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說甲午中日戰爭的失敗標誌著洋務運動的破產

題目:

爲什麼說甲午中日戰爭的失敗標誌著洋務運動的破產

解答:

一般來說,都以甲午戰爭的失敗作爲洋務運動破產的標誌.雖然說,近年來,對這個觀點的懷疑越來越多,但是此觀點畢竟沒有被完全推翻,還是有其合理性的.
筆者認爲,在看這個問題時,尤其要注意:不能以北洋海軍一軍的成敗作爲洋務運動成敗的決定依據,而應該了解甲午戰爭對洋務運動局限性的全面暴露,也要注意與甲午戰爭以後若干歷史事件相聯繫.
當然,首先要指出的是,我們判斷洋務運動失敗,從根本上來說,是由於它不能使中國真正富強,也就是說,它不是中國實現近代化的正確途徑,不能實現它的目的.而這個「不能實現」,正是通過甲午戰爭有了深刻的體現.
首先,從戰爭的國際背景來看.
1、戰爭的雙方是日本和中國.日本自從60年代後期開始了明治維新,而中國也在60年代開始了洋務運動.
而日本實行的明治維新,是一場資本主義性質的改革,在整個過程中,日本人對西方文明進行了全面的學習,在不到30年中從一個落後的封建社會飛躍成爲亞洲唯一的資本主義國家,並且成功地擺脫了西方不平等條約的束縛.
而中國在學習西方的過程中,卻是束手束腳,學習西方的思想,長期處於異端的地位,不僅不能像日本那樣發展迅速,甚至還要不時爲自己的生存辯護.
更明顯的一個區別是,兩過在學習西方的過程中對「變」的理解,存在這極大的不同.相比之下,中國方面,無論是改革的洋務派,還是反改革派,都背負著中國舊體制的巨大包袱,他們和日本的改革者不同,如果說,日本的改革者是要「迫切地改變」什麼,那麼中國人當時更多的,還是想「堅決地維護」什麼.
結果,經過了洋務運動卻慘敗在了日本手下,這一對比,說明了經過制度變革的日本,比僅僅器物變革的中國發展更好.
2、洋務派實行的是「中外和好」的政策,其實質是對列強採取妥協政策.「中外和好」是洋務派和洋務運動的重要條件.
在甲午戰爭以前,資本主義列強先後進入帝國主義階段,他們對中國也產生了新的侵略要求,從商品輸出向資本輸出過渡,對中國的侵略要求,在商品市場、原料產地的基礎上,又增加了投資場所這一條.
而日本對中國侵略,正反映了這一需求,因此,日本得到了列強的支持或者默許.這就決定了洋務派依靠列強的妥協的外交政策不能讓中國避免這一戰爭危機.
而這一外交政策上的根本錯誤,決定了清朝在戰前不能認真備戰,戰爭開始以後又屢屢貽誤戰機.
這一外交思想對中國帶來的危害,其實早在80年代的中法戰爭中就已經有了不少的表現,中國的「不敗而敗」,固然從根本上是由於國力的衰弱決定的,但是李鴻章對法國過分的恐懼和妥協的態度,對最後那份讓人感到窩囊的《中法新約》,作用也是不小的.
如果說中法戰爭時,李鴻章的「中國各省海防,兵單餉匱,水師又未練成,未可與歐洲強國輕言戰事」尚有其合理之處的話,那麼10年以後「入可以駐守遼渤,出可以援應他處,輔以各炮台陸軍助手,良足以拱衛京畿」的北洋海軍卻又被李鴻章描述得一無是處,就實在無法向人交代了.
固然北洋海軍的實力確實很成問題,但是這樣一支海軍,攻不足,難道在防守時就一點都派不上用場麼?如果李鴻章確實地改變了對外妥協的外交思想,北洋海軍其實還是可以有一番作爲的,至少不至於屢屢坐失戰機,輸得如此窩囊的.
然後,從戰爭過程來看.
1、慈禧太后是洋務運動的主要支持者,沒有她的支持,就沒有洋務派的上台,自然也就沒有洋務運動的發生和發展.
但是慈禧太后總的來說是個精於權謀而缺乏真正戰略遠見的人.她支持洋務派的本質並不是熱心於中國的近代化運動,而是由於她要依靠洋務派來取得外國的支持、制約頑固派.這就決定了他對洋務運動的支持,也不可能從中國近代化事業的高度,真正地一貫而持久.
再加上慈禧太后個人貪圖享樂,遠遠沒有日本明治天皇的奮發精神.所以她到洋務運動後期,會爲自己的享受而挪用洋務派經營海軍的寶貴軍費去修建自己的花園.導致北洋海軍從1899年以後再也沒有新增加軍艦.甲午戰爭開始以後,她也沒有對戰局保持起碼的關注,而是在熱中於自己的大壽,甚至爲了自己的生日而影響備戰.有人曾經諷刺慈禧太后是「萬壽疆無」,對這個統治中國的老婦人來說,「萬壽」在她心目中的地位,恐怕比「疆無」更重要.
她是一個在近代中國舉足輕重的統治者,甚至從某些方面來說甚至是個很精明的統治者.但是她這種精明,畢竟還是以個人爲本的,而不是以國家爲本的;是權謀的,而不是戰略的;是短淺的,而不是長遠的.
