行業務和其它金融服務.
●中國承諾加入WTO後美資銀行可立即向外國客戶提供所有外匯業務,外資銀行在2年內獲得批准經營人民幣業務,並適當取消數量和地域限制.
●中國承諾加入WTO後人壽保險公司中外資持股比例最高可達50%,加 入WTO一年後持股比例可達到51%,即形成實質上的控股權.電信服務業
●在市場准入問題上,電信服務談判的焦點不但集中在開放電信業引入競爭 上,而且集中在服務提供領域中外國企業能否平等參與國內電信市場的服務上.
●WTO基礎電信協議涉及語音電話、數據傳輸、電傳、電報、文傳、專線 、行動電話、移動數據傳輸和個人通信等方面的短途、長途和國際電信服務,包 括了電信市場的93%,各締約方分別提出了各自實現電信業自由化的承諾,將 長期受到保護的電信行業在不同程度上向國外競爭者開放.
●WTO信息技術產品貿易協議規定在本世紀末完全取消計算機和通信產品 關稅.
信息技術產品協議是信息產業自由化進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是自199 4年GATT烏拉圭回合談判結束以來,世界貿易體系正式的最大的一項削減關 稅的協議.它減少了數以億計的消費者費用,並在高速發展的信息技術領域裡促 進了競爭.
遵照WTO信息技術協議和基礎電信協議,中國承諾加入WTO後,將在2 005年以前取消半導體、計算機、計算機設備、電信設備和其他高技術產品的關稅限制.加入WTO後6年內,將取消外資在尋呼機、行動電話進口,以及國 內固定網絡電話服務等領域的地域限制.
加入WTO,對我國產生的正面影響遠勝於負面影響
●有利於中國更快、更好地融入國際經濟社會.由於二戰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和存在一個相對和平的國際環境,世界經濟一體化、全球化的趨勢不可阻擋.進一步融入國際經濟社會、更好地利用國際資源和國際市場優化資源的配置,發展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有利於在國際經濟舞台上發揮更大的作用,有利於維護我國的經濟利益.加入WTO,將使我國在國際經濟舞台上擁有更大的發言權,可以爲建立公平合理的國際經濟新秩序和維護發展中國家的利益作出更大的貢獻.
●有利於密切海峽兩岸的經貿關係,有利於推進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這對我國經濟體制的改革和對外開放都將是一個有力的推進,同時對市場的法治也是一個促進.
●有利於改善我國的國際貿易環境.加入WTO後,我國可獲得多邊無條件最惠國待遇,以發展中國家的身份獲得普遍優惠的待遇,有利於實現市場的多元化,使我國的出口貿易有較大的增長;同時,由於關稅的下降,非關稅壁壘的減少或取消,開放服務市場,進口貿易也會大幅上升.
●隨著投資環境趨於統一和得到普遍改善,加上中國潛在市場的巨大吸引力,外國直接投資的總量將會有較大幅度增長,外資來源將進一步多元化.我國將對外國企業逐步取消各方面的限制,給予他們以國民待遇,有利於消費者得到更優質、更廉價的服務.
●有利於比較公正、合理地解決貿易爭端.由於目前中國尚不是WTO的締 約方,中國的出口商品常常受到歧視性待遇.
●有利於激發中國企業的競爭意識.加入WTO後,競爭的壓力會促使國有 企業加快經濟結構和產品結構的調整,加速改制、重組、聯合、兼併的進程.由 於進口原材料價格的下降,有利於降低某些企業的生產成本,從而提高他們的競 爭能力.
●有利於技術進步.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迫切需要國外先進的技術.
當然,以上所述並不意味著中國在加入WTO問題上不需要付出任何代價, 只有利而沒有弊.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加入WTO後,中國經濟更密切地融入世界經濟,中國產品對國際市場的依 存度增加,中國固定資本投資對國際資本市場的依存度也會增加.
●隨著更多的跨國公司進入中國,隨著外資及外資企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地 位的進一步上升,以及我國宏觀經濟政策及管理必須符合WTO的多邊協議和規 則的要求,將使我國國家的宏觀調控難度增加.
●外國產品更自由地、廉價地進入中國市場,肯定會對某些行業產生一定的 衝擊,如化工製藥業、機械工業、汽車業、某些電子產業、通信設備製造業等.
●對智慧財產權保護力度的強化,也會使一些長期侵權或缺乏創新能力,缺乏 品牌,依靠仿製生存的企業難以爲繼.
●開放服務市場是我國加入WTO所承諾的重要義務.服務貿易總協定要求 締約方最終對服務貿易實施無條件最惠國待遇和國民待遇,服務行業將面臨外國 同行的強有力挑戰,將不得不讓出一定的市場份額,出現「肥水流入外人田」的 問題.
●開放農產品市場,農產品的進口會逐步增加,對我國農業的發展產生一定 壓力.
中國爲恢復GATT地位和加入WTO而努力了13年.「黑頭髮都談成了 白頭髮」.爲此,中國作出了巨大讓步,這些讓步不僅包括上述提及領域,而且 包括其他服務領域
中國要參加世貿組織,毫無疑問是作爲發展中國家參加,中國的參加是以權利和義務的平衡爲原則的.中國有兩點可以肯定的態度:其一,在市場准入方面,將一如既往地執行漸進的市場開放模式;其二,今後不會再作出更多的讓步了.
但是,中國加入WTO後,汽車、電子產品和某些高檔消費品的進口將會有 所增加,對於國內相關產品等生產企業形成壓力.我國有巨大的市場,有20年 改革開放形成的物質基礎,可以在相當程度上經受得住這種衝擊,並且經過一個 時期的調整和適應後,會形成新的競爭力.
加入世貿組織符合中國改革開放的利益,中國政府是有誠意的.在遵守國際 慣例和規定方面,中國已簽署了烏拉圭協議書,充分體現了中國全面遵守通行的 國際慣例和規則的誠意.在市場開放方面,從1992年至今,中國的關稅已削 減了60%以上,中國承諾到2000年,關稅總水平降到15%.
但也絕不表明,中國是要乞求加入WTO,不加入WTO,中國也同樣活得很好.沒有多邊貿易,中國一樣可以和世界各個國家發展雙邊貿易.況且,中國 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和即將成立的澳門特別行政區都在WTO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 位,WTO事實上也無奈中國的影響.正像宋代著名詩人辛棄疾寫的詞那樣:「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利弊縱橫,趨勢仍然不可阻擋.可以這麼說,中國 的觀點本質上也是WTO自己的觀點:合則兩利,分則共損.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