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達國家城市化進程中的經驗教訓在哪些?

題目:

發達國家城市化進程中的經驗教訓在哪些?

解答:

儘管發達國家先期城市化發展時的世界經濟、政治、科技以及人文環境,今日已不復存在,且各國發展的基礎條件差異很大,但仍有些先進經驗、成果和理念,值得我們作選擇性借鑑.
自由市場體制下的經濟及社會結構
發達國家人口聚集由「城」到「市」,城市羣落由點到面,能夠有超人預料的發展效果,與實施「政府少干涉或不干涉,主張自由發展」的市場經濟制度有關.城市功能效應顯著,是各種經濟形態競相發展、人口自由聚集的產物.他們的城市化「化」的過程,是一個自然發展的過程,而並非政府頒布一個什麼「城市化」的躍進綱領所致.即使是「城市化」這個名詞,也是後人對過程的概括.在城市化過程中,國民的自主意識得到充分體現,有限政府的內政職能作用主要體現在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務,包括環境建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非盈利的文化設施、公共活動設施的建設,歷史文化址跡的保護.整個社會的一切經濟活動,都是在比較健全的市場經濟體制下依據市場規律去運作.按照美國州政府對地方政府的自治憲章,假如一個居民社區的人口密度和規模具有了城市的特徵而需要獲得市政服務時,就可以組成爲具有法人資格的自治市.它不但有徵稅權,而且還有制定分區規劃和政策的權力.這些地方組織,一方面大大地推進了城市化或大都市區化的進程;一方面也因數目繁多,呈現日益加劇的分化割據局面,與有序發展的客觀要求極不相當.
值得警惕的是,這種自由性質的市場經濟體制,加之有限政府的「軟」手段,在有利於調動市場主體積極性的同時,已經使美國社會積累下了犯罪、暴力、吸毒、失業、貧困和城市基礎設施老化等問題.中國的城鎮化道路,應堅持政府的權威,強化宏觀調控和社會治理職能,延續中心政府集中財力辦大事的財政體制,避免出現市場秩序混亂、地方利益紛爭的現象.
城市化的逆向回歸
在城市化已經成爲全世界推動經濟與社會發展的一種手段和目標的今天,一個不能不引起注重的事實是,早已實現了城市化的英、美、德等西方發達國家,卻發生了城市化的逆向回歸.對此,有專家稱爲城市的郊區化趨向或者叫城市的郊區化.一些西方發達國家,在城市化大面積演進的過程中,由於交通擁擠、犯罪增長、汙染嚴重等城市壓力目益增大,城市人口開始向城市郊區乃至農村流動,市區出現「空心」或「空城」,以人口集中爲特徵的城市化由此發生逆轉.世界經濟大國美國,早在l920年時,城市人口的比重就達到了51.2名,美國由此成爲了名副其實的城市化國家.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人口向中心城市聚集的情況發生了逆轉,先來到城裡借經濟快速發展之機淘到了「第一桶金」的成功者,紛紛向城郊或農村回遷.1970年人口普查數字表明,郊區人口已經分別超過了中心城市和鄉村人口.因此,道格拉斯-亞當斯指出.「美國人已經將合衆國塑造成世界上第一個郊區化國家」.據德國公布的數字,全德的9000萬人中,城鎮化率已經達到85%,其中有大約2800萬人常住城市.據此,以農村人口比重爲15%推算,將有4680萬的城市居民居住在郊區或鄉村.
城市郊區化必然要發生社會資源的重組、就業和交通狀況的改變,社會治理的「巴爾幹現象」等一系列新情況新問題.對此,發達國家的政府並沒都能做到未雨綢繆.同時,也給類似中國這樣的急於推進城鎮化的發展中國家,提供了應該揚長避短的例證.
準確的經濟與社會範疇定位
縱觀世界各國城市化進程的歷史,不論是英美的「大都市區化」,還是日本的「都市圈」,或是北歐的「社區發展」,都有一個準確的概念定位,即經濟及社會範圍,都遵循著_條原則——經濟與社會同步發展;研究這個問j匱,都準確地規範在經濟學科,個別有擴大到社會學科的例證.
發達國家城市化的要素主要是:人口的集中、產市化」,其內涵也是因國而異.業的集聚、科技的應用、土地的集約.這四個方面,都是經濟問題.人口的集中,從表面上看有社會學的含義,但城市化過程中的「集中」,是從勞動力的再生產、生產循環的消費羣體變化方面來提出問題的,都是服從或服務於人力資源經濟學、消費經濟學對經濟與社會進步的指導行爲的.城市「化」的基本標誌是商品經濟的高度繁榮,這是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共識.
