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地理八年級上冊第一章第二節筆記

題目:

求地理八年級上冊第一章第二節筆記
第一章 中國的疆域與人口第二節 人口和民族

解答:

第一章 遼闊的疆域
1、從東西半球看,她位於東半球,從南北半球看,她位於北半球.
2、從大洲大洋位置看,她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
3、從緯度位置看,大部分位於屬於中緯度地區,屬於北溫帶,南部少部分位於熱帶,沒有寒帶.
4、我國陸地領土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僅次於俄羅斯和加拿大.
5、我國陸上國界線長達20000多千米,相鄰的國家有15個.
6、我國大陸海岸線長18000多千米,與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有6個,分別是日本、韓國、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
7、我國瀕臨的海洋從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8、渤海有我國最大的鹽場長蘆鹽場,東海有我國最大的漁場舟山漁場.
9、全國的行政區域,基本分爲省、縣、鄉三級.
10、我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區域,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
11、我國總人口爲12.95億,人口特點是人口基數大,人口增長速度快.
12、爲了使人口數量的增長,同社會經濟發展和資源環境條件相適應,我政府把實行集計劃生育作爲一項基本國策.
13、我國人口分布不均,東部地區人口密度大,特別是東南沿海更大;西部地區人口密度小.
14、我國人口分界線是黑龍江省黑河市到雲南省騰衝市.
15、我國人口最多的河南省,面積最大的新疆省.
16、在我國56個民族中,漢族人口最多,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壯族.
17、漢族的分布遍布全國各地,以東部和中部最爲集中,少數民族的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東北地區.
18 各民放分布具有大雜居,小聚居的特點.
20、我國在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建立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民族鄉等.
第二章 中國的自然環境
21、我國西部地形多以山地、高原、盆地爲主,東部則以平原和丘陵爲主,地勢的特徵: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分布.
22、第一階梯青藏高原雄居西南,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號稱世界屋脊.
23、一、二階梯的分界線是崑崙山、祁連山、橫斷山;二、三階梯的分界線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峯山 .
24、四大高原是:黃土高原、內蒙古高原、青藏高原、雲貴高原 ;四大盆地是:四川盆地、柴達木盆地、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三大平原是: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
25、黃土高原的特徵質地疏鬆,缺乏植被覆蓋的地方水土流失嚴重,溝壑縱橫,內蒙古高原的特徵地面平坦,一望無垠,青藏高原的特徵冰川廣布 ,雲貴高原的特徵地面崎嶇不平.
26、山區常見的自然災害是崩塌、滑坡、泥石流 .
27、開以利用山區和時候,要特別注意生態環境建設.
28、山區包括山地、崎嶇的高原和丘陵,約占全國陸地面積的 2/3 .
29、冬季,我國南北氣溫差別很大,夏季,大多數地方普遍高溫.
30、1月0℃等溫線大致沿秦嶺——淮河一線分布.
31、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龍江漠河 ,夏季最熱的地方是新疆吐魯番 .
32、號稱我國「三大火爐」的是重慶、武漢、南京 .
33、劃分溫度帶主要指標是活動積溫 .
34、我國從北到南劃分爲5個溫度帶是寒溫帶、中溫帶、暖溫帶、亞熱帶、熱帶 .還有一個地高天寒、面積廣大的 高原 氣候區.
35、我國年降水量的總趨勢是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
36我國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台灣的火燒寮 ,降水最少的地方是吐魯番盆地的託克遜 .
37、一個地方的降水量和蒸發量 對比關係,反映該地氣候的溼潤程度.
38、乾濕地區的劃分是依據氣候的乾濕 程度,我國四個乾濕潤是 溼潤地區、半溼潤地區、半乾旱地區、乾旱地區.
39、我國南北溫差大的主要原因是緯度位置,冬季風
