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二的三四的單元總結

題目:

高中地理必修二的三四的單元總結

解答:

  必修2 人文地理
  第一章 人口
  一、人口增長
  1、影響人口增長的主要因素:生產力水平、醫療衛生條件和教育程度影響到人口的死亡率和出生率,進而影響到人口的增長模式.此外,政策、社會福利、自然災害等也會影響到人口的增長.
  2、人口增長模式(人口再生產模式):高低高(水平較低的發展中國家)、三低(發達國家)、「高低高」向「三低」過渡(水平較高的發展中國家).
  3、世界人口增長:非洲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歐洲最低;亞洲淨增人口數量最多.
  4、人口問題——人口增長過快:人口壓力大——控制人口(中國實行計劃生育)
  人口增長過慢:人口老齡化——鼓勵生育、接受移民(中國靠發展生產力)
  二、人口遷移
  1、人口遷移的主要原因:經濟(落後地區向發達地區)、政治(政治迫害、戰爭、國家有組織的人口遷移)、社會文化(宗教迫害、民族歧視)、生態環境、其他因素(家底和婚姻、投親靠友、逃避歧視).
  2、人口遷移的意義(效應)
  (1)利:①加強民族團結,促進民族融合 ②加強文化交流 ③減輕遷出地的人口壓力 ④爲遷入地提供廉價勞動力.
  (2)弊:①造成遷出地人才外流 ②給遷入地社會管理增加了難度
  三、人口分布與人口容量
  1、人口環境承載力:一定時期,某一地域能夠維持撫養的最大人口數量.
  人口合理容量:所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人口合理容量要小於人口承載力.
  2、影響環境人口容量(環境承載力)的因素:資源狀況、生產力水平、開放程度和消費水平.
  四、地域文化與人口
  第二章 城市空間結構與城市化
  一、城市的空間結構
  1、城市功能分區——相同的城市用地類型發生集聚
  (1)商業區:位於城市中心、交通幹線兩側—交通便利,通信發達,人流量大;付租能力強.
  ★中心商務區(CBD):建築密集、高樓林立、交通便捷——面積有限,但需求量大
  (2)工業區:一般分布在城市邊緣,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鐵路、公路經過.
  (3)住宅區:是城市最廣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4)文化區:一般要求環境優美,遠離工業區和商業區.城市建設要注意保護文物古蹟.
  2、城市地域功能分區形成的原因:歷史因素、經濟因素、社會因素、行政因素
  3、 城市規模與地域結構、服務範圍
  ★小城市:地域結構的分化不明顯,提供的服務種類少、級別低,服務範圍小.
  ★大城市:地域結構的分化明顯,提供的服務種類多、級別高,服務範圍大.
  二、影響城市的區位因素
  (一)、自然方面
  1、 地形——平原地區城市密度大
  2、 氣候——氣候溫暖溼潤的地區城市密度大
  3、 河流—— 河流的供水和運輸功能決定城市區位.
  (二)社會經濟方面
  1、農業基礎
  2、交通條件:沿海、沿江、沿鐵路線、沿高速公路可以形成城市軸線.北方城市大都在大道匯合處.
  ★交通線的變化,會給城市發展帶來影響.(如揚州:運河通航時—興,運河淤塞後—衰).
  3、政治(如行政中心)、軍事防衛、宗教、科技、旅遊等也能促進城市的形成和壯大.
  三、城市化
  1、 城市化的標誌: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上升、③城市用地規模擴大.其中最重要的指標是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百分比.
  2、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城市化特點:①大城市發展速度超過小城市;②大城市數目不斷增多;③100萬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發展快.——大城市化趨勢
  3、 發達國家的城市化
  ① 特點: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出現逆城市化現象.
  ② 逆城市化的原因:對環境質量的要求提高,以及鄉村地區和小城鎮基礎設施逐步完善.」
  4、 發展中國家城市化
  ① 特點: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大城市化趨勢明顯.
  ② 我國城市化落後於工業化.
  ③ 城市發展不合理:大城市迅速膨脹,中小城市發展緩慢,人口集聚於少數大城市.
  5、城市化的一般規律:城市化——郊區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四、城市化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1、城市化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1)對氣候的影響: 熱島效應、 雨島效應 、城郊熱力環流 、大氣汙染嚴重
  (2)對水文的影響:對地下水——下滲量減少、地下水漏斗區範圍和深度增大.
  對河流水——坡面流水的流速加快,河流匯水時間縮短,更易形成洪峯.
  對水質——城市工業廢水、生活汙水造成城市水源的汙染.
  (3)對生物的影響:草坪和人工林品種單一;破壞生物棲息地,生物的多樣性減少.
  2、保護和改善城市環境——「生態城市」
  ① 建立衛星城,開發新區,分散城市職能.
  ② 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環境.擴寬主幹道,建環城公路,建高架公路、地鐵、輕軌交通.
  ③ 保護和治理城市環境.大力加強綠化建設.
  五、地域文化與城市發展
  第三章 人類生產活動與地域聯繫
  一、農業區位因素
  1、自然因素(氣候、水源、地形、土壤):改造——溫室農業、梯田、施肥、澆水.
  2、社會經濟因素(市場、交通、地租、政策、勞動力)
  ★市場決定著農業的類型和規模.
  ★交通條件(特別是保鮮和冷藏技術)的發展,使市場對農業區位的影響在地域上擴展.
  3、技術因素(育種、機械、化肥、農藥)
  ★培育良種(高產、耐旱、耐寒、耐儲存等品種):有利於擴大種植面積.
  ★機械化: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
  ★施用化肥、農藥等:可以提高單位面積產量.
  二、主要農業地域類型
  1、商品穀物農業
  (1)分布:主要分布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阿根廷、俄羅斯等國.
  (2)主要品種:小麥、玉米(旱地作物,便於機械化生產).
  (3)形成條件:★自然條件:地勢平坦,耕地廣闊,地廣人稀.
  ★社會經濟條件:交通發達,技術水平高
  ★技術條件:機械化程度高.
  (4)特徵:生產規模大;機械化程度高;家庭農場爲主
  2、水稻種植業:
  分布
  東亞、東南亞、南亞季風區
  典型地域
  亞洲
  區位條件
  氣候
  季風氣候,雨熱同期,適合水稻生長
  地形
  河流下游平原或河口三角洲,地勢平坦,土層深厚,利於耕作
  勞動力
  (屬勞動密集型農業)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