發達國家的城市化進程,同經濟發展的結果是一致的.據《國際統計年鑑》,截止2001年的城市化水平指標:美國77.4%,德國87.7%,英國89:5%.世界上國民生產總值排在前列的國家,也是城市化指標居於前列的國家.英國先於經濟霸主的美國,排在第一位的因素有兩方面:一是英國是世界上工業革命的發源地,發明創造的科技成果在18世紀就得到了廣泛的利用;二是這個老牌「日不落」帝國靠掠奪殖民地得到了原始積累,經濟基礎和科技條件的優勢占了世界發展的先機.
已經走完了城市化路程的國家,不可否認政府在其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這種作用主要體現在經濟發展規劃的引導、產業政策的激勵和系列服務上,政府除了規範和監督貫徹執行與城市化相關的法律法規條款,再沒有什麼指手劃腳、強行推廣了.西方發達國家政局經常出現波動,國家領導人也時有更替,但經濟及社會的發展並沒因此而「擱淺」,城市化的進程並沒因此半途而廢.
中國在經濟及社會發展上,曾經走過彎路.在城鎮化進程中,借鑑國際上的經驗,應做到三忌:一忌把城鎮化泛政治化,不可用搞運動的方式去搞城鎮化;二忌一刀切,不可在千差萬別的各地搞一個模式;三忌政府瞎指揮,不可在地方領導人變動中去「另起爐竈,另搞一套.只有從各地的實際出發,穩步實施,才能走出有中國特色的城鎮化道路.
概念上的不對稱
世界上,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大多都把城市化進程作爲經濟與社會的發展目標,並爲此進行著主觀的努力或者被動的進化.但是,無論是政府對這種發展模式的命爲還是盡間的習慣說法,並沒有一個很統一的概念來規範,使是被各國經濟學家、理論工作者和新聞從業人員用得頻率較高的「城市化」,其內涵也是因國而異.
世界上城市化實施最早的國家是英國.在18世紀中葉,由於英國的科技水平在全世界領先,國家工業化有了先期探索,因此加速了以倫敦曼徹斯特等古老城市爲中心的科技創新、人口聚居、製造業興盛的城市化雛形.但是,那時的「城市化」,與現代的城市化相比,無論是作爲目標、過程還是結果,差異都是很大的,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美國是城市化運作比較成功的國家.它已經從傳統的城市化攀上了「大都市區化」的新台階.美國使用「大都市區」這個概念,始於1910年,出自於國家預算總署的統計文件中.其所謂的大都市區,是指人口在10萬及10萬以上的城市,及其四周10英里範圍內的郊區人口與中心城連綿不斷、人口密度達150人/平方英里的地區,均可合計爲大都市區人口.此後,這個名稱又幾經變遷1949年,改爲「標準大都市區」1959年,改爲「標準大都市統計區」,其標準爲「包括一個擁有57】或5萬人口以上的中心城市」1983年,改爲「大都市統計區」;1990年,統一使用「大都市區」;2000年,美國治理預算總署新提出「核心基礎統計區」概念,並將其指標相應分爲「大都市統計區」和「小都市統計區」兩大類.
在經濟比較發達的北歐諸國,所使用的與北美、亞洲的「城市化」「大都市區化」涵義相近的概念是「社區發展」.有專家給出「社區」的定義:「社區是一定地域範圍內的人們所組成的生活共同體」.由於「社區」一般都是由城市爲基礎、爲中心所形成的,又有學者認爲社區發展就是以城市爲基礎帶動周邊的整體發展.因此,北歐的社區發展與各國通用的城市化,基本上是同義的,是一個事物的兩種表達.中國提出「城鎮化」的發展方向,從字面上說,與「城市化」、「大都市區化」、「社區發展」這些舶來名詞似乎是有區別,但本質是一樣的.其目的都是「採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治理經驗,促進生產要素的優化組合,推動區域經濟與社會的協調發展」.所不同的是,中國的國情不同,中國的基礎條件不同,這就決定了中國在借鑑國外經驗及做法的過程中,要從中國的實際出發,不能生搬硬套,不可教條式的推廣.
英國韓國經驗
在城市化水平很高的英國,人們保護生態環境,崇尚大自然,青睞沒有人工痕跡的田園風光,追求舒適安逸的生活,按照規劃建設美好家園的強烈願望十分突出,在鄉村規劃和建築設計上,有一批專家在不斷探索,爲後發展的國家提供了可資借鑑的經驗.