在這樣一個慈禧太后以這樣的心態支持起來的洋務運動,難免要被慈禧太后這樣的個人因素所影響.
2、從平壤戰役、遼東之戰的情況來看,當時負責陸地戰事的主要是李鴻章一手組建起來的淮軍,而他們從將領到士兵,都戰鬥力低下,只有少數愛國官兵英勇抵抗,但是他們的力量不可能扭轉整個戰局.
淮軍是李鴻章在鎮壓太平天國的過程中建立起來的新軍隊,而且也是洋務運動在陸軍建設上的重要成果.
從淮軍全線崩潰所表現出來的腐敗狀況,也可以看見,洋務運動發展出來的陸軍,雖然在內戰中表現出了高於舊綠營、八旗的素質,在武器裝備上也獲得了不小的改進,但是終究不能將他們看成是「新式」陸軍,在他們的骨子裡,滲透的仍然是導致中國近代屢次慘敗的東西.
所以,洋務運動範圍內進行的陸軍改革,只能「剿發捻」,而不能「勤遠略」.而不能有力抵抗外國的軍隊,又如何談得上帶領近代中國脫離苦海?顯然是不能的.
3、從黃海戰役中,我們也可以看到,由於北洋海軍經費、訓練不足,結果導致戰鬥能力大不如日軍,再加上由於封建衙門在辦理海軍事物時貪汙腐敗嚴重,結果導致北洋海軍連起碼的彈藥供應都有問題.「腐敗」這種滲透在中國舊官場中的毒素,同樣被中國舊官場中的部分人帶到了新運動中.拖著這副被毒素侵蝕的軀體,又如何帶領中國走出病態?
4、黃海海戰以後,李鴻章下令北洋海軍退守,除了前面提到過的外交思想問題以外,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爲了保存政治資本.這也與洋務運動沒有一個統一的辦理機構有關,都是地方實力派分散辦理,所以他們都把洋務運動的成果看成是自己的政治資本,而不敢爲國家利益去損耗.
與之相關的史實,還有北洋海軍面臨存亡關頭時,南洋水師儘管得到了北上增援的命令,但是劉坤一等人卻以各種藉口拖延,終未派一艦北上,坐看北洋海軍的覆滅.這也說明,將海軍看成個人資本的,不只有李鴻章一人而已,洋務派大員中,這一問題還是滿普遍的.
5、威海衛戰役的末尾,投降日本的決定是英國顧問策劃的,從這裡也可以看見洋務派所大量依靠的洋匠在洋務運動中的消極作用.
本來,在洋務運動中,大量任用水平比較高的外國人,是很正常的.但是,他們並不是真正爲中國利益在奮鬥,而是爲了個人利益.他們或許有其職業道德,但是並沒有民族感情,在關鍵時刻,在生死存亡的關頭,終究還是應該讓中國自己人來決定(當然,話說回來了,當時身處高位的中國人,又有多少人能作出正確的決定呢?悲哀啊……)
第三,從和談這個環節來看,洋務派依賴外國的外交政策,同樣也導致清朝政府早早地陷入了日本和談陷阱,與戰爭後期的慘敗有重大關係.早在黃海海戰結束以後,清朝的高層就已經在各處活動,向和談去大肆努力,而不是在戰爭上努力.
既然連重心都不放在戰爭上了,又怎麼能指望腐敗落後的清軍在面對素質高出一等的日軍面前取得良好的戰績呢?
雖然清朝統治者不想打,想和,但是日本人不想那麼快和,他們只有在戰場上撈到了足夠的好處,讓清朝統治者變得足夠懦弱,他們才會到談判桌前,來攫取更大的利益.因此,清朝統治者對和談的迫切願望,反而成爲了他們繼續戰爭的煙霧.當清朝大員在張羅著和談時,他們向清朝的抵抗力量發動了致命的打擊,北洋海軍正是在「和談」信號發出以後覆滅的.
最後,從甲午戰爭結束後的情況來看.當時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爲了解決民族危機,出現了資產階級維新派,要求進行制度變更.
但是在這個歷史階段中,洋務派不僅不能繼續他們學習西方的程度,保持其先進性,相反,他們在這個時候,寧可與曾經的敵人——頑固派站在一起,成爲了妨礙歷史進步的力量.這也從根本上表現了洋務派由於其階級屬性,是不可能真正實現中國的近代化.而當時的中國不實現近代化,也就不能真正富強.
綜上,從甲午戰爭前洋務派的政策、從戰爭過程中暴露出來的多方面問題以及戰爭後洋務派對時代潮流的負面作用來看.甲午戰爭的失敗可以看成是洋務運動破產的重要標誌.
當然,洋務運動並不是隨著甲午戰爭的失敗而銷聲匿跡了,相反,洋務派在戊戌變法後,還獲得了更多的利益.
但是,這並不能否認一點:洋務運動的衆多局限性,已經被甲午戰爭暴露無遺,經過了甲午戰爭,洋務派已經不再成爲中國近代化運動的進步代表,洋務運動也不再成爲中國近代化運動的正確道路.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