40、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分界線是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
42、季風氣候的最大優點雨熱同期,是但它會帶來一些災害性天氣如寒潮、水旱災害、颱風.
43、我國最大的內河流塔里木河 ,河水主要來自於昆龍山、天山的冰雪融水 .外流河如長江,河水主要來自於天然降水.
44、世界上最長,開鑿最早的人工河是京杭大運河.
45、黃河發源地巴顏喀拉山,注入渤 海.
46、具有「塞上江南」美稱的是寧夏平原 .
47、黃河上中游的分界是河口 ,中下游的分界是孟津.
48、黃河下遊河牀逐漸擡高,成爲「地上河 」.
49、黃河在流經中游 河段後,產生的泥沙最多,原因是流經的地形是黃土高原.
50、長江發源於唐古拉山山脈,注入東海,它是我國長度 最長、水量 最大、流域面積 最廣的河流,有「水能寶庫 」和「黃金水道 」之稱.
51、長江上游中游的分界宜昌,中游和下游的分界湖口.
52、長江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在上游 河段.宜賓 城市以下四季都能通航.
53、有「九曲迴腸」之稱的是荊江 ,本河段的治理措施是裁彎取直.
54、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的三個主要來源是、宜昌以上的干支流,洞庭湖和鄱陽湖兩大水系,北面的漢江.
第三章 中國的自然資源
55、對於可再生資源,如果利用合理,並注意保護和培育 ,便能實現永續利用,對於非可再生資源,我們應該十分珍惜和節約使用 .
56、我國自然資源的特點是總量豐富,人均不足.
57、根據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狀況把土地資源分爲耕地、林地、草地、建設用地.
58、我國人均土地資源占有量小,且各類土地資源所占的比例不盡合理,主要是,耕地 少、林地多、難利用土地不足,特別是後備土地資源 與人與耕地的矛盾尤爲突出.
59、我國的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氣候溼潤的東部季風區 ,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內陸地區.
60、土地資源的人爲破壞現象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亂占耕地.
61、土地資源的一項基本國策是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 .
62、地球上的水,海洋水占97%,淡水資源 占2.5%
63、地球上的淡水資源,絕大多數爲兩極和高山的冰川 ,其餘大部分爲深層地下水 .目前人類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江河湖泊和淺層地下水 .
64、我國水資源總量少於巴西、俄羅斯、加拿大、美國和印度尼西亞,位於世界第 6 位,若按人均計算,則僅爲世界平均水平的 1/4 .
65、從時間分配看,夏季 季降水集中,冬春季降水少.有效調控徑流和水量的季節變化的措施興修水庫 ;
66、從空間分布看,我國水資源南豐北缺,特別華北和西北 地區缺水最爲嚴重,進一步加劇了北方的缺水狀況.解決水資源地區分布不均的有效辦法之一是跨流域調水 .
67、南水北調工程就是把長江 水系水調到缺水嚴重的華北、西北 地區.
68、針對我國水資源嚴重緊缺的問題,節約用水尤爲重要.
第四章 中國的經濟發展
69、經濟發展的「先行官」是交通運輸.
70、歷史上我國著名的四大「米市」是無錫、蕪湖、九江、長沙.
71、在各種交通運輸線中,鐵路運輸是我國最重要的運輸方式.經過西藏省的鐵路是青藏鐵路.
72、貴重或急需的貨物而數量又不大的,多由航空運送.
73、容易死亡或變質的貨物,多採用公路 運送.
74、大宗笨重貨物,遠距離運輸,一般選擇水運、鐵路 運送.
75、農業的生產部門有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
76、農業是支撐國民經濟建設與發民的基礎產業.
77、西部地區天然草場廣布,有我國四大牧區是內蒙古牧區、青海牧區、新疆牧區、西藏牧區.
78、林業集中分布在東北、西南、東南 地區.長江中下游地區地區是我國淡水漁業最以達的地區.
79、糧食作物中的水稻、小麥公布呈現「南稻北麥 」格局.
80、油料生產形成了長江油菜帶和黃淮花生區兩大生產區.
81、糖料作物則呈現明顯的「南甘北甜 」的分布特點.
82、棉花生產以北方爲主,形成了新疆南部、黃河流域、長江流域 三大棉區.
83、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
84、北京的中關村是我國最早建立的高新技術開了試驗區.
85、高新技術產業主要特點1.從業人員中,科技人員 所占的比重大.2.銷售收入中,用於研究與開發的費用比例大,3.產品更新換代快.
86、高新技術產爲是以電子和信息 類主業爲「龍頭」產業.
87、我國高新技術產業開民區多依附於大城市 ,呈現出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點.
88、因地制宜發展農業一方面要考慮自然環境的差異,另一方面要考慮社會經濟條件的制約.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