據中國知名規劃專家、中國農業大學教授葉齊茂對世界小城鎮規劃的先鋒人物RandauArendt先生的採訪,英國的小城鎮建設有五大特點.一是立法規範小城鎮的開發和建設.英國議會於1947年7月頒布實施《城鄉規劃法》,從此給每個城鎮和村莊的建設劃上了「線」.這個法律的主要目標是建立一個適合於當時情況的規劃體制;對土地的占用補償和產生的矛盾形成一個綜合的解決辦法;給合理的規劃付諸實施提供可能;爲地方政府執行規劃而購置土地提供財政補貼.這個法律在不改變土地權屬的前提下,規定了土地使用用途不得隨意改變,土地擁有者只有按現有目的使用土地的權利.二是嚴格執行規劃.《規劃法》出台後,發揮了很強的約束力,也提高了人們依法行事的自覺性.據介紹,英國沒有一個人可以在「線」外建築住宅、工廠和商業設施,-基本農田得到了有效的保護.三是對規劃區域四周環境及資源給予非凡關注.據介紹,在上個世紀30年代之前,英國的小城鎮及鄉村居民點建設,也曾經走過土地擴張的彎路.當日寸把建築建在平地上、占用最好的農田的事經常發生.而現在的規劃,要仔細地考慮如何保存肥沃的農田,如何保存諸如河流、湖泊、小溪、沼澤、山坡、樹林等各種環境資源.在英國規劃師的眼裡,這是他們必備的專業素質.四是鼓勵發展集鎮.經濟及社會都比較發達的英國,也碰到了農業對勞動力的需求減少、農民需要擴大經營規模、提高收入的問題.爲了滿足農民就地擇業就業的需求,在規劃上推行了發展集鎮的改革.非凡注重鼓勵發展2000到2萬人規模的集鎮.規劃的重點是產業發展和道路交通等基礎設施,規劃的內容還包括商業、衛生、教育、汙水處理等基本的社會服務項目.目前在英國,這樣的集鎮已經發展到1030個.五是吸收居民參與制定規劃.英國規劃師認爲,最了解本地情況、最熟悉本地環境、最知道怎麼才能使城鎮適用的是本地居民.規劃師邀請居民參與規劃,就怎麼能合理洩洪、如何布置下水道、怎樣安排公共運輸等問題,廣泛聽取居民意見.請居民參與小城鎮的規劃設計,已經成了英國鄉村規劃的一種基本模式.
上世紀70年代初期,韓國農村伴隨著傳統農業經濟向新型工業化的快速轉變,興起了新村建設運動.經過30多年的努力,韓國農村經濟得到飛躍發展,社會面貌發生了深刻變化,農村居民倫理道德水準得到有效提升.世界上公認,韓國新村運動的業績不俗.中國作爲韓國的鄰邦,地理環境、經濟條件以及風土人情都有相似之處,在推進小城鎮建設的過程中,借鑑韓國.的經驗,會有效地避免走彎路.
韓國的新村建設,主要有八個方面內容.一是改善農村公路.全國農村架設了七萬座橋樑、各村都修築了寬3.5米、長24公里的進村公路.實現了村村通車.二是改善住房條件.從70年代初期到70年代末期,有250萬戶農村居民離別I了茅草房,住進了磚瓦結構的新房.三是實現了農村電氣化.到1978年,全國98%的農戶都裝上了電燈,1990年代全國實現了電氣化.四是興建飲水工程.農民由喝井水改爲喝自來水.五是推廣高產水稻品種.在全國推廣水稻的「集團栽培」,使水稻的單位面積產量提高了42.85%.六是增加農民收入.通過推廣新技術、政府補貼扶持發展生產、調整優化農業結構等措施,使農戶的年均收入由1970年的824美元增加到1978年的3893美元.七是發展農協組織.通過壯大組織、擴充業務、提升能力、加強服務等具體做法,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爲農村的發展注入活力.八是興建村民會館.到1978年,全國村會館達至4萬個,基本達到了村村有會館的標準.
由於支持新村建設的財力有限,一些地方政府分清輕重緩急,排出了新村建設項目優先順序:寬廣筆直的進村公路,修建跨河的小橋,寬廣筆直的村內道路,村莊排汙系統的改善,茅草房的改造,修葺農家1日圍牆,改善飲水,建造村莊會館,河流堤岸整修,田地支路開闢,農村電氣化工程,安裝村莊電話,建造村莊浴池,建造兒童活動場所,改善河邊洗衣條件,植樹種花美化環境.
學者李水山在研究韓國的新村運動時,將其分爲五個階段:1971~1973年,基礎建設階段;1974~1976年,擴散階段1977~1980年,充實和提高階段:l981~1988年,轉變爲國民自發運動階段;1988年以後,自我發展階段.
韓國的新村運動,至今沒有公布